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的爸爸告诉你:怎样教育“问题孩子”
发布时间:2024-11-10
发布时间:2024-11-10
爱因斯坦的爸爸告诉你:怎样教育“问题孩子”
本文作者 高泽林
“问题孩子”与伟大成就
目前,我们的教育界有一种说法,他们常把学业成绩不理想,或者品德修养有问题的孩子称为“问题孩子”。其实,问题孩子是教育者心目中的另类,就是不正常的孩子、差生、没有发展前途的孩子。
如果用这个标准来看,爱因斯坦是一个典型的问题孩子。
1879年3月14日出生在德国乌耳姆城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他的父母都是犹太人。父亲赫尔曼·爱因斯坦开了一个制造电器设备的小工厂。母亲玻琳是受过中等教育的家庭妇女,非常喜欢音乐,在爱因斯坦六岁时就教导他拉小提琴。这个和睦、愉快的家庭中,亲人们都深爱着小爱因斯坦,但都为他的智力发育感到担忧。
他两岁后才开始说话,四岁多还说不清楚。六岁进入学校,每讲一句话前都要先认真思考小声嘟囔一遍才敢张嘴。他的成绩除数学外均属于中等水平。老师们嫌他“生性孤癖、智力迟钝”,责备他“不守纪律、心不在焉、想入非非”; 公开骂他:“爱因斯坦,你长大后肯定不会成器。”而且因为怕他在课堂上会影响其他学生,竟想把他赶出校门。他举止缓慢,不爱同人交往,同学们也都不喜欢他。
爱因斯坦的父亲到学校了解儿子的情况并问班主任老师,他的儿子将来做什么合适。老师对他的父亲老爱因斯坦断言:“做什么都无关紧要,你的儿子将是一事无成的”。
他还是个十分贪玩的孩子。每天,他不是在大街上闲逛,就是和周围的一群孩子到庄园或河边玩耍,像个十足的少年嬉皮士。
1895年,爱因斯坦来到瑞士苏黎世,准备投考苏黎世的联邦工业大学,但他榜上无名。第二年又考,才考上。
这样一位“问题孩子”,却是20世纪对人类影响最大的人物。
20世纪末,美国时代杂志公布了20世纪的“世纪人物”,第一位是科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第二位是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第三位是印度的圣雄甘地。
21世纪初,西方某个学术组织调查人们心目中近1000年中的100位伟大人物。结果,爱因斯坦又名列榜首。
爱因斯坦是20世纪物理学的两大支柱之一的相对论的创立者。1905年,26岁的爱因斯坦相继向著名的《物理年鉴》杂志递交了5篇论文。
第一篇提出了相对论,即时间、空间、质量,都是可变的,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牛顿力学只是低速运动物体规律的一种描述,是相对论力学的一个特例。第二篇是他对光电效应的量子解释,完满地解释了光电效应的原理。第三篇是对布朗运动的解释。相对论改变了现代人的物质观、时空观和运动观,光电效应成为他获得诺贝尔奖金的主要依据,对布朗运动的理论解释也是巨大的科学成就。科学史家认为,他这三项成就,每一项都有资格获得诺贝尔奖。
此后,爱因斯坦又创立了广义相对论,预言了激光原理,在统一场领域,作了开创性的理论研究。
“在我们这一时代的物理学家中,爱因斯坦将位于最前列。他现在是、将来也还是人类宇宙中最有光辉的巨星之一”,“按照我的看法,他也许比牛顿更伟大,因为他对于科学的贡献,更加深入地进入了人类思想基本要领的结构中。”
“问题孩子”之谜
哈佛大学教授瓦德·葛纳德提出的智力结构理论,可以解释“问题孩子”之谜。
他认为人类至少有八种智力:语言符号智力、数理逻辑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运动智力、音乐节奏智力、人类关系智力、自我认识智力、自然智力。该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这八种智力,只是每个人的优势智力各不相同。因而问题不在于一个人聪明不聪明,而在于他在哪方面聪明。
事实上,各种智力都发达的孩子是绝对没有的。
学校教育为了面对大多数孩子,只能用一个比较普遍的标准去评价孩子。这样,各方面都比较均衡而不突出的孩子,往往得到的评价是“优秀”,某一个方面特别突出而其它方面比较薄弱的孩子,就成了“问题孩子”,因为他的“总体水平”总是很低下。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在某一个方面非常突出,往往给人类作出的贡献就特别巨大。
不信,看一看。
