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7.2谢沐风讲义--药品审评技术变革、项目管理与实施流程变化培训班
发布时间:2024-11-12
发布时间:2024-11-12
谢沐风 上海市食品药品检验所 xiemufeng@http://
请大家将手机调至“振动”档!(包括闹钟、叫醒、工作 安排、约会等) 谢谢您的配合!
本人工作经历与行业成长史的融合★ 1990年~1998年 本科(5年)+ 硕士研究生
★ 1998年~至今 在上海市药品检验所工作至今经历了“1998年~2002年强仿期”和“2002~2006仿制药疯狂
期”十分了解行业现状、内幕……
在2003年赴日本进修前,对国内仿制药研发中 出现的种种乱象疑惑不已,对其中的核心技术要素 找不到科学合理的答案。 带着太多的疑问踏上了征途……
★ 2003年8月 ~ 2004年2月 承蒙单位领导厚爱、公
派赴日本国立医药品食品卫生研究所药品部(即国家药品检验所)进修,主要收获如下: (1) 通过翻阅该国仿制药与创新药申报资料,并在老 师指导下,掌握了技术审评要点与审评“门槛”, 知晓了我国仿制药审评中存在的一些技术缺失…… (引申至技术门槛与批准数量的关系)
★ 如口服固体制剂仿制药研发要求 ★
★ 连续三批、每批10万片。★ 在有针对性的溶出度试验条件下,批批 样品多条溶出曲线均与原研品一致(再辅
以有关物质的“锦上添花”)★ 今后市场抽查只抽“多条溶出曲线”
(2) 掌握了药物各剂型关键评价指标与检测方
法,即药品质量不仅可以生产出来,也可以检验出来。关键就看设定的检测法/检测指标 能否“一针见血、切中要害”,这也是我们 药检人员工作中应不懈追求的挑战! 从而指导我们如何更科学有效地开展工作(口服固体制剂关键性评价指标——多条溶出曲线 )
列举各剂型关键性评价指标★ 片剂/硬胶囊 :多条溶出曲线/释放曲线、崩 解时限(如需要)、有关物质、含量均匀度、硬度/脆 碎度。 ★ 注射用粉末: (1) 表面层次指标:有关物质、溶液颜色、溶液澄清度 、水分、pH值、无菌、热原/内毒素和不溶性微粒等。
(2) 深层次指标:粒度分布、粒子形状、晶型、
晶格能、比表面能、分散性、流变学特性等 → 复溶/溶解时间
(3) 其时恰逢该国《药品品质再评价工程》如火
如荼开展,师从该项工程技术负责人,全面系统地学习了溶出度技术理念与应用。 该国彼时情况与我国现今极为相似,日本采 用“体外多条溶出曲线对已上市口服固体制剂 进行了与原研品一致性的再评价工作” 。
(该国注射剂仿制药很少,无必要进行)。
(4) 系统学习了《ICH Q系列指导原则》
该系列《指导原则》是本行业的精髓与核心,可谓“武林秘籍”和“葵花宝
典”,如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定可成为业内研发高手!
回国后所做的主要工作:一、撰写了多篇
药品质量评价文章(主要为溶出度 文章),在国内率先提出“采用体外多条溶出
曲线进行口服固体制剂研发与品质评价”的理念和观点。
二、2009年伊始,在国内知名药学网站——丁香园开办了“溶出度研究”专栏;其上文章迄今为
止已成为国内做口服固体制剂仿制药研发的《必 读手册》。
三、2009年5月起,担任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市场监督办公室顾问,在“全国评价性抽验工作”中全面引入了体外多条溶出曲线这一检 测手段,收到显著效果。 四、2010年,为国家药品审评中心翻译了《日本 橙皮书—— 近700个品种的溶出曲线数据库》。
五、2012年6月起,作为专家组成员参与到国家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工作中。负责撰写《如何测得 原研品多条特征溶出曲线指导原则》和《如何比 较仿制制剂与原研制剂体外溶出曲线指导原则》 以及各品种具体测定法。
本 人 体 会● 工作中一定要注重思考,带着问题去学习、有的放 矢地去攻读,多查文献、多领会,日积月累、潜移默 化之中就会水到渠成、瓜熟蒂落!
● 思维要开放、活跃,不要固步自封、按部就班,因循守旧。
● 研发人员的思路与方向极为重要。大量的交流令我深感:由于方向性错误、固有概念性错误、固有思维 的局限,导致许多人力、物力、财力与时间的浪费!
如何验证是否存在超过原料药鉴定限的漏检杂质● 对于包裹于主成分峰的杂质,一般可通过二极管阵列检 测器(DAD)探明; ● 对于“逸出”于所建色谱条件以外的杂质,可通过至少 两法测定主成分含量、观测结果是否“殊途同归”的办法 予以探明; ● 自会在其后样品的检测中显现出来。 ●对于含量不断增加的杂质,自会在稳定性考核(加速和 长期)试验中“主成分含量下降量与总杂质增加量间相辅 相成性上体现出来,此时再着手亦不迟。 实际工作中,出现以上4种情形的概率均是极少的,因我
国合成高手实在太多!
深度解读探求药物内在稳定性的四级”手段” (按由弱到强顺序)(1) 长期试验(包括中间试验)(2) 加速试验(重中之重、不可或缺!) ★ 杂质研究的全面性与完善性 ★ 制剂处方筛选与工艺合理性评价 ★ 制剂包装的合理性
★ 其他诸多方面……(3) 影响因素试验(现在还要求30天了)
(4) 强破坏试验
客观理解影响因素试验和强破坏试验的作用 (1) 是期望通过较为激烈外界刺激来洞悉药物易受 何条件影响、发生降解或质变,从而在药物生产、 包装、贮藏、运输等环节上规避掉该条件,以保证 药物在效期内的质量稳定性 (2) 保证在遭遇不知情的某极端条件时、即便产生 杂
质也能保证被检出。 (3) 因此绝对无需研究该两条件下产生的杂质,仅
验证分离度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