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秋天的雨增产道小学蒋小艳
时间:2025-05-02
时间:2025-05-02
《秋天的雨》教学反思
增产道小学蒋小艳
“三年级语文怎么教”这是初接三年级语文教学时困扰我的疑问。总觉得三年级的孩子还停留在二年级的水平,接受理解能力相对较差,因此总是放低教学的难度,总想像教小孩子学走路一样,轻易不敢放手。在两次教学《秋天的雨》这一课的过程中,我的认识发生了变化。
《秋天的雨》是一篇抒情散文,课文以秋雨为线索,将秋天的众多景物巧妙地串连起来,从整体上描绘出一个丰收快乐的秋天。
初次教学这一课时,我的总体思路是引导学生朗读,在读中感悟文章内容,从而体现秋天的美。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穿插安排了各种形式读的训练,默读、指名读、男女生对读、教师引读等,整节课热热闹闹的。可是课后静下来思考觉得这热闹的背后缺少了很多东西,通过和听课老师分析,深入解读文本内容,总结出许多不足之处,总结起来主要有三点:
第一,教师抓得太紧,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少。
第二,过于纠缠课文的内容,个性化的阅读太少。
第三,这节课教学缺少一条贯穿全文的主线,所以感觉“散”。
第四,低估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水平。
反思之中,我认识到,对三年级的孩子来说,学会字词、读通课文已经不是最大的难题,但三年级的孩子真正要通过学文得到美的熏陶、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如何使学生通过课文生动的描写,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应该是这篇课文教学的重难点。
结合同事们的建议和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我又重新设计了这一课的教学,用另外一个班的学生,再次讲了这节课,获得了校领导的认可和同事们的好评,总结出以下几点值得回味:
上一篇:第二章债务重组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