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学科(0713)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发布时间:2024-11-17
发布时间:2024-11-17
生态学学科(0713)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方针,培养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正确的政治立场,严谨的治学态度,求实的创新精神,较高的专业素质,可在高等院校、研究机构、政府机关、企业和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科研、生产、推广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
1.政治思想要进一步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学风严谨,学术正派,团结协作,品行端正,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努力奋斗的理想。
2.业务水平要求掌握本学科某一领域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所从事研究方向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理论研究或技术研究中有新见解。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3.学术素养及能力掌握本学科某一领域的实(试)验研究的设计方法、实(试)验技术及数据分析与处理方法;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独立的工作能力;具备较强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洞察力和获取知识能力;具有较强的技术开发、技术实验等实践能力;具有较强计算机应用能力;善于与他人沟通与合作,遵守学术规范。
4.具有良好的体魄。
二、学术方向
根据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结合生态学专业特点和学科的发展趋势,本专业设立3个研究方向。
1.农业生态系统生态学根据农业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研究农业生产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及自然资源高效利用的关系,通过对农业生态系统的诊断、分析和调控,达到优化结构、完善功能、提高系统生产力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管理目标,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行的途径。
2.植物生态学在植物个体、种群、群落乃至生态系统水平,研究不同时空尺度下植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机理,旨在通过对植物与环境相互作用规律的认识,控制、利用、改造和创造不同尺度的植物-环境系统协调的关系,为保护环境,建设高效、健康的生态系统提供理论依据。
3.全球变化生态学从种群-生态系统层次进行全球气候变化与生态恢复的相互作用研究,重点开展全球气候变化尤其是近地层CO2、O3浓度升高及UV-B辐射增强对农林生态系统影响及反馈机制的研究,形成完善的农林生态系统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的理论体系,丰富该研究领域的基础理论,为指导农林生态系统恢复及生产实践提供强有力的理论依据。
三、基准学制、学习年限与总学分
学术型硕士生基准学制为3年,按要求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教学环节、且成绩优异者可提前1年毕业(按学校提前毕业的规定执行);因故不能在规定学制内毕业的可延长至5年。总学分不低于37学分。其中,课程学习不低于32学分(学位课不低于22学分,选修课不低于10学分);培养环节5学分。课程学习一般为1年(以课程学习、实践为主,兼顾论文的前期工作),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一般不少于1.5年。
四、培养方式
研究生培养环节包括培养计划的制定、课程学习、学术活动、实践训练、科研实践和学位论文工作等。
1.实行导师负责制和团队式指导每个研究生必须有指导教师负责指导。硕士研究生的指导教师由学术水平较高、在科学研究中有成就的教授或副教授担任。在以导师指导为主的同时,建立3人以上的导师指导团队。团队成员可以聘请校外知名教授和专家担任。由导师和指导团队全面负责培养工作。包括思想教育、学风教育、培养计划的制定、学位论文的指导等。入学3个月内,在导师的指导下制定出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并提交到研究生院。
2.课程学习硕士研究生必须认真学习各门课程,打好理论基础,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必要的研究方法,提高综合分析能力。学习方式采取听课、讨论和自学相结合,既要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又要注
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综合分析的能力。
3.学术活动硕士研究生必须参加生态学科的学术活动,3年内,每位学生须按学术方向做4次学术报告,即:一年级下学期做综述报告,二年级上学期和下学期做读书报告或研究进展报告。三年级上学期做研究结果报告。学术报告作为研究生班讨论课列入成绩考核。同时,要求学生积极参加校、院组织的学术报告会。(2学分)
4.实践教育实践教育是全面提高硕士研究生质量的重要环节,包括教学实践、社会实践和生产实践。教学实践内容可以是本科教学的辅导答疑、批改作业、指导实验、辅导或协助指导本科生课题设计和毕业论文。研究生必须参加社会实践,同时应参加公益劳动。在完成实践教育环节后,填写《沈阳农业大学研究生实践教学表》。实践环节总工作量不少于 10 标准学时。(1学分)
