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西方服装的差异
时间:2025-04-24
时间:2025-04-24
中西服装差异
浅论中西方服装的差异
谭拥军
(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盐城224005)
摘要:在服装流行国际化、多元化的21世纪,如何认识
中西方服装文化的差异.正确把握民族服装的内涵,吸取民族
服装的精髓.是每个服装专业人士所必需共同研究的课题。本
文从两个方面对中西方服装的差异进行初步的探讨,认清中、
西服装各自的特点。
关键词:中西服装差异观念文化
一、中西方服装外形的差异
在外形特征上,中国传统服装的外形强调纵向感觉,常用
下垂的线条.过手的长袖、筒形的袍裙、纵向的装饰手法等使
着装人显得修长。服装外形的修长感是对东方人较为矮小的
身材的弥补,使人在视觉上形成错觉,从而在比例上达到完美
和谐。另外。平顺的服装外形与中国人脸部较柔和的轮廓线条
相称。
西方古典服装的外形强调横向感觉。常采用横向扩张的
肩部轮廓、膨胀的袖形、庞大的裙撑、重叠的花边等使服装产
生夸张的向外放射的效果。西方服装的外形特点与西方人热
情奔放的性格.以及比东方人高大挺拔的体型相适应的。
而造成这种服饰外形差异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中西方文
化的差异。西方文明起源于海洋文明,文化本能比较开放。西
方文化善于表现矛盾、冲突,在服装构成上强调刺激,以突出
个性为美。中国文化起源于大陆文明,文化本能比较封闭,在
服装上具有固执地“原体”意识。中国文化漠视性的存在,宽衣
博带遮掩人体,表现的是一种庄重、含蓄之美。
(一)中西服装造型结构的差异
传统的中式服装从古代深衣制时就采用了人体两臂平
展、两腿稍劈站立姿态的结构形式,因此,裁制成的服装是直
线状、整片式、平面型的。西式服装是一种分割式、曲线状、立
体型的服装,它最显著的特征是做肩缝、装衣袖、前后衣片分
离的分割式,整件衣服由多块衣片组合而成,整件服装的造型
富有曲线变化,并且是高低起伏的立体型结构.完全与人体的
体型相符合。
传统的中式服装造型历来都是要求把人体严严实实地包
裹起来.紧扣的衣领,宽空的衣身.长长的衣袖和裤、裙,似乎
像一只口袋,把人体装在里面,显得极为封闭、保守、呆板,并
且里外衣服重叠。俗称“三重衣”或“五重
衣”。而西方社会的穿
着观念崇尚显露人体之美,注重自我表现.是为炫耀自身之美
和为自己而穿服装。因此,反映在服装J的式样方面就显得开
放。显露而很有变化。西式服装的造型除了崇尚袒露以外,也
有讲究遮掩的,他们也有各种封闭裹身式的服装,西式服装的
裹身是立体紧窄式的,服装紧贴人体
中西服装差异
,能使人体曲线毕露,能
充分显露人体的体型之美。西式服装的造型不论是袒露还是
裹身遮掩.都是服装造型开放的结果,是从属于同一主题的两
种表现。
(二)中西方服饰色彩应用的差异
中式服装对色彩的选择和搭配一向较为重视。我国古代
把服色分为正色和间色两种,以青、黄、赤、白、黑为正色,其它
为问色,并规定:“衣正色,裳间色。”我国古代对服装色彩的选
用.有着明显强制性和阶级性,规定不同阶层使用不同的服饰
色彩.不得随意凭喜好使用色彩。否则,轻者杀身,重者株连九
族。这一方面说明了我国古代对服饰色彩的重视,另一方面也
说明服装色彩的运用带有明显的社会功能性。
西方人士对服装色彩的选择偏重的是色彩的情感。西方
188
人士认为色彩是最富有感情的.所以西方人对服装色彩的选
择和搭配.是非常重视与穿着者的年龄、肤色、体型、身材的密
切配合.与穿着用途、穿着环境的相互协调。他们往往会按照
自身的各项具体特点,不拘一格地选择服装色彩。所以,反映
在服装色彩的选择和搭配上,就显得很有个性,很有见地,很
少有一窝蜂现象或盲目跟从的模仿现象,人们的穿着就显得
五光十色,多姿多彩。
二、中西方服装穿着观念的差异
所谓观念就是看法和思想,是思维活动的结果。观念来
自对外界事物或内心活动的观察。古今中外,人们的服装穿
着状态、行为以及它的演变和发展都受服装穿着观念的支
配。服装的穿着观念又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它是由服装
个体或群体的主客观多重因素的综合而形成的。它包括自然
和生活条件、生活方式、伦理道德、文化传统观念、时尚价值
观念以及审美观念等。不同的个人、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时代
可以形成不同的服装穿着观念.产生不同的服装文化。纵观
中、西服装的发展历史和现状,表现在服装穿着观念方面。主
要有以下不同:
(一)中西服装穿着功能的差异
在中国的穿着观念中,服装一向是被看作穿着者身份和
地位的象征.同时中国又是一个礼仪之邦,非常崇尚传统礼
教。孔子曾说:“君子不可以不饰,不饰无貌,不貌无敬。不敬无
礼,无礼不立。”因此必须“正其衣冠,尊其瞻视”。可以说,中国
人对服 …… 此处隐藏:4881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上一篇:基层党组织硬件设施规范化建设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