美国的爱迪生只上了三个月学就被老师辞退了,因为他学数学时向老师提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二加二等于四呢,是谁规定的?这其实是个深刻的问题,就
是数学的规律是怎么来的。老师也许根本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于是认为他又笨又捣蛋,让他停了学。
遗传说的创始人孟得尔也被老师认为是坏学生,因为他问老师为什么有的苹果是红的,有的是黄的,老师的回答是上帝的创造。孟得尔又问:上帝是怎么创造的。这本来没有错,但是,老师却认为,对于上帝的创造,只能赞美,不能有疑问。
另一个大数学家欧拉,老师也不喜欢,因为他问老师天上有多少星星,又问,上帝是怎么将星星放到天上的。于是被开除了。
事实上,很多“问题孩子”其实是“天才孩子”,而很多“优秀”学生,也许只是平庸之辈。
愉悦的家庭气氛
爱因斯坦虽然是个“问题孩子”,可爸爸妈妈并不歧视他。相反,爸爸妈妈还给了他更多的关爱,让他的童年愉快地度过。
首先是妈妈的艺术教育。
爱因斯坦只有3岁的时候,有一天,母亲坐在钢琴旁悠闲地弹琴,优美动听的旋律从她的手指下流出。忽然,她回过头看见爱因斯坦正歪着脑袋,全神贯注地倾听美妙的乐声。母亲高兴极了,对他说:“瞧你,一本正经的,像个大教授! 哎,亲爱的,怎么不说话呀?”爱因斯坦没有说话,是因为他说不清楚音乐的感受,他只有3岁呀。母亲也知道这一点,知道爱因斯坦虽然说不出来,但对音乐的领悟是有的,于是,她又弹起了琴,让孩子在音乐声中感受它的魄力。爱因斯坦6岁时,母亲就开始教他练习拉小提琴。后来,爱因斯坦心理不愉快的时候,唯一的消遣就是音乐。音乐陶冶了他的情操、净化了他的灵魂。
他在《自述》中说:“在12—16岁的时候,我熟悉了基础数学,包括微积分原理。这时,我幸运地接触到一些书,它们在逻辑严密性方面并不太严格,但是能够简单明了地突出基本思想。”
父母亲根据他在数学方面的特长,给他买了不少数学方面的著作,让他自学,培养他的自学能力和钻研能力。
12岁那年,叔叔雅各布送给他一本欧几里得几何学。他通过自学,掌握了它的一些内容。他经过刻苦钻研,自己独立证明了毕达哥拉斯定律。正是这本书激发了他对数学的兴趣,激发了他的自学能力。他对问题的寻根究底,他的自学的能力,都是在家庭教育中培育的。他开始懂得,人的感觉只能发现世界的表象,只有理性才能发现世界内在的规律,而要有所发现,必须探究和思考。
小罗盘的启发
爱因斯坦小时候,有一次病了。他的父亲拿来一个小罗盘给他玩,爱因斯坦用小手捧着这个新奇的玩具,很快就被罗盘迷住了。只见当中有一根针在轻轻地抖动,而且始终指着一个方向。他把罗盘转了一个方向,可是,那根针却不肯跟着罗盘一起转,仍旧指着那个方向。他接着对罗盘进行了反反复复的测试,一会儿把罗盘捧在胸前,一会儿猛然把身体扭过去,一会儿又再扭过来。可是,无论罗盘放在什么地方,它的指针总是指向那个固定的方向。他又变换着各种方法:顺着转、倒着转,把罗盘翻过来转,侧着转、快速转、慢慢转,指针仍然指着那个方向。
奇怪!奇怪!真是奇怪!
“是什么力量拉着它一直指向这个方向呢?”爱因斯坦把罗盘放在那里,四处寻找,结果什么也没有发现。罗盘上那根小红针的方向为什么老是不变?他设想了种种原因来说明它为什么指向那个方向,他曾设想罗盘中有一个小人把握着它的指向。
后来,还是老爱因斯坦帮儿子解开了这个谜。
对罗盘的指南性的兴趣和探索,是他童年时代进行的一项科学研究项目。说明他对科学有着一种探究精神、有一种思考、追求真理的习惯。
这件事在他的印象中也特别深刻,多年以后,他在《自述》中说: “当我还是一个四、五岁的小孩,在父亲给我看一个罗盘的时候,就经历过这种惊奇。这只指南针以如此确定的方式行动,根本不符合那些在无意识的概念世界中能找到位置的事物的本性的(同直接‘接触’有关的作用)。我现在还记得,至少相信我还记得,这种经验给我一个深刻而持久的印象。我想一定有什么东西深深地隐藏在事情后面。凡是人从小就看到的事情,不会引起这种反应;他对于物体下落,对于风和雨,对于月亮或者对于月亮会不会掉下来,对于生物和非生物之间的区别等都不感到惊奇。”
从此,好奇的爱因斯坦总喜欢“独往独来”。别的孩子拿着木棒、小枪玩打仗的游戏,他却一个人在角落里玩积木,还喜欢用卡片搭房子,一直搭到14层那么高。其实,他不善于与小伙伴们交往,是因为他主要的精力用于思考和探索。有时候,他还请父亲当助手,帮他搭制别的东西。父亲支持他的这种探索和思考,因此不管父亲的工作有多忙,总是有求必应。父子俩常常玩起来错过了开饭时间。从那些“建筑”中,爱因斯坦感到了创造的乐趣。
爱因斯坦从小养成了思考、探索、追求真理的习惯,正是这个习惯,使他登上了科学的顶峰。
