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高中化学专题四第二单元《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第1课时导学案苏教版
时间:2025-02-24
时间:2025-02-24
学高中化学专题四第二单元《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第1课时导学案苏教版必修1【精品教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单元第三节,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单元测试题,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单元试题,高中化学必修二,高中化学课,高中化学如何学好,高中化学课本有哪几本,高中化学课本,高中化学知识点归纳
第二单元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
第1课时 氮氧化物的产生及转化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
一、氮氧化物的产生及转化
阅读教材P 96第1自然段至P 97末尾,完成以下问题
1.NO 、NO 2的性质
(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写出雷雨发庄稼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 N 2+O 2=====放电2NO
2NO +O 2===2NO 2
3NO 2+H 2O===2HNO 3+NO 2.氮的氧化物的来源、危害及预防措施
(1)来源
氮肥的生产、金属的冶炼和氮氧化物的排放。 (2)危害 形成酸雨、产生光化学烟雾、破坏臭氧层。
(3)预防措施
使用洁净能源,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等。汽车安装尾气转化装置,其原理为:2CO +2NO =====催化剂N 2+2CO 2。
二、氮肥的生产和使用
阅读教材P 98[氮肥的生产和使用]至P 99[拓展视野]以上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1.氨的合成及性质
(1)工业合成氨原理
工业合成氨的化学方程式:N 2+3H 2高温、高压催化剂2NH 3,德国化学家哈伯因在合成氨方面的
巨大贡献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2)氨的物理性质
NH 3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常温时,1体积水大约溶解700体积的氨气。氨易液化,常作制剂冷。
(3)化学性质
①与水反应:氨水中氨与水结合生成NH 3·H 2O ,NH 3·H 2O 可部分电离成铵根离子和氢氧
根离子,故氨水显弱碱性,方程式:NH 3+H 2O NH 3·H 2O ,NH 3·H 2O NH 4++OH -。
学高中化学专题四第二单元《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第1课时导学案苏教版必修1【精品教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单元第三节,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单元测试题,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单元试题,高中化学必修二,高中化学课,高中化学如何学好,高中化学课本有哪几本,高中化学课本,高中化学知识点归纳
②与酸反应 氨与酸反应生成铵盐。
NH 3与HCl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 3+HCl===NH 4Cl ,现象:有白烟产生。
NH 3与H 2SO 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 3+H 2SO 4===(NH 4)2SO 4。
2.铵盐 ①定义:由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②物理性质 铵盐都易溶于水。
③化学性质
写出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
NH 4Cl 受热分解:NH 4Cl=====△NH 3↑+HCl↑
NH 4HCO 3受热分解:NH 4HCO 3=====△NH 3↑+H 2O +CO 2↑
NH 4Cl 与Ca(OH)2反应:2NH 4Cl +Ca(OH)2=====△CaCl 2+2NH 3↑+2H 2O
【判断】
1.氨水就是氨气的液态形式(×)
2.氨水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3.铵盐受热都分解生成NH 3(×)
4.氨气溶于水后全生成了NH 3·H 2O (×)
5.实验室用铵盐与强碱反应制备NH 3(√)
三、喷泉实验
1.喷泉实验的原理
容器内外形成较大的压强差,在压强差作用下,液体迅速流动,通过带尖嘴的导管喷出来,形成喷泉。
2.形成喷泉的条件
烧瓶内外形成足够大的压强差。
3.NH 3喷泉实验成功的关键
(1)氨气和烧瓶要干燥
(2)装置气密性好
(3)氨气的量要足
4.常见形成喷泉的气体及液体
5.常见形成喷泉实验的装置
(1)气体极易溶于水或气体与液体反应的,如图Ⅰ,气体A 为上表中对应的气体,液体B 为上表中对应的液体。
(2)如图Ⅱ由于两种液体反应,使锥形瓶中的气压增大,使液体喷入烧瓶中,如A 为Na 2CO 3,B 为盐酸,即可形成喷泉。
学高中化学专题四第二单元《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第1课时导学案苏教版必修1【精品教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单元第三节,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单元测试题,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单元试题,高中化学必修二,高中化学课,高中化学如何学好,高中化学课本有哪几本,高中化学课本,高中化学知识点归纳
四、氨气的制备方法
1.用NH 4Cl 与Ca(OH)2共热制氨气
反应原理:
2NH 4Cl +Ca(OH)2=====△CaCl 2+2NH 3↑+2H 2O
发生装置:与制氧气相同,如下图所示。
收集:向下排空气法。
验满: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或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
防止多余氨气污染空气的方法:收集NH 3后的导管口处塞一团湿棉花或用稀H 2SO 4浸湿的棉花。
干燥:将NH 3通过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
2.加热浓氨水制氨气
在烧瓶中加入2~4mL 浓氨水,加热即可得到氨气。此法也可用于做喷泉实验。
3.在常温下,用浓氨水与固体烧碱混合制氨气
方法是:在分液漏斗中加入浓氨水,在锥形瓶中加入少量固体氢氧化钠(约一小药匙),按如右图所示安装好装置。将浓氨水慢慢滴入锥形瓶,待冒出较多的气泡时,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实验时要控制好浓氨水的滴入速度,分液漏斗的活塞不要开得太大,以免产生氨气过多而冲开锥形瓶的塞子。此法的装置和操作都很简便,而且制得的氨气浓度也比较大,做“喷泉”实验效果比较好。
五、氨水的组成与性质
[探究背景1]
上一篇:第五章 蔬菜无土栽培
下一篇:压力管道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