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信仰心理的需要层次理论阐释
发布时间:2024-11-10
发布时间:2024-11-10
宗教信仰心理的需要层次理论阐释
宗教信仰心理的需要层次理论阐释
作者:张明凡 指导老师:朱进富 副教授
内容摘要:本文在对宗教心理学的基本概念进行辨析和对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进行基本的把握的基础上,以需要层次理论作为工具,对宗教信仰心理从需要层次理论的角度进行深入研究。在宗教心理学的范畴内,将宗教信仰的心理问题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联系起来进行研究,用需要层次理论来阐释宗教信仰心理,这是一个崭新的理论角度,它不仅可以使我们对宗教心理的研究更加详尽和明确,而且具有独到的、创造性的理论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需要层次理论 宗教心理 阐释
宗教信仰问题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在近代之前,学者大多是从神学、哲学入手对宗教信仰进行研究。近代以后,人们逐渐认识到对宗教的研究的角度不但可以从文本、经典、哲学思维入手,也可以从人类的现实生活处境以及人类自身的心灵、心理状态去了解。由此,对于宗教的研究也更加科学化、人性化、全面化。在这方面,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可是遗憾的是,迄今人们并未予以充分关注。本文尝试运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对宗教信仰的心理问题进行研究,以期对宗教信仰心理作出一种有价值的创造性的阐释,从而弥补以往研究之不足。
本文的基本思路是,首先对宗教心理学的基本概念进行辨析;其次对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进行基本的把握;然后在此基础上,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对宗教信仰心理作出阐释。
一、宗教心理学的相关概念辨析
宗教心理学,从通俗的意义来讲,是研究宗教信仰的心理活动特点和规律的应用社会心理学,是介于心理学、宗教学和社会学之间的一个边缘学科。宗教心理
宗教信仰心理的需要层次理论阐释
学涉及到很多概念,比如宗教的认同和宗教的皈依概念,还有作为宗教心理学研究主体的宗教徒和非宗教徒概念等等,在下文中我会着重进行阐述。
1、宗教的定义
一提起宗教,往往使人联想到上帝、大佛、神仙、真主,那些香烟缭绕的庙宇、庄严神秘的教堂,还有那些日日虔诚朝拜的信徒。那么宗教究竟是什么?如何给宗教下一个确切的定义恐怕是绝非易事。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定义最纷杂、最令人莫衷一是的莫过于“宗教”一词。“宗教”一词的现代涵义源自拉丁文的“religio”,
①其意为“义务、约束”,特指“人与神明之间的约定”,但这也只是宗教的字面含义。
许多学者都曾经试图从不同角度对宗教进行定义,无论从定义的外延还是从定义的内涵来对定义分类,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复杂的宗教现象。它们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每一种类型都有自己的长处。但如果非要在这里给宗教一个定义的话,我比较倾向于克利夫德·基尔茨对宗教所进行的象征性定义(后来也有学者干脆把这类象征性定义归入了功能性定义一类)。基尔茨认为:“宗教是一套信仰体系,旨在通过对生存的一般秩序观念的表率和以对事实的预言的形式来表现这些观念在人心中建立强有力的、普遍持久的情绪和动机,并使这些情绪和动机看起来似乎是唯一存在的。”②可以说,宗教不仅作为一整套公认的社会形态对人格的发展产生作用;另一方面,宗教作为人类的精神活动,本身也反映了人类追求人格完善与心灵升华的倾向。③
2、关于宗教心理学
以上对宗教定义的概述我只是想对宗教有一个大概的认识,其实本文并不是希望把研究重点放在研究宗教本身或者其相关理论上,而是旨在宗教学体系中的宗教心理学上。宗教心理学是这样一门兼有宗教学和心理学的学科,宗教心理学是对宗教的内在性、纵深性的或者说是关于宗教体验的所谓“内在性”或“深蕴性”的探究,它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宗教徒(区别于非教徒的)和有宗教行为的人的心理特 梁丽萍:《中国人的宗教心理——宗教认同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3页
[英]基尔茨:《作为文化体系的宗教》,塔卫斯多克出版社,1965年 ,第4页
