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头战象说课稿
时间:2025-07-10
时间:2025-07-10
重点突出、条理清晰
《最后一头战象》说课稿
第二课时
一、说教材
《最后一头战象》是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第23课,这是一篇悲壮感人动物小说。作者以时间为序,讲述了抗日战争中幸存下来的最后一头战象——嘎羧,在生命终结以前,再次披挂战甲,重回战场凭吊,庄严埋葬自己的故事。文章抓住战象嘠羧的神态和动作来刻画人物形象,记叙了嘎羧生命历程最后的辉煌和庄严。
二、说教学目标
1、继续练习用较快速度阅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做到有感情的朗读。
2、课文中通过对嘎梭行为、神态的具体描写,感受战象嘎羧重情义的情怀。
3、学习作者具体、细致的表达方法。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品读描写嘎梭行为、神态的句,体会战象的高尚情怀;
难点:学生通过学习,学会运用
四、说教法、学法
1、以读悟情、 主要采取交流合作、集中反馈的教学方法。
2、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合作、探究的解读课文,通过联系上下文、想像画面、朗读等多种方法,增强对文本的理解, 感
重点突出、条理清晰
悟思想感情。
五、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 回顾课文
1943年,象兵在西双版纳打洛江畔和日寇战斗中,我方八十多头战象全部中弹倒地。只有一头战象幸存下来了——这就是“最后一头战象”(板书课题)他的名字叫----嘎梭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嘎羧在临死之前主要做了哪些事? 回答,师板书(重披战甲 凭吊战场 庄严归去)
归纳学法:同学们,这篇课文2000多字。篇幅比较长,如何做到长文短学。有哪些办法?生说:(板书:抓事件、品细节 抓重点字词)
二、品读感悟(出示课件)
(一)小组合作探究:
1、速读课文,从三个事件中任选一件进行小组学习。
2、在战象最后做得三件事中,找出最能表现嘎羧深厚情感的句子?从中感受到什么?(用波浪线画出重点句、用三角标注重点字词)
3、有感情朗读。
(二)汇报交流、教师相应指导
场景一:重披战甲
重点指导: 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
重点突出、条理清晰
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眼睛里泪光闪闪,像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引导学生学习,抓住战象嘠羧见到象鞍时“久久的”“呼呼吹去、摩挲”“ 泪光闪闪”(板书:摩挲、泪光)体现对象鞍的重视和珍惜,感悟得出这是一头“重情重义”的战象,
为什么嘎羧见到象鞍会如此激动?
羧看着象鞍上的弹洞和斑斑血迹,闻着上面的血液和硝烟的气味,它会想起什么?想象说话。
1、 体会写法:作者通过动作和神态的描写来体现嘎梭重情重义。
2、嗄羧此时是泪光闪闪,它的丰富的情感,我们是怎么体会到的?它不会说话呀?(通过神态描写)板书:神态
3、 归纳学法:抓点词句(板书),联系上下文,边读边想象,就能
读出嘎羧的心,读出它的情感,这就是品细节的读书方法(板书)
4、指导感情朗读。师:是的,这头战象有它辉煌的过去,有它出生入死的经历,所以,它看到象鞍,会如此的激动。同学们,你们看,我们联系上下文(板书),边读边想象(板书),就读懂了嘎羧的心,体会到了它美丽的情感,你们能读出嘎羧这激动的心情吗?这是一份多么难得的情谊。谁能用读来告诉我们。请你们自己先练习练习。 过度:重回战场,嘎梭又有着怎样的情感呢?我们一起走进嘎梭的内心世界。
场景二:凭吊战场
重点突出、条理清晰
重点指导朗读: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然后,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许久,又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欧──欧──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这时,它身体膨胀起来,四条腿皮肤紧绷绷地发亮,一双眼睛炯炯有神,吼声激越悲壮,惊得江里的鱼儿扑喇喇跳出水面。)
学生展开想象,补充空白,进行表达训练。
1、此时的嘎羧已经完全不同于两天前的样子,文中这样写到:
2、为什么嘎羧的变化会这样大?让我们体会一下此时此刻嘎羧的内心世界吧。补充想象:
嘎羧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它仿佛看见了( );然后,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仿佛想起了( );许久,又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欧──欧──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仿佛在大声说:
“( )。”
3、多么令人感动的情景!多么令人敬佩的战象,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段话吧!老师读想象的内容同学们读文中句子:
师:嘎羧走了整整一夜,天亮时,它来到打洛江畔,打洛江水一如26年前那样奔腾向前 -----生1:嘎羧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师:终于又回到了26年前的战场了,它又看
重点突出、条理清晰
到了二十六年前战友们奋勇搏杀,排山倒海冲向敌人的一幕幕!----生2:然后,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 …… 此处隐藏:954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