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营业绩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硕士论文)
发布时间:2024-11-10
发布时间:2024-11-10
硕士论文
分类号: 单位代码: 10019
密 级: 学 号:S00252
硕士学位论文
Study on the Financial Index System for Evaluating the
Enterprise Performance
研
指导究教生:程 爱 华 师:张正河教授 合作指导教师: 申请学位类别:管理学硕士
专业领域名称:农业经济管理
研
所究在方学向:企 业 管 理 院:经济管理学院
2003年6月
硕士论文
独 创 性 声 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中国农业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研究生签名: 时间: 年 月 日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中国农业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同意中国农业大学可以用不同方式在不同媒体上发表、传播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协议)
研究生签名: 时间: 年 月 日
导师签名: 时间: 年 月 日
硕士论文
摘 要
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评价指标是进行业绩评价的基础,而财务评价指标一直是而且将继续是使用最广泛的指标。随着“新经济”时期的来临,已有的企业经营业绩财务评价指标为适应企业经营管理要求必须进行改进。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企业经营业绩财务评价指标体系是摆在我们面前急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集中探讨在“新经济”时期的企业经营业绩财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其逻辑思路是:首先,回顾企业经营业绩评价工作开展的状况和扼要介绍实践中广泛使用的财务评价指标体系,为本文研究提供有力的实践基础;然后,概述业绩评价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对“新经济”的基本认识,分析当前企业效绩财务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的缺陷,讨论构建企业经营业绩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考虑因素、应具备的质量特征和应遵循的设置原则,提出企业经营业绩财务评价指标体系总体框架的设想;最后,探讨指标体系应用。
论文研究以理论分析和案例运用为主要原则,理论分析的目的是为了在实际中应用;同时采
论文的创新处主要体现在:吸收我国企业效绩评价指标体系和西方财务评价指标的精华,并在此基础上,构建适应新经济时期企业经营环境变化要求、分层次、多因素的企业经营业绩财务评价指标体系;提出几个很有创意的财务评价指标,诸如:知识与智力资产收益率、知识与智力资产贡献价值增长率、净资产创利率、负债收益率,相信必将对未来同类研究起到有益的借鉴作用。
本文对企业经营业绩财务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取得了一些初步的研究成果,但由于受到时间、 资料和笔者能力等条件的限制,还存在许多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用定量测算与定性分析相结合,以及借鉴与创新相结合的方法。
关键词:经营业绩评价,企业效绩,经济增加值,财务指标体系
硕士论文
ABSTRACT
This thesis centralizes on the design of the financial index system for evaluating the enterprise performance in the period of “New Economy” of China. The logic train of thought is as follows: first, it states the theories of enterpris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and the financial appraisal indexes used in practice , which are the basis of the research; then, it analyses the evolution of the financial index system and the challenge the current system must face with in the coming now “New Economy”. Moreover, it puts forward the frame of the index system that adapts to the requirements of enterprise operation. At last, it applies the system to practice.
The enterpris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s a complex systematic engineering, the core of which is appraisal indexes. Also the financial indexes are and will be widely used, which can reflect the enterprise performance. With the coming “New Economy”, it is urgent to build a set of financial index that satisfies the requirements of enterprise management.
To set a new index system of financial appraisal, some basic factors including operational purposes, subjective, the life cycle of enterprise, etc., must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The changes of these factors determine the expansion and withdraw of the system. Moreover, to design the system framework, the following principles must be abided by: the principle of understandability, the principle of operationality, the principle of cost-benefits, etc.
According to the above, we believe that the system framework of financial appraisal should take Economic Value Added (EVA) as the core index and take the main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success of enterprise operation into comprehensive indexes system.
The significance of theory is its function to guide the practice. The thesis chooses an agriculture company as the sample and applies the indexes system to the company’s practice.
