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 2
发布时间:2024-11-10
发布时间:2024-11-10
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
第一编 先秦文学
第一章 上古神话
一、熟读《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鲧禹治水》、《黄帝擒蚩尤》、《女娲补天》、
《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山》。
二、解释:1、神话 2、神话的历史化
三、填空
1、我国古代保存神话最多的著作是。
2、神话的主要内容包括、、、
战争神话 、 发明创造神话 。
3、中国著名的四大神话是 中。
四、简答
1、神话所蕴涵的民族精神是什么?
2、神话的主要思维特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五、论述
根据你所阅读的神话故事说说中国古代神话的主要内容(不少于500字)。
第二章 《诗经》
一、背诵和默写篇目:《关雎》、《氓》、《采薇》、《蒹葭》。
二、解释:1、风雅颂 2、赋比兴 3、四家诗
三、填空
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它收录了我国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
叶大约 年间的 305 篇作品。
2、《诗经》本来只称,或连其诗篇数称,后
世儒家尊之为《诗经》。
3、《诗经》是按、、三类编排的,
一般都认为它们是根据音乐的不同来分类的。
4、《诗经》共有风 、 唐风 等十五 “国风”,共 160 篇。
5、《诗经》中的“雅”分和 篇,后者有 74 篇,共 105 篇。
6、《诗经》中的“颂”包括颂,它
们分别有 31 篇、 4 篇和 5 篇作品,共40篇。
7、汉代传习《诗经》的有 四家,它们的最早传授者分别是 和 。现在流传下来的是 ,这就是我们现在读到的《诗经》。
8、《诗经》的旧注本,最重要的是《毛诗正义》和《诗集传》。《毛诗正义》是
西汉 传,东汉 笺,唐 疏。《诗集传》是南宋 注的。
9、《诗经》的内容可以归纳为6个方面,它们是刺 、 战争徭役 、 感伤诗 和 周部族史诗 。
10、《诗经》的艺术特色,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归纳和论述。
11、《诗经》的表现手法,前人总结概括为,
它们和 风 、 雅 、 颂 合称为诗之“六义”。朱熹有三句话解释《诗经》的表现手法,其原文是“ 敷陈其事而言之者也 ” ,“ 以彼物比此物也 ” ,“ 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
12、《诗经》中的周民族史诗主要保存在《大雅》里,按其所记述的事件的时间
先后,依次为 、 、 、 和 5篇。
四、简答
1、《诗经》是怎样编定成书的?《诗经》中作品的年代和作者情况如何?
2、你同意“孔子删诗”的说法吗?为什么?
3、《诗经》主要包括了哪些方面的内容?是举代表作品进行说明。
4、《诗经》反映周民族发祥、发展的史诗有哪几篇作品?请简述它们的内容。
5、《七月》一是诗怎样描写奴隶的痛苦生活的?
6、分析《采薇》末章的艺术特色。
7、讲析《东山》。
五、论述
1、《诗经》最为精华的部分是“国风”中的民歌和雅诗中的“怨刺诗”。就你所知,
谈谈它们所反映的内容。
2、举例说明《诗经》作品的艺术成就。
3、论述《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4、分析《关雎》的艺术特色。
5、分析《氓》诗中女主人公的形象。
第三章 《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
一、熟读《晋公子重耳之亡》、《勾践灭吴》、《苏秦始将连横》,并分析其结构和
艺术特色。
二、解释:1、叙事散文 2、《左传》 3、《国语》 4、《战国策》
三、填空
1、我国散文最早的源头是。
2、反映我国早期记事记言的文字由简到繁的发展标志是。
3、在时间跨度上与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相近的是 。
4、被司马迁称为“礼义之大宗”的是
5、《左传》记事起于年,止于年。
6、《左传》描写的重大战争
有 、 、 、 、 。
7、叙事散文中以记言为主的著作是 。
8、突出表现纵横家思想和纵横家人生观的史书是 。
四、简答
1、怎样理解历史意识的产生和叙事散文的萌生与成熟?
2、《左传》的叙事特征有哪些?
3、《国语》的文学成就应当从哪几个方面去认识?
