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宁波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发布时间:2024-11-10
发布时间:2024-11-10
197-宁波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第23卷 第3期 2010年5月
宁 波 大 学 学 报(人 文 科 学 版)
JOURNAL OF NINGBO UNIVERSITY(LIBERAL ARTS EDITION) Vol. 23 No.3 May 2010
宁波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李 龙,贾让成,方 芳
(1.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旅游学院,浙江 宁波 315100;2.宁波天一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 宁波 315100;3.宁波大学 商学院,浙江 宁波315211)
摘要:宁波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联动开始进入“发展阶段”,但也面临着两产业间关联度低、彼此互动不足和联动发展速度不快的现状,造成此现状的主要原因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制造业层次低下、供给与需求的错位、商业和政策环境不完善、资源结构不能适应发展需要等,为此宁波政府需从微观、宏观和机制三个层面着手,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互动发展。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联动;投入产出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 - 5124(2010)03 - 0085 - 05
1
2
3
生产性服务业是指为保持工业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促进工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保障服务的服务行业,它是与制造业直接配套的、从制造业内部生产服务部门而独立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服务业。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表明,制造业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基础,制造业越发达,生产性服务业就越发达;制造业越落后,生产性服务业也越落后;而反过来生产性服务业又支撑着制造业的发展,它贯穿于制造业企业生产的上游、中游和下游诸环节中,以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作为主要投入品,把日益专业化的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引进到制造业中去,提高了制造业的竞争力。
不同时期香港、新加坡、台湾、韩国、日本、美国等六个经济体发展模式的研究表明: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和就业比重增长、制造业增加值比重和就业比重下降是多数发达经济体经济发
[3]
展的一般模式。Guerrieri和Meliciani 对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六个代表性国家的投入产出分析表明,制造业是生产性服务业产出的主要需求部门,它同时决定着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4]
程度及其国际竞争力水平。Paolo,Valentina 运用技术差距方法以OECD服务贸易和工业数据为基础,采用国家专业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水平等指标,对OECD中11个成员国的实证研究表明,制造业基础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影响,一国服务经济的发展成效与制造业结构密切相关。
我国学者李冠霖运用投入产出法分析了美国、日本、英国、澳大利亚、俄国和中国等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产业关联效应。研究表明,随着制造业的社会化和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服务业及其内部各行业向制造业提供的中
[6]
间投入服务会不断增加。顾乃华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和DEA方法,探讨转型期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竞争力的关系。研究表明,在我国经济转型期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有利于提升制
[5]
一、文献综述
20世纪70年代以来,生产性服务业迅速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部门增加值和就业比重呈逐年
上升的趋势,引起了经济学家的广泛关注,而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之间联动关系就成了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焦点。
Park S H最早以1975年和1985年投入产出表为基础,深入分析了太平洋地区八个国家制造业与服务业共生关系的演进,并运用依赖度(Dependency Ratio)指标来测度制造业与各种服务活动的关系。Wong Y C和Tao Zhigang通过——————————————
[2]
[1]
收稿日期:2009 - 12 - 22 基金项目:宁波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G09-A15)。 第一作者简介:李 龙(1980 -),男,甘肃天水人,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学院讲师。
197-宁波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86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0
造业竞争力;地区的市场化程度越高,生产性服务业同制造业之间的互动关系就越突出,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就越有利于提升制造业竞争力。陈
[7]
宪、黄建锋对中国31个省市2000年截面数据的回归分析表明,生产者服务业在提高制造业生产效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接近服务业作为整体对制造业生产率促进效应的三倍。但王金武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研究表明,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良性互动尚未形成。
本文通过对宁波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产业关联的定性和定量分析说明宁波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联动发展状况和存在问题,结合宁波市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发展现状以及城市战略定位的要求提出宁波市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的方向和具体对策,对优化宁波地区产业结构产生指导作用。
图1 宁波市制造业和服务业增长变化图
[8]
互动的情况,从宁波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见
图2)中可以看出,近5年来宁波市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就业人数在同步稳定增长,生产性服务业从业人数增幅高于制造业,这也印证了发展速度上的差别。从宁波二、三产业比重变化图(见图3)上看,宁波第二、三产业间的比重由3:1逐步缩小到3:2,但“十一五”以来趋于稳定;
③
而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比重(见图4)变化来看,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制造业就带动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
间的比重正在稳步增加。
二、宁波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
动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宁波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来促使地方产业的互动、加快地区经济的发
展。大力发展服务业、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互动成为带动宁波经济发展的新方向。那么宁波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之间互动处在什么样的阶段,正在朝什么样的方向发展,呈现何种态势?是我们首先要明确的问题,下面从整体上和结构上两方面来分析。 从整体上看,“十五”以来宁波地区制造业
①
和生产性服务业实现了同步增长和共同发展。从②
图1中我们可以看到2000年到2007年宁波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略快于制造业的发展速度,服务业平均增速为14.8%,快于制造业平均增速14.2%,受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宁波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增速同幅回落,但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共同发展的趋势没有改变。宁波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从业人数变化图刻画了宁波市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从业人数的增长和变化情况,
