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唐山一模语文
发布时间:2024-11-12
发布时间:2024-11-12
2012唐山一模
高三语文答案 第 1 页(共 4 页)
2012唐山一模
高三语文答案 第 2 页(共 4 页)
2012唐山一模
高三语文答案 第 3 页(共 4 页)
2012唐山一模
高三语文答案 第 4 页(共 4 页)
2012唐山一模
高三语文答案 第 5 页(共 4 页)
2012唐山一模
高三语文答案 第 6 页(共 4 页)
2012唐山一模
唐山市2011—2012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
卷A
1.D(“政府不干预”错,原文是“尽量减损不必要、不适当的政府干预”)
2.B(“主张顺其自然”错,原文是主张“挫其锐 ”)
3.D(“应逐步由以德治国、依法治国,过渡到依道治国”错,原文是:老子并不反对“以德治国、以法治国”)
4.C(济:成功)
5.C(①表明他端庄严肃④表明他有军事和文学素养⑥表明他为官俭朴)
6.B(“认为应趁蜀地人少”错,原文“宜乘其人二三”是指“趁他们人心不稳,人心不齐”。)
7.(1)现在大军正进入险境,人心容易迷惑动摇,正好可以处决他来警示众人。 (涉、惑、徇各1分,句子通顺2分)
(2)李愚性情刚烈、正直,常常表现在言辞上,然而没有响应他的人。 (介、形各1分,“人无唱和者”定语后置2分,句子通顺1分)
8.这首词表现了羁旅之人悲凉的心境(2分)以及浓浓的思乡之情(3分)。
9.描写了凉蟾、暮云、暮山、秋声、雁声,(缺一点减一分,减到3分为止,答全给3分)营造了凄清的氛围(3分)。
10.(1)夙兴夜寐
(2)仁以为己任
(3)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
(4)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11.(1)BE(答E给3分,答B给2分,答C给1分;答A、D不给分。A“却是非常严厉的一个人”无依据;D“把小说的情节推向了高潮”错,高潮应是文章结尾两段;C“富于创新”有些牵强。)
(2)①暗示家中日子过得艰难;②说明母亲对孩子的怜爱;③为下文写“带补丁的裤子”埋下伏笔。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3)①对女儿不理解自己的良苦用心(不懂事)感到气愤;②对自己不能为女儿做条齐整的新裤子感到内疚(觉得对不起孩子);③对贫苦日子的无奈和辛酸。(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4)观点一:只保留这两句不合适。
①后面的内容照应了题目“母亲的手艺”;②服装大师的话点明并深化了小说主旨。 观点二:只保留这两句合适。
①结尾更加含蓄,给人留下思索的空间;②使读者在沉思中体味“母亲的手艺”,深化文章主旨。(观点2分,理由每点3分)
12.(1)AD(A2分,D3分,C1分;B“不再搞诗歌创作”错, C“特意穿戴破旧”错,E“失去了接触民间文学的机会”错)
(2)①因为基层学者的话让贾芝认识到民间文学一旦脱离了它生长的土地和环境就会失去生命力。(3分)
②因为基层学者的话让贾芝意识到搞民间文学研究不能只静坐在书斋中,必须到民间去。
2012唐山一模
(3分)
(3)①亲自到民间搜集民歌、故事,调查采录。
②全面主持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工作。
③创办《民间文学》、《民间文学论坛》等。
④把中国的民间文学推向世界。
(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满分)
(4)赞同他的选择:
①选择应该从自己的热爱出发,贾芝深深的热爱民间文学,他的选择是他的最爱。 ②当时民研会正处在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困境中他勇于承担,他的选择体现着负责任的态度。