五、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和教学进度按3年基准学制安排。
跨专业或同等学力录取的硕士研究生必须补修本专业学士学位课程3门,考试及格,记成绩,但不计入总学分。
生态学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表
课程类别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备注
学位课程公共必修
课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36 2 2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18 1 1
必选其一自然辩证法概论18 1 1
第一外国语96 4 1、2
硕士外语口语32 2 1、2
一级学科
必修课程
生态学前沿48 3 1
生态学研究法48 3 1
生态系统生态学48 3 2
学术方向
限修课程
农业生态系统原理及调控32 2 1 农业生态系统生态学
方向
生态经济学32 2 1
植物生态学原理32 2 1
植物生态学方向生态恢复原理与技术32 2 2
全球生态学32 2 1
全球变化生态学方向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32 2 1
选选修课程
公共与基础
选修课程
英语二外32 2 2
生态学硕士专业外语16 1 2 专业选修课程
植物生理生态学32 2 2
生态规划学32 2 2
生态学仪器应用32 2 2
高级植物生理实验技术64 4 1
SPSS统计分析32 2 2
多元统计分析与程序设计32 2 2
高级统计学32 2 2
必修实践环节开题报告 1 3 中期考核 1 3 研究生班讨论课 2 5 实践教育 1 6
补本课程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
群落生态学(双语)
六、考核
1.成绩考核硕士研究生课程的考试可采用不同的形式,但一般以笔试为主,专业课可采用笔试和课程论文或专题学术报告相结合的方式。重在考核研究生对专业知识的把握能力及其应用基础理论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其中必修课课程采用读书报告形式的,其课程论文要求达到能在一般正式专业杂志上发表的水平。所有课程的成绩均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
2.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应该实时跟踪本学科或学科方向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查阅不少于100篇相关学术论文(外文占40%以上),撰写出不少于 1 篇的文献综述报告,并要在第三学期初完成开题报告工作。开题报告要求公开举行报告会,由本学科专业人员组成的评审小组对学生所做的开题报告进行评审。在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对研究内容、计划及其实施方案进行评价,提出具体的修改建议或意见。开题报告不通过者可限期重做,重做仍不通过者终止培养。(1学分)3.中期考核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应在第三学期末完成中期考核工作。由本学科专业人员组成评审组,中期考核内容包括政治思想、课程学习、开题报告情况、学位论文选题和身体状况等。具体办法按《沈阳农业大学研究生中期考核实施细则》的相关规定执行。(1学分)
4.外语水平考核通过学校研究生外语水平考试或通过国家外语六级考试。
七、学位论文基本要求
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环节。须引导硕士生选择学科前沿领域课题或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的课题作为其论文研究内容,学位论文应观点鲜明,理论正确,思路清晰,突出学位论文的创新性和先进性,能表现出研究生具有综合运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要求如下:1.学位论文的选题与实施硕士研究生入学后,在导师指导下确定研究方向,进行调查研究,查阅文献和收集资料。在第二学期内确定论文选题。学位论文要有创新性和先进性,选题力求与导师承担的科学研究项目、科技开发项目进行接轨,同时也鼓励研究生进行跨学科或交叉学科的选题工作。
2.科研时间硕士研究生用于开展学位论文工作的时间,一般不少于1.5年,即开题报告到论文答辩的时间不少于1.5年。
3.规范性要求硕士学位论文必须严格遵照国家和沈阳农业大学规定的格式和内容撰写(见《沈阳农业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格式要求》)。规范性包括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在形式上,包括文字、图表、引文标注等,都要符合相应的撰写规定和规范;在内容上,应符合下列要求。
(1)论文应该在广泛查阅相关文献,特别是代表性学术专著和论文的基础上进行选题,选题应具有创新性。
(2)提出的研究内容必须基于一定的现实基础和背景,对涉及的理论分析过程进行详细阐述和推导,对实验过程和方法进行翔实描述,对实验发现进行解释、分析、比较,并进行详细的讨论,对应用前景进行总结和展望。
(3)论文中的各部分内容要进行系统的融合,使之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4)所有研究和分析须采用标准或规定的分析方法,并注明出处;新方法必须详细描述操作程序,所用化学药品必须标明试剂纯度级别,所用仪器必须标明厂家和出厂年份。
(5)所用分析数据必须保留到分析方法或仪器检测限的最小有效位数,分析结果表示为平均值正负标准差。
(6)须采用相关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或显著性检验,所有结论必须有统计显著性结果支撑;文中的计算公式必须用公式编辑器编排,并有顺序号。
