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防爆知识课件学习
时间:2025-04-04
时间:2025-04-04
电气 防爆 知识学习
电气仪表防爆安全技术
朱信华 2011.5.22
电气 防爆 知识学习
近年来,随着党和国家政府对安全生产管理的进一步深入,石油、 海洋石油、石油化工和化学工业等行业在争创效益的同时,以人为本、 安全生产的意识正在逐步提高。因此,爆炸危险场所的电气设备、仪器 仪表和照明设备(简称电气设备)等在采购、设计、安装、使用和维修 后的防爆安全性能已经越来越得到这些行业的重视。 Ⅱ类非矿用防爆电气设备(工厂用防爆电气设备)90%是用于石油、 海洋石油、石油化工、化学工业和制药等行业(简称石化行业),这些 行业中的危险化学品作业场所存在的易燃易爆气体/蒸气种类繁多(目 前世界上已经定性的有大约4000余种,其中定量的有1900余种),生产、 储存、运输等环节工艺装备复杂多变,释放源种类繁多,爆炸危险因素 难以分析判定。所以如何全面正确认识电气仪表防爆安全技术,是我们 这次交流的内容。
电气 防爆 知识学习
爆炸性物质
爆炸性危险 环境/场所
释放源的概念
防爆电气仪表设备 的保护等级
防爆电气仪表概念
危险区域划分
防爆电气仪表设备 的选型
防爆电气仪表 设备鉴别
安装与维护
电气 防爆 知识学习
爆炸性物质和爆炸危险环境/场所对气体或液体物质而言: 在防爆技术中,可燃性物质是指物质(这包括气体、液体和固体)本 身是可燃性的,并能够产生可燃性气体、蒸气或薄雾。可燃性液体又 包括:可燃性液体和易燃性液体。 闪点高于45℃的称为可燃性液体;闪点低于45℃的称易燃性液 体。 对固体物质而言: 粉尘:在大气中依靠自身重量可沉淀下来,但也可持续悬浮在空气中 一段时间的固体微小颗粒。 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混合后可能燃烧或闷燃、在常温压力下与空气形 成爆炸性混合物的粉尘。 导电性粉尘:电阻系数等于或小于1×103Ω ·m的 粉尘、纤维或飞扬物。 爆炸性物质是指可燃性物质与空气的混合物。
电气 防爆 知识学习
爆炸是燃烧的加速度反应。它是可燃物质在点燃源能量的作用下,在 空气或氧气中,进行化学反应,引起温度的升高,释放出热辐射及光 辐射的现象。如果燃烧速度急剧加快,温度猛烈上升,导致燃烧生成 物和周围空气激烈膨胀,形成巨大的爆破力和冲击波并发出强光和声 响,这就是爆炸。 爆炸的三个基本条件:即要有可燃物质、助燃物质和点燃源,三者缺 一不可。 爆炸性危险环境是指:在大气条件下,可燃性物质与空气的混合物被 点燃爆炸后,燃烧将传至全部未燃混合物的环境。 爆炸危险场所是指:有人员作业的爆炸危险区域。
电气 防爆 知识学习
释放源的概念 释放源是指可能把可燃气体、薄雾或液体释放到大气中以至形
成爆炸 性混合物的某个部位或某个点。 每一台加工设备:如罐、泵、管道、容器等都应视作潜在的可燃性物 质的释放源。如果这类设备不再盛装可燃性物质,很明显它的周围就 不会形成爆炸区域。 如果这类设备盛装可燃性物质,但不向大气层释放,同样是潜 在的释放源,如果设备向大气中释放可燃物质,首先要确定大概的释 放频率和持续时间,来确定释放源的级别。
电气 防爆 知识学习
连续级释放源: 连续释放或预计长期释放的释放源。 例如:处理容器的内部,与大气相通的储罐,在储油(液)槽 中油(液)上方的蒸气空间和低于水平面的空间等。 第一级释放源: 正常运行时,预计可能周期性或偶尔释放的释放源。 例如:设备正常运行时,会释放易燃物质的泵、压缩机和阀门 的密封件处;正常操作时会向大气释放物质的取样点
第二级释放源: 在正常运行时,预计不可能释放,如果释放也仅是偶尔和短时 释放的释放源。 例如:法兰、管接头、连接件;在正常运行时不可能出现释放 的泵、压缩机和阀门的密封件处、安全阀、排气孔。多级释放源: 由上述两种或多种级别组成的释放源。按连续级或第一级释放 源来划分。
电气 防爆 知识学习
爆炸危险区域划分我国对爆炸性危险场所(气体/蒸汽)划分的依据是: GB3836.14-2000《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14部分 危险场所 分类》 GB50058-1992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根据爆炸性气体(蒸气)环境出现的频率和持续时间把危险场所分为 以下区域。 0区:爆炸性气体环境连续出现或长时间存在的场所。 1区:在正常运行时,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环境的场所。 2区:在正常运行时,不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环境,如果出现也是偶 尔发生并且仅是短时间存在的场所。
电气 防爆 知识学习
爆炸性气体/蒸气危险环境区域的划分是依据释放源的性质来 确定的。 原则上,在没有任何外界条件影响的情况下,连续级释放源周 围形成0区;第一级释放源周围形成1区;第二级释放源周围形成 2 区。 通风,即空气流动,使新鲜的空气置换释放源周围的大气以促 进可燃性气体逸散。通风速率适当,也能避免爆炸性气体环境的持 久性,影响区域类型。 通风形式:A)自然通风;B)人工通风:整体或局部通风。 在露天场所,自然通风通常能够对消散场所 …… 此处隐藏:1902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