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课怎样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时间:2025-07-08
时间:2025-07-08
一年级数学课怎样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一年级数学课怎样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2011-03-07 20:30:49| 分类: 默认分类 阅读2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可见,合作学习是新课标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和教学组织形式,它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我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发现,合作学习很大程度还只是停留在形式上。往往是老师一宣布小组讨论,前排学生刷地转过身来,满教室里嗡嗡声一片,小组内学习好的同学争着抢着张嘴说话,差一点的学生干脆只顾自己玩弄小动作,谁也听不清谁说了些什么。交流时,站起来发言的同学一张口仍然在说“我怎么样。”而不是“我们小组怎么样。”像这样的,学生之间没有相互合作,没有共同任务中的探讨和个人责任,更没有对成员完成任务进行总结和评估。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我认为,必须从一年级抓起,为他们今后的合作学习、合作共事打下良好的
基础。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很抓一年级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
一、一年级上学期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及分析
1.在四人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自己说自己的,大家都在说。只有说的,没有听的更谈不上分享。这说明一年级的学生还不会倾听,不会交流,不会合作。他们只是争着说,似乎谁说的声音大,谁就做得
好。这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好胜心和自我表现欲。
2.在小组操作学具过程中,学生争着当组长、争抢学具,抢到学具后只顾自己操作不与他人合作,
甚至出现以强欺弱的现象。
3.在小组活动过程中,各小组的活动速度总是不同步的,完成得有快有慢,有早有晚。一旦出现“空
档”,学生就“乱说”起来。这说明学生的自制能力很差。
4.在小组交流、汇报的过程中,总是优生发言的机会多,其他学生几乎成了旁听者,致使中下水平的学生情绪低落,活动不主动,不积极。这样更易于造成学生各方面的“两极分化”。
5.在小组合作中,分工做“记录员”时,由于一年级上学期学生会写的字太少,记录的能力很有限(只
能记一部分),因此存在客观上的困难。
6.合作意识差,小组观念弱。有些学习好的学生愿意独立学习,认为合作学习耽误时间。有些性格
内向的学生,也不愿意与他人合作,对小组集体的荣辱不关心。
总而言之,一年级上学期的学生,合作意识、合作习惯、合作能力几乎是零起点,组织他们进行合作学习,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这一起点及以上现状。教师的组织管理策略一定要建立在这一起点之上,
不仅要“放开”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如何进行合作学习的能力。
二、一年级上学期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一)要注意小组合作学习的示范性
示范性是指给学生的小组活动提供一个活动模型。这种形式主要用在对于练习性、游戏性、有一定难度的内容的小组活动。虽然是练习性的内容,由于学生不知如何合作,操作,需要示范指导。如上册第82页“乐园”,其中的一个活动“对口令”,就是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的组成,加深对10以内数的组成的理解。根据学生的合作能力、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的水平,我是这样安排的。
一年级数学课怎样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首先选一个比较听话,声音又宏亮的学生和我做示范(其余学生观察、倾听、学习、评价):要求我说的数和你说的数合起来是10,“我出1”,学生接着说:“我出9”,最后两人同时说出:“1和9组成10”。这样依次进行:2和8组成10”,“3和7组成10”……,没等10的组成口令对完,下面的学生就开始小声对起口令,这说明学生已经知道如何活动了,于是我就随机放开各小组,让各小组进行活动。这时我抽出
时间,深入到各小组,发现学生活动得很有序,很成功。
(二)要注意合作学习小组内人数的起点是两人
在学习的初期,学生不会合作。我也经历过“一收就 死 ,一放就 乱 ”的失败。究其原因,就是小组内的人数过多。改为2人一组,情况就变了,一人说,另一人听,并监督评价,一人操作,另一人观察、评判,然后换位进行。这样就从根本上改变了大家都说没人听的现象。必要时,教师还可讲究合作策略,促使学生合作。例如,讲“6的组成与分解”时,每人只发给5根小棒,并启发学生:我们需要6根小棒,可每
人只有5根怎么办呢?这就促使学生只有合作才能成功,使每个学生受到人人需要合作的教育。 当两人合作有了一定的基础,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协调、配合的前提下,再过渡到3人组、4人组……这样循序渐进,逐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要注意,由2人组过渡到3人组是学生合作能力的一个飞跃,
一定要周密设计,不然就会乱。
(三)评价要准确,要注意全员性
对于学生的评价,无疑是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发展。但还应注意,评价对学生的思维和行为具有导向作用。 …… 此处隐藏:4706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下一篇:第十章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