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德与私德概念的辨析与厘定

时间:2025-04-03

随着社会生活领域日益分化为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作为社会生活规范的道德也必然区分为公德与私德。公德建设与私德建设各有其内在的逻辑、适用的领域、主体以及对环境的不同要求,必须各有分工而又相辅相成,相互联系,各守其位各司其职,如果相互越位、错位,就无法形成合力和发挥最大效能。

公德与私德概念的辨析与厘定

随着社会生活领域日益分化为公共领域与私人 领域,作为社会生活规范的道德也必然区

分为公德 与私德。公德建设与私德建设各有其内在的逻辑、 适用的领域、主体以及对环境

的不同要求,必须各有 分工而又相辅相成,相互联系,各守其位各司其职, 如果相互越位、

错位,就无法形成合力和发挥最大效 能。我们的公民道德建设效果差强人意己是不争的 事

实,究其原囚,对公德与私德末作明确划分,在建 设中把公德与私德混为一谈,无法实施分

类指导,囚 而难以收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之效,是一个重要原 囚。公德与私德的联系是以

区分为前提的。处理好 公德建设与私德建设的关系,必须在理论上厘清公 德与私德的关系,

而通过对公德和私德的科学界定 来划清二者的界限,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二者的联系, 是无

法回避、无法绕过的基础性工作。其实,从道德 理论木身的发展看,对公德与私德给出学术

化界定 和区分也是必需的。对研究对象的进一步分类、细 化,研究对象外延变窄内涵加深,

既是学科进一步发 展的需要,也是一个学科是否发展进步的标志。囚 此,将道德区分为公

德与私德不仅是对道德建设现 实要求的回应,也是促进道德理论建设科学化的重 要途径。

然而,对作为其基石性问题和理论原点的 公德与私德概念,目前国内外学界却末能形成一个

较为一致的定义。木文拟在反思与总结国内外学者 有代表性定义的基础上,把道德行为必然

具有的行 为主体身份、行为目的的利益指向和行为发生的场 域三个要素作为向度来划分公

德与私德,尝试重新 厘定公德与私德的概念。

一、公德与私德概念的多样性解释

对于道德,依据不同标准可作不同的分类,若根 据其调节人际关系的范围和要求的不同,可

将道德 划分为私德和公德。中外学者对公德与私德的概念 的理解各有千秋,概括说来,学

者们主要从以下几个 角度来定义公德与私德:

以道德律令的内化与外化为依据,把内心的 道德活动、内心认同的道德规范、个人在处理自

己的 事情时进行自我约束的德性要求作为私德,把在与 他人的社会交往关系中所具有的品

质或情操称为公 德。早在1875年,日木思想家福泽谕吉(1834- 1901)就在他的名著《文明

论概略》的第六章糟德 的区别》里,将“德”分为“私德”与“公德”。从福泽 的说法看

“公德”的涵义非常宽泛,可指一切显露 在社会生活中的德性。他说“与外界接触而表现于

社交行为的,如廉耻、公平、止直、勇敢等叫作公德”。 〇〇n属于内心活动的,如笃实、

纯洁、谦逊、严肃等叫 作私德’,UJU叫。廖小平先生也认为,私德的根木内 涵与其说是

所谓“私人生活领域”的道德,毋宁说是 道德主体的内在德性,它主要是一种个体道德而非

关系道德[LzJ。马奇柯先生也主张私德就是个人品 德,即在一定社会生活中起一定社会作用

的个人,为 自我实现、自我完善而具备的、并适应一定社会利益 关系客观要求的道德素质

和指导自身行为选择的内 心道德准则的总和。而把自己在与他人的关系中追 求、体现的德

性称为公德,如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 庭美德都属于公德」。

以利益指向和美德外在表现的范围为依据来 划分公德与私德,把利己之善称为私德,把为他

人、

社会、团体之善的德性称为公德。如梁启超就是以 “己”与“群”来界分私德和公德的,他

在写于1902 年的((i丨公德》中说“人人独善其身者谓之私德,人 人相善其群者谓之公德”

LaJnm>。刘师培也认为,所 谓“公德”即“由公共观念而生者也,”包括“利他

}L}",.“社会伦理,、家之伦理”等。在他看来,欲 真止洞悉“公德”,尤需明了“人己相

关之义”。所谓 社会伦理“即个人对于一群之伦理也”,它主要包 括仁爱、止义、义侠、

诚信等方lh]。真止的公德在于 ‘牺牲一己之私益以图公益之保存”。而“私德”则 涵盖

“个人之资格,、“利己心”、家族伦理等方lh]。

“个人之资格”即具刚柔清和之德,体现人格的尊严 和独立精神。所谓“利己心”,SP“自

营自私之念”,

但不得只“知利己之为利己”。是将个人品德、近代 合理利己观相结合的一种私德观念[Ls J

以道德规范的的适用范围来划分公德与私 德,这种方法比较普遍。认为“公”是指与集体、

随着社会生活领域日益分化为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作为社会生活规范的道德也必然区分为公德与私德。公德建设与私德建设各有其内在的逻辑、适用的领域、主体以及对环境的不同要求,必须各有分工而又相辅相成,相互联系,各守其位各司其职,如果相互越位、错位,就无法形成 …… 此处隐藏:7802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公德与私德概念的辨析与厘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Copyright © 2023-2025 学科文库 版权所有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6052595号-5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