间接反映了宁波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整体 ———————
图2 宁波市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从业人数变化图
上面我们从整体上阐述了宁波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联动发展的过程,反映出两者变化的同步性,直接体现了近年来宁波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互动的宏观状态,下面我们再通过宁波投入产出表从结构上进行微观分析。
借助宁波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部门关联
① 本文对生产性服务业统计部门的界定参考了夏杰长《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推动我国服务业结构升级的重要途径》,《经济研究参考》,2008年第45期。2000年以前统计的数据中没有将商业细分,也缺少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统计数据,因此1997年的生产性服务业以商业代替租赁业和商务服务业数据。 ② 由于统计数据的限制,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增长变化数据以工业和服务业指标作为替代,数据来源于《宁波统计年鉴》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
③ 图4纵坐标表示宁波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比例,由于部分年份的数据缺乏,只能以趋势变化图替代。
197-宁波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第3期 李 龙等:宁波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87
过程中又大量消耗其他部门的产品,具有较强的
辐射作用,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第三象限的部门为影响力系数小于社会平均值1而感应度系数大于社会平均值1的部门,属于弱辐射力强制约性的部门;第四象限的部门为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均小于社会平均值l的部门,这些部门属于弱辐射力弱制约性的部门。
从宁波制造业部门关联交叉比较表中可以
图3
宁波二三产业比重变化图
看出,宁波制造业各行业第一象限的部门包括: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服装皮革羽绒及其制品业,通信、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其他制造业,共8个部门且全为制造业部门,这些部门具有强辐射性,对包括部门生产性服务业在内的其他产业具有很强的带动作用。第二象限的部门包括: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工业,造纸印刷及文教用品制造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纺织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共7个部门,也全为制造业部门。
图4 宁波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比重变化图
交叉表(见图5),我们可以看出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产业结构内部的联动变化。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部门关联交叉比较表是以宁波投入产出表计算出的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各部门
①
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为纵横坐标、以社会平均值1.0为界划分成四个象限的关联表,其中处于第一象限表示为影响力系数大于平均值1而感应度系数小于平均值1的部门,属于强辐射力弱制约力的部门;第二象限区域表示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都大于1,其中的部门是其他部门所消耗的中间产品的主要供应者,
同时在生产
宁波生产性服务业各部门都集中在三、四象限,
生产性服务业的部门在图5中越往第三象限延伸,说明其在整个宁波经济中的推动作用越强,第三象限的部门包括:交通运输及仓储业、金融保险业、科学研究事业,其中交通运输及仓储业发展速度非常迅速,它对制造业提供的中间投入在生产性服务业各部门中居首位。第四象限的部门包括:租赁业和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综合技术服务业,邮政业,共4个部门,其中租赁业和商务服务业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值均在0.8左右,是新兴的产业部门;综合技术服务业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均不大,这表明这两个部门前向和后向关联程度均较弱。
上述两方面的分析说明,10年来宁波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对整个经济的辐射力在增强,制造业的扩张大大带动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服务功能开始多样化,对制造业的支
图5 宁波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部门关联交叉表
持也逐步在增强,宁波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互动已经跨越了相互联动的“起步阶段”,开始进入联动的“发展阶段”,但也反映出了宁波生
①
———————
① 由于宁波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各部门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的计算过程繁琐、数据比较纷杂,因此没有在本文列出。
197-宁波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88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0
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产业关联性低、彼此互动不足和联动发展速度不快的现状。 区块建设在稳步推进中,但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化水平不高,其中运输物流和金融保险、信息化配合程度和服务层次较低,专业化、集群化发展水平仍亟待提高。目前,宁波两产业的互动模式还是单单式,我们应该抓住产业结构调整和制造业升级大好时机,从现有的产业集群中发展和完善群群互动模式。
(三)加强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推动生产与服务模式转变和产业互动升级
目前宁波的大多数制造业产品仍处于附加值低、替代性比高的阶段,主要依靠低成本与生产规模上的优势占据市场,没有明显的竞争优势,更谈不上自主知识产权。即使一些发展较快的块状经济也缺乏必要的创新能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建立在信息化平台之上。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生产性服务业的虚拟化、网络化成为一种可能。同时,无论对传统制造业的信息化改造,还是以信息化带动和发展先进制造业,信息技术都将强化产业体系的整合。而由上文的产业关联分析可知,宁波信息服务业与制造业存在脱节现象,因此,当前宁波应将发展的注意力集中在信息产业上,产业政策也可以适度向信息技术倾斜。
(四)制定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战略规划、明确战略目标
宁波想要打造成南翼重要的经济中心,就有必要提出“生产性服务业适度超前发展”的战略目标,即生产性服务业增长速度要稍快于服务业的增长速度。从上文的分析可知,科学研究、信息技术与生产的结合并不紧密,为此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战略规划要与科学技术、工业发展规划相衔接。要明确提出通过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带动整个服务业加快发展及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思想,并明确不同时期支持发展的重点行业,深化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作。
(五)创新职业教育体制,为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发展提升和互动深化提供高素质人才
无论是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还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其最后都要回归到人力资源的问题上去,人力资源开发是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
三、促进宁波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
联动发展的对策