Key Words: Performance Evaluation, Enterprise Performance , Economic Value Added ,
Financial Index System
硕士论文
目 录
1、引言…………………………………………………………………1
1.1、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1
1.2、国内外研究综述………………………………………………………2
1.3、研究范围和概念界定……………………………………………………9
1.4、研究方法、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及创新说明…………………………………10
2、已有的企业经营业绩财务评价指标…………………………………12
2.1、我国的企业效绩财务评价指标体系………………………………………12
2.2、经济增加值…………………………………………………………18
3、企业经营业绩财务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理论分析…………………20
3.1、业绩评价系统的基本理论………………………………………………20
3.2、我国目前企业效绩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缺陷…………………………………22
3.3、构建企业经营业绩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考虑因素……………………………27
3.4、企业经营业绩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质量特征及设置原则………………………28
3.5、企业经营业绩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总体框架…………………………………29
4、企业经营业绩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设想……………………………31
4.1、企业经营业绩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内容…………………………………31
4.2、企业经营业绩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32
4.3、企业经营业绩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主要特点…………………………………40
5、企业经营业绩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案例分析
——以北京顺鑫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为例…………………………41
5.1、公司经营情况简介……………………………………………………41
5.2、公司财务评价指标体系测算结果的对比分析………………………………42
5.3、案例分析的讨论………………………………………………………46
6、论文结论及建议……………………………………………………47
6.1、论文研究结论………………………………………………………47
6.2、进一步研究建议………………………………………………………48 I
硕士论文
参考文献………………………………………………………………49
致谢……………………………………………………………………51
附录……………………………………………………………… 52
附录1、企业经营业绩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内涵……………………………52 附录2、1999——2001年北京顺鑫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资产负债表…………………57 附录3、1999——2001年北京顺鑫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利润及利润分配表……………60 附录4、1999年财政部等四部委联合颁发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指标的具体内容………63
作者简介…………………………………………………………… 64
II
硕士论文
图表目录
图1-1 论文技术路线…………………………………………………………………………………11 图2-1 杜邦财务分析方法……………………………………………………………………………16 图3-1 美国经济增长率波动曲线(1948——1999年)……………………………………………22 图3-2 美国90年代的菲利普斯曲线………………………………………………………………23 图3-3 美国60年代和70年代的菲利普斯曲线……………………………………………………23 图3-4 道 琼斯指数曲线………………………………………………………………………………24 表2-1 2002年财政部等五部委颁布的企业效绩评价指标体系构成表……………………………12 表4-1 企业经营业绩财务评价指标体系框架………………………………………………………39 表5-1 企业经营业绩财务评价基础指标表…………………………………………………………43 表5-2 目前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测算结果统计表…………………………………………………44 表5-3 新建立的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测算结果统计表……………………………………………44 表 5-4农林牧渔业全行业企业标准值………………………………………………………………45
III
硕士论文
硕士论文
1、引 言
1、引言
