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及其制度保障研究(3)
发布时间:2021-06-06
发布时间:2021-06-06
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及其制度保障研究
二、办学理念的践行呼唤制度创新
办学理念只能作为一种精神标志,代表高职院校的理想、使命、目标和责任。它虽然可以影响某些人的行为,但离开了相应的制度保障,却不能形成统一的集体意志和全体师生的共同认识与追求,不能直接地、自然而然地变成高职院校的办学行为。高职院校办学理念的践行,必须要有相应的制度安排来支撑。所谓制度,是指“要求成员共同遵守的,按照一定程序办事的规程”④。按照组织理论的观点,此处的“成员”是指某个特定组织中的成员。由于“组织是一种复杂的、追求自己目标的社会单元,是人们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和形式联系起来的集体或结成的同盟”,⑤所以制度可理解为:为了有效地达成组织目标而对组织成员的行为所设定的规则体系。由此不难看出,组织既是制度的载体,反过来组织也需要制度来维系和支撑。组织与制度的这种依存关系向我们揭示了三点:其一,组织目标是制度产生的根源,制度是组织目标实现的保障;其二,组织一经产生,制度就相伴而生;其三,当组织目标发生改变时,制度就应进行相应的变革和创新。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高职院校并没有为达成自己的组织目标、践行自己的办学理念做好制度准备。它们大多沿袭着传统高校的制度体系,从校内的机构设置、管理模式、课程安排、科研取向到到教学形式与传统高校都惊人的相似。例如,一些高职院校仍然按照传统学科教育的做法设置“学科带头人”岗位,而高等职业教育亟需的“专业带头人”的培养却因缺乏制度保障而无法落在实处;一些高职院校按照传统工程教育的要求,将“双师型”队伍建设成“讲师+工程师”,而不是“讲师+技师”;在职称评审方面,大多采用传统高等教育的评审标准,偏离了高等职业教育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正是传统高校制度安排的辐射作用,使得不少高职院校以传统高校为样板,以提高办学层次争办普通高等教育作为自己的发展目标。结果高职院校不但失去了办学特色,而且也不能很好地完成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任务。当前存在的一方面社会急需各类高技能人才,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很多找不到工作的现象就证明了这一点。从表面上看,这是高职院校办学理念的错位所致,实际上与深层次的制度缺失有很大关系。应该说,经过近20年的探讨、研究和宣传,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与普通高等教育互为补充的另一类型的教育已被人们接受;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实施机构,高职院校决不能步传统高校的后尘,而应该有自己的办学理念,也逐渐被人们所认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