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流动人口的艾滋病预防 2
时间:2025-04-20
时间:2025-04-20
自己写的
公共卫生案例分析
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浅谈我国流动人口的艾滋病预防
二零一一年十二月
自己写的
浅谈我国流动人口的艾滋病预防
艾滋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疾病,中国自1985 年发现第一例艾滋病以来,艾滋病人数不断上升。截至2009 年底,据估计中国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HIV∕AIDS) 约74 万人,其中艾滋病病人为l0.5 万人。同时性传播已经成为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2009 年通过性行为传播的艾滋病占传播总数的70%以上。
我国流动人口总量在2005 年已高达1.47 亿人,其中由农村到城市打工的进城务工人员几乎占了流动人口的全部。我国进城务工人员主要以男性为主,其性活跃、社会支持少、文化水平相对较低,使其容易成为艾滋病传播中的脆弱人群,同时进城务工人员流动性大,对艾滋病的传播就造成了很大的危险,也给艾滋病的预防造成了很大威胁。
一、进城务工人员艾滋病防治现状
我国进城务工人员艾滋病防治现状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感染人数剧增。近年来流动人口成为我国HIV 感染和传播的易感人群。已有数据表明,已发现的HIV 感染者中流动人口占很大比例, 且流动人口中的HIV 感染比率相对较高。有数据显示, 浙江省HIV 感染者中流动人口占77.18%,上海占65.94%, 北京占52.4% 。2003 年北京、上海报告的HIV 感染者流动人口分别占85.4%和74.4%。湖北崇阳县2009 年1-9 月共发现73例艾滋病感染者,其中72人是农民,59人是在外出打工期间感染的,从感染途径来看,有3 例是吸毒和输血感染,其余70 例全是经性途径感染。同时流动人口HIV 感染者还呈现出低龄化、文化程度低、流动性强和报复社会等的特点;第二,对农民工AIDS的预防、监测和控制难度大。进城务工人员的高流动性不仅加剧HIV 传播的速度,同时增加HIV 监测和控制的难度。
当今进城务工人员的艾滋病防治存在以下特点:第一,对艾滋病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存在误区。农民工对艾滋病基本知识中的不同问题的知晓程度存在明显的差异, 关于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途径传播3种传播途径的知识知晓率较高,但非传播途径回答正确率较低;第二,存在一定高危行为,安全套使用不足。大量的调查研究表明,进城务工人员处于性活跃阶段,寂寞和性观念的改变等导致高危性行为,商业性性行为发生率较高,在发生性关系时经常不使用安全套;第
自己写的
三,知识来源主要是新闻媒体,对艾滋病存在比较高的歧视。农民工艾滋病相关知识来源主要为电影、电视、报纸杂志及广播,进城务工人员对艾滋病非传播途径知识的缺乏,是导致对艾滋病恐惧和相关社会歧视的主要原因,歧视与非传播途径知识的掌握程度呈负相关。
二、社会工作介入进城务工人员艾滋病防治的需求评估
进城务工人员是中国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下特有的现象,具有职业与身份的不一致性,他们在城市中形成一种自发性的、不稳定的流动就业,其在经济收人、社会地位和城市文化等方面中都处于边缘地位。社会工作在介入进城务工人员艾滋病防治上首先要进行对进城务工人员进行需求评估,评估需求是社会工作介入进城务工人员艾滋病防治的基础和依据。
第一,心理需求。进城务工人员一般居住在集体宿舍,集体性居住条件较差,业余文化生活贫乏,同时长期远离家乡,其社会关系网络以初级群体为主,大多数农民工采取两栖的生活方式,很难融人城市社会,心理压力较大。
第二,生理需求。进城务工人员主要以男性青壮年为主,较多集中就业于劳动强度较大的挖掘业、建筑业等行业,身体压力大,同时生理上正处于性活跃期,且多处于独身未婚或夫妻长期分居状态,存在较强的生理需求,极易发生危险性行为。
第三,教育需求。进城务工人员总体受教育程度较低,初中及以下文化居多,性病/AIDS知识缺乏,也没有人专门对其进行艾滋病的宣传教育,同时由于其进城务工人员来自农村,对艾滋病存在一定的误解和敏感,其对公共场所进行的艾滋病宣传教育采取回避态度。
第四,医疗需求。进城务工人员收入较低,社会保障较缺乏,缺乏医疗保险,同时自身无法承受医疗费用,导致其有病看不起或不愿看,没病也疏于检查。
第五,社会环境关怀需求。社会环境关怀主要是指对进城务工人员的政策环境和舆论环境关怀。进城务工人员由于在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弱势,社会上存在对其的歧视与排斥,同时社会上对艾滋病存在污名化和道德化现象,因此进城务工人员的艾滋病防治就更难了。政府是制定和实施政策法规,关怀救助的主导力量;非政府组织参与对增强进城务工人员的关怀救助力度、范围,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舆论可以消减社会歧视,增强进城务工人员生
自己写的
活的信心。
三、社会工作介入进城务工人员艾滋病防治的策略
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价值观为指导,以科学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助人的活动,它不同于一般的行善活动。因此社会工作在介入进城务工人员的艾滋病防治有自己坚持的原则和介入方法。
(一)介入原则
上一篇:餐饮创业计划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