五、论述
1、简述《战国策》人物形象塑造的文学性。
2、试论先秦叙事散文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第四章 《孟子》《庄子》等先秦说理散文
一、解释:1、说理散文 2、百家争鸣 3、《论语》 4、《孟子》 5、《庄子》 6、
《荀子》 7、《韩非子》
二、填空
1、《论语》文体的基本特征是。
2、《老子》的文学性主要表现于哲学表述中的。
3、表明我国说理散文已经成熟的是、。
4、《孟子》散文的特点是。
5、“养气说”的本质意义是。
6、“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体现了庄子。
7、“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的意思是。
8、我国先秦时期集大成的思想家是。
9、先秦作家中大量引用寓言故事说明事理的是。
10、我国说理文的主要模式是成熟于战国后期的。
三、简答
1、《孟子》散文的艺术成就体现于哪几个方面?
2、怎样理解《庄子》哲学思想的诗意表现?
3、《荀子》和《韩非子》的议论文各有什么特色?
四、论述
试论先秦说理散文对后世的影响。
第五章 屈原与《楚辞》
一、熟读并讲析《离骚》(力争背诵);默写并赏析《国殇》。
二、解释:1、《楚辞》 2、《离骚》
三、填空
1、和《诗经》共同构成中国诗歌史源头的是。
2、屈赋的代表作品是、、、、。
3、从东汉王逸作《楚辞章句》中我们基本可以认定屈原的作品共篇。
4、屈原在《离骚》中所创造的象征手法是。
5、被称为骚体的屈原作品在形式上的特点
是 、 、 、 。
6、屈原所作的一组抒情诗歌的总称是。
7、“天问”意思是。
8、宋玉的代表作品
有 、 、 、 、 。
四、简答
1、你怎样理解《离骚》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2、《楚辞》在艺术上的新境界表现在那几个方面?
3、如何看待宋玉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五、论述
1、屈原《离骚》中的爱国精神。
2、屈原《九歌》和《九章》的主要内容。
第二编 秦汉文学
绪 论
一、填空
1、西汉作家群体的再度生成大约在和时期。
2、汉赋和文等方法为太子治病。东汉时,王逸则写出了《 》的研究著作。
3、汉初以招致文士闻名的诸侯王有、、和。
4、曾令淮南王刘安为《》一书作注解,其宾客还集体创作
了《 》一书。
5、汉代家群体发挥了积极作用。
6、言“赋家之心,苞括宇宙,总揽人物”的人是则说了“究
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后者选自《 》。
7、汉代文人贵于名行,为实现理想不惜牺牲自己,因此他们的作品贯穿着一
种 、 的精神,保持着 的格调。
8、汉代文学从对的批判发轫,经昌盛期的,最后以对 的批判而告终。
9、汉代文人的地位经历了一个从、再到程。
10、汉代文学与先秦文学有很深的渊源关系,所以一开始就具有 色彩。东汉以后,文学作品的 精神日益增强,辞赋创作中,班彪的《》、班昭的《》、的《述行赋》、的《刺世疾邪赋》都是现实性很强的作品。
11、西汉的学校教育是时期经倡导后发展起来的。由于政府
的大力支持,两汉文学思潮很少超越的藩篱,《“等观点,成为汉代文学思潮的灵魂和主调。
12它介于和之间。骚
体赋的代表作有贾谊的《 》, 的《 》标志着新体赋的正式形成,司马相如《归田赋》则
开创了抒情小赋的先河。
13、司马迁的《史记》开辟了《小说的滥觞, 的《 》可视为现存最早的较完整的游记。
14,汉代文学的发展可划分为期、四个阶段。
二、简答
1、试析秦代文学创作的情况及其原因。
2、简述汉代文人地位的演变过程。
3、简析汉代文学经由批判,到歌功颂德,再到批判的发展演变历程。
4、简述汉赋的源流、分工和合流。
5、简述汉代文学的分期及其代表文学样式、作家和作品。
三、论述
1、试述汉代作家群体的生成。
2、分析汉代文学激扬高昂格调的形成原因。
3、试论汉代文学与经学的双向互动。
4、简述秦汉文学的概貌。
第一章 秦汉政论散文
一、背诵默写篇目:《谏逐客书》
