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公共政策问题形成与认定 第八章 公共政策方案的规划与抉择

发布时间:2024-11-12

第七章 公共政策问题形成与认定

公策问题形成与认定,是政策制定过程的起 点,也是它的重要的环节。 美国学者邓恩强调,政策问题构建在整个政策 分析过程中的极端重要性:通过恰当的疑问, 有些看起来无法解决的问题能够重新构建,以 至会凸现问题的解决方案, 即问题找准了,问题也就解决了一半。 本章首先弄清公共政策问题的内涵和属性, 并探究其形成、提出和分析的方法等,最后分 析政策议程问题,即如何将公共政策问题提上 社会和政府的议事日程问题。

第一节

公共政策问题的界定、 内涵、属性与分类

一、社会问题、公共问题和公共政策问题要弄清公政问题,势必首先涉及问题、私人问 题、社会问题、公共问题和公政问题 等概念。 1.所谓问题 (Problem),通常泛指实际状 态与社会期望之间的差距。正因为这种差距, 才导致很多紧张状态。

2.社会问题(Social problem)、公共问题 (Public problem) 和公共政策问题(Public policy problem) 这三个概念的涵义较为接近, 易于混淆。对此有学者曾从彼此概念外延关系 上提出:三者既有相通之处,也有差异; 3.公共政策问题的定义:~是指 统治集团或社 会大多数人感觉到:现实中出现的某种情况与 他们的利益、期望、价值和规范有相当严重的 矛盾和冲突,进而通过团体或组织活动,要求 有关社会公共组织和政府采取行动加以解决, 并被后者列入政策议程的社会问题或公共问题。

公共政策问题的基本内涵包括: 1. 客观的事实或问题情境: 政策问题来源于一 些可以观察到的、能够表述出来的客观事实和 问题情境。 2. 问题的察觉: 客观的事实或情境已为社会大 多数人或统治集团及其少数权威统治者所察觉, 从各自的角度感觉到了问题的存在。 3. 现实与利益期望等的冲突性:严重的冲突使人 们感到有强烈的需求或者是一种受到剥夺的感 觉,有必要采取行动改变这种状况。

4 .团体与组织活动:人们只有采取一定的团体 或组织行动才有可能影响有关公共组织和政府。 5.政府和社会公共组织的必要政策行动:由有 关政府组织或社会公共组织依法采取相应的政 策行动来加以解决。

三、公共政策问题的基本属性1.关联性与公共性 2.主观性和人为性 3.历史性与动态性

四、公共政策问题的分类1.邓恩从政策问题的结构角度,把政策问题划分 为结构优良、结构适度和结构不良三种类型: (1)在结构优良的问题中,决策者人数较少,只有 一个人或少数几个人;对于问题的解决方案也 仅有几个。决策者在政策方案的效用或价值方 面,能够达成一致。 (2)结构适度问题是指涉及一

位或数位决策者在相 对有限的备选方案中进行选择。方案的效用能 够反映目标的一致性。但结果是不确定的。

(3)结构不良问题通常涉及不同的决策者,其效用 无法达成一致,目标之间相互冲突。备选方案 及其结果可能是未知的,也不能够确定其风险 2.从政策问题发生领域的不同,也可以将政策问 题划分为政治问题、经济问题、文化问题、外 交问题、民族问题等等。 (1)政治政策问题主要涉及国家权力的分配、组织 和运行,公民权利的维护等。在解决政治问题 时,首要遵循的是合法性的原则。

(2)经济问题涉及经济制度和结构、经济运行与 发展等,与其他问题相比,它更加注重效益的 原则。 (3)在国际关系领域的政策强调的是维护国家的 利益和主权原则。 3.从作用范围看,公共政策问题可以分为全国性 问题、区域性问题和地方性问题。国家既存在 统一性的全国政策,又存在具有差异性的区域 性和地方性的政策,它们构成了整个国家的政 策体系。

第二节 公共政策问题的形成与提出我们必须特别关注两个方面: 一是公共政策问题的形成因素到底有哪些? 二是公共政策问题的提出主体又会有哪些?

一、公共政策问题的形成因素1.触发一般问题转变为政策问题的事件的领域分为国内 和国际两方面。 (1)国内方面的因素包括自然灾害、经济灾害、技术突 破、环境变化和社会的演进等五个方面。 (2)国际方面的因素包括战争、间接冲突、经济对抗、 军备升级等。

2.公共政策问题不仅会受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 还会受人们主观因素的作用。在客观条件一 定的情况下,主观因素的变化(如价值观的 更新、人们期望目标的改变 等)也会引发许 多新的公共政策问题。 3.还需要注意的两点是: 很多因素可能同时发生; 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使得国内外因素相 互影响。

二、由谁提出公共政策问题通常,提出公共政策问题的主体主要有: 1.政府部门; 2.政治领袖; 3.政党组织和利益集团; 4.大众传媒; 5.各类政策研究组织.

第三节 公共政策问题的分析方法公共政策分析本身是一个多层次的、动态的过程,通 常包括政策问题分析、政策方案分析和政策执行与结 果分析等方面。 政策问题的分析与其他阶段的分析既有共性也有区别 共性在于: 都是为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区别在于:政策问题的分析侧重于对现实与人们的 价值理念、期望值、固有规范等之间所存在的差距。 国内外学术界论及的政策问题分析方法很多,我们 分别对边界分析、多角度分析、类别分析、层次分析、 头脑风暴、假设分析等六种方法作一简单介绍。

一、边界分析法1.

边界分析就是一种对政策问题的本质属性和实际 范围进行分析和界定的方法。 2.边界分析往往有三个步骤: (1)饱和抽样:通过多重阶段的抽样,尽可能广泛地 获得利益相关人的饱和样本,了解他们对有关政 策问题的观点及其差异 。 (2)诱导性提问:其目的是要引出对问题的各种不同 陈述。以多种形式(如当面交谈、电话交谈等) 诱导性地提出各种可供人们思索、探讨的问题。 (3) 边界估计:可利用元问题边界图,横轴表示政 策利益的相关者,纵轴反映问题的概念要素。

3.该方法和程序一般能适合问题界定的基本要求, 能帮助弄清政策问题的本质与特征、成本与效 益等,但是它的结果即便是合理的,也不一定 是完全肯定的。

二、多角度分析法:即一种通过系统地运用个人、组织、技术等多重认识来获得对公共政策 问题的全面了解和解决办法的分析方法。1.个人角度:许多政策抉择往往与决策者个人密 切相关,因而政策问题的分析必须高度重视决 策者或相关人员的个人感情、感知和利益需求 等对政策问题的影响。

2. 组织角度:重视从组织角度进行分析,分析组 织的组成形态、自我利益、价值取向等因素对 有关政策问题的影响。通常,它采用标准的操 作程序、规则和机构的常规做法,而且与实现 目标、改进业绩只有很低的相关性。 3.技术角度:从纯技术角度进行分析,可以探 寻到公共政策问题的客观性所在,可以将问题 的特征和严重危害程度加以定量化和定性化地 反映出来 。

第七章公共政策问题形成与认定 第八章 公共政策方案的规划与抉择.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