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茁霉多糖发酵工艺条件研究(2)
时间:2025-07-09
时间:2025-07-09
!以出芽短梗霉为生产菌株!蔗糖为碳源进行发酵生产茁霉多糖0通过摇瓶实验!确定了该菌株的发酵条件!并对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在此条件下!获得了较高的多糖产量0实验表明!摇瓶转速和发酵初始NA 值是多糖发酵的重要影响因素!它们与多糖的合成密切相关0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月!!!!!!!!!!!!!!!
种子培养基!#蔗糖%$酵母膏"0h"%$-,_!A’
!"0#$‘+_A!_"0"!$Y:9H"0"&$YA’"+_G’%*!’
A70"$"0"7$"0"7‘,:灭菌%"3;B0N
摇瓶培养基!#蔗糖#$酵母膏"0h"%$-,_!A’
!"0%$‘+_A!_"0"!$Y:9H"0"&$YA’"+_G’%*!’
A70"$"0"7$9:9_"0%$"0"7‘,:灭菌%"3;B0N%
所用分析试剂均为分析纯0
A0C!仪器及设备
高压蒸汽消毒器$净化*!%"Q可见分光光度计$工作台$恒温振荡器$&"[全自动发酵罐等0A0E!方法&0’0&!菌种活化
取出保存在冰箱中的茁霉菌种&用活化培养基进行活化0培养基灭菌后各倒#个培养皿&将斜面菌种划线接种到培养皿进行活化&在!)^恒温箱中培养即得所需的种子0’)D&&0’0!!扩大培养
在#挑""3[三角瓶中装&!#3[的种子培养基&取一环生长良好的菌种接于#个三角瓶中&在!""’培养’即得种子培养液0M3;B的摇床上以!)^&)D&
()
&0’0%!摇瓶发酵’
接种量#菌龄#摇瓶装量##h&’)D&#""3[三角瓶装摇瓶培养基&培养温度#转速#!#3[&!)^&&)"’培养时间#M3;B&(7D0&0’0’!测定方法
!"采用酸度计法0A值#&N
#)
!"多糖含量#采用改良苯酚硫酸法(!$0标准曲线的制备#准确吸取&’""3[葡萄糖标G4准溶液"&相当于"0!#&"0#"&&0""&&0#"&!0""3[!&分别置于&"&!#&#"&&""&&#"&!""4"3[G葡萄糖"具塞刻度试管&加入苯酚液&0混匀且快速加入"3[&在沸水浴中放置&采用流水冷#0"3[浓硫酸B&却后于’("B3处比色测吸光度0
测定#取%3用蒸馏水稀释至&[发酵液&"3[&再从稀释液中取"0稀释至&加少许硅藻’3[&"3[&土搅拌&然后常压过滤&取"0!3[滤液进行测定0&0’0#!发酵工艺流程
斜面菌种&活化培养&扩大培养&摇瓶发酵&发酵液&测糖
粉作为碳源进行选择&摇瓶条件为!’)^$&#"M3;B$结果见表&0(7D&
表A!碳源选择实验!培养基中碳源含量C^"检测项目
碳源种类
!!!!*0!*
&&0)%
多糖含量’!%370%!3[/&"&G
出芽短梗霉在以蔗糖为碳源时!!从表&可以看出&
生长良好&产糖最好&淀粉次之&葡萄糖最差&所以&选蔗糖为碳源0
B0B!通气量对发酵的影响
在两组#分别装入等量的""3[的三角瓶中&其中一组三角瓶具有一块玻璃&!#3[发酵培养基&档板&通过(结果见表!07D的摇瓶培养&
表B!通气量对发酵的影响实验三角瓶种类有挡板无挡板
多糖含量’!%33[/&"G
&%0’))0&#
!!有档板的三角瓶在发酵过程中容氧量比无档板的大得多&而这更有利于该菌种生长和产糖&因此&选有档板的三角瓶进行发酵0
BDC!初始"P值对发酵的影响
将发酵培养基分装于#灭菌后&通""3[三角瓶&过酸碱调节改变发酵液的初始N再经过(A值&7D的摇瓶培养&检测发酵液中的多糖含量&结果见表%0
表C!"P值对发酵的影响
检测项目
初始值
#0"!!#0#!!70"!!70#!!*0"
/&
多糖含量’!%3"&)0)"!"0’7!!0’*!%0#"!&07"3[G
发酵液中的多糖含量比较高&为A70#时&!!可见N适宜的初始NA0B0E!碳酸钙用量对发酵的影响
将发酵培养基分装于#灭菌后&通""3[三角瓶&过对碳酸钙用量的调节改变发酵液中碳酸钙的含量&经过(检测发酵液中的多糖含量&结7D的摇瓶培养&果见表’0
表E!;&;!C对发酵的影响
检测项目
’%
"0"!!"0&!!"0#!!&0"!!&0#
/&
多糖含量’!%3"&%0&!&(0)7!"0’7!!0#!&(0*"3[G
B!结果分析
B0A!碳源选择
由于茁霉多糖骨架的合成主要来源于碳源&因此&在基础培养基中分别加入%h的蔗糖$葡萄糖$淀
当碳酸钙含量为&0"h时多糖产!!从表’可看出&
量最高&产量可达!’!0#!33[0GB0T!摇瓶发酵参数的确定
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来综合考察蔗糖浓度$9:9_A值对发酵的影响&%用量与初始N
下一篇:五年级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