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2)
时间:2025-04-22
时间:2025-04-22
应对对策
如何正确引导青少年是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责任。
上述心理疾病在中学生中较为广泛存在,只是深浅程度不同。出现症状的同学可以通过自我调整,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家庭的良好氛围等途径进行矫治,必要时必须咨询心理医生。
1.学会微笑,多想自己开心的事。
微笑能使人心情舒畅,精神振奋;在快乐开心的回想中,树立起对自己的信心,形成积极的状态。
2.自我放松。
情绪比较激动、郁闷时,做深呼吸,通过语言调节,默念“不要激动”等,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住自己,达到身心放松的效果。
3.宣泄情绪。
当自己处于一种莫名其妙而又难以言明的精神痛苦时,你需要一个宣泄的对象,可以在课外找老师、同学谈心说笑,使自己焦虑、郁闷的情绪得以宣泄而达到情绪稳定。
4.转移情感。
把心理的苦闷、情感的忧郁,转移到其他活动中,如在课外散散步,参加适量的体育活动,参加劳动等,可以把你的焦虑、忧愁、愤怒情绪转移或替换。
5.换位思考。
面对心理烦恼,需要转换一下视角,或想想以前美好的事情,反而“柳暗花明又一村”,心理压力可能迎刃而解。有时要做点心理让步,“退一步海阔天空”,挣脱心理束缚。
6.,正视自己
培养自己广泛的兴趣和爱好,培养良好的个性。要多于沟通、交换思想辫证地看待自己,不要过高估计自己,给自己的孤独找一个适当的坐标。
7,选择正确的教育和劝说方式
净化社会风气,学校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高 尚情操以及家长改变传统观念,。要正面引导,坚决反对以简单、粗暴的形式对待高中生。
8,选择合理的教育模式
呼吁适度减压,家长、 教师或心理工作者应帮助青少年改变一些不恰当的认知和态度,引导青少年客观分析自己的现状,学会接纳自己,允许自己有缺点,会失败,在行动和实践中增强信心。
9,自信
建立自信,设立适度的奋斗目标做自己能达到的事情,不断给自己肯定,学会正确的对自己作出评价。
10,扩大视野
让青少年在扩大视野的过程中长大,学会判断,理解,宽容等等。从而理解自己,理解父母,理解社会。
11,正确保护自己
把握一些于已于社会都有利的防卫方式。
① 理智。在挫折面前,冷静地审时度势,多多的反省。
② 升华。
③ 巧妙利用幽默、自慰、宣泄、转移等寻求解脱,避免心灵崩溃。
下一篇:充分认清不严不实的表现及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