③ 梁丽萍:《中国人的宗教心理——宗教认同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11页 ①②
宗教信仰心理的需要层次理论阐释
征。①
无论怎样评价宗教在社会和个人生活中的作用,都不可能不同意这样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即宗教信仰乃是人的主观世界、人的心理、人的意识的现象。②离开心理分析既不可能正确理解宗教作用于人们的意识和行为的途径和渠道,也不可能理解其在个人和社会中的作用和地位。由此,研究宗教信仰在教徒心理的根源就必须首要关注宗教的信教者。在本篇论文中,我把注意力集中在宗教徒的心理上,特别是宗教信仰与宗教徒的心理之间的关系,而我的论文中建立这种研究关系的桥梁,就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这在后文中会进行详细的阐述。
3、关于宗教徒
正如上面所讲,研究宗教心理学就必须要先了解宗教的载体——宗教徒,也就是那些具有特定宗教信仰及宗教行为的信教者身上。“宗教徒”这一概念作为信教者的同义词,其本身已经强调出“信仰”的心理现象在信教人生活中的作用。③在现实世界中有一部分是信教者(教徒),另一部分是不信教者(非教徒)。他们的主要差别并不在于政治态度和经济行为,而在于具有不同的信仰和由此产生的部分不同的社会行为。④研究到这里,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当今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能提供一份较精确的信教者或不信教者的统计数字,更不用说全球宗教徒的统计数字了。这无疑是大大出乎我的意料的,我对此现象的理解是,我们似乎缺乏一个确切标准来区分教徒与非教徒,甚至存在这样一些人,他们自己都无法清楚的界定自己是否属于宗教徒。那么,何为信教者?对这个问题的回答看似简单,实则并不容易。信仰首先应属于心理层面上的,当然我们无法忽视众多的宗教行为,但这些行为也无疑是受到每个人内在意识的驱使,所以对这个问题的回答,还是应从宗教徒的心理状况上来分析。⑤到这里,我想引出一个新名词——宗教认同。
4、关于宗教认同
宗教认同是指个人以群体中的一分子的身份来界定自己。社会存在着不同的 [苏]德·莫·乌格里诺维奇 著 沈翼鹏 译:《宗教心理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年,第16页
[苏]德·莫·乌格里诺维奇 著 沈翼鹏 译:《宗教心理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年,第30页 ③ [苏]德·莫·乌格里诺维奇 著 沈翼鹏 译:《宗教心理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年,第16页 ④ 李德安 著 若水 译:《超个人心理学:心理学的新典范》,台湾桂冠图书公司,1992年,第259页 ⑤ 戴康生 彭耀:《宗教社会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50页 ①②
宗教信仰心理的需要层次理论阐释
群体,属于这些群体的个人经常以这些群体成员的一分子来界定自己的身份。因此,认同的本质不但是“心理”的,它也包含“群体”的概念,是一项自我的延伸,是将自我表现视为一个群体的一部分。宗教认同是界定个人以及社会生活中与群体有关的诸元素之间的适当关系的模型。①
“认同”概念最早是由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和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所提出。心理学家埃里克森(Erikson)对认同问题做了更进一步的探究。埃里克森主要将认同运用于个人,他认为,认同并不是一个可由观察者做出客观估价的存在状态,认同感是一种社会心理稳定感,它明显的伴随物是身体的无拘束感,一种知道自己正向何处去的感觉,以及对预期将获得那些重要人物承
②认的内在信心。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宗教认同被界定为个人以及社会生活中与群
体有关的诸元素之间的适当关系。例如威廉·米勒(Warren E. Miller)指出:我们每一个人大部分的私人认同,都来自于我们所属的团体。认同的本质不但是“心理”的,它也包含“群体”的概念,是一项“自我的延伸”,是将自我表现视为群体的一部分。③
宗教认同是揭示个人与群体之间关系的概念,宗教认同有不同的层次水平,它可能只是一个单纯的宗教徒“名份”,也可能是仪式行为或自我的深度投入。用最通俗的话来说,我自己是否是“宗教大家庭”中的一员,决定了我是否是一名宗教徒,而我对这个大家庭的不同的投入程度,决定了我作为一个宗教徒的宗教认同层次。在宗教认同的建构过程中,社会中的个体会逐渐获得相应的宗教信仰观念,而宗教信仰正是宗教认同的必然结果。那么新的问题则又摆在我们的面前了,众多的宗教徒们是在什么理念动机的驱动下走上宗教信仰之路,达到宗教认同的呢?