宽容的力量
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孩子,因此,他们不适应学校教育而成为“问题孩子”,也就不足为奇了。家长对这些孩子,应该要给予更多的宽容和理解。
当他在学校表现不令老师满意,没有尝到成功的欢乐时,家长千万不能雪上加霜地再给予批评和指责,而只能雪中送炭地给予关心和鼓励。这样,孩子的心理才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当爱因斯坦的爸爸听到老师对他的评价时,他的做法是科学的,是正确的。 学校里的老师一而再、再而三地认为他是个反应迟钝、不会有出息的孩子。他没有享受到一点成功的欢乐,也没有实现自己的价值的机会。老师的鄙视,必然会在他的心灵里造成一个巨大的阴影。爱因斯坦很可能成为一个自卑、自弃的学生。而自卑、自弃的人在困难面前畏畏缩缩,缺乏进取精神、独立思想、缺乏主见。这样,他就会一事无成。
幸运的是,爱因斯坦遇到了一个好爸爸。爸爸没有让他在家里再遭到哪怕一点点的贬损,这大大地增强了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是爸爸的家庭教育弥补了学校教育的缺陷。他仍然成长为一个精神健康的孩子。他在家里享受到的是平等的地位,自始至终的尊重,永不停止的鼓励,正是这些,让他有勇气面对自己做得最糟糕的小板凳,也让他有勇气在老师面前拿出自己更糟糕的小板凳。这说明,他敢于正视自己的不足,有充分的自信心。
爱因斯坦的父亲每次到学校去,听到的都是老师对自己孩子的批评和贬损。但是,爱因斯坦的父亲宽容孩子的“成绩”糟糕,宽容孩子的“平凡”,宽容孩子的弱点乃至错误。
正是这颗宽容的心小心地呵护着孩子脆弱的心灵。可以想象,如果没有父母对他的呵护,如果父母像老师一样粗暴地践踏孩子的心灵,如果父亲从学校回家后对孩子一阵谩骂甚至殴打,爱因斯坦的自信心、创造性会发挥出来,成为一个杰出的科学家吗?
学校对孩子的评价,不一定是非常客观、正确的。学校对孩子的评价,适宜于大多数的孩子,但不一定适宜于你的孩子。
你要有一个评价自己的孩子的标准。你不要被学校的评价弄昏了头,从而认为孩子真的是一无是处。
含蓄而形象的批评
爱因斯坦这个“问题孩子”让母亲常常忧心忡忡,她再三告诫爱因斯坦说:“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你现在不学一些东西,长大了如何能出人头地呢?”爱因斯坦总是不以为然地回答说:“你瞧瞧我的伙伴们,他们不都和我一样吗?”
父亲看在眼里,没有像母亲那样唠唠叨叨,他在寻找机会。他知道,批评孩子要讲究一定的策略,而且,还要有效的情景,效果才会好。终于有一天,机会来了。
他把又想出去玩的爱因斯坦叫住了。
父亲说:“昨天,我和咱们的邻居杰克大叔去清扫南边工厂的一个大烟囱。那烟囱只有踩着烟囱内的钢筋踏梯才能上去。你杰克大叔在前面,我在后面。我们抓着扶手,一阶一阶地终于爬上去了。下来时,你杰克大叔依旧走在前面,我还是跟在他的后面。后来,钻出烟囱,我们发现了一个奇怪的事情:你杰克大叔的身上、脸上全部被烟囱里的烟灰蹭黑了,而我身上竟连一点烟囱灰也没有。” 爱因斯坦的父亲继续微笑着说:“我看见你杰克大叔的模样,以为我肯定和他一样,脸脏得像个小丑,于是我就到附近的小河里去洗了又洗。而你杰克大叔呢,他看见我钻出烟囱时干干净净的,就以为他也和我一样干净呢,于是就只草草洗了洗手就大模大样上街了。结果,街上的人都笑痛了肚子,还以为你杰克大叔是个疯子呢。”
爱因斯坦听罢,忍不住和父亲一笑起来。父亲笑罢,郑重地对爱因斯坦说:“其实,别人谁也不能做你的镜子,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镜子。拿别人做镜子,白痴或许会把自己照成天才的。”
爱因斯坦听了,顿时满脸愧色。
爱因斯坦从此离开了那群顽皮的孩子们。他时时用自己做镜子来审视和映照自己,终于映照出了他生命的熠熠光辉。
“问题孩子”需要批评,可爱因斯坦的父亲批评孩子,讲究了一定的艺术性。
首先,他批评孩子是以爱心为基础,以宽容为核心。他对孩子的错误行为不是声色俱厉地斥骂,而是和风细雨般的轻描淡写。
其次,他把说理喻于形象的叙事中,通过一个浅显的小故事,把道理蕴含其中,孩子喜欢听,也容易接受故事中的道理。
再次,他善于抓住批评的时机,做到了适时适度。在身边的事刚反生的时候,在孩子将要犯错误的时候,这都是批评的好时机。
下一篇:第一章课后习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