(7)论文文中缩略语必须在正文中第一次出现时注明全称;全文缩略语用单独列表形式排出,以附录形式列在参考文献后。
(8)引文和注释要符合规定的写作要求,引证全面,不可断章取义和歪曲引用。
(9)硕士学位论文要有专门的对研究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讨的部分,且避免对研究结果的简单罗列,须进行适当的提炼,说明研究结果的科学意义或发现,探讨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导向或信息,供同行参考。
(10)在硕士学位论文工作中,由其他人完成的工作必须明确说明,并且给予恰当的致谢。
4.质量要求
(1)硕士学位论文应能综合运用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与科学方法,解决生态学或相关领域的理论探索和实际应用问题。论文研究须对该领域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或者具有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潜力。
(2)要求论文结构和条理清晰、规范,文字流畅,表达准确,数据可靠,图标标注符合规定。
(3)论文中应对国内外本领域的研究有详细的分析和比较,进而提出自己的研究思路和方法,详细介绍在实验研究、生产实践中采用的方法和获得的结果,要求论文内容充实,有一定的工作量和现实意义;研究方案合理,技术方法先进。
(4)社会评价良好,研究成果应对生产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
(5)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毕业前,须在中文核心及以上级别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尚未发表学术论文,但提交的学位论文质量较高,经导师同意、学科和学院学位评定分委会审查通过,提交《沈阳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免发学术论文申请表》,提交的学位论文须经2名校外同行专家盲审,评审结果均为良好以上的方可申请答辩。具体要求详见沈阳农业大学《关于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评审的规定》。
八、学位论文答辩与学位授予
1.学位论文提交时间申请夏季答辩硕士研究生须在当年4月1日前向导师提交毕业论文初稿,在4月25日前向学科秘书提交《沈阳农业大学申请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审批表》和学位论文(电子版和纸质版),由学科秘书统一提交给学院学位分委会。申请冬季答辩硕士研究生须在当年10月15日前向导师提交毕业论文初稿,在11月10日前向学科秘书提交“沈阳农业大学申请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审批表”和学位论文(电子版和纸质版),由学科秘书统一提交给学院学位分委会。
2.学位论文提交程序向学院学位分委会秘书提交的论文必须有导师亲笔签名“同意提交”,学院学位分委会组织各学科带头人(负责人)对论文质量进行初审,并由学科带头人签名同意方可进入质量审查程序。
3.学位论文质量审查提交的正式论文必须通过质量审查方可参加答辩。首先是查重审查,查重合格标准按学校有关规定执行;其次是校内外专家评审,评审中只要有一名专家结论为不同意答辩,则取消该论文本次答辩资格。
4.学位论文答辩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沈阳农业大学学位授予细则》的规定和要求,硕士研究生按规定修满学分,完成实践教学环节,学位外语水平考试合格,学位论文质量审查通过,可向所在院的学位评定分委会提出答辩申请,学位评定分委会上报研究生院审核批准后,由所在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组织答辩委员会进行论文答辩。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必须有1名以上外单位专家。论文答辩要严肃认真,做到公正、公开,论文答辩过程面向师生开放。学生论文宣读时间不少于20分钟,回答问题时间不少于20分钟。
5.毕业与授予学位答辩通过者准予毕业,颁发毕业证书;达到硕士学位授予要求的,填写《沈阳农业大学硕士学位授予申请表》,经农学院学位评定分委会讨论通过,报校学位委员会讨论决定,授予硕士学位。
九、必读文献
生态学学科硕士研究生文献阅读主要书目和期刊目录
序号著作或期刊的名称作者或出版单位
1 Trends In Ecology & Evolution Elsevier
2 New Phytologist Wiley
3 Ecology Ec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4 Journal of Ecology Wiley
5 Global Change Biology Wiley
6 Ecology Letters Wiley
7 Ecological Monographs Ec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8 Science HighWire
9 Nature Nature Publishing Group
10 Oecologia Springer
11 生态学报科学出版社
12 应用生态学科学出版社
13 植物生态学报科学出版社
14 生态学杂志科学出版社
15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科学出版社
16 生态经济云南教育出版社
17 环境科学学报科学出版社
18 植物学通报科学出版社
19 景观生态学傅伯杰
20 现代生态学讲座(III)邬建国
21 Global Ecology Sven Jorgensen
22 植物生理生态学浙江大学出版社
执笔人:赵天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