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气候说课稿
发布时间:2024-11-17
发布时间:2024-11-17
中国的气候说课稿
一.内容与解析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冬夏气温状况,降水量的空间和时间变化,气候复杂多样且季风气候显著三个部分。南北气温差异和降水量的时间变化是重点内容,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是难点,通过学习,可指导学生生活并提高综合分析事物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的分析
把握我国气候的两个主要特征,了解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的特点,初步学会分析其形成原因。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和季风气候显著。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形成原因是海陆位置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
三.问题诊断分析
由于气温、降水的时空分布很抽象,加之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在学习这一问题时我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与课堂教学充分整合的原则,变抽象为形象,变复杂为简单,降低了难度 ,达成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目的。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预习效果检查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精讲释疑
1.我国气温的分布和温度带
活动1:冬季0℃等温线的位置如何?冬季气温等温线的走向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这样?南北温差大的原因有哪些?
学生分组讨论学习,汇报归纳学习结果
活动2:夏季气温较低的地区在哪 ?原因是什么?夏季气温最高在哪?原因是什么? 活动3:归纳不同温度带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降水的时空分布和干湿地区
活动4:我国降水时空分布特点是什么?为什么以?
3.气候特征
活动5:归纳我国气候特征
活动6:明确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讨论:为何同在北纬15 -30的地区,西亚,北非沙漠广布,而我国的江南地区却是“鱼米之乡”。
三训练反馈,达标检测
四课后巩固练习
五 教学总结
通过学生课前的自主预习,课堂上的思考,讨论老师的讲解,由直观到抽象,由表及里学生掌握了我国气候特征,但是由于时间仓促,准备得还不充分,今后还要深入挖掘教材,提高对课堂的驾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