1.1、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业绩,也称为效绩、绩效、成效,反映了人们从事某一活动所取得的成绩或成果。企业经营业绩综合反映的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利用其有限资源从事经营活动所取得的成果。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任何一个企业的经营业绩会受到其利益相关者的关注,这些利益相关者有:现有的和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管理者、部门经理、雇员、政府有关经济管理部门以及其他社会公众。投资者对此感兴趣的原因是解决是否投资或收回投资,因为投资者(委托人)将其拥有的资产委托给经理人员(代理人)经营管理,关注的首要问题是其投资的风险和报酬,在风险和报酬的权衡中实现财富的最大化;但管理者在决策时,往往会从自身利益出发而牺牲股东利益;债权人要确定企业的偿债能力,决定是否对企业贷款以保证贷款的安全性;企业的经理人员是要评价自己及下属的业绩,表明受托经管资产责任的履行情况,保证自身的价值增值;而政府具有双重身份,一方面作为国有资本的所有者,关心的是国有资本的运营效率及保值增值情况;另一方面作为经济管理部门,科学地评价企业经营成果,有助于正确引导企业经营行为,帮助企业寻找经营差距及产生原因,同时为对国有企业实施间接管理、加强宏观调控和制定经济政策提供参考依据。因此,如何客观科学地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是市场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评价指标是根据评价主体和评价目标的需要而设计的,以指标形式体现的,能反映评价客体特征的因素。反映企业经营业绩好坏的因素有财务方面的,也有非财务方面的。据此,企业经营业绩可从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两方面来评价。但无论是为形成和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创新、争取客户、提高内部生产经营水平和职员素质,最终都要落实到企业财务目标上来,即企业效益最大化。这是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的宗旨。很显然,财务评价指标直接与企业的财务目标相衔接,并且有综合反映企业经营业绩的功能。
在传统经济中,财务评价指标曾发挥过重要作用,而且它将继续被广泛使用。然而,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是企业经营业绩财务评价指标发生变化的最重要原因。目前的企业经营业绩财务评价指标是否可以应对当今“新经济”1时代的挑战、如何对之进行改进和完善等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研究的问题。因此,本文立足于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的主题,对我国企业经营业绩财务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1.2、 研究意义
1.1.2.1、理论意义
(1) 丰富和发展业绩评价和战略管理理论。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1关于“新经济”时期的提法,学术界存在很大的分歧,人们试图从不同角度对新时期经济发展变化的特点进行总结和概括,产生了“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网络经济”、“数字经济”等新提法和新概念。本文只是借用“新经济”这一提法来反映新时期的经济特征,使之与传统经济相区别。
1
硕士论文
中国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及到企业经营过程的方方面面,受到复杂因素的影响。在评价体系中,评价指标是评价内容的载体和外在表现,是评价体系的基础。此外,在战略管理过程中,战略分析的需要和战略实施的要求也要通过评价指标得以反映,评价指标实现了企业战略目标与战略管理手段的有机结合,可以说它是战略管理的基石。因此,企业经营业绩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将丰富和发展业绩评价理论体系和战略管理理论。
(2) 改进和完善目前的企业效绩评价指标体系。目前的企业效绩评价指标体系主要是适应传统经济中企业经营业绩评价要求而设计的。然而,随着“新经济”时期的来临,知识、智力、信息资源越来越成为企业生产活动的基本资源和发展动力,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此外,传统会计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发生巨大的变化,整个工业经济时代的财务管理面临严峻挑战。所以财务评价指标为适应环境变化要求和迎接新的挑战,必须进行改进,以保证所提供的信息完整、准确,满足使用者的需要。因此,在“新经济”条件下,研究构建企业经营业绩财务评价指标体系是对企业效绩评价指标体系的改进和完善。
1.2.2.2、现实意义
(1) 建立科学规范的企业效绩管理制度。企业效绩管理制度是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其不仅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内容,而且是政府间接管理企业的有效手段。而企业效绩管理是以企业效绩评价为核心内容的管理系统,效绩评价又是以企业财务分析为基础的,因此只有建立科学规范的财务评价指标体系,才能真正建立起科学规范的企业效绩管理体系。
(2) 转变企业经营观念和发展战略。目前我国国有企业从整体上看仍然走的是粗放型、外延型发展的道路,片面追求产值、利税等短期效益,而不注重资本质量、人才储备、技术创新等长期发展效益。企业经营业绩财务评价指标体系以多因素、多层次指标来对企业经营状况进行评价,有利于企业及时转变经营观念,并及时调整发展战略,推动企业走集约式、内涵式的发展道路。
(3) 加强企业资本与财务管理。财政部门按分工行使企业国有资本管理和财务监督的职责,缺乏对资本运营效果和财务效益的综合评价。虽然会计决算报告的管理属于经营成果的管理,但不能得出综合直观的评价结论。企业经营业绩财务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一系列财务比率指标,全面考察企业的财务效益状况和资产营运质量,可以为国有资本监管部门了解和掌握企业国有资本质量的真实状况提供支持。
(4) 加快评价与审计、咨询等工作的一体化进程。企业评价、审计和咨询主要是依据企业财务会计信息按照各自的工作规范来完成专项性工作,其工作基础基本一致。财务评价指标是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的基础。在审计工作的基础上,依据审计的基础资料由中介机构进行企业业绩评价;同时,中介机构通过企业经营业绩评价,进一步为被评价企业提供管理咨询服务,有助于实现我国企业评价与审计机构的执业水平、拓展执业领域。
1.2、国内外研究综述
