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学中的传统美学理念_物哀

时间:2025-04-19

日本文学作品广泛渗透出/ 物哀0的美学理念, 通过紫式部和川端康成的作品, 详细阐述了这一文学理念的发展历程及其在日本文学中的地位, 它体现出日本文学的精髓。

2004年11月Nov.2004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JournalofTianjinForeignStudiesUniversity第11卷第6期Vol.11No.6

日本文学中的传统美学理念)))物哀

尤忠民

(中国民航学院人文学院,天津300300)

摘 要:日本文学作品广泛渗透出/物哀0的美学理念,通过紫式部和川端康成的作品,详细阐述了这一文学理念的发展历程及其在日本文学中的地位,它体现出日本文学的精髓。

关键词:审美意识;物哀;文学理念;

Abstract:TheaestheticnotionofsentimentalityiswidelyshowninJapaneseliteraryworks.Thispaperex2poundsthedevelopmentandstatusofthisnotioninJapaneseliteraturethroughanalysingtheworksofMurasakiSikibuandKawabataYasunari.ThisnotionrepresentstheessenceofJapaneseliterature.Keywords:aestheticconsciousness;sentimentality;literarynotion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65x(2004)06-0048-04

日本传统文化及审美意识的基石是/^3H0)))真实。所谓真实,即艺术要真实地反映人情世相,抒情言志必有感而发,强调作者立著唯/诚0,发掘现实生活中自然的美,不提倡浮丽虚妄的风格,是一种艺术上的写实主义。5万叶集6中的作品尤为突出地体现了这一点。5万叶集6时代的人们所追求的是一种纯朴的自然美,这种意识来源于古代存在于人们心中的万物/常住不变0的世界观,即所谓的/乐观地肯定现世0的世界观。因此那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主要体现出的就是/^3H0。

在这之后,日本人的审美意识在真实的基础上升华为/"Ol0)))哀,从单纯感叹的/哀0发展到/物心合一0,以/哀0来表现悲哀与同情,爱怜浑然一体的感动情绪,向感伤性倾斜。/哀0就以可怜的对象的爱情作为主情(主体感情),表现人的真情,这样/哀0的主观感情便加大,从情绪性推移到情趣性的感动¹。因此,仅用/哀0已经不能完整地表达日本文学中的这种感动感情、情趣和美理念,进而又升华为

收稿日期:2004-05-25

作者简介:尤忠民(1970-),女,讲师,研究方向:日本文化

/bNN"Ol0)))物哀。可以说这一理念是整个日本文化和日本文学的精髓本质,亦是理解日本人民族气质的关键所在。叶渭渠先生在其所著的5日本文学思潮史6中,将物哀解释为/对所感之对象表现一种爱怜和同情混成的心绪0,这个对象可以是人或物,也可扩大为社会世相。简而言之,物哀是一种由情景交融而引起的深沉的哲理般的感触。这一理念奠定了其在日本文学的主导地位,综观大多数日本文学作品,无不渗透着这样一个文学理念。

从8世纪的5万叶集6,到11世纪的5源氏物语6,都充分体现了对/物哀0风格的追求。特别是5源氏物语6,对后世日本文学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5源氏物语6所带来的影响是重大而深远的,那就是在大多数物语作品中,无论是从构思还是到人物造型,都广泛受其影响,而且甚至在和歌上来说,人们都把阅读5源氏物语6看作是一种必须的教养,认为/源氏见6k歌诖_O遗恨N事Jj0º。正如川端康成在诺贝尔文学奖受奖仪式上的演说5我在美

48

日本文学作品广泛渗透出/ 物哀0的美学理念, 通过紫式部和川端康成的作品, 详细阐述了这一文学理念的发展历程及其在日本文学中的地位, 它体现出日本文学的精髓。

丽的日本6中所讲到的:/这些作品创造了日本的美学传统,影响乃至支配后来八百年间的日本文学。尤其是5源氏物语6,可以说从古至今,是日本小说的顶峰,即便到了现代,还没有一部作品能和它媲美,这在国际上也是众所周知的。5源氏物语6问世几百年来,日本小说无不在憧憬或悉心模仿。和歌自不必说,甚至从工艺美术到造园艺术,无不都是深受5源氏物语6的影响,不断从它那里吸取美的精神食粮。0»

是紫式部文学思想的主体,古代文学思潮从/哀0到/物哀0的演进,是经紫式部之手完成的。据日本学者上村菊子、及川富子、大川芳枝的统计,5源氏物语6一书中出现的/哀0多达1044次,出现/物哀013次,而同期并存的文学理念/*+70(喜类型)只出现680次。可见以5源氏物语6为代表的古代日本文学思潮,是以/哀0和/物哀0作为基调的,而且自始至终贯穿了比前代文学作品所表现的/哀0更为广泛、更½

由紫式部创作的5源氏物语6问世于11世纪初,全书共五十四回,近百万字,人物形象之多,描写之细腻,堪称物语之典范。小说由人心理活动入手,行文之间充满了纤细、清雅而幽怨的情调。虽然也描绘了很多宫廷权力斗争的场面,但是最着重的还是那一段段华丽而哀伤的爱情。由哀婉纯真的5万叶集6透出的传统日本式唯美,在5源氏物语6中被继承下来,更在其中添加了属于平安王朝的奢华色彩和无常的朦胧,真正是王国维所言的/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0,到了有有我,有无我的境界了¼

小说以风景和人情融合的抒情式文体,描绘出了平安时代文学的理念)))物哀,由此来看,日本的传统美学特色便可从文学作品中窥见一斑,并且已经根深蒂固地植入作品中了。观全书,紫式部以对人和社会的深刻洞察和尖锐批评,给纷繁众多的出场人物赋予个性化的刻画,每个人物形象各具特色、栩栩如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通过宏伟、缜密的构思和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深刻地挖掘出了人物的内在真实。紫 …… 此处隐藏:4432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日本文学中的传统美学理念_物哀.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