5、宗教徒接触宗教信仰的动机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我找到了以下一份关于“宗教徒最初接触宗教信仰的主要动机与途径”的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宗教徒最初接触宗教信仰的动机依此为:强身健体、寻求心灵寄托、寻求真理与智慧、好奇心、承袭家庭宗教传统、社会的需 梁丽萍:《中国人的宗教心理——宗教认同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11页
② 梁丽萍:《中国人的宗教心理——宗教认同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13页
③ Miller, Warren E. and J. Merrill Shanks The New American Voter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Nathan, James. A., and Richard C. Remy 1996 ①
宗教信仰心理的需要层次理论阐释
要等等(如下图)。①让我们来进一步分析一下这一系列的动机,我们可以从中发现某些共同的东西,并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其进行解释。通过思考和研究,我发现“需求”这个概念可以非常完美的概括众多的动机。而提到“需要”,就不得不提到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H Maslow)的需要层次理论。通过对需要层次理论中五种基本需要与宗教信仰关系的分析,可以回答很多困惑我们的问题。
二、马斯洛及其需要层次理论概述
1、关于亚伯拉罕·H·马斯洛本人及其理论和影响
一个人除非在生命的每一刻都敢于倾听自己,倾听他自己的自我,
否则他不可能明智地选择生活。
——亚伯拉罕·H·马斯洛,《对人性的进一步探索》,1970
罗伯特·弗雷格曾说过,亚伯拉罕·H·马斯洛是一个敢于深深地倾听自己、倾听自己对人类积极潜力的坚定不移的信仰的人,他是先驱、梦想家、科学哲学家和乐观主义者。《时尚》杂志在其50周年纪念刊上有一篇位置显著的文章,评选出了20世纪中期最重要的美国人,马斯洛凭借其超强的影响力而毫无争议的位列其 梁丽萍:《中国人的宗教心理——宗教认同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74页 ①
宗教信仰心理的需要层次理论阐释
中。编者把马斯洛选为最有影响力的心理学家并且将其评为我们现代人性观的最重要的先行者。
亚伯拉罕·H·马斯洛(1908—1970)是当代最伟大的心理学家之一,曾担任美国心理学学会主席,他也是人本心理学的奠基者之一,有“人本心理学之父”之称。马斯洛是人本主义心理学或“第三势力心理学”最重要的发言人之一,他的心理学被称为“第三思潮”,①他认为一种综合性的行为理论必须既包括行为的内在的固有的决定因素,又包括外有的、环境的决定因素。②马斯洛的一生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心理学遗产,提出了许多精彩的理论,包括人本主义心理学科学观的理论、需要层次论、自我实现的理论、无动机理论、心理治疗理论、高峰体验理论等等。我这里不准备全面的涉及这些理论,而是就需要层次论展开下文的。
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基本假设
按马斯洛的理论,个体成长发展的内在力量是动机。而动机是由多种不同性质的需要所组成,各种需要之间,有先后顺序与高低层次之分;每一层次的需要与满足,将决定个体人格发展的境界或程度。由此,我们要对宗教徒的信仰动机进行分析,就必须要从需要层次理论着手对动机与需求进行研究。
人的一生实际上都处在不断的追求之中,他是不断有所需求的动物。③正因为人所具的这个属性,才使我们可以有生存下去的动力,才使人类文明不断前进,人类社会不断发展。
在马斯洛的理论中,人具有一系列复杂的需要,按其优先次序可以排成梯式的层次,其中包括四点基本假设:
已经满足的需求,不再是激励因素;
人们总是在力图满足某种需求,一旦一种需求得到满足,就会有另
一种需要取而代之;大多数人的需要结构很复杂,无论何时都有许多需
求影响行为;
一般来说,只有在较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较高层次的需求 第一思潮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其研究主要是基于临床观察;第二思潮为华生的行为主义,注重事先仔细控制下的实验室实验。
② [美]戈布尔 著 吕明 等译:《第三思潮:马斯洛心理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19页 ③ [美]戈布尔 著 吕明 等译:《第三思潮:马斯洛心理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42页 ①