不赞同他的选择:
①当时国家急需外交人才,选择不应只考虑自身的兴趣、爱好,选择应服从国家的需要。 ②外交工作同样可以施展他的才华。
(观点2分,理由每点3分)
13.D(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形容文章悲惨动人。A从谏如流:形容乐于接受别人的批评意见;B陈陈相因:沿袭老一套,没有创新;C裹足不前:比喻停步不前。)
14.C(A句式杂糅,去掉“使一些人春节不愿回家”; B成分残缺,最后一句没有主语,删掉“由于”; D搭配不当,“保护”与“安全”搭配不当。)
15.C(⑤与前面联系紧密,都是错误态度。③①是正确态度。④⑥是季羡林的两个“轻视”。②与后文联系紧密。④⑥②是季羡林先生的见解。)
卷B
1.C(“政府不干预”错,原文是“尽量减损不必要、不适当的政府干预”)
2.D(“主张顺其自然”错,原文是主张“挫其锐 ”)
3.C(“应逐步由以德治国、依法治国,过渡到依道治国”错,原文是:老子并不反对“以德治国、以法治国”)
4.B(济:成功)
5.A(①表明他端庄严肃④表明他有军事和文学素养⑥表明他为官俭朴)
6.C(“认为应趁蜀地人少”错,原文“宜乘其人二三”是指“趁他们人心不稳,人心不齐”。)
7.(1)现在大军正进入险境,人心容易迷惑动摇,正好可以处决他来警示众人。 (涉、惑、徇各1分,句子通顺2分)
(2)李愚性情刚烈、正直,常常表现在言辞上,然而没有响应他的人。
(介、形各1分,“人无唱和者”定语后置2分,句子通顺1分)
8.这首词表现了羁旅之人悲凉的心境(2分)以及浓浓的思乡之情(3分)。
9.描写了凉蟾、暮云、暮山、秋声、雁声,(缺一点减一分,减到3分为止,答全给3分)营造了凄清的氛围(3分)。
10.(1)夙兴夜寐
(2)仁以为己任
(3)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
(4)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11.(1)BE(答E给3分,答B给2分,答C给1分;答A、D不给分。A“却是非常严厉
2012唐山一模
的一个人”无依据;D“把小说的情节推向了高潮”错,高潮应是文章结尾两段;C“富于创新”有些牵强。)
(2)①暗示家中日子过得艰难;②说明母亲对孩子的怜爱;③为下文写“带补丁的裤子”埋下伏笔。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3)①对女儿不理解自己的良苦用心(不懂事)感到气愤;②对自己不能为女儿做条齐整的新裤子感到内疚(觉得对不起孩子);③对贫苦日子的无奈和辛酸。(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4)观点一:只保留这两句不合适。
①后面的内容照应了题目“母亲的手艺”;②服装大师的话点明并深化了小说主旨。 观点二:只保留这两句合适。
①结尾更加含蓄,给人留下思索的空间;②使读者在沉思中体味“母亲的手艺”,深化文章主旨。(观点2分,理由每点3分)
12.(1)AD(A2分,D3分,C1分;B“不再搞诗歌创作”错, C“特意穿戴破旧”错,E“失去了接触民间文学的机会”错)
(2)①因为基层学者的话让贾芝认识到民间文学一旦脱离了它生长的土地和环境就会失去生命力。(3分)
②因为基层学者的话让贾芝意识到搞民间文学研究不能只静坐在书斋中,必须到民间去。(3分)
(3)①亲自到民间搜集民歌、故事,调查采录。
②全面主持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工作。
③创办《民间文学》、《民间文学论坛》等。
④把中国的民间文学推向世界。
(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满分)
(4)赞同他的选择:
①选择应该从自己的热爱出发,贾芝深深的热爱民间文学,他的选择是他的最爱。 ②当时民研会正处在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困境中他勇于承担,他的选择体现着负责任的态度。
