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骏运用补肾活血针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经验
时间:2025-04-04
时间:2025-04-04
We b s i t e h t t p:// x u e b a o . a h t c m. e d u . c r l44
E— ma i l a h x b b j b@1 6 3 . c o m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第 3 4卷第 3期 2 0 1 5年 6月 J ANHUI UNI VC HI NES E MED Vo t . 3 4 No . 3 J u n .2 0 1 5
杨骏运用补肾活血针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经验赵永华,张金静。( 1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 2 1 0 0 4 6; 2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合肥 2 3 0 0 3 1; 3 .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合肥 2 3 0 0 1 2 )
[摘要]杨骏认为腰椎问盘突出症的基本病机是本虚标实,即肝肾亏虚为本,气滞血瘀为标,提出“补肾不忘活血,活血不忘补肾”的治法,强调临证时需根据肾虚和血瘀的主次,或以补肾为补,活血为辅,或以活血为主,补肾为
辅。常取夹脊穴止痛,取督脉经穴和背俞穴补阳,取任脉经穴补气补阴,取交会穴疏通气血,并注重针灸并施。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补肾活血;杨骏;针灸;临床经验[中图分类号"] R2 4 9: R 6 8 1 . 5[ - DO I - 1 1 0 . 3 9 6 9/ j . i s s n . 2 0 9 5— 7 2 4 6 . 2 0 1 5 . 0 3 . 0 1 6腰椎问盘突出症是纤维环破裂后髓核突出压迫
裁》说:“诸痹,良由营卫先虚,腠理不密,风寒湿乘虚内袭,正气为邪所阻,不能宣行,因而留滞,气血凝滞,久而成痹。”结合以上认识,杨骏认为任何疾病的病机都离不开“本”“虚”“标”“实”四字。《七松岩集 腰痛》谓:“然痛有虚实之分,所谓虚者,是两肾之精神气血虚也,凡言虚证,皆两肾自病耳。所谓实者,非肾家自实,是两腰经络血脉之中,为风寒湿之所侵,闪肭挫气之所碍,腰内空腔之中为湿痰瘀血凝滞,不通而为痛,当依据脉证辨悉而分治之。”六淫之邪侵袭人体,可致气血运行不畅,久则气滞血瘀,不通则痛,发为腰痛,是为“标实”。因此,杨骏在治疗该病时,常将“补肾”与“活血”相结合,从而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2“补肾不忘活
血,活血不忘补肾”在针灸中的应用
神经根造成的以腰腿痛为主要表现的病症[ 1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针灸科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属于中医学“腰腿痛”“痹症”等范畴。其病因主要为腰部急、慢性损伤,风寒湿邪侵袭。杨骏是第五批全国名
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 (中医师承 ),从事临床、教
学、科研工作 3 O余载,他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证体会,根据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特点,提出“气滞血瘀及肾虚”是腰椎问盘突出症的基本病机特点。虚 (肾虚 )与实 (血瘀)互为因果,相
互为病。因此,在治疗上杨骏根据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程、临床表现及患者年龄,从虚实两方面人手,确立了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活血不忘补肾,补肾不
忘活血”的治法。现将该法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总结如下。 1 对“补肾不忘活血,活血不忘补肾”的理解
目前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以活血止痛和补益肝肾为主。但杨骏将二者结合起来进行治疗,收效更佳。同时杨骏考虑到不同患者,其瘀和虚又有主次之分,所以在应用活血止痛和补益肝肾时, 要求“合理调配”。也就是说,活血与补肾兼顾的同
肾藏精,主骨生髓。只有肾精充足,骨髓生化有源,骨骼得到髓的滋养,才能坚固有力,反之则骨软
无力。腰为肾之府,由肾之精气所灌,肾气亏虚则气
时,根据不同患者的体质,侧重于活血或补肾。2 . 1 活血为主,补肾为辅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急性期,以疼痛剧烈,活动受限为主要表现。杨骏认为这
血运行失调,腰失濡养及温煦,故发腰痛。《素问 脉要精微论》载:“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若肾气不足,阳气不能温煦,阴精失于濡养,则腰背既冷且痛。《医学衷中参西录》云:“凡一身之腰
时应以活血化瘀或活血止痛为要。清代李用粹《证治汇补 腰痛》日:“标急治标,本急治本,初痛宜疏
痛,皆脊梁处作痛,此实督脉主之……肾虚者,其督脉必虚
,是以腰痛。”杨骏认为本病的发病部位在肾,肾虚为本,不荣则痛。《金匮翼》载:“瘀血腰痛者,闪挫及强力举重得之。盖腰者,一身之要,屈伸俯仰, 无不由之,若一有损伤,则血脉凝涩,经络壅滞,令人卒痛不能转侧,其脉涩,日轻夜重者是也。”《类证治基金项目:全国第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项目 作者简介:赵永华 ( 1 9 7 7一 ),男,博士研究生,副主任医师
邪滞,理经隧,久痛宜补真元,养血气。”因此,对于初诊时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剧烈,杨骏首先取腰部夹脊穴。究其原因,一是从解剖上看,夹脊穴附近有脊神经后支分布,通过针刺可使神经中痛觉纤维传导阻滞;并可刺激脊神经后支引起相关支配区域的肌肉松解,改善肌肉应力,恢复脊柱小关节的正常位置,平衡两侧牵拉,从而缓解疼痛l 3]。二是调节气血。督脉和足太阳经循行腰背部,与腰痛病的发
生关系最密切,疼痛在腰脊中部,为督脉病证;疼痛
We b s i t e h t t p:// x u e b a o . a h t c m. e d u . c n
E - ma i l a h x b b j b@ 1 6 3 . c o m4 5
ANHUI UNI V CHI NE S E I V I E D Vo 1 . 3 4 No . 3 J u n 2 0 1 5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第 3 4卷第 3期 2 0 1 5年 6月 J
在腰脊两侧,为足太阳经证。足太阳膀胱经 …… 此处隐藏:2552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