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教学设计 提高课堂效率(2013年徐州市暑期初中教师培训讲座稿7月12日)

发布时间:2024-11-10

2013年徐州市暑期初中历史教师培训会讲座

优化教学设计 提高课堂效率贾汪区教研室 郑卫红 2013年7月12日下午

一、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设计中的几个重要环节(一)导语的冲击力——敲击学生心坎,穿透学生心灵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 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新课环节。一开始就把 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导语虽在一节课中只占很少的时 间,但它关系到整个课堂教学的效果,不可小视。 导课就是要用最短的时间与最强的冲击力让学生与 所学内容零距离接触。好的导言能准确把握学习主题, 再加上语言优美、设疑奇特、观点高屋建瓴,就能一下 子敲击学生心坎,穿透学生心灵,给学生强烈的刺激, 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欲望与兴趣。

初中历史课堂导语的具体作用(1)能将前后历史知识连贯,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2)能集中学生学习注意力,起到提示引导的作用。 (3)启发学生思维,起到激发思维培养能力的作用。

我们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经常用 的历史课堂教学导入的方法有以下几 种

复习旧知导入法; 图片资料导入法; 故事情节导入法; 事件情境导入法; 讨论探究导入法等等。

示例:案例1 《秦朝的统一》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 学习了秦国的商鞅变法。经过商鞅变法, 秦国的奴隶制废除了,封建经济和军事力 量增强了,逐渐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大的 国家,奠定了后来秦灭六国的基础。今天 我们来学习秦朝的统一。

案例2

从时间结点导入——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 军侵华公元1840年是中国农历的庚子年,这一年英国 凭借坚船利炮敲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到公元 1900年,又是一个庚子年,一群殖民者闯入了 北京,用和着中国人民鲜血的炮火,把大清威严 狠狠地踩在脚下,从此古老的中国完全陷入屈辱 的渊底。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那个干旱、焦躁 的夏天究竟发生了些什么事情?带着这些问题, 我们一起走进《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案例3

从现实事例导入——《美国南北战争》

美国总统奥巴马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在 学习《美国南北战争》这一课时,可以设置这样的 导语:“大家知道今天的美国总统是谁吗? ”学生 齐声回答:“奥巴马。”我又问:“那么你们知道 奥巴马最感谢的人是谁吗? ”学生们的好奇心一下 子就被激发出来,七嘴八舌地开始猜测,在这样的 情景下我向同学们公布答案:“奥巴马最感谢的人 是美国前总统林肯, 这是为什么呢? 让我们通过 今天的学习来揭开这个谜题。”这样的导语很容易 就引起了学生的情感共鸣,调动了学生的

积极性, 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投入到课堂学习之中, 结果 这一课的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案例4 从社会热点导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

案例5

图片导入——《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

卢沟桥

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

案例6在讲授《汉武帝的文治武功》一课时,可首先在PPT上打出 一张汉武帝的图片,向学生介绍:“这位是历史上非常有作为 的皇帝——汉武帝。他7岁时被册立为皇太子,16岁登基,在 位五十四年。汉武帝在位期间独尊儒术,击灭匈奴,开拓汉朝 最大版图,功业辉煌。大家仔细观察图片上的人物,特别是他 的表情,看看有什么发现?”学生听完介绍后进行仔细观察。 有的立刻举手发言:“老师,他的表情非常凝重。虽很威严, 但好像在思考一些不太容易解决的事情。”该同学的回答立刻 赢得了其他同学的赞同。“的确,汉武帝一生显赫,可是作为 一个帝王,他遇到过很多非常棘手的问题。今天我们学习的课 文内容就会告诉大家汉武帝一生中所面临的几个重大的问题。 包括政治上的王国问题,经济上的改革,思想上的统一和军事 上攻打匈奴。可以说四个问题的成功解决,成为汉武帝一生中 最大的功绩。”这种导入方法,通过图片进行,比较直观,符 合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

案例7如在学习八年级历史下册《朋友遍天下——打 开外交新局面》一节课时,可作如下设计: 出示历史照片1971年11月15日《乔冠华在26 届联合国大会上》。当时,西方媒体称乔冠 华之笑“极富感染力”,“震碎了议会大厅的玻 璃”。为何乔冠华会发出如此爽朗自信的大笑? 图片背后有着怎样的背景?让我们把历史镜头 拉回到上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史上辉煌瞬间。