宗教信仰心理的需要层次理论阐释
才会有足够的活力驱动行为;
满足较高层次需求的途径多于满足较低层次需求的途径。
这四条基本假设是支撑需要层次理论的基础,在此基础上需要层次理论才可以成立并且经得住事实的考验。马斯洛还指出,“基本需要受到挫折会造成心理变态;基本需要得到满足,无论从心理上还是生理上说,都会使人变得健康。”①在确立了这四条基本假设之后,我将对马斯洛提出的五种需要逐一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具体讨论它与宗教信仰的关系。
三、五种需要及其与宗教信仰心理的关系
下面,我们分别就人的五种需要与宗教心理的关系做出具体分析。
1、生理需要及其与宗教信仰心理的关系
生理需求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的要求,这类需求的级别最低,人们在转向较高层次的需求之前,总是尽力满足这类需求。就像一个人在饥饿时不会对其它任何事物感兴趣,他的主要动力是得到食物,此时在食物、安全、爱和受人尊重中,对食物的渴望将是最为强烈的。毋庸质疑,这些生理需求在所有需求中占绝对优势。假如一个人在生活中所有需求都没有得到满足,那么生理需求而不是其他需要最有可能成为他的主要动机,这是必然的。这种生理需求带来的效用在特定环境下可以对整个机体产生影响,也就是机体受生理需求的主宰,其他需求可能变得似乎全然消失或者退居幕后。
当全部能力都被投入到解决饥饿的活动中去。这些能力的状态几乎
完全为解决饥饿这一目的所决定。感受器、效应器、智力、记忆、习惯,这一切现在可能仅限于是解决饥饿的工具。那些对于达到这一目的没有用
处的能力则处于次要状态或者隐藏起来。在这种极端的情况下,写诗的冲
动、买车的欲望、对美国历史的兴趣、对每一双鞋的需求等,都被忘记, [美]亚伯拉罕·马斯洛 著 刘烨 编译:《马斯洛的智慧——马斯洛人本哲学解读,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第55页 ①
宗教信仰心理的需要层次理论阐释
或者变得只具有第二位的重要性。①
乍看起来生理需求似乎和宗教徒选择宗教信仰的动机没有任何关系,但我认为我们无法忽视宗教信仰的一个重要功能,那就是可以使生理上的危机发生的越来越少。当生理需求得到一定满足时(仅仅是在维持机体的生存的边缘),此时宗教信仰的介入可以减少一定的人的生理需求量,正如我们经常会说的“精神的力量是无限的”。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生活在一些经济落后、物质生活相当匮乏的地区或时代的人们反而对宗教更加的热衷,我相信宗教信仰在他们那里也许会填补一些由于生理需求得不到充分满足而带来的空虚,这会成为一些人选择宗教的重要动机,尽管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这点。不得不说的是,往往这类宗教徒对宗教认同的层次是十分高的,对信仰也非常虔诚。另一方面,一些因为生理需求得到极大的满足而成为宗教徒的人也不在少数,这是符合需要层次的动力学的,后面还会有具体的解释,这里就先不多说了。
2、安全需要及其与宗教信仰心理的关系
如果生理需要相对充分地得到了满足,接着一整套新的需要就出现了,马斯洛把它们大致归纳为安全类型的需要,比如安全、稳定、依赖、保护、免受恐吓、焦躁和混乱的折磨、对体制的需求、对秩序的需要、对法律的需要、对界限的需要以及对保护者实力的要求等。虽然我们的研究兴趣主要是成年人,但通过观察儿童我们可以更清楚的了解到安全的需要对人的影响,因为大多数成年人会“不惜任何代价压抑”安全需要不被满足而带来的反应。而幼儿根本不抑制这个反应,“当他们突然受到干扰,或者跌倒,或者受到高声喧哗、闪电以及其他异常的感官刺激的威吓,或者受到粗鲁的对待,或者在母亲怀中失去支持,或者感到食物不足,等等,他们就会全力以赴地作出反应,仿佛遭遇了危险。”②
下面再回到有关宗教心理学的范畴中来,由于对安全的需求导致我们每个人都具有这样的偏爱:偏爱熟悉的事物,而不是不熟悉的事物;或者偏爱已知的事物,而不是未知的事物。由此,我们更愿意自己身处于的世界是个秩序化、稳定化的世 [美]亚伯拉罕·马斯洛 著 许金生 等译:《动机与人格》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9页 第20页
② [美]亚伯拉罕·马斯洛 著 许金生 等译:《动机与人格》,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2页 ①
宗教信仰心理的需要层次理论阐释
界,而宗教恰恰可以帮助人们在思想中构建这样一个和谐的世界。“那种想用某一宗教或者世界观把宇宙和宇宙中的人组成某种令人满意的、和谐的、有意义的整体
①的倾向,多少也是出于安全的寻求。”所以说安全的需要完全成为了宗教徒选择宗
