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对象程序设计》(黄均才)
发布时间:2024-11-10
发布时间:2024-11-10
\\\\\\\\\\\\\\\\\\\\\\\\\\\\\\\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与任课教师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基础 总学时/学分:56/3.5
36/20
授课时间:一(3,4)、三(5,6)/2-15周 授课地点:莞城1301 任课教师姓名:黄均才 所属院(系):计算机学院 联系电话:13790619955
Email: hjcfanx@http:// 职称:讲师
课程类别:必修课√ 选修课□
其中理论学时/实验(实训、讨论等)学时:
答疑时间、地点与方式:1.每次上课的课前、课间和课后,采用一对一的问答方式;2.每次发放作业时,采用集中讲解方式。3.每次实验课,采用一对一的问答方式;4. 不定时在办公室进行答疑。
二、课程简介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是计算机专业本科生的一门必修课程。面向对象软件开发方法是吸收了软件工程领域有益的概念和有效的方法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软件开发方法。它集抽象性、封装性、继承性和多态性于一体,可以帮助人们开发出模块化的程序数据抽象程度高的,体现信息隐蔽、可复用、易修改、易扩充等特性。本课程主要介绍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方法和C++语言的基本概念。以C++语言中的面向对象机制为主。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大量的程序实例和相关练习,逐步掌握C++的面向过程和面向对象的功能,从而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三、课程目标
结合专业培养目标,提出本课程要达到的目标。这些目标包括: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领略什么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把握C++程序设计的灵魂,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方法。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熟练掌握类与对象、多态性、
继承、函数重载等概念,熟悉Visual C++和Eclipse集成环境的使用,学会利用C++语言编程解决一般的应用问题。
1
\\\\\\\\\\\\\\\\\\\\\\\\\\\\\\\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学习C++语言的的面向对象成分,包括:类、对象、
派生类、虚函数、函数及运算符重载、友元函数、模板等等技术的过程中,使学生的思维和分析方法得到一定的训练,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纳和总结,逐步形成科学的学习观和方法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作为一个软件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的坚持不懈的学习精神,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和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为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是计算机类各专业的入门专业基础课。其内容需要计算机文化基础, C语言程序设计等先修课程的支持,同时又是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嵌入式系统等后续课程的基础,对学好上述后续课程的影响很大。
五、教材选用与参考书
1.选用教材:《C++语言程序设计》,郑 莉等,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7,
第4版。
2.参考书:《C++编程—数据结构与程序设计方法》,D.S.Malik著,晏海华、
蔡旭辉、常鸿等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年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C++语言描述(原书第2版) 》 约翰.逊鲍尔(Richard Johnsonbaugh)、Martin Kalin、杨贯中、 蔡宇辉 机械工业出版社 (平装 - 2011-06出版)
《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第7版) 》 萨维奇(Walter Savitch)、 周靖 清华大学出版社 (平装 - 2010-01出版)
六、课程进度表
表1 理论教学进程表
2
\\\\\\\\\\\\\\\\\\\\\\\\\\\\\\\
表2 实验教学进程表
3
\\\\\\\\\\\\\\\\\\\\\\\\\\\\\\\
4
\\\\\\\\\\\\\\\\\\\\\\\\\\\\\\\
* 实验类型:分演示性、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等四种。设计性实验指给定实验目的要求和实验条件,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现的实验;综合性实验指实验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与本课程相关课程知识的实验。
**实验要求:分必做、选做两种。以上所列为必做,以上没列但实验参考书中有列均为选做。
七、教学方法
教学方式分课堂教学、课程实验和课外项目三部分。其中,课堂教学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进行;课程实验和课外项目分组进行,学生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团队精神。
八、对学生的学习要求
1.学习本课程的方法、策略及教育资源的利用。
本课程的内容跨度较大,要多练多想,善于进行归纳总结,使所学知识条理化和系统化,达到将书“从厚读到薄”和“从薄读到厚”的境界;做好笔记,老师所讲的内容和例题与教材往往不一致,是老师自己的经验总结,注意将老师所讲内容与教材、参考书的比较,以深刻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
2.学生完成本课程每周须耗费的时间
为掌握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按约1:1的比例配比课外学时(预习、复习和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学生课外每周必须耗费的最少时间为3小时,学生完成本课程每周须耗费的最少时间为7小时。
3.学生的上课、实验、讨论、答疑、提交作业(论文)单元测试、期末考试的等方面的要求
课前预习,坚持上课,认真听讲,做好笔记,积极参与教学互动,主动与老师探讨问题;课后认真复习,独立完成作业。勤于动脑动笔,认真演算习题,培养自己的分析和计算能力;必须参加实验课,亲自动手独立完成规定的实验内容,并提交合格的实验报告。
4.学生参与教学评价要求
依照按学校规定,课程结束前1-2周内,按照学校统一安排,通过网上评教系统,回答调查问卷,实事求是地对本课程及任课教师的教学效果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是学生的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对促进教师改进教学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每个学生都必须参加。
九、成绩评定方法及标准
5
\\\\\\\\\\\\\\\\\\\\\\\\\\\\\\\
十、院(系)教学委员会审查意见
我院(系)教学委员会已对本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了审查,同意执行。 院(系)教学委员会主任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6
上一篇:土壤速效钾的测定-实验报告
下一篇:非谓语动词高考真题语法填空专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