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建筑大师:约翰·伍重( Jorn Utzon)
时间:2025-04-19
时间:2025-04-19
悉尼歌剧院的设计者、丹麦建筑设计大师约翰·伍重(Jørn Utzon)2008年12月29日于丹麦逝世,享年90岁。约翰·伍重(JornUtzon)出生于1918年出生于丹麦的哥本哈根,曾经是一名优秀的水手。2003年,获得第二十五届普利策奖。伍重是第三代建筑师的代表人物,他主张建筑必须具有地方意义。
艺术建筑大师:约翰·伍重( Jorn Utzon)
悉尼歌剧院的设计者、丹麦建筑设计大师约翰·伍重(Jørn Utzon)2008年12月29日于丹麦逝世,享年90岁。
约翰·伍重(JornUtzon)伍重出生于1918年出生于丹麦的哥本哈根,曾经是一名优秀的水手。他的童年在阿尔堡中学于1937年完成,他就读于哥本哈根艺术学院。直到18岁,他还考虑去当一名海军的军官。1942年毕业于一个高等艺术专科学校。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逃往瑞典,在那里的建筑工作室当小职员。后来去了芬兰,与阿尔瓦·阿尔托一起工作。在紧接着的十年时间里,他游历了很多地方,中国,日本,墨西哥,美国,印度,澳大利亚等。澳大利亚成为影响他一生的主要因素。1957年在国际竞争中获胜的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设计。2003年,获得第二十五届普利策奖。伍重是第三代建筑师的代表人物,他主张建筑必须具有地方意义。
世界建筑大师——约翰·伍重简介
出处: 责任编辑:燕平 最后更新时间:2012-10-26 11:45:06
导读:悉尼歌剧院的设计者、丹麦建筑设计大师约翰·伍重(Jørn Utzon)2008年12月29日于丹麦逝世,享年90岁。伍重是第三代建筑师的代表人物,他主张建筑必须具有地方意义。
关键词: 世界建筑大师 约翰·伍重
悉尼歌剧院的设计者、丹麦建筑设计大师约翰·伍重(Jørn Utzon)2008年12月29日于丹麦逝世,享年90岁。
伍重简介:
约恩·乌松(也译伍重,乌特松),AC(Jørn Utzon,1918年4月9日-2008年11月29日),出生于丹麦哥本哈根,丹麦建筑设计师,曾经是一名优秀的水手。。其最著名的作品是悉尼歌剧院。
直到18岁,他还考虑去当一名海军的军官。
1937年,19岁的乌松顺利进入丹麦皇家艺术学院建筑系,师从于施泰因·埃勒·拉斯姆森(Steen Eiler Rasmussen)和卡伊·菲斯科尔(kay Fisker)。两位总恩师均为丹麦建筑界的领军人物,而且也都是中国迷,其中,拉斯姆森还曾在北京设计过热电站。乌松耳濡目染,接触了大量的中国艺术文化,不知不觉影响了自己的建筑观念。
1942年毕业于一个高等艺术专科学校。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逃往瑞典斯德哥尔摩,并受雇于瑞典建筑大师阿斯普朗德(Erik Gunnar Asplunde)的建筑事务所。
乌松在瑞典整整工作了3年。尔后便去了芬兰首都赫尔辛斯,和芬兰首屈一指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阿尔瓦·阿尔托(Alvar Aalto)一道工作。阿尔托比乌松年长20岁,早已功成名就,名满天下。和阿尔托的合作被看作是乌松创作阶段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时期,加深了乌松对有机建筑的理解。尽管这样,乌松仍觉得自己不够充实,仿佛只有周游世界,从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建筑中汲取养料,才是最直接有效的学习方法。
基于这一朴素的想法,1948年,乌松自我放逐,开始了自己的游历生活。他前往当时的法国保护国——北非摩洛哥,当他看到当地的村落建筑时,感到十分吃惊。因为,那些朴素的建筑和周围的环境是多么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完美而静谧。尤其是其中黏土材料的反复运用,深深地触动了乌松,并影响了他后来的设计。多年后,我们还能从他的高层建筑作品中看到当地村落建筑的影子。在美国,乌松拜访了著名建筑大师赖特,他从赖特的作品中受到了强烈感染。在南美洲,玛雅人和阿兹提克人的古代建筑遗存,同样引起了乌松的浓厚兴趣,那些巨大的水平平面再次触动了他内心深处的建筑灵感,成为他未来建筑设计中的重要表现手段。1950年,乌松结束了自己的游历生活,回到故乡。他觉得自己已羽毛丰满,便创办了自己的建筑事务所。谁知他参加了一些设计竞赛,但却极少能够得以实施,而且,委托设计项目也相当少。这让踌躇满志的乌松很是郁闷。两年后,乌松分别在哥本哈根附近的赫列别克和霍尔塔建造了自家的住宅。这两栋建筑明显有着自由的空间处理与不对称的外部结构,矗立在钢筋混凝土支柱上,显然受到了有机建筑原则的影响,然而,从中亦能发现凿斧印。
1959年,乌松重又踏上游历之旅。在十年时间里,他游历了很多地方,中国,日本,墨西哥,美国,印度,澳大利亚等。他去的最后这个地方成为影响他一生的主要因素。在中国逗留期间,乌松在北京拜见了《营造法式》研究第一人、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亚洲之行回国后,乌松在赫尔辛格西郊的一片丘陵地带设计了一组影响至为深远的联排式院落住宅——金戈居住区(the Kingo Houses in Helsingor)。同一时期,乌松还在弗莱登斯堡郊区设计建造了一个住宅区——弗莱登斯堡住宅(the Houses in Fredensborg)。乌松并未就此止步,在此基础上,他经过进一步研究提出了“添加性建筑”(additveaarchi-tecture)的设计方法,给建筑学术界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上一篇:浅谈如何帮助学生克服懒惰
下一篇:分项工程与施工工艺技术交底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