在查阅国内外有关的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论文的研究范围和研究目的,笔者认为,国内外研究现状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进行总结。
2
硕士论文
1、引 言
1.2.1、关于国内外企业评价工作的开展状况
1.2.1.1、国内企业评价工作的历史与现状
我国对企业从考核转向评价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评价是考核的历史演进。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对企业经营效益的评价称为考核,而且侧重对工业经济的运行效果进行考核。至于考核指标是工业企业的生产产值、企业规模和产品产量等,考核方法是将企业的年终完成结果与年初计划比较,以此确定企业经营业绩。改革开放以后,曾推行以利润承包为主的承包经营责任制,考核指标主要是利润完成情况和上交利润情况,考核方法是实际完成情况与承包指标对比,从而确定经营业绩。
进入90年代,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建立,国有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政企逐步分离,国家对国有企业的管理方式相应发生了变化,开始重视和研究企业评价问题,积极探索在政府转变职能后,对国有企业实行间接管理的有效途径。在评价对象上,在继续进行大规模的行业或区域整体经济效果考核的同时,开始重视具体微观企业的评价;在评价内容上,由原来的以反映总量方面内容为主,如企业规模和产品质量转向全面系统的反映企业经营效益的生产、经营、管理和核算等方面;在评价指标方面,由单纯的总量指标转向系统化的、以比率指标为主导的评价指标。
1.2.1.2、国外开展企业评价的情况
对企业经营业绩进行评价,在西方国家已出现多年,作为一项有效的企业监管制度,已成为市场经济国家监督约束国有(公营)企业的重要手段。从国外看,企业评价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以社会中介机构为主体,以社会所有类型企业为评价对象的社会评价;另一种是以政府部门为主体,以国有(公营)企业为对象的政府评价。
(1) 社会评价主要是信用评价,由社会中介机构完成。信用评价历史较长的国家是美国,至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资信评价,一种是企业评价,其中资信评价在国际上很有影响。资信评价,主要是当企业发行债券、股票上市、获取银行贷款时,对企业进行的信用评价。目前美国资信评价的主要标准有:财务指标比率、债券所附条款、债券到期期限、稳定性、管制、反托拉斯活动、环保因素,其他还有退休金提发、劳资纠纷、会计政策等标准。美国权威评价机构主要有邓白氏公司、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标准普尔公司等,这些公司的评价范围广,业务量大,遍及全世界。
除专业性、针对性较强的资信评级外,美国尚有一些企业评价公司,根据企业要求或某些特定目的,对企业经营状况、发展战略、市场营销、产品定位及企业对外投资的投资环境、投资前景预测等进行综合评价。
(2) 政府评价主要是对国有(公营)企业的效绩评价。国外对国有(公营)企业的经营业绩评价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较早对国有(公营)企业实施评价的是法国,进入80年代,其他国家也陆续开展这项工作。70年代末,一些国家国有(公营)企业效益低下,经营水平不高,因经营者报酬过低造成经营人才流失以及国有(公营)企业只重视计划指标完成而忽视对效益和市场目标的追求等问题较为普遍。针对上述问题,韩国、日本、巴基斯坦、新西兰、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先后实施经营效绩评价制度,运用计量指标和非计量指标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企业进行以定量分析为主、定性判断为辅的综合评价,认定经营效绩,实行相应的奖惩。新
3
硕士论文
中国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制度的实施,加强了外部监督,有效地促进了国有(公营)企业经营管理的改善和经营效益的提高。
1.2.2、关于评价指标选择的研究
选择评价指标是设计经营业绩评价体系的首要环节,对此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是李苹莉(2002)《经营者业绩评价——利益相关者模式》中“考评指标选择”的研究。
她认为考评指标有多种选择余地,包括会计指标与市场指标、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综合指标与单一指标。各种考评指标的共存源于各自不同的特点和适用环境,在实践中都各有应用。
1.2.2.1、会计指标与市场指标
会计指标指能从会计信息系统直接获取数据,或者通过会计信息计算确定的指标,如利润、投资报酬率等。投资报酬率也需以利润为基础,故可以利润为代表简要说明会计指标的特点。利润指标的计算依据配比原则,能够较为客观地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强弱。其作为考评指标的优点还包括指标直观、容易理解;其影响因素较为明确,经营者的可控程度强;取数方便等。其主要缺点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指标由内部会计信息系统生成,容易受会计政策选择影响,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利润指标容易受经营者操纵而不能如实反映企业的经营业债。另一方面,利润是短期指标,作为考评指标,特别是单一考评指标时,容易导致经营者短期行为,损害企业的长期发展能力。市场指标是直接反映在市场上的公司业债,如股价。采用市场指标的最主要优点是其作为外部市场取数的指标具有客观性,不易人为操纵。采用市场指标的缺点是对指标的可控程度较低;由于只有上市公司才有公平市价,其应用也受到限制。由于会计指标和市场指标各有利弊,目前方兴未艾的经济增加值试图实现两者之间的调和,期望从会计数据出发进行调整得出的经济增加值能够保留利润作为考评指标的优点,同时促进其和企业价值的对应关系。
