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径三级裁判考试题
时间:2025-07-07
时间:2025-07-07
田径基本知识
渝西学院田径三级裁判考试题
一、是非题:(每题1分,共20分)
2、掷铅球运动员,器械推出后即可离开投掷圈。( - )
3、跨栏架横板长为1.18~1.20米。( + )
4、田赛项目比赛时,运动员无故延误试跳(掷)时间,即不准参加该次试跳(掷)以失败论处。(- )
5、丈量铁饼、标枪、三级跳远成绩,应以二厘米为最小丈量单位,不足二厘米不计。( - )
6、只有召回发令员,才能对起跑犯规的运动员实施警告和取消比赛资格的处罚。(- )
7、在跳高、撑杆跳高比赛中,运动员连续三次试跳失败,不得继续参加比赛。( + )
8、运动员蹲踞式起跑,在“预备”时,双手放在起跑线上面,不得过线。( - )
9、4×100米接力,4×400米接力比赛中,抢跑三次取消比赛资格。( - )
10、检查员是检查田赛、径赛运动员在比赛中是否犯规。( - )
11、1500米赛跑的运动员,在参加下一个赛次之间,最少应休息90分钟。(- )
12、全能比赛中跳高项目升杆每轮至少应升2厘米。(- )
13、在田赛的一次试跳(掷)中,由于任何原因,运动员受阻,裁判长有权给予补试机会。( + )
14、三级跳远运动员,在试跳过程中,摆动脚触地,裁判员判为成功。( + )
15、掷铁饼运动员,铁饼掷出后,从圈侧退出第一脚踩在直径延长线上,裁判员判为失败。( + )
16、全能标枪比赛,只有七人参赛,每人有六次试掷机会。( - )
17、铁饼着地点在落地区角度线内沿上,裁判员举红旗。( + )
18、掷标枪应握在把手处,在肩上或投掷臂上方投出。( + )
19、3000米跑,在标准400米半园式场地进行,起点应在非终点直道上进行,其前伸数应是400米跑前伸数。( - )
20、接力赛跑时,助理发令员应为第一棒运动员准备接力棒。(+ )
21、技术代表或其指定的委托人应负责的各种竞赛抽签。( + )
22、在田赛比赛中,技术官员应在成绩单上签字。( + )
23、在径赛项目比赛中,同赛次多名运动员超原记录,均可承认创记录。( - )
24、每名超创全国记录的运动员,必须在该项比赛结束时,接受兴奋剂检查。( + )
25、田赛及格赛后,决赛前三次比赛顺序应与及格赛顺序相同。( - )
26、及格赛的成绩不能成为决赛成绩,但创记录可以承认。( + )
27、参加径赛,可以男女混合编组。( - )
28、运动员离开设在跑道内侧的比赛场地到跑道外侧与场外人员说话,应视为接受帮助。( + )
29、如果一名运动员同时参加一项径赛和一项田赛或多项田赛,有关裁判长每次可以允许该运动员在某一轮的比赛中,或在跳高和撑杆跳高的每次试跳中,以不同于赛前抽签的顺序进行试跳(掷)。( + )
30、4X100米接力赛跑,接棒运动员可以从接力后10米的预跑线内起跑,并进行交接棒。( - )
31、丈量高度时,应从地面丈量至横杆中点的上沿。( - )
32、跳远比赛中,运动员踏跳脚踏上起跳板时,裁判员观察到脚过了起跳线,橡皮泥显示板虽未留痕迹,也应判其试跳失败。( - )
33、跳远和三级跳远比赛运动员从起跳两端以外的起跳线的延长线后面起跳,应判为试跳失败。( + )
34、三级跳远比赛的三跳顺序应为跨跳,单足跳,跳跃。( - )
35、在竞走比赛中,当某运动员受3名不同裁判的警告时将被取消比赛资格由主裁判通知该运动员。( - )
36、铅球,铁饼,链球,标枪项目的成绩丈量,均以1厘米为最小丈量单位。( + )
37、全能比赛某运动员因故迟到未能参加第一个单项的比赛,裁判员允许其参加以后几个单项的比赛。( - )
38、掷铅球运动员,器械推出后即可离开投掷圈。( - )
39、田赛比赛时,运动员无故延误比赛时间,即不准参加该次试跳,以失败论处。( - )
40、检查员是检查田赛,径赛运动员在比赛中是否犯规。( - )
41、总裁判长必要时,可以修改竞赛规则。( - )
42、总裁判长必须亲临破纪录的现场、审核成绩并签字。( + )
43、径赛裁判长发现计时成绩有问题时,经调查后有权调整计时成绩。( + )
44、径赛项目检录时,凡点名不到者均应取消其比赛成绩。( + )
45、计时员应听到发令员的枪声立即开表。( - )
46、终点主裁判领导终点裁判员并决定比赛运动员的名次。( + )
47、手计时成绩遇到两只表不一致时,应以较次成绩为准。( + )
48、检查员就在跨栏项目比赛前,认真检查栏高、栏距等。( + )
49、发令员和召回发令员有权警告和取消运动员的比赛资格。( + )
50、单项比赛运动员起跑二次犯规,应取消其比赛资格。( - )
51、接力比赛运动员的接力棒过线触及地面,裁判员认为不算犯规。( - )
52、跳远比赛起跳时,起跳脚在起跳板上一半在起跳线延长线后的地面上一半,不判犯规。( …… 此处隐藏:9270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上一篇:经络学说的形成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