格尔尼卡 优秀教案
时间:2025-04-04
时间:2025-04-04
一:教材分析
毕加索的《格尔尼卡》,运用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绘画的形式,以变形、象征和寓
意的手法描绘了在法西斯兽行下,人民惊恐、痛苦和死亡的悲惨情景。
本课时教学通过对《格尔尼卡》一画的欣赏,学习毕加索运用变形、象征和寓意的手
法来表达自己的强烈情感,学习毕加索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美好品质。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格尔尼卡》这幅著名作品的艺术特色和创作
方法。
过程与方法:学生在积极参与讨论、探究、体验的过程中,了解美术鉴赏的方法和程
序,理解作品的意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欣赏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收集资料的能
力,以及表述思想和交流成果的能力,学习毕加索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美好品质。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作品通过什么样的艺术语言,具体的表达了作者对法西斯暴行的愤怒之情。
(2)难点:理解象征性和立体派的艺术手法。
四、课前准备
教师:电脑设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
五、教学过程
(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一、创作背景
师: 上课!同学们好!
生: 老师好!
师: 今天这节课,凡是能够积极主动举手回答问题的同学都会得到一个小礼品折纸和平
鸽。首先我们先来看一段选自动画片《再见萤火虫》的短片,看完后请大家谈谈视
频中传递了哪些信息?
生1: 看到逃命的人群。 生2:那个地方都被炸平了。
师: 1937年,同样的场景在西班牙北部格尔尼卡小镇上演,德国法西斯对原本美丽的格
尔尼卡小镇进行大轰炸,杀害了数千名无辜者。画家毕加索听到消息后极为愤慨,
于是在墙上激情创作了一幅壁画,用来痛斥和揭露法西斯的暴行,所以用地名格尔
尼卡来命名这幅画,今天这一节课我们要赏析的画作就是《格尔尼卡》。请大家把书
本翻到第一页。(板书:格尔尼卡)
(过程二)自主探究学习探究知识
二、 画家简介。
师: 欣赏分析毕加索的《格尔尼卡》,首先我们来认识这位画家——毕加索。(PPT
显示毕加索肖像) 毕加索出生于西班牙,1904年定居巴黎。他从19世纪末从事
绘画,一直持续到20世纪70年代,据统计共画了近37000幅作品,也是立体派
的先驱代表, 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他和他的画在世界艺
术史上占据了不朽的地位。 代表作有《梦》、《亚威农少女》,还有今天我们要
赏析的《格尔尼卡》。
三、 画面内容分析 (分组比赛法、表演法、问题引导法)
1、学生对画面的最初印象
师: 请同学们观察这幅画,给你们的最初印象是什么?
生1: 乱。 生2:丑。 生3、灰。
师: 对于画面来说,同学们能够直观感受到这些情感,那具体画面中表现了哪些形象
呢?
生1: 人。 生2:动物. 生3、灯
2、分组比赛,回答问题。
师: 画家表现的这些形象有什么特点?各代表什么含义?接下来我们来分组完成这两
个问题。每两列为一组,共分为四组。给你们一分钟时间迅速阅读书本第二、三
页上对画面内容的介绍,并思考这两个问题。然后再随老师一起赏析画面内容,
我会给出一些问题让你们回答,比比看哪组同学回答的既多又准确,不够积极的
小组要派两名代表模仿画面中动物或人物的形象,现在开始看书。
3、师生共同分析画面内容
师: 好,同学们停下来我们一起来赏析,这幅画看上去很杂乱,实际上是经过画家精
细推敲、布局,画了六张草图才完成的。那我们怎么很清晰的解读这幅画呢?首
先我们把这幅画分为四段。(ppt展示)
第一段:牛、抱着已死孩子的女人、躺在地上的战士
牛
师: 在第一段中最突出的形象是什么?
生: 牛!
师: 它的面目表情有什么特点?
生: 看上去很凶恶。
师引导:恩,很冷漠、无情、凶残的样子。那用它可以象征着什么呢?
生: 代表着法西斯的暴行和黑暗。
抱着已死孩子的女人
师: 非常准确!牛的下面是抱着已死孩子的母亲,这位母亲的表情特征是什么?
生: 仰头痛哭。
师引导:它的眼睛有什么不一样呢?为什么
生: 像两滴眼泪,表示母亲在战争中失去孩子的痛苦。
师引导:对!悲痛的母亲两只眼睛已变成两滴眼泪,有什么象征意义?
生: 是人类受苦受难的普遍象征。
躺在地上的战士
师: 回答的非常好!她的右下方是躺在地上的战士,请同学们分析他的形态特征?
生: 他拿着一把断剑的剑柄。
师引导:剑为什么是断的呢?
生: 与敌人战斗时砍断的。
师引导:那在断剑旁边你发现了什么?仔细找找
生: 小花。
师: 为什么要画花呢?有什么象征意义?
生: 纪念死去战士。
师: 对。是画家抒发对死去战士的悼念之情。
或者
生: 不知道。
师引导:我们清明扫墓时为什么要送花? …… 此处隐藏:2859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