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9 角的三角函数及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
发布时间:2024-11-17
发布时间:2024-11-17
温馨提示:
此题库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 看比例,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考点9 角的三角函数及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
1.(2010·全国卷Ⅰ文科·T1)cos300 ( )
(A)11
(C) 22
【命题立意】本小题主要考查诱导公式、特殊三角函数值等三角函数知识 【思路点拨】利用角的推广公式将
【规范解答】选C. cos300 cos 360 60 cos60
然后根据诱导公式求解.
1
. 2
2.(2010·全国卷Ⅰ理科·T2)记cos( 80 ) k,那么tan100 ( )
(A) (B)-
kk
【命题立意】本小题主要考查诱导公式、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等三角函数知识,着重考查了三角变换中的弦切互化.
【思路点拨】由sin cos 1及cos( 80 ) k求出sin80°,再利用公式tan 求出tan100°的值.
【规范解答】选B.
方法一:sin80 ,
22
sin
cos
sin80 所以tan100
tan80
cos80
方法二:cos( 80 ) k cos80coº=k ,
k
3.(2010·江西高考理科·T7)E,F是等腰直角 ABC斜边AB上的三等分点,则tan ECF ( )
(A)
1623
(B) (D)
273
4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及三角函数诱导公式.
【思路点拨】先求 ACE、 BCF的三角函数值,再求 ECF的正切.
1
,所以2111
13
tan ECF )= .
1212432tan( 1 )
2121tan( )
【方法技巧】本题也可建立直角坐标系,利用向量坐标来解决,以点CA,CB分别为x轴和2C为坐标原点,2
【规范解答】选D.设 = ACE, = BCF,则tan =tan =
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且设直角边长为3,则C(0,0),A(3,0),B(0,3),E(2,1),F(1,2),所以
CE (2,1),CF (1,2),cos ECF
1 2 2 1
34
,故tan ECF .在解决平面几
45
何有关问题时,利用坐标向量求角、距离,判断平行、垂直,来得更加快捷,思路也畅顺. 4.(2010·全国高考卷Ⅱ文科·T13)已知α是第二象限的角,tan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了同角的三角函数关系公式.
【思路点拨】利用同角的平方关系和商数关系列出方程求解.注意α是第二象限的角,即cosα<0.
sin801 k
.2sinsin80 11 k22
.【规范解答】 及,α是第二象限的角.所以cos=-. sin con 1 cos80k
cos80k5con 2
1
,则cosα=__________ 2
【答案】-
25
5
5.(2010·全国Ⅰ文科·T14)已知 为第二象限的角,sin
3
,则tan2 5
【命题立意】本小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值符号的判断、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和角的正切公式,同时考查了基本运算能力及等价变换的解题技能.
【思路点拨】由 为第二象限的角,利用sin cos 1,求出cos ,然后求出tan .利 用倍角的正切公式代入求解.
【规范解答】因为 为第二象限的角,又sin 所以tan(2 tan2 ) 【答案】
2
2
34sin 3
, 所以cos ,tan , 55cos 4
24
7
2tan 24
. 2
1 tan 7
6.(2010·全国Ⅰ理科·T14)已知 为第三象限的角,cos2
3
,则tan( 2 ) . 54
【命题立意】本小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值符号的判断、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和角的正切公式,同时考查了基本运算能力及等价变换的解题技能.
【思路点拨】由 为第三象限的角,判断2 所在的象限,然后利用sin2 +cos2 =1
2
2
求出sin2 的值,由cos2 和sin2 求出tan2 的值,再根据两角和的正切公式化简计算求值. 【规范解答】
【方法1】因为 为第三象限的角,所以2 (2(2k 1) , 2(2k 1) )(k Z),又cos2
<0, 所
3
5
4, 52
4
tan tan2 1
sin2 4 1. tan2 ,所以tan( 2 )
cos2 3471 tantan2 1 43
33
【方法2】 为第三象限的角,cos2 ,2k 2k ,k∈Z
52
4
k∈Z在第二象限, sin2 4k 2 2 4k 3 2 ,
5
以2 (
2(2k 1) , 2(2k 1) )(k Z),于是有sin2
sin( 2 )sincos2 cossin2 cos2 sin2 1tan( 2 ) .
47cos( 2 )coscos2 sinsin2 cos2 sin2 444
1
【答案】
7
cos
7.(2010·上海高考理科·T4)行列式
3
sincos
6
sin
3
6
的值是 .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行列式的计算及三角公式的应用.
【思路点拨】先按行列式的计算公式计算,再用三角公式化简、求值. 【规范解答】原式=cos【答案】0
3
cos
6
sin
3
sin
6
cos(
3
6
) cos
2
0.
cos
8.(2010·上海高考文科·T3)行列式
6
sincos
6
sin
6
6
的值是 .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行列式的计算及三角公式的应用.
