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数学经典例题

时间:2025-04-02

2011届数学经典例题,高考经典资料。

不等式 典型例题一

例1 若0 x 1,证明loga(1 x) loga(1 x)(a 0 且a 1).

分析1 用作差法来证明.需分为a 1和0 a 1两种情况,去掉绝对值符号,然后比较法证明.

解法1 (1)当a 1时,

因为 0 1 x 1,1 x 1, 所以 loga(1 x) loga(1 x) loga(1 x) loga(1 x) loga(1 x2) 0. (2)当0 a 1时, 因为 0 1 x 1,1 x 1 所以 loga(1 x) loga(1 x) loga(1 x) loga(1 x)

2 loga(1 x) 0.

综合(1)(2)知loga(1 x) loga(1 x).

分析2 直接作差,然后用对数的性质来去绝对值符号. 解法2 作差比较法.

因为 loga(1 x) loga(1 x)

lg(1 x)lg(1 x)

lgalga1

lg(1 x) lg(1 x) lga

1

lg(1 x) lg(1 x) lga

1

lg(1 x2) 0, lga

2011届数学经典例题,高考经典资料。

所以loga(1 x) loga(1 x).

说明:解法一用分类相当于增设了已知条件,便于在变形中脱去绝对值符号;解法二用对数性质(换底公式)也能达到同样的目的,且不必分而治之,其解法自然简捷、明快.

典型例题二

例2 设a b 0,求证:ab ab.

分析:发现作差后变形、判断符号较为困难.考虑到两边都是正数,可以作商,判断比值与1的大小关系,从而证明不等式.

ab

b

a

aabbaa b

bb a ()a b 证明:ba a

bab

∵a b 0,∴

a

1,a b 0. b

aa baabb

1. ∴ba 1. ∴()bab

又∵ab 0, ∴ab ab..

说明:本题考查不等式的证明方法——比较法(作商比较法).作商比较法证明不等式的步

骤是:判断符号、作商、变形、判断与1的大小.

ab

b

a

b

a

典型例题三

a4 b4a b4

()(当且仅当a b时取等号) 例3 对于任意实数a、b,求证

22

分析 这个题若使用比较法来证明,将会很麻烦,因为,所要证明的不等式中有(

2

2

a b4

),2

展开后很复杂。若使用综合法,从重要不等式:a b 2ab出发,再恰当地利用不等式的有关性质及“配方”的技巧可得到证明。

证明:∵ a b 2ab(当且仅当a b时取等号) 两边同加(a b):2(a b) (a b),

4

4

4

4

2

22

2

2

2

2

a4 b4a2 b22

() (1) 即:

22

22

又:∵ a b 2ab(当且仅当a b时取等号)

2011届数学经典例题,高考经典资料。

两边同加(a2 b2):2(a2 b2) (a b)2

a2 b2a b2

() ∴

22

a2 b22a b4

) () (2) ∴ (22

a4 b4a b4

()(当且仅当a b时取等号)由(1)和(2)可得. 22

说明:此题参考用综合法证明不等式.综合法证明不等式主要是应用均值不等式来证明,

要注意均值不等式的变形应用,一般式子中出现有平方和乘积形式后可以考虑用综合法来解.

典型例题四

111

9. abc111

分析 显然这个题用比较法是不易证出的。若把 通分,则会把不等式变得较

abc

例4 已知a、b、c R,a b c 1,求证

复杂而不易得到证明.由于右边是一个常数,故可考虑把左边的式子变为具有“倒数”特征的形式,比如

ba

,再利用“均值定理”就有可能找到正确的证明途径,这也常称为“凑ab

倒数”的技巧.

证明:∵a b c 1

111a b ca b ca b c abcabc

bcacab

(1 ) ( 1 ) ( 1)

aabbccbacacb

3 ( ) ( ) ( )

abacbc

∴ ∵

cacbba 2,同理: 2, 2。

acbcab∴

111

3 2 2 2 9. abc

说明:此题考查了变形应用综合法证明不等式.题目中用到了“凑倒数”,这种技巧在很多不等式证明中都可应用,但有时要首先对代数式进行适当变形,以期达到可以“凑倒数”的目的.

典型例题五

2011届数学经典例题,高考经典资料。

例5 已知a b c,求证:

111

>0. a bb cc a

分析:此题直接入手不容易,考虑用分析法来证明,由于分析法的过程可以用综合法来书写,所以此题用两种方法来书写证明过程.

证明一:(分析法书写过程)

111

>0 a bb cc a

111

只需要证明> a bb ca c

∵a b c

为了证明

∴a c a b 0,b c 0

111

,>0 a ba cb c111

∴>成立 a bb ca c111

∴>0成立 a bb cc a

证明二:(综合法书写过程)

∵a b c ∴a c a b 0,b c 0

111> >0 a ba cb c111

∴>成立 a bb ca c111

∴>0成立 a bb cc a

说明:学会分析法入手,综合法书写证明过程,但有时这两种方法经常混在一起应用,混合应用时,应用语言叙述清楚.

典型例题六

例6 若a 0,b 0,且2c a b,求证:

c a c

分析 这个不等式从形式上不易看出其规律性,与我们掌握的定理和重要的结论也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所以可以采用分析的方法来寻找证明途径.但用“分析”法证不等式,要有严格的格式,即每一步推出的都是上一步的充分条件,直到推出的条件是明显成立的(已知条件或某些定理等).

证明:

为要证c a c

只需证 a c

2011届数学经典例题,高考经典资料。

即证a c

也就是(a c)2 c2 ab, 即证a 2ac ab, 即证2ac a(a b), ∵a 0,2c a b,b 0,

∴c

2

a b

c2 ab即有 …… 此处隐藏:7561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2011届数学经典例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