二、解释:1、《吕氏春秋》 2、李斯 3、《过秦论》 4、《淮南子》 5、《论
衡》
三、填空
1、秦统一全国之前,秦相召集门客编成《吕氏春秋》一书。全
书分《 十二纪 》、《 八览 》、《 六论 》,再加一篇序文,共 篇,二十多万言。《汉书·艺文志》把它列为“ 杂家 ”,其中主要包含了 儒家 、 道家 、 阴阳家 等家的思想。
2、《吕氏春秋》是一篇优秀的文学散文,其《“圣人之治天
下也,必先公”的道理,《 大乐 》篇则讲了音乐的产生、本质和功用等,有《 老子 》的文风。文章中也用了大量寓言,其《 察今 》篇为了说明“因时变法”的主张,连用了“ 荆人涉澭 ”、“ 引婴儿投江 ”和“刻舟求剑”三个寓言。
3“”。《全文共分 段,最精彩部分是 段。
4、西汉初年的陆贾曾著文 12 篇纵论秦汉之得失等内容,号为
《 》。《汉书·艺文志》则记载了贾谊散文共计 58 篇,收录于《 新书 》。
5、代表汉初政论散文最高成就者是文 、 就具体问题所写的疏牍文 、 杂论 三类,头二类的代表作品分别为《 过秦论 》、《 陈政事疏 》和《 》。《论贵粟疏》是 晁错 的作品,它上承《 论积贮疏 》而发,进一步指陈了务民贵粟的主张。
6、《过秦论》是贾谊下一个野谚,叫“ , ”。
7、《淮南子》原称《》 ,东汉评此书,认为“其
旨近老子,淡泊无为,蹈虚守静,出入经道”,显然是汉初 黄老思想 思想的继续。其《 览冥训 》篇前后引用了十几个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来进行说
理;其《要略》篇运用大量 句子,与陆贾、 等人的文章共开了后世 之先河。
8、董仲舒的《》三篇是优秀的政论散文,《一文则艰涩枯燥;刘向政论散文的代表作品有《 新序 》、《 说苑 》等,整理古籍时写成的《 战国策书录 》也见解深刻,文笔生动。
9、西汉散文创作极其繁荣,司马相如的《》,东方朔的
《 》、桓宽的《 盐铁论 》及扬雄的《 》、《》等俱为名篇。
10和被并称为东汉
政论散文三大家。
11、王充政论散文的代表作是《》,全书共篇《 招致 》。此书以 疾虚妄 为写作宗旨,最能代表这种思想的有“ 九虚 ”、“ 三增 ”、《 论死 》、《 订鬼 》等篇。
12、王符的政论散文《一部 愤世嫉俗 之作,其《 抱朴子审举 》篇与汉代童谣“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有异曲同工之妙。《 务本 》篇则批判了靡丽浮华的文风。
四、简答
1、简述《吕氏春秋》的说理方式和艺术成就。
2、简述《谏逐客书》的创作缘由和特点。
3、简述贾谊散文的代表作及其特点。
4、简述晁错散文的代表作及其特点。
5、简述董仲舒散文的代表作及其特点。
6、简述《潜夫论》内容及其艺术特点。
五、论述
1、试以《过秦论》一文分析贾谊专题政论文的写作特点。
2、简析刘向散文创作的成就。
3、简析西汉散文的演变过程。
4、试述秦及汉初散文创作的主要成就。
5、分析王充散文的艺术特色。
第二章 汉代辞赋
一、背诵默写篇目:《刺世疾邪赋》
二、解释:1、骚体赋 2、新体赋 3、京都大赋 4、抒情小赋 5、《七发》 6、
司马相如 7、王褒 8、扬雄 9、《两都赋》 10、赵壹
三、填空
1、“彼寻常之汙渎兮,岂能容夫吞舟之巨鱼?”这句话选自贾谊的
《 》,此文是以 写成的一篇抒怀之作。作者的另一篇赋作
《 》,阐明了自己对生死、祸福达观的态度,表现出鲜明的 倾向。
2、枚乘是《《 》、《 》均为前人所称道,然而以《 》最为著名。
3、《七发》对先秦文学多有借鉴,其中涉及劝谏楚太子的养生理论和
《 》的论述相关,而《七发》一文的理论渊源可以从《 》找出。
4、《七发》在体制上沿袭了《》的《》和《》,
区别是《七发》把铺排对象作为 因素加以了处理。《七发》一文中以 一段的描写最为精彩,作者发挥了丰富的想象力,把描写对象写成是一支声势显赫的 。
5、《七发》辞藻繁富,多用和,以叙事写物为主,是一篇
完整的 赋。在它以后以七段成篇的赋成为一种专门文体,号称“。
6、去世和这一时期文坛上以赋见称的作家有、、等。
7、司马相如的代表作是《》和《,此外还有抒发
对秦迅速败亡的《 》,针砭崇尚神仙之事的《 》,号称历代宫怨作品之祖的《》,还有《》、《难蜀父老》等等作品。
