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单筋矩形截面正截面承载能力计算
时间:2025-04-04
时间:2025-04-04
单筋矩形截面正截面承载能力计算
单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计算
《钢筋混凝土结构》
单筋矩形截面正截面承载能力计算
目的与要求
掌握公路桥梁工程中单筋矩形截面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单筋矩形截面正截面承载能力计算
授课内容摘要
1 导入知识 2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基本假定 3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及其适用条件
3.1 计算公式 3.2 计算公式使用条件
4 计算方法
4.1 截面选择(设计) 4.2 截面复核
单筋矩形截面正截面承载能力计算
1 前导知识
正截面承载力基本公式建立的方法
在前述试验研究的基础上 在前述试验研究的基础上
基本假定
基本公式 基本公式
适用条件 适用条件
正截面承载力 正截面承载力
基本公式 基本公式
正截面承载力 正截面承载力 计算图式 计算图式
单筋矩形截面正截面承载能力计算
为什么引入基本假定?
理论上的精确性,工程应用的近似性 基本公式要便于工程技术人员的应用:简化的形式 不影响工程应用精度
单筋矩形截面正截面承载能力计算
2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基本假定
以IIIa阶段作为承载力极限状态的计算依据
单筋矩形截面正截面承载能力计算
(l)上图为钢筋混凝土梁对应三个工作阶段的应变图。由图可见, 梁在第I阶段受压与受拉应变图呈直线分布,说明混凝土与钢筋 应变的变化规律符合平截面假定。随着弯矩的增加,当梁进入第 II阶段时,受压区混凝土压应变与受拉区钢筋拉应变的实测值均 不断增长,但应变图基本上仍是上、下两个三角形,平均应变仍 符合平截面假定。这种状况一直延续至第Ⅲ阶段,即梁破坏前。 最后,当梁破坏时,受压区混凝土边缘纤维压应变达到(或接近) 混凝上受弯时极限压应变,这标志着梁已开始破坏。 正截面假定
单筋矩形截面正截面承载能力计算
(2)IIIa 梁破坏时受压区混凝土应变图的分布,对应于极限压应 变的应力不为受压区混凝土的最大应力,而受压区混凝土的最大 应力却位于受压边缘纤维以下一定高度处,其应力图形呈高次抛 物线形。
单筋矩形截面正截面承载能力计算
在结构设计中,为了较简便地求出受压区应力图形的合力大小及其 作用点,而以等效矩形应力图代替上图中所示的抛物线应力图,基本原 则:矩形应力图的合力应与抛物线应力图的合力大小相等,作用点位置 相同,它们应是等效的。等效矩形应力图的受压区高度、与抛物线应力 图的受压区高度的关系为x=βx0,式中β称为混凝土受压区高度换算系数。 按《桥规》( JTG D62-2004)规定,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的β按表3-1 取值。等效矩形应力图的应力为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
单筋矩形截面正截面承载能力计算
钢筋混凝土构件在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时,引入下列假定: ①构件弯曲后,其截面仍保持平面,受压区混凝土平均应变 和钢筋的应变沿截面高度符合线性分布。平截面假定 ②正截面破坏时,构件受压区混凝士应力取抗压强度设计值 fcd fcd,应力计算图形为矩形。等效矩形应力图 ③正截面破坏时,受弯、大偏心受
单筋矩形截面正截面承载能力计算
单筋矩形截面正截面承载能力计算
单筋矩形截面正截面承载能力计算
单筋矩形截面正截面承载能力计算
单筋矩形截面正截面承载能力计算
单筋矩形截面正截面承载能力计算
上一篇:怎样写出大气作文来
下一篇:2013中考标点运用专题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