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12年我国国际收支(第一组)
时间:2025-04-23
时间:2025-04-23
2008-2012年我国国 际收支状况及分析关键词:国际收支 概况 特征 原因
、2008年至2012年我国国际收 支的概况一
2008年至2011年总体来讲我国国际交易活动频繁且规模数量巨大,
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国际收支持续呈现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 顺差”格局。2012年资本项目首次呈现逆差。(见表1)经常账 户 差额 2008 4206 融 账户差额 401 资本和金 产 变动额 -4795 188 储备资 净误差 与遗漏
20092010 2011 2012
24332378 2017 1931
19852869 2211 -168
-4033-4717 -3878 -965
-414-529 -350 -797
资料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国国际 收支平衡表》
表格分析: 从表1大致看出,2008年至2012年我国经 济持续快速稳定发展,虽然遭遇了2008年 的国际金融危机但国际交易活动依然保持 了较为良好的态势,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 发布的国际收支报告2008年至2011年持续 呈现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双顺差”的格 局,2012年资本和金融项目14年来首现逆差。 并且顺差主要集中在经常项目,资本与金 融项目虽然也是顺差状态但所占份额远小 于经常项目。
2008~2012我国国际收支的特点经常账户特点:
图2 我国2008-2012年经常账户差额(单位:亿美元) 注: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2008年至2012年国际收支平衡表数据绘制
图2可以看出,我国经常 账户2009年间顺差大幅减 小,近四年保持在一个较 平均水平。在经常项目中 货物贡献度最大,所以当 2009年间货物额大幅减小 时,经常项目差额也大幅 减小。而近四年货物额都 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 态
再看图3,服务项目的逆 差整体在扩大,2010年 服务项目逆差小幅度缩 小,以后又扩大。2009年, 收益项目顺差转逆差, 此后均为逆差,经常转 移项目顺差整体在缩小。
图3 经常项目中各项的分布状况(2008-2012)(单位:亿美元) 注: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2008年至2012年国际收支平衡表数据绘制
资本与金融账户特点:
从图4中可以看出,2008-2010 年间,我过资本和金融项目呈 连年上升趋势,2011年顺差小 幅度减小,然而2012年间顺差 大幅度减小,并首次呈现逆差 态势。
图4 我国2008-2012年资本和金融项目差额(单位:亿美元) 注: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2008年至2012年国际收支平衡表数据绘制
2008年到2011年资本与金融项目
总体呈增长趋势,但资本项目在数 量与规模及增长速度上明显小于金 融项目,且二者差距逐步扩大。 2012年金融项目急剧下降,首次呈 逆差态势.
图5 金融项目、资本项目变化情况(2008-2012)
图6 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差额比较(2008-2012) 注: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2008年至2012年国际收支平衡表数 据绘
在图6的金融项
目中的各 个次级项目也各有走势特 征,除2012年外,直接投 资高于证券投资和其他投 资。2012年,其他投资反 映在借方,数额超过直接 投资.可以看出,证券投资 较为稳定,而其他投资波 动幅度较大,时而顺差, 时而逆差。
净错误遗漏项目 特点:
图7 我国2008-2012年净误差与遗漏差额(单位:亿美元) 注: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2008年至2012年国际收支平衡表数据绘
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 净误差与遗漏项目数额 在2008年出现在贷 方,2009年至2012年期 间出现在借方。2011年 我净误差与遗漏项目数 额缩小,而2012年净误 差与遗漏项目数额又急 剧增大.近四年来我国净 误差与遗漏项目一直反 映在借方,说明存在资本 外逃问题.
2008-2011年我 国国际收支“双 顺差”产生原因 从国内来看,为了满足国内经济发展和加大对外经济联系的需要,我国行使了一系列有益政策措施,同时促进了双顺差国际收支结构形成,主要因素有 以下几个方面:
(1)外汇管理体质改革。 1994年1月1日我国实现了汇率并轨,人民币汇率由银行间外汇市场决定,同时外汇留成上缴制度被取缔,实现了人民币经常账目下的可自 由兑换,这些为以后常账户连年顺差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2)出口鼓励政策。鼓励出口时我国发展对外经贸关系中实施的一贯的政策,除 了传统出口退税、出口信贷和信用保险的支出政策外,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政府各 部门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促进贸易便利化,中国的谈判能力在新的贸易协调机制下 得到提升,贸易伙伴对我国许多优势产品配置额的限制逐步放宽,这些措施的实施使 我国的出口空间得以扩大。 (3)积极引进外资得政策。尤其是1992年后我国加大引进外资的力度,外国直接 投资额大幅度提高。外国直接投资时我国资本金融账户顺差的主要来源。从国际来看, 首先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起来,,世界 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流动,是优化配置的效率更高,因此一些产业和产品向国外的转移 的现象回经常性的发生
。
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不断地加快对外开放 得步伐,同时我国的劳动市场具有廉价的劳动力成本、基 础设施日趋完善和优惠的法律和政策,便逐渐成为国际制 造产业转移的一个主要目的地。再者,发达国家对我国进 口产品进行了一定的限制。出于保护国内弱势产品和某些 政治目的,发达国家往往鼓励自己处于比较弱势的产品出 口(如粮食和纺织品),而为了防止发展中国家的赶超, 这些国家会限 …… 此处隐藏:751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下一篇:管理沟通:理念与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