8、在《子虚赋》、《上林赋》中,作者虚构了人。文章结构,都是篇首几段用 结尾。作品句法灵活,用了许多 ,并间杂 。描写景物时,大量采用了,如描写游猎主要用,这就使得文章音节短促,应接不
暇,文采斑驳陆离。
9、汉武帝以后至时,文坛重又焕发异彩。其中以赋名世并
影响后代文坛的当推王褒和 , 、 父子的汉赋作品也颇有文采。
10、汉宣帝时,上层社会发生了一场关于乃至的讨
论。在这场辩论中,宣帝指出了某些不以 为宗旨的文学作品存在的合理性,对以 为旨归的 流派给予了必要的肯定。在这种思潮支持下,以“为特征的赋,取得了较大成绩。
11、王褒的赋作主要有《》和《》。扬雄赋作中,《实开了后世京都赋的先河,《 》、 《 》、《 》、《 》四篇是他的代表作。刘向的赋多不出《 》窠臼,刘歆的《 》对后来的述行言志作品较有影响。上述赋中,是西汉文坛具有“辩丽可喜”、“虞说耳目”特点的代表作是《 》。
12作了《》,这篇作品是
东汉赋风转变的重要标志。京都赋题材中,影响最大的当推 的《 》, 的《 》也占有一席之地, 的《 》表现出独特的艺术才能,为作者赢得“辞赋英杰”的声誉。
13、东汉抒情赋主要分为两类。前者开了后代学的先声,其殿军人物是,代表作品为《》。另外,《 》和 的《 》也是其中的代表作品;为后者注入巨大活力的人物是,除了大赋作品,他也写了《、《此类作品中, 的《 》是东汉早期的重要作品, 的《 》和它在基本精神上多有相承。东汉末年, 创作的《 》、《 》等此类作品也别具特色。
四、简答
1、简述汉赋的发展脉胳。
2、汉代骚体赋、大赋和抒情赋各有什么特点。
3、简析贾谊骚体赋作品及创作特点。
4、简析司马相如的《长门赋》。
5、简述宣、成二帝时西汉文坛的勃兴及其表现。
6、简述扬雄生平及其赋作。
7、简析王褒《洞箫赋》的内容及艺术成就。
8、简述东汉抒情赋的分类及其代表作家、作品。
9、简析张衡的抒情赋及其成就。
10、简析赵壹的抒情赋及其成就。
五、论述
1、试论枚乘新体赋《七发》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2、试论《子虚赋》、《上林赋》的思想内容及其艺术特点。
3、论班固的《两都赋》。
4、试论东汉抒情赋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表现。
5、试论汉赋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发展阶段。
第三章 秦汉叙事散文
一、解释:1、司马迁 2、《史记》 3、《汉书》 4、《吴越春秋》 4《封禅
仪记》。
二、填空
1、现存的秦代刻石文共有刻、 、 、 、 、 、 。其中除刻石为两句一韵外,其余6篇皆为一韵。
2、西汉散文发展中出现了以剖白个人思想心迹为主的有邹阳的《 》、枚乘的《 》、司马迁的《 》和杨恽的《 》等。
3、刘向一生有著作多种,其中《、《》等书的部分篇目具有
小说的意味,实开了六朝《世说新语》类小说之先河。
4、《史记》代表了古代散文的最高成就,鲁迅先生在《》
中称它是“ ”。
5、司马迁,字学习古文
《 》,向 学习公羊派《 》。后任 ,并参与制定了《 》,因 案被处以宫刑。征和二年(前91年)最终完成了《史记》的撰写,共历时 年。
6、司马迁曾在中提及其修史的宗旨是:
“,
7、《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以描写为中心的通史,全书
由 、 、 、 、 组成,记述了从 至 年间大约 年的兴衰沿革史。
8、东汉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史,它在取得了很大成就。
9、和《史记》的笔法不同,《汉书》重视,行文,
从而形成和《史记》迥然有别的风格。
10、《吴越春秋》是成书于的一部
卷,主要叙述 的故事。它在体例上兼有 和 史书的特点,是 的雏形。
11、成书于的历史散文《》内容许多与《吴越春秋》相同。它
们都以为主线索,又都出自文人之手,因而也都带有鲜明的 的特点。
12、东汉碑文和代文有渊源关系。崔瑗的《简洁的文字展示了 的学问品格。 的《 》则短小精悍,多用偶语,妙语天成。 的碑文在东汉最为著名,代表作是《 》和《》。
13、的《《》、《》在笔法上和它多有相似之处。
三、简答