案例8

一位老师在执教《经济全球化的趋向》一课时,采 用了这样的导入方法:大屏幕打出本地的一幅广告牌: 可口可乐。然后介绍可口可乐公司,再拿出两瓶可口可 乐实物,增强课堂效果。这样的导入让人眼前一亮,学 生的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课堂气氛很好。 但这位老师没有趁热打铁,导入新课,反而画蛇添 足,接着介绍百事可乐,再问“你平时还接触过哪些世 界著名的跨国公司的商品和服务呢?”并以自己所穿的 外国品牌的服装为例进行说明。整个导入过程用时五分 多钟。其实后面的例子和前面的例子是平行的、重复的, 如果一个例子已经可以把问题说得清晰透彻明白了,就 没有必要再做无用功。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很 多老师非常容易陷入这样的误区:面对一大堆生动形象 的例子,舍不得放弃,不懂得取舍,把课堂变成史料的 堆砌,使导入环节变

得过分冗长拖沓,影响了教学效果。

(二)过渡语巧设计——知识有机联系,搭建过渡桥梁

案例对比:学习《秦末农民战争》一课,在讲完了第一个子目“ 秦的暴政”之 后: 第一种设计:第一个子目秦的暴政讲完了,下面我们 学习本课的第二个子目大泽乡起义。 第二种设计:正是由于秦朝的这种残暴统治,使得广 大民众难以为生,对秦朝统治不满情绪日益高涨, 全国像是布满了干柴,有一颗火种就能燃起熊熊大 火。那么,这反秦的火种是怎样点燃的呢?这就是 下面我们要学习的大泽乡起义。 点评:第二种设计不过是加了几句话,就显得自然流 畅多了,也使得两个子目之间有了有机的联系,使 讲述的历史过程显示出必然的发展。

过渡语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讲述中的“过渡”,本身并不承载或传 递明显的实质性信息,像上面所举的例子, 是没有新的知识点的。既然如此,有没有这 种过渡似乎并不重要。但从上面的例子中可 以看出,如果过渡得好,效果明显提高。这 是因为过渡可以使被划分成不同部分的实质 性信息得以激活、释放、润滑、衔接,产生 出必然的联系,形成整体性的信息。

初中历史教学过渡语的必要性首先,中学历史学科教学中的知识体系,是按照一定的主题 加以编排的,这种编排是对史事进行了选择和剪裁的。在教学过 程中,对这种由主题所建构的历史知识系统,还需要教师和学生 一起对其结构、层次建立起联系。 其次,历史知识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具体性。每一个历 史事件、每一位历史人物、每一种历史现象,都是具体特定的, 有其明显的个性和排他性。对于这一个个具体知识的教与学,必 然要有沟通和联系。 再次,教学的实施是分为一节节课来进行的,每一节课的内 容又分成几个部分。课与课之间、一课的各部分之间,需要有衔 接,才能使相对独立的部分构成整体。 这些,都离不开过渡。所以说,讲述史事时的过渡,不仅仅 是 语言表述技艺的问题,而且是对教学内容处理的问题。从这个意 义上来说,过渡就不是可有可无的,而且是相当重要的。

过渡的类型: (1)学习主题之间的过渡初中历史教科书,是将教学内容分为若干个学习主题, 每个学习主题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各主题之间的编排只是大 致上按照时间发展的顺序,有时会出现时空单位之间的“空 档”或“错位”。 案例1 中国古代史的第三个学习主题是“统一国家的建立”, 下设五个课题,分别是秦朝的统一、秦末农民起义、汉武帝 的文治武功、张骞通西域、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而下面第 四个学习主题是“政权

分立与民族融合”,其第一个课题是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这种编排,就出现了时空上的“空档 ”,即东汉的历史被隐去了。那么,在教学的实际中,教师 要从第三个主题转入到第四个主题,是很难从西汉直接跳到 三国的。这里,就需要有过渡,以使这两个主题的教学衔接 上,尤其是使第四个主题的进入得以顺畅。

优化教学设计 提高课堂效率(2013年徐州市暑期初中教师培训讲座稿7月12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