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师范大学附中高一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答案详解
时间:2025-07-10
时间:2025-07-10
山东师范大学附中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答案详解
一、(20分)
1.C(A依次读为lěi lâi lěi lãi;B依次读为hâng hãng hâng hãng;C依次读为 tuān chuǎi zhuì chuǎn;D依次读为jiàng qiáng qiǎng qiáng)
2.B(A工—功 B 爆—暴 挚—挈 C枭—袅 磐—槃 坐—座 弛—驰 D没有错别字)
3.C(流传:传下来或传播开;留传:遗留下来传给后代。;“以致“多用于不好的或说话人不希望的结果;“以至”不限。“以致”只能连接分句;“以至”可以连接词、词组或分句。只能说“以至于”,不能说“以致于”。“扶植”与“扶持”,都是动词,都有“扶助”之意,二者的区别在于:“扶植”的“植”有“培植”的意思,“扶持”的“持”有“保护”“支持”的意思。扶植,扶持培植,使成长发展,其对象比扶持广;扶持,搀扶,帮助,其对象是人。日前:几天前。目前:即指现在,与题中“仍在”相照应。) 4. D(A藕断丝连:莲藕已经折断,丝还连着。比喻表面上断了关系,实际上仍有牵连。多指男女之间情意未断。B过河拆桥:自己过了河,便把桥拆掉。比喻达到目的后,就把帮助过自己的人一脚踢开。C得意忘言:①谓既已领会其意旨,则不再需要表意之言词。语出《庄子· 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②引申为彼此默喻,心照不宣。D昙花一现:优昙钵花开花短时即谢。后用以比喻事物之乍现即逝。)
5. C(A“有一种比实际厚度稍薄的错觉”是指“松下公司这个新产品”还是“索尼公司的产品”,所指不明确。B也有歧义,“经济学家对此的看法是否定的”,“此”是指“只是嘴上说说”还是指“要采取果断措施”,句意不明。D因停顿不同,同样可有两种理解——“要说小莉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相信”和“要说小莉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相信”。)
6. D(A全对B比:等到C疾:强;道:风尚;与:结交,亲附D引:取过来;赞:辅助,帮助)
7.D (①⑦名词用作动词∕②⑩意动用法∕③名词作状语∕④⑥形容词活用作名词∕⑤⑧⑨使动用法)
8.B(①有—又 ②已—矣④竦—耸⑤衡—横⑦禽—擒⑨雷—擂⑩卒—猝)
9.B(①出使的人∕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③土地方圆∕本地,当地;各级行政区划;④面向北,指臣服∕指方向;⑥妻子和儿女∕单指妻子;⑧不一定∕副词,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⑩一旦,万一∕偶然遇见(久别的亲友))
10.C(A①②取消句子的独立性③补充音节;B①③连词,表修饰关系,②表转折关系;C①语助词,表感叹语气,②第一人称代词,③语气副词,表祈使语气;D①②无指定代词,没有谁,③否定副词,不、不要。)
二、(10分)
11.D(“乘”应为“登”义。《涉江》中“乘鄂渚而反顾兮”和《诗经·氓》中“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两句中的“乘”意思和用法与此同。)
12.A(B项中的“南面”古代是动词:面向南,今是方位词;C项中的“鼓噪”古代指擂鼓呐喊,以壮声势,今泛指喧嚷;D项中的“扰乱”,古代指相扰而乱,是形容词性今指搅乱、使混乱)
13.B(A项的“以”都是连词,相当于“而”,B项两个“于”从词性上看都是介词,但表达的语法意义却有不同。“降于燕”意思是“向燕投降”,表示的是“降”所涉及的对象。后一个“不拘于时”指“被当时的风气所拘泥”,“于”的作用是在被动句中引出动作的施事者。C项的两个“乃”从词性上看均为副词,从语法意义上看均表示先后相继的两个动作或两件事情的承接。D项的两个“因”一般认为是副词,从表达的语法意义上看,表示两个动作或两件事情的承接。)
14.C(①是田单使用反间计后燕王不再信任乐毅而改用骑劫为将,这是指“兵不厌诈”的结果,②是田单用兵时的具体安排,里面包含着麻痹敌人、误导敌人的目的,包含“兵不厌诈”的意图,③田单约定向燕军投降,从全文看显然是假投降,也是为了让燕军放松警惕,从而有机可乘。包含了“兵不厌诈”的目的。④从田单的动机看,显然是为了欺骗燕将,让对方认为“约降于燕”是真实的,这也符合题干的要求。⑤是对作战过程和结果的客观描述,与“兵不厌诈”没有关系。⑥是从结果上看田单火牛阵的作用的,虽然同“兵不厌诈”相关,但全是在讲结果而不是手段,不符合题干的要求。)
15.C(“派遣富豪打入敌军以作内应,麻痹对方,瓦解了敌军斗志”是无中生有。)
【译文】田单是齐国田氏王族的远房本家。在齐国都城临淄作一名佐理市政的小官,没有受到重用。后来燕国派遣乐毅攻破齐国,全部降服了齐国的城邑,只有莒和即墨两城没有攻下。燕将就领兵向东围攻即墨,即墨大夫出城迎战,战败阵亡。即墨城里的军民共同推举田单作首领,立田单作将军,据守即墨抵抗燕军。不久,燕昭王去世,惠王登位。他跟乐毅有嫌隙。田单听到这个情况,就派人到燕国去行使反间计,扬言说:“齐湣王已死,齐国城邑没有被攻下的不过两座罢了。乐毅怕被诛杀不敢回来,他以伐齐为名,其实是想拖延战争而在齐国称王。齐国人心还没归附,所以姑且缓攻即墨来等待他们归顺 …… 此处隐藏:1532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