1、简述秦代刻石文。
2、简述刘向叙事散文的成就。
3、简述司马迁的生平和他写作《史记》的密切关系。
4、简述《史记》的成书和体例特征。
5、简述《史记》所弘扬的人文精神。
6、简析《汉书·苏武传》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7、简述《吴越春秋》的内容及写作特点。
8、简说《吴越春秋》和《越绝书》的异同。
9、简述东汉碑文的发展及表现。
四、论述
1、试论《史记》的叙事艺术。
2、试论《史记》在人物刻画方面的特点。
3、试论《史记》的风格特征。
4、怎样理解鲁迅先生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5、试以《项羽本纪》篇为例,分析说明《史记》的艺术手法。
6、试述《史记》的地位及其影响。
7、试析《汉书》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第四章 两汉乐府诗
一、背诵默写篇目:《有所思》、《上邪》、《陌上桑》、《十五从军征》、《上山采蘼
芜》、《羽林郎》。
二、解释:1、汉乐府 2、《乐府诗集》 3、寓言诗
三、填空
1、两汉乐府诗是指由或相当于机关
搜集、保存而流传下来的汉代 。
2、乐府的行政长官叫,隶属于是 ,隶属于 ,主管 。
3、最初用楚声演唱的乐府诗是《》十七章,另外,的
《 》在祭祀沛宫原庙时也用楚声演唱。
4、乐府的职能、地位在八百余人, 登基后,下诏罢乐府官,裁减乐府人员。
5、东汉管理音乐的机关分属两个系统,一个是,一个是,
后者在 时已有,实际上发挥了西汉 的作用。
6、沈约编篡《》时,其《篇收录了大量两汉乐府诗。宋人编
的《 》,把汉代至 的乐府诗搜集起来,共分为十二类。其中两汉乐府诗主要保存在 、 、 和 中,而以 数量最多。
7、现在所能见到的两汉乐府诗,可以认定是西汉作品的有:《、
《 》17章、《 》19章和《 》18首等等。
8、相和歌辞中对人民苦与乐的反差进行了深刻揭示,其代表作分别是:苦有
《 》《 》、《 》、等,乐有《 》《 》、《 》、
等。《 》中“黄金为君门,白玉为君堂”的描写对后世小说《 》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9、两汉乐府诗在表现人世间的苦与乐、两性关系的爱与恨时,受《影响较深,有 、 的余韵;而在抒发乐生恶死的愿望时,主要继承了 的传统,是 《 》、《 》的遗响。
10、两汉乐府诗都是“”的,诗中既有 诗,其中以诗的成就最为突出。
11、两汉乐府寓言诗可划分为《、
《》、《》、《》、《》等等。
12、汉高祖刘邦的《鸿鹄歌》是《安世房中歌》是诗,铙
歌十八首各篇则均为 。成帝时长安流传的《 》和《 》,都已经是标准的五言诗。
13、从西汉到,再到发展的基本轨迹。
四、简答
1、简述汉乐府的成立及其兴废历程。
2、简析《陌上桑》的思想和艺术成就。
五、论述
1、试析汉乐府诗歌的思想内容。
2、试析汉乐府诗歌的艺术特点。
3、试析《孔雀东南飞》的思想内容及艺术成就。
4、试析两汉乐府诗对中国古代诗歌样式的嬗革所起的积极推动作用。
第五章 东汉文人诗
一、背诵默写篇目:《行行重行行》、《西北有高楼》、《涉江采芙蓉》、《迢迢牵牛
星》。
二、解释:1、《古诗十九首》 2、“苏李诗”
三、填空
1、东汉文人最早的完整五言诗是《》,他的其他五言诗则收录
在《 》和 的《 》篇中。另外,他的《 》今存残篇,是一首完整的 诗,原来当是系于赋尾。赋末附诗,当始见于 。
2、张衡的五言诗《》描写了一新婚女子,它明显借鉴了表现手法。张衡的《 》是 整齐化之后而形成的七言诗,另外,附于《》结尾的也是一首七言诗。
3、班固、张衡对诗都有所继承,不过班固诗继承了的风格,
而张衡诗则继承了的特点。二人诗班固长于,张衡则长于。从张衡起,东汉文人五、七言诗形成了以 为主的基本走势, 的《 》三首,成为汉代文人五言抒情诗的成熟之作。
4、汉桓帝以前,东汉文人诗歌经历了由向、由到 的转折,但诗歌的基调没有太大变化。诗人们表现的是 的 之美。
5、时期、的特征。他们的代表诗歌分别是《 》二首、《 》 二首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