【思路点拨】先按行列式的计算公式计算,再用三角公式化简、求值. 【规范解答】原式=cos
6
cos
6
sin
6
sin
6
cos2
6
sin2
6
cos
3
1. 2
【答案】
1 2
9.(2010·重庆高考文科·T15)如图,图中的实线是由三段圆弧连接而成的一条封闭曲线C,各段弧所在的圆经过同一点P(点P不在C上)且半径相等。设第i段弧所对的圆心角为αi(i=1,2,3),则
【命题立意】本小题考查圆的性质等基础知识,考查三角函数的基础知识,
cos
1
3
cos
2 3
3
sin
1
3
sin
2 3
3
考查运算求解能力,考查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考查化归与转化的思想.
【思路点拨】第i段弧所对的圆心角转化为与它同圆的劣弧所对的圆心角,再根据三个圆心确定的正三角形求解.
【规范解答】作三段圆弧的连心线,连结一段弧的
两个端点,如图所示,△O1O2O3是正三角形,点P是其中心,
2
, 34
第i段弧所对的圆心角为αi都是 ,
3
3 3
所以cos1cos2 sin1sin2
3333
2 3 341
cos(1 2) cos1 cos
33332
1
【答案】2
根据圆的有关性质可知 AO1B
【方法技巧】利用圆的对称性等有关性质可以快速解答. 10.(2010·四川高考理科·T19)
(Ⅰ)①证明两角和的余弦公式C :cos( ) cos cos sin sin ;
) sin cos cosc sin . ②由C 推导两角和的正弦公式S+ :sin( 11 3
SS ,ABAB ACAC 33,且cosB 5,求cosC. (Ⅱ)已知 ABC的面积
22
【命题立意】本小题考查两角和的正、余弦公式、诱导公式、三角形面积公式,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公式、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等基础知识及运算能力. 本题的(Ⅰ)①②为课本上的内容,体现出试题源于课本的特点.
【思路点拨】(I)①在单位圆中,分别作出角 , , ,
,利用三角函数定义,分别写出各角
的终边,始边与单位圆的交点坐标,由圆的性质,可知PP13 P2P4,结合两点间距离公式即可求解. ②中求的是两角和的正弦值,需借助能把余弦变为正弦的诱导公式,故可用sin( ) cos
( ) 求 2
解.本题第(Ⅱ)问,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向量的数量积公式可求得角A的正、余弦值,又知B的余弦值, 故可求cos(A B)的值,由诱导公式cosC cos (A B) cos(A B). 【规范解答】(I)①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内作单位圆O, 并作出角 , 与 ,使角 的始边为Ox,交⊙O于点P1, 终边交⊙O于点P2;角 的始边为OP2,终边交⊙O于点P3,
的始边位OP4,则P1,终边交⊙O于点P1(1,0),P2(cos ,sin ), P3(cos( ),sin( )),P4(cos( ),sin( )),
由PP13 P2P4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得
cos( ) 1
2
sin2( ) cos( ) cos sin( ) sin 展开并整理得,
22
2 2cos( ) 2 2(cos cos sin sin ),
∴cos( ) cos cos sin sin . ②∵cos(
) sin ,sin( ) cos ,
22
( ) cos ( ) ( ) 2 2
由①易得sin( ) cos
cos( )cos( ) sin( )sin( ) sin cos cos sin ,
22
∴sin( ) sin cos cos sin .
(II)由题意,设 ABC的角B,C的对边分别为b、c,
11
ABAB AC AC BCBCcosAA 3 0 则sS bcsinA ,bc
22
∴A (0,),cosA 3sinA,
2
又sinA cosA 1,
∴sinA 由cosB
2
2
,cosA . 1010
34
得,sinB
. 55
cos(A B) cosAcosB sinAsinB
. 10
. 10
故cosC cos
(A B) cos(A B) 【方法技巧】对于本题的第(I)可用向量求解.
解法如下: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内作单位圆O, 以Ox为始边作角 , ,它们的终边与单位圆O 的交点分别为A,B
OB (cos ,sin ), (cos ,sin )则A,B
OA (cos ,sin ),OB (cos ,sin ),
OA OB OAOBcos( ) cos( )
OA OB cos cos sin sin ,
∴cos( ) cos cos sin sin .
0, 由向量数量积的概念可知,须 [0,π ],
则
,2
时,2 ( ) (0,π ], 0,
,故对任意的 , ,
OA OB cos 2 ( ) cos( )
都有cos( ) cos cos sin sin 成立.
cos( ) cos ( ) cos cos( ) sin sin( )
cos cos sin sin .
11.(2010·四川高考文科·T19)
1证明两角和的余弦公式C :cos( ) cos cos sin sin ; (Ⅰ)○
2由C 推导两角和的正弦公式S :sin( ) sin cos cos sin . ○
(Ⅱ)已知cos , ( ,
4
531
),tan , (, ),cos( ) ). 求cos( 232
【命题立意】本小题考查两角和的正、余弦公式、诱导公式、三角形面积公式,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公式、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等基础知识及运算能力.
本题的(Ⅰ)①②为课本上的内容,体现出试题源于课
本的特点.
【思路点拨】(Ⅱ)分别求出sin ,sin ,cos 的值,套用公式求解. 【规范解答】(Ⅰ)同理T19 (Ⅱ)∵ ( , ),cos
3
243,∴sin = . 55
,sin . ∵tan ,
(
1
3
2
, ),∴cos
43. ( ) cos( )
cos cos sin sin ( ) (55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