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科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时间:2025-07-10
时间:2025-07-10
新科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物品中,没有放大能力的是( )。
A、老花镜 B、一滴水珠 C、近视镜
2、凸透镜是( )、透明的镜片。
A、中间厚边缘薄 B、中间薄边缘厚 C、一样厚
3、( )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A、细胞学说 B、动力学 C、仿生学
4、蟋蟀的耳朵在 ( )。
A、头部 B、足的内侧 C、腹部
5、电子显微镜已经可以把物体放大到 ( ) 倍。
A、200 B、2000 C、200万
6、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玻片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 ( ) 。
A、相同 B、相反 C、无关
7、下面的透明玻璃镜片具有放大作用的是( )。
A、 B 、 C、
学校 班级 姓名
8、科学家选择( )来观察SARS病毒。
A、光学显微镜 B、电子显微镜 C、放大镜
9、放大镜的镜面直径越大,它的放大倍数 ( ) 。
A、越大 B、越小 C、不一定
10、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所能观察到的图像范围就 ( )。
A、越大 B、不变 C、越小
二、多项选择题。
1、为了能将物体的图像放大,透镜应是(B ),放大倍数与(C )直接有关。
A、不透明的 B、透明的 C、中间较厚 D、中间较薄
2、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广泛存在着,它和我们的(ACD)有着密切的关系。
A、生活 B、生命 C、生产 D、环境
3、在水中生活着许许多多的微生物,常见的有(ABCDE )。
A、草履虫 B、变形虫 C、喇叭虫 D、眼虫 E、 团藻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圆柱形和球形的器皿装水后也有放大功能。 ( )
2、 在放大镜发明之前,人们只能依靠感觉器官来观察世界。 ( )
3、把整个洋葱放在显微镜下,我们可以直接观察到它的精细结构。 ( )
4、鱼缸里的水变绿是因为其中有绿藻的缘故。 ( )
5、微生物对人类只有危害,没有好处。 ( )
6、人的最高视力也只能看清楚1/5毫米的微小物体 。 ( )
7、我们一般可以采用降低温度、减少水分的方法来制作晶体。 ( )
8、蝴蝶的翅膀上的彩色小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 )
9、 我们喝的桶装矿泉水,是经过净化处理的,里面没有微生物。 ( )
10、碱面是粉末状的,它不属于晶体物质。 ( )
一、填空题(每个空格1分,共10分)
1、放大镜能把物体的( )放大,能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 )
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
2、我们把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称为( ),比如身边的物质中
有食盐、白糖、( )等。
3、我们利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洋葱表皮上的一个个如房间似的结构,是洋葱的
( )。
4、科学研究发现昆虫头上的( ),就是它们的“鼻子”。
5、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把物体的图像( )。
6、如果显微镜的目镜、物镜上分别标着12.5×,40×,那么物体图像将被放
大( )。
7、随着观察( )的不断发展,现在人类在探索微小世界方面已经取得了丰
硕的成果。
8、用显微镜观察蚕豆叶表皮细胞上有许多( ),那是植物进行光合作
用的重要器官。
五、科学探究。(共38分)
1、写出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10分)
2、按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在空括号中填上序号。(7分)
( )调整细准焦螺旋,将镜筒慢慢升到标本出现在视野里为止。
( )调节载物台下的反光镜,从目镜往下看,能看见一个亮的光圈。 ( )转动转换器,将低倍物镜转到镜筒下。
( )调节粗准焦螺旋,降低镜筒,使低倍物镜恰好在载玻片的上面。 ( )慢慢移动载玻片,观察标本的各个部分。注意标本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物体图像移动的方向正好相反。
( )一手握住镜臂,另一只手托着镜座,将显微镜向光摆在平整的桌面上。
( )调节粗准焦螺旋,将镜筒抬起,使低倍物镜距载物台大约2—3厘米。将要观察的标本的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住,并使标本恰好在载物台通光孔的中央。
3、小明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内表皮细胞时,就碰到2个难题,请你帮他找出错误所在,并改正。(8分)
(1)从目镜里往下看,发现里面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见。
错误: 。 改正: 。
(2)标本片已经放在载物台上,可从目镜里却只能看到亮圈,却看不到洋葱内表皮的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