1.2.2.2、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是可以用金额单位表示的指标,主要用于衡量企业的盈利能力,它可以包括会计指标和市场指标,如上述的股价、利润、投资报酬率和经济增加值等。非财务指标是不能用货币单位表示的生产技术性指标,如市场占有率、废品率、生产周期等。采用财务指标考评经营业绩,是将生产经营活动过程视为“黑箱”,仅仅以结果来推测经营活动。非财务指标包含过程信息,而正是这些过程导致了财务结果。非财务指标的应用是近年来业绩评价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非财务指标不易受人为操纵;其披露的信息在很多方面能弥补财务指标的不足,反映企业的非财务资产价值和长期发展能力;容易将业绩评价和业绩管理相结合,推动企业价值的增加。但由于非财务指标一般不具有财务指标的综合性,往往需要和财务指标相结合,而不能作为单一指标采用。
1.2.2.3、单一指标与综合指标
对企业经营业绩的评价可以采用单一指标,如利润、投资报酬率、股价、经济增加值等指标是具有综合性的关键指标。单一指标简单明了;由于指标所具有的综合性,也能较好地反映经营业绩和企业价值目标实现的关系。但由于单一指标在企业利益相关者利益协调方面不容易做到“天衣无缝”,经营者的机会主义行为的风险加大。综合指标是通过一系列指标的采用,使4
硕士论文
1、引 言
指标之间相应配合,以更好地沟通经营活动和企业战略、企业经营目标的关系。综合指标体系一般采用企业内部的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的相互配合,而较少采用市场基础指标。
综合上述分析,从我国的实际环境来看,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并不适宜采用单一指标来评价经营业绩。因为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较少,股票市场投资炒作风盛,股票价格与企业实际经营业绩的联系不强,股票价格很难客观公正地评价经营业绩和引导企业经营行为;由于较弱的资本市场、经理市场约束,采用会计指标作为单一业绩评价指标容易导致短期行为,损害长期利益;公司内部约束机制以及外部审计在保证企业会计信息客观公正方面的作用都有待进一步加强,因为单一的会计指标容易人为操纵。即使是经济增加值,对于股东财富的绝对推崇,在目前我国的市场条件以及相应的公司治理环境下,该指标并不能准确表达企业的经营目标及发展战略,用于经营业绩评价也很难起到其理论上所标榜的作用。从我国国有企业的实际状况出发,笔者认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更有其优势。
1.2.3、关于国内外企业经营业绩财务评价指标演进的研究
1.2.3.1、国外企业经营业绩财务评价指标的演进
对企业的经营业绩进行评价,在不同的时期、根据其生产经营特点以及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的不同,采用了不同的衡量方法。19世纪以前,由于当时企业规模很小,对其进行评价的意义不大,故评价以观察为主。19世纪工业革命以后,由于企业规模日渐扩大,产权关系日趋复杂,评价工作也愈显重要。因而便为评价企业业绩设计了一些指标,但这些指标与财务会计均无必然联系,只是统计性的。从20世纪初到现在,企业逐渐向跨行业经营的大规模企业集团方向发展,而且有关各方迫切需要一套指标对企业业绩作出准确的评价。笔者认为,可将国外企业经营业绩财务评价指标从20世纪初至今近百年的演进过程划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1.2.3.1.1、以销售利润率为中心的阶段
20世纪20年代,运用得比较广泛的财务评价指标是销售利润率。这是因为在当时的情况下,许多控股公司的重点目标是税负最小化,母公司一般只注重子公司的现金流量而极少关心其业绩评价问题,许多控股公司出于成本效益及管理的方便考虑,通常借助于“投资中心”或“利润中心”实施对子公司的管理控制。然而,随着杜邦公司、通用汽车公司这类多部门企业组织形式的发展,投资报酬率指标的运用范围得到拓展。因为这种分散或各部门企业组织的建立目的是获得规模经济效益——从提供范围广泛的一系列相关产品中获利。到60年代,运用得最为广泛的财务评价指标主要是投资报酬率和剩余收益。
1.2.3.1.2、以投资报酬率为中心的阶段
20世纪70年代,在业绩评价方面,麦尔尼斯(Melnnes)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在对30家美国跨国公司1971年的业绩进行评价分析后,发表了《跨国公司财务控制系统——实证调查》一文,强调最常用的评价指标为投资报酬率,包括净资产回报率。在泊森(Persen)和莱西格(Lessig)对400家跨国公司1979年经营状况所作的问卷调查分析中显示:采用业绩评价的财务指标还有销售利润率、每股收益(EPS)、现金流量和内含报酬率(IRR)等。其中经营利润和现金流量已成为该时期经营业绩评价的重要因素。对管理者的补偿是根据每股收益(EPS)、每股收益(EPS)的增长以及与竞争对手相比的回报指标情况而定。
1.2.3.1.3、以财务指标为主的阶段
5
硕士论文
中国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世纪80年代后,这是一个以各种财务指标为主、非财务指标为补充的业绩评价时期。美国的许多公司,包括跨国公司已意识到非财务指标在业绩评价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象General Electric、Motorola和IBM公司都非常重视过程能力、产品生命周期时间、客户满意程度等评价指标。然而他们的注意力基本上还是集中在如何解决生产问题而不是客户的要求,更为重要的是对管理者的补偿主要还是依据财务业绩而不是工作质量业绩。因此,80年代形成了以财务指标为主的业绩评价方法体系,以投资报酬率、预算比较为核心,还包括利润、现金流量、各种财务比率。
美国跨国公司的高层管理者比较注重企业的获利能力,因而偏重于以利润指标作为考核的主要财务标准,投资报酬率则居于第二位;英国跨国公司最常用的指标则是预算与实际利润比较、投资报酬率、预算与实际投资报酬率比较,利润指标则被列在第五位。
1.2.3.2、国内企业经营业绩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沿革
在新中国企业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历史演进过程中,曾出现过四次重大变革:第一次变革是1993年财政部出台的《企业财务通则》;第二次变革是1995年财政部制定的《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试行)》;第三次变革是1999年由财政部等四部委联合颁布实施的《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规则》及其操作细则;第四次变革是2002年由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颁布实施的《企业效绩评价操作细则(修订)》。这四次变革将我国企业业绩财务评价指标的发展分为各具特色的如下四个时期:
