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08年全国各地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中篇)6、万有引力

时间:2025-07-12

2000-2010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

(中篇2005-2008年)

万有引力篇

总题数:74题

第1题(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Ⅰ)) 题目

已知太阳到地球与地球到月球的距离的比值约为390,月球绕地球旋转的周期约为27天。利用上述数据以及日常的天文知识,可估算出太阳对月球与地球对月球的万有引力的比值约为 A.0.2 B.2 C.20 D.200 答案 B

解析:由可得①,T地=365天

由F=②

①②联立且按r日月≈r日地估算得F日月∶F地月≈2,故B正确,A、C、D错误。

第2题(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 题目

据媒体报道,嫦娥一号卫星环月工作轨道为圆轨道,轨道高度200 km,运用周期127分钟。若还知道引力常量和月球平均半径,仅利用以上条件不能求出的是

A.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B.月球对卫星的吸引力 C.卫星绕月运行的速度 D.卫星绕月运行的加速度 答案 B

解析:v=,C.可求;a=,D.可求;G=m0g且G=m(R+h),联立可得g值,

A可求;卫星质量未知,B不能求。

第3题(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物理(江苏卷)) 题目

火星的质量和半径分别约为地球的和,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约为

(A)0.2 g (B)0.4 g (C)2.5 g (D)5 g 答案 B

解析:设地球质量为M,则火星质量为M,地球半径为R,则火星半径为R,在地球表面由G=mg,在

火星表面由G=mg火,可得g火=0.4g.所以B正确,A,C,D.错误.

第4题(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物理(广东卷)) 题目

如图是“嫦娥一号奔月”示意图,卫星发射后通过自带的小型火箭多次变轨,进入地月转移轨道,最终被月球引力捕获,成为绕月卫星,并开展对月球的探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发射“嫦娥一号”的速度必须达到第三宇宙速度 B.在绕月圆轨道上,卫星周期与卫星质量有关 C.卫星受月球的引力与它到月球中心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D.在绕月圆轨道上,卫星受地球的引力大于受月球的引力 答案 C

解析:第三宇宙速度是脱离太阳系的速度,所以A错误.由G=m()R知卫星周期与卫星质量m无

2

关.即B错误.由F万=G知C正确.若卫星受地球引力大就不会绕月球做圆周运动了,所以D.错误.

第5题(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综合能力测试(理科使用)(广东卷)) 题目

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卫星所受万有引力F与轨道半径r的关系是( ) A.F与r成正比 B.F与r成反比 C.F与r成正比 D.F与r成反比 答案 D

2

2

解析:由F=G知,F∝,D正确,A、B、C错误。

第6题(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综合能力测试(理科使用)(广东卷)) 题目

由于地球的自转,使得静止在地面的物体绕地轴做匀速圆周运动。对于这些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向心力都指向地心 B.速度等于第一宇宙速度 C.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 D.周期与地球自转的周期相等 答案 D

解析:绕地轴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只有在赤道上的物体向心力才指向地心,速度远小于第一宇宙速度(近地卫星的速度),加速度小于重力加速度,但周期等于地球的自转周期,故A、B、C错误,D正确。 第7题(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综合能力测试(文科使用)(广东卷)) 题目

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物理学家是( )

A.库仑 B.伽利略 C.牛顿 D.爱因斯坦 答案

C 牛顿于1687年在前人(开普勒、胡克、雷恩、哈雷)研究的基础上,凭借超凡的数学能力证明、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故C项正确。

第8题(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物理(上海卷)) 题目

在下列4个核反应方程中,x表示质子的是( )

A.→+x B.→+x

C.答案 C

+→+x D.+→+x

解析:由质量数守恒和核电荷数守恒知,A为正电子,D错误.

,A错;B为4,B错;C项为质子,C正确;D

项为

第9题(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综合能力测试(理科使用)(上海卷)) 题目

有同学这样探究太阳的密度:正午时分让太阳光垂直照射一个当中有小孔的黑纸板,接收屏上出现了一个小圆斑;测量小圆斑的直径和黑纸板到接收屏的距离,可大致推出太阳直径。他掌握的数据是:太阳光传到地球所需的时间、地球的公转周期、万有引力恒量;在最终得出太阳密度的过程中,他用到的物理规律是小孔成像规律和( )

A.牛顿第二定律 B.万有引力定律 C.万有引力定律、牛顿第二定律 D.万有引力定律、牛顿第三定律 答案 C

解析:设太阳直径为D,则

由牛顿第二定律结合万有引力定律可得

GR=ct

=mR

ρ=

V=π(D/2)

3

联立可得:ρ=,故选C。

第10题(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四川卷)) 题目

1990年4月25日,科学家将哈勃天文望远镜送上距地球表面约600 km的高空,使得人类对宇宙中星体的观测与研究有了极大 …… 此处隐藏:3995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2006-2008年全国各地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中篇)6、万有引力.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