不赞同他的选择:
①当时国家急需外交人才,选择不应只考虑自身的兴趣、爱好,选择应服从国家的需要。 ②外交工作同样可以施展他的才华。
(观点2分,理由每点3分)
13.B(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形容文章悲惨动人。A从谏如流:形容乐于接受别人的批评意见;C裹足不前:比喻停步不前。D陈陈相因:沿袭老一套,没有创新;)
14.D(A句式杂糅,去掉“使一些人春节不愿回家”; B成分残缺,最后一句没有主语,删掉“由于”; C搭配不当,“保护”与“安全”搭配不当。)
15.B(⑤与前面联系紧密,都是错误态度。③①是正确态度。④⑥是季羡林的两个“轻视”。②与后文联系紧密。④⑥②是季羡林先生的见解。)
16. (1)必须删去的是:⑤⑥⑩
(2)不能删去的是:①⑦(每个1分)
17.(参考答案) 在2000年至2004年间,伙同他人骗取多家单位的巨额资金,涉嫌票据诈骗并和相关涉案人员于2004年12月潜逃境外的重大经济犯罪嫌疑人李东哲近期从加拿大回国投案自首。 (单句4分,意思明了,前后通顺2分)
2012唐山一模
六、写作(60分)
18.立意提示:
漫画批评了表面上重视德育,实际上只重视智体美教育,德育教育被忽视的现象。作文可议论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也可议论德育教育与其他教育的关系。
参考译文:
李愚,字子晦。渤海郡无棣县人。李愚童年时期,谨慎稳重与普通的儿童不一样。成年后立志求学,读遍经史。诗文崇尚气格,有韩愈、柳宗元之风。志向远大,为人端正,神情举止严肃庄重,说话得体讲究礼仪,做事认真严谨。
正赶上关中一带战乱,离开家乡,与同族人李延光客居山东。梁末帝即位,非常喜好儒士,李延光一向诚恳的侍奉皇帝,得以在宫中为皇帝或太子讲学,李延光多次在皇帝面前说李愚品行高尚,学识渊博。皇帝召见李愚,(谈话后)对他赞叹良久,提拔为左拾遗。不久又充任崇政院直学士,有时参与咨询谋划国家大事,仍旧庄重严肃,不惧怕豪强、有权势的人。衡王入朝,重臣李振等人都行跪拜礼,惟独李愚行拱手之礼。末帝责备他说:“衡王,是我的兄长。我尚且行跪拜礼,崇政使李振等人都行跪拜礼,你为何这么傲慢呀!”李愚回答说:“陛下用家人之礼对待兄长,李振等人是您的家臣。我居于朝廷为官,与衡王平素不交往,怎敢谄媚侍奉。”他刚毅就像这样。
晋州节度使华温琪在任违犯法律,没收某户百姓的家产,那家百姓告到朝廷,皇帝派遣的使者检举揭发他的罪状,华温琪认罪。梁末帝认为华温琪是先朝开国之臣,不忍加以刑罚,李愚坚持查办他的罪过。梁末帝下诏说:“我如果不赞同彻底审讯、追查,会认为我不顾念贫民百姓;如果按法律执行处置,会认为我不顾念有功之臣。做你们的君主,很难啊!”
等到庄宗迁都洛阳,召李愚为翰林学士。三年,魏王继岌要征讨蜀国,请李愚做都统判官。当时众人议论认为蜀地险要难攻,不可长驱直入,郭崇韬向李愚问计,李愚说:“如今听说蜀人憎恶他们的君主放纵恣肆,战时一定不听蜀王的调派。应该趁着蜀人人心不稳,快速进攻,他们一定会吓破胆,怎能守住他们的险塞呢!”等到先头部队到达固镇,收缴敌军粮草十五万斛,郭崇韬大喜,对李愚说:“你料事如神,我军成功了!”招讨判官陈乂到宝鸡,称病请求留在后面。李愚厉声说:“陈乂见利就前进,害怕困难就止步不前。现在大军正进入险境,人心容易迷惑动摇,正好可以处决他来警示众人。”从此军中将士无敢拖延滞后的。此时,军事文书,都出自他手。
明宗即位,授予李愚中书侍郎、平章事。 长兴末年,秦王放纵专横,权贵重臣,自己逃避祸患还来不及,国家的存亡,无人敢过问。而李愚性情刚烈、正直,常常表现在言辞上,然而没有响应的人。李愚当初不置办府邸,被任命为相后,借延宾馆暂居。曾经有疾病,皇帝派宦官到他的住处看望传达皇帝的问候,李愚请宦官到正室,宦官看见只有一条破旧的毯子和席子,四壁空空荡荡。明宗知道后特地赐给他帷帐和被褥。
清泰二年秋,李愚已经疾病缠身,多次上表请求告老还乡,皇帝没有答应,最后死在任上。
下一篇:房地产销售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