本文认为,当前宁波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联动进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削弱了与制造业互动的能力;制造业层次低下,影响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生产性服务供给与制造业需求错位,导致两者有效互动难以深入;整体商业和政策环境不完善,不利于制造企业的服务外包而形成的产业间互动;资源结构不能适应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发展提升和互动深化的需要。为此,宁波可以从微观、宏观、机制三个层面着手,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互动发展。在微观层面,鼓励制造企业服务外包、促进二三产业的分离,培育并发展一批竞争力较强的大型服务企业集团;在宏观层面,要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金融、会计、广告、法律等产业的迅速发展;在互动机制层面,要通过延长产业链和构建产学研联盟等方式,建立互动融合发展的机制。具体有以下措施:
(一)加快推进宁波制造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产业“水平分离”与“垂直联合”
为促使宁波制造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产业“水平分离”,宁波市加快了促进二三产业的分离步伐,2009年3月宁波市政府专门出台了《关于推进制造企业二三产分离发展的实施意见》,之后又确立了年内企业分离发展服务业300户、力争400户的目标,截止2009年6月底,全市已有被分离企业53家,分离后新设立企业59家,具有分离意向的企业116家,宁波制造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产业“水平分离”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在进一步促进推进企业分离发展服务业同时,我们也要强调通过政策引导、产业整合和集聚发展等措施促使宁波已经分离出来的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性业形成产业间的“垂直联合”。
(二)大力推进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式发展,实现制造业群和生产性服务群间“群群互动”
从总体上来看,虽然宁波生产性服务业功能———————
① 对生产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阶段的划分,参见:顾乃华,毕斗斗《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文献综述》《经济学家》,2006年第6期。
197-宁波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第3期 李 龙等:宁波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89
发展的智力保证。然而,宁波市制造业和生产性
服务业专业人才的输送仅仅依靠目前的教育办学模式是无法满足的。当前,我们必须改变原先轻视职业教育的做法,树立职业教育必须面向市场的理念,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建立新的机制和办学模式,加强岗位职业培训;有计划地在现有的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院校增设现代服务业紧缺的专业。同时,探索由宁波政府、高校职业院校和企业共同投入的人才实训基地建设,全面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也可以建立院校与企事业单位合作进行人才培育的机制,实行根据企事业用人“订单”进行教育与培训的新模式。把加强人才培养放到重要的位置,努力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努力造就一大批高层次、高技能的专业人才。 综上所述,宁波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制造业的升级、服务业与制造业联动的深化,都离不开大力发展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而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反过来又必须强化与制造业的互动。只有宁波的制造业分工更加专业化了,才能产生更多的生产性服务需求,才能更有力拉动宁波生产性服务业的增长;只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壮大了,产业层次提升了,才能为宁波制造业提供更多的科技投入和智力支撑。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联动既是当前宁波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也是今后宁波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基石,因
此我们必须把握全局、高瞻远瞩,大力促进生产
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联动的深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PARK S H. Intersector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Manufacturing
and Services: New Evidence from Selected Pacific Basin Countrise[J]. ASEAN Economic Bulletin, 1994, 10 (3):245-263.
[2] WONG Y C, TAO Z G. An economic study of Hong Kong’s
producer service sector and its role in supporting manufacturing [R]. Hong Kong :Hong Kong Institute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Strategy APEC Study Centre , 2000
[3] GUERRIERI M.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in producer
services[J/OL].SSRN,2004,3[2009-12-1].http:///abstract=521445
[4] PAOLO G, VALENTINA M. Technology an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the interdependence between manufacturing and producer services[J]. 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Dynamics, 2005, 16(2):489-500.
[5] 李冠霖. 第三产业投入产出分析——从投入产出的角度看
第三产业的产业关联与产业波及特性[M]. 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
[6] 顾乃华,毕斗斗,任旺兵. 中国转型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
制造业竞争力关系研究——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中国工业经济,2006(9):14-21.
[7] 陈宪,黄建锋. 分工、互动与融合: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演
进的实证研究[J]. 中国软科学,2004(10):65-71.
[8] 王金武.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分析及其对策研
究[D]. 武汉: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2005.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and the Strategy to the Interactive Development of the Advanced
Productive Service Industry and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Ningbo
LI Long,JIA Rang-cheng,FANG Fang
(1.City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Ningbo , Ningbo 315100, China; 2.Ningbo College of Health Sciences, Ningbo
315100, China; 3.Faculty of Business , Ningbo University , Ningbo 315211, China)
1
2
3
Abstract: Interactivity between the productive industry and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Ningbo has come into the
“developing-phase”, but these two industries are also faced with tardy tempo. There are several reasons that hinder the development of their relationship. So Ningbo government should take measures from different preconditioning level to mend this interactivity’s pace between productive service industry and manufacturing industry.
Key Words: producer service industries;manufacturing industries;interactive development;Input-Output method
(责任编辑 张文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