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二战德国海军战略
时间:2025-04-20
时间:2025-04-20
简析二战德国海军战略
研究其海军发展战略,必须确定其对手。德国海军在战前是否意识到其主要敌人包括了英国?这个无疑是肯定的,尽管德国对与英国的决战是犹豫的,并对英国强大的海上力量感到忧郁。但是德英之间的战争显然是很难避免的,因为英国绝对不会坐视德国击败法国,而德国欲称霸欧陆则必须打败法国。
法国可以从地面进行攻击[也有可观的海上力量],而对于老牌的海军强国-英国,无论当时德国海军抱有何种观点,至少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料到其对英国作战任务的艰巨性。德国海军的建设显然必须针对英国。
但是德国海军至少在很早的时候是不能了解到必然会对英国开战。当然这并不成其为理由。因为英国封锁着德国进入大西洋的通道。是对德国海军的命运能产生决定性影响的国家。
德国海军虽然能或多或少的考虑到对英国作战的任务。其海军建设也基本是按照这个思路进行的。但是分配给海军的资源并不是很多。这由于德国在一战后受到很大的限制,陆军需要扩大,空军则是从空白上重建,这样就使德国海军只能保持一个较小的规模以节省更多的资源来满足陆空军的需要。
我们需要研究的是:德国海军采用何种战略最为有效?
涉及到这个问题,就必须考虑到建设,准备,战术等多个方面。
我认为基本只有二种建设方案:
1,以潜艇舰队为主
2,以水面舰队为主
因为显然德国无法同时全面发展,那样需要一个漫长的建设周期,是并不符合德国既定规划的。
确定两种方案的建设,必须分析其用途和应用。
我们首先分析第一种以潜艇舰队为主的战略。
很多人认为潜艇战是德国海军唯一的出路,我们看到战前每年历次交付的潜艇的数量:
1935年:14艘
1936年:21艘
1937年:1艘
1938年:9艘
1939年:18艘
1940年:50艘
1941年:199艘
1942年:237艘
1943年:284艘
1944年:229艘
1945年:91艘
德国潜艇战时损失数量为:
1939年:9艘
1940年:24艘
1941年:35艘
1942年:86艘
1943年:242艘
1944年:252艘
1945年:120艘
实际能作战的数量比上面的更少,即使按邓尼茨的说法,这些数量仅仅只能刺一下英国,只有大幅度地提高英国舰船每月被击沉的吨位量,才能迫使英国求和。
必须注意到的是潜艇战的目的是迫使敌人求和,潜艇不能征服敌人,它始终是一种间接手段,不是直接手段。
德国潜艇在同敌方舰船的作战中取得了下述得到盟国方面证实的战果(包括水雷击沉的):
型号 击沉 受伤
舰队航空母舰 3 --
护航航空母舰 3 2
战列舰 2 3
轻型巡洋舰 5 6
布雷巡洋舰 1 1
驱逐舰 34 11
护航驱逐舰 18 13
护卫舰 2 4
小型护卫舰 26 3
小型护航舰 13 4
远洋探雷舰 10 --
潜艇 9 --
海岸猎潜艇 3 --
炮艇 1 --
快艇,扫雷艇 3 1
登陆舰艇 13 --
仓库船 2 --
海上飞机供应舰 1 --
总计 149 48
另外,德国潜艇共击沉2882艘商船,计14408422总吨位;击伤264艘商船,计1989703总吨位。
潜艇既不能大量的消灭敌人的军队,也不能占领敌人的国土,只能对抵抗意志进行打击[对商船的攻击是破坏对方的物质供应,其目的是摧毁抵抗意志。]。虽然摧毁抵抗意志也能取得战争的胜利,潜艇战对一个依赖海洋补给的国家
确实是严重的威胁。
但是缺乏补给能到什么样的程度呢?必须是缺乏能维持生存的基本需要,仅仅丧失作战能力是不够的。只要敌人还能维持基本的物质需求时,是不会求和的。要达到这个目的必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因此也存在时间上的问题,潜艇战不可能迅速取得决定性的成果,即无法速战。可以预见的是,如果英国到了最后不能支持下去的情况的时候,美国一定会加大支持,事实上一开始美国就已经在进行支持中。美国是不会看着英国慢慢被困死的,而且敌人的海军至少也能保障基本物资运送到本土,不可能被潜艇完全切断物资补给。
“如果敌人如我所预料的那样采取了护航编队,那么我方在前线至少需要300艘潜艇,才能实施卓有成效的经济战。这300艘潜艇中,100艘应在船厂检修和让艇员休息,100艘往返于战区的途中,另外100艘在战区作战。我坚信,这样多的潜艇一定能取得经济战的胜利。”
“战前邓尼茨已经估计到,假如我们采用全球性护航编队的话,德国要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将需要300艘潜艇。他至少对护航编队的作用没有估计错。”
英国很显然不可能不采用护航编队,按照邓尼茨的说法那样也需要300艘潜艇,德国面临着陆地上的主要敌人,所以陆空军必然不能削弱,事实上德国陆空军的力量还发展的不够,不能分配海军更多的力量的。仅仅靠海军自己被分配的资源也难以拥有足够数量的潜艇。而且如果缺乏水面舰队,就不能拿下挪威,那 …… 此处隐藏:3038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