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宪法序言的论说方式(2)

时间:2025-05-01

法制史结课论文,聊一聊中外宪法序言的差异

成议会的议员是代表法国人民的利益,因此《人权宣言》是法国人民的意愿之所在,随后的强调实则表明了“人权”的法律宗旨地位。从目的表述来看,宣言明示了社会成员的权利义务,使其有法可依;宣言规范了立法、行政以及政治机构,使得它们能够更好的为人民服务;宣言作为解决纠纷的依据,确定了众多原则来保护人民。

俄罗斯历史上社会性质的重大变化对其宪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俄罗斯联邦宪法》序言部分包括对宪法内容的概括——确认自由、平等、民族自治、崇尚正义、维护国家主权和统一、坚持民主等原则;说明立宪原因——保卫国家的责任,意识到国际社会成员的地位;目的——实现祖国的繁荣、昌盛。尤其是提到自己是国际社会的一部分,充分体现出俄罗斯对于国际关系的高度重视。

就形式上看,相比于上述四个资本主义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序言篇幅极长,叙述了立宪背景,概括了主要内容,确定了本宪法的地位。立宪背景以回顾二十世纪中国发生的四件大事即辛亥革命创立了中华民国、新中国的成立、中国社会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成就为出发点,得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结论;接着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再写明实现国家根本任务的国内外有利条件;最后强调宪法的根本法地位。

一来,从“序言”的定义这一角度,各国宪法序言存有共同点——都明晰了宪法文件的法律效力。二则,对比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外宪法序言在侧重点上表现出的明显差异:

首先,从国家阶级属性上看,英、美、法、俄是资本主义国家,但在其宪法序言中却并未提及这一问题;恰恰相反,中国宪法序言多次强调,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其次,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法序言都确立了立法宗旨,也可以说是立法目的,中国宪法序言却并未明确涉及这个方面,只是比较模糊地隐含在了对立法背景的描述之中,比如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保卫国家主权、建设友好国际关系等。

再次,在规定原则的具体内容和强调力度上各国宪法序言也有所不同。资本主义国家高举“人权”大旗,辅之以平等、自由等一系列口号,充分表明其对于宪政民主的高度重视;中国则比较注重国家主权的不可侵犯,以及维护国家统一、团结,实现国家繁荣富强的集体主义,对人权的关注相对偏少。值得注意的是,

中外宪法序言的论说方式(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