1.2.3.2.1、建国后至《企业财务通则》出台前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长期对整个国民经济实行严格的计划管理。与之相适应,从50年代后期至90年代《企业财务通则》出台前,企业财务评价指标体系长期以资金、成本、利润为重点财务评价指标。这期间国家曾制定多套财务评价指标体系,但这些指标体系的设置都是适应国家管理国有企业而作的局部调整,其评价内容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
1.2.3.2.2、《企业财务通则》出台后至《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试行)》出台前
进入90年代后,计划经济逐步被市场经济所取代,原有的适应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较单一的财务评价指标体系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对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的要求。《企业财务通则》就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于1993年7月颁布实施的,也正是这个新型的财务制度为企业经营业绩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绘制了新的蓝图。《企业财务通则》规定,企业业绩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由8项指标组成,分别为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应收帐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资本金利润率、销售利税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等,分别从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获利能力方面对企业的经营业绩进行全面、综合地评价。《企业财务通则》的颁布实施,有利于企业财务管理朝着科学化的方向发展,有利于政府及债权人对企业经营状况的评价。
然而,《企业财务通则》规定的财务评价指标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传统财务管理模式的影响,该套财务评价指标体系仍然带有计划经济体制的痕迹,不能很好地适应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和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如在评价指标体系设置中仍侧重政府部门管理的需要,这在反映盈利能力的销售利税率等指标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另外,没有充分体现投资者的要求以及企业综合经济效益提高的要求。
1.2.3.2.3、《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试行)》出台后至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指标体系出台前 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6
硕士论文
1、引 言
决定》强调,必须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这无疑为我国财务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根据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财政部在反复研究和论证基础上,于1995年制定和颁发了《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试行)》的通知。这套指标体系由销售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资本收益率、资本保值增值率、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或速动比率)、应收帐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社会贡献率、社会积累率等10项指标组成。不难看出,10项指标中,有8项财务评价指标。同时有5项在《企业财务通则》已作了规定,即资本收益率、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或速动比率)、应收帐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有1项指标作了修改,即将销售利税率改成销售利润率。另外有4项指标是属新设计增加的,即总资产报酬率、资本保值增值率、社会贡献率、社会积累率。当然社会贡献率、社会积累率不是财务指标,而是社会效益评价指标。
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对加强企业财务管理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引导企业从过去注重追求产值、追求高投入,逐步转向注重提高企业综合经济效益,增强资金保全意识;有利于投资者、债权人及相关人士对企业经营业绩作出较综合的财务评价,从而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作出正确的评价。
但是该套指标体系的不足也是不言而喻的。其一,没有反映企业知识与智力资产方面的财务性评价指标;其二,没有反映企业业绩发展趋势的财务评价指标。
1.2.3.2.4、《国有资本效绩评价规则》及其操作细则出台后
为适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政府职能转变的客观需要,加强国有企业监督,强化企业财务监督,在充分总结90年代以来国有企业考核方法和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经过3年多的研究、探索,1999年财政部等四部委联合颁布了《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规则》及其操作细则,一套全新的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指标体系在我国初步建立。2002年财政部会同国家经贸委、中央企业工委、劳动保障部和国家计委等部门在《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规则》及其操作细则的基础上,重新颁布了《企业效绩评价操作细则(修订)》,新的企业效绩评价指标体系由反映企业财务效益状况、资产营运状况、偿债能力状况和发展能力状况四个方面内容的基本指标、修正指标和评议指标三个层次共28项指标构成。具体有关内容将在第二部分中作介绍。
1.2.3.3、启示
通过上述中外企业经营业绩财务评价指标演进过程的分析,我们可得出这样的启示:经营这里的经营环境是指企业经营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内部环境是指企业组织结构、企业企业的经营目标是适目标是人们行动所要实现的目的以及要使事物发展所要达到的水平2,环境的变化是企业经营业绩财务评价指标发生变化的重要原因。 管理模式等;外部环境是指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教育、法律环境等。
应经营环境的变化,求得生存与发展以实现最大的经营效益,即企业效益最大化。克鲁帕认为:只有在环境的逼迫下,目标的实现才成为可能3。由此可见,企业的经营目标必须符合环境的要求,并根据变化了的环境,作出相应的调整,才有可能实现,企业才有可能求发展。为此,作2
3 周朝琦,侯龙文,孙学军. 目标成本管理.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 同注2。
7
硕士论文
中国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为体现企业经营目标管理要求的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也应符合环境的要求,即根据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作出相应的变化调整,以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经营环境的变化是企业经营业绩财务评价指标发生变化的重要原因,这一点从国内外企业经营业绩财务评价指标的演进中不难得出。
1.2.3.3.1、从西方国家财务评价指标的产生与发展过程来分析
20世纪60年代以前(含60年代)运用得最广泛的财务评价指标为销售利润率,但有一些控股公司已开始运用投资报酬率和剩余收益等财务指标,这一时期企业最关心的就是利润获得的情况;70年代最常用的财务评价指标是投资报酬率,该时期由于跨国公司的大量涌现,经营种类的多样化,经营业绩的评价以综合反映企业财务业绩的指标为根据,由此产生了投资报酬率和资产报酬率等财务评价指标。根据泊森和莱西格对400家跨国公司所作的问卷调查,预算比较和历史比较法虽一度较为流行,但终因评价方法上缺乏一致性而被投资报酬率(ROI)所替代。到80年代,则形成了以财务指标为主、非财务指标为补充的评价方法,这是因为,随着竞争的加剧,企业的经营业绩已越来越多地体现在非财务指标上,但财务评价指标的主导地位仍不可否认。
1.2.3.3.2、从中国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沿革来分析
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被市场经济体制所取代,改革开放成果在80年代的基础上进一步向前发展。1992年党的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进一步明确在今后的几十年中,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这一时期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各类所有制经济的积极作用,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为适应这种经济形势的要求,财政部于1993年7月颁布实施的《企业财务通则》为企业财务评价设置了全新的8大指标,为正确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营运能力提供了较完整、较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然而,这套财务评价指标体系明显带有计划经济的痕迹,不能很好地满足投资者对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的需要。
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适应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客观需求,推动新型政企关系转变,有关部门对新形势下国有企业的监管方式进行了积极探索。1995年财政部根据国有企业监管的要求、国有资产管理的特点和新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公布了《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对《企业财务通则》规定的财务评价指标进行修正和扩充,为企业经济效益评价设置了10项指标。
随着经济进一步发展,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企业经营目标已从纯粹的追求利润向关注企业全面发展、提高企业价值的方向转变。为适应经济多元化和新经济技术的发展趋势,经过有关专家3年的调查论证,1999年由财政部四部委联合颁布了《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规则》,分别从企业财务效益状况、资产运营状况、偿债能力状况和发展能力状况四个方面对企业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进行全面、综合地评价。
综合上述分析可见,企业经营业绩财务评价指标的变化是由企业经营环境变化所致。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