教信仰的又一大动机,甚至我们可以反过来思考,宗教本身就是部分的由安全需要所促成的(当然,同时还会有别的促成因素发生作用)。
马斯洛还指出,安全需要存在于各种状态中,但经常不被我们所察觉。但当人们处于真正的危机状态中,往往就会把安全需要看做是调动机体潜能的活跃和支配因素,这些危机状态包括:战争、疾病、自然灾害、犯罪浪潮、社会解体、神经症(neurosis)、脑损伤、权威的崩溃、长期恶劣的形势等。②在人处于此种状态下,会更有可能达到宗教认同,成为宗教徒,因为此时宗教信仰是他们满足安全需要的重要途径之一,就好像是给溺水的人扔去的救生圈一样。在这里宗教信仰不仅仅是一种精神寄托,同时也充当了带来希望与光明并且帮助信教者幻想理想世界的角色。
3、归属和爱的需要及其与宗教信仰心理的关系
当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都很好地得到了满足,爱、感情和归属的需要就会产生,并且以此为中心。不同于前面提到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对爱的需要包括感情的付出和接受,所以我认为归属和爱的需要是主观性比较强的需要。如果这样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机体本身就会空前强烈地感觉到缺乏朋友、心爱的人、配偶或孩子,相信现实社会中的许多人都曾经有过这样的感受。
归属和爱的需要也许最适合和前面的宗教认同概念结合起来考虑。归属和爱的需要有这样的表现:一个人会渴望同人们建立一种关系,渴望在他的团体和家庭中有一个位置,他将为达到这个目标而努力。③马克思主义也有类似的观点,人的本质是社会历史中具体的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个体成长的历史,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是一致的,个人与社会是互动的,一个人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存在。甚至可以说,一个人必须要参与到社会集体中去,进行充分的社会化,才可以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社会的人,而宗教恰巧可以有助于人实现这种社会化,帮助人成 [美]亚伯拉罕·马斯洛 著 许金生 等译:《动机与人格》,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4页
[美]亚伯拉罕·马斯洛 著 许金生 等译:《动机与人格》,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5页 ③ [美]亚伯拉罕·马斯洛 著 许金生 等译:《动机与人格》,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6页 ①②
宗教信仰心理的需要层次理论阐释
为一个真正的人,同时也就是满足了他的归属与爱的需要。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社会化的过程和归属与爱的需要的满足是一体的。而许多宗教徒选择宗教信仰也许只是为了抵消广泛存在的疏离感、陌生感、孤独感等等,而现实中这些感觉往往会由于社会流动性增强、传统社群的瓦解、家庭活动的分散化、代沟和持续的城市化而变得更加恶化,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宗教信仰却始终活跃在
①现代人的意识范畴之中。通过宗教信仰的介入,可以帮助宗教徒更好的实现社会化,
也就是满足他归属与爱的需要。而从另一方面来说,社会发展进步又要求每个人实现社会化。在我看来如果一个好的社会要发展、要健全,就必须满足人们的归属与爱的需求,而满足这一渴望,宗教无疑是一个绝佳的途径。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说,宗教信仰的力量不仅作用于个人,更可以波及全社会。
在我们熟知的宗教故事中,不论是东方的宗教还是西方的宗教都为我们构建出一幅和谐完满并且环环相扣的天上世界,这也可以很好的体现人类归属与爱的需求。因为我们心目中至高无上的神灵也是生活在某一个充满玄机的群体之中,而神灵也好群体也好一开始也是人类根据自己的意识所创立起来的,那是我们的理想世界,是人人都向往的完美状态,所以这也从另一方面间接的满足了人的归属与爱的需求。
4、自尊需要及其与宗教信仰心理的关系
马斯洛认为除了少数病态的人之外,社会上所有的人都有一种获得对自己的稳定的、牢固不变的、通常较高的评价的需求或欲望,即一种对于自尊、自重和来自他人的尊重的需要或欲望。②
这种需要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对实力、成就、权能、优势、胜任以及全面对世界时的自信、
独立和自由等的欲望。
第二,对名誉或威信(来自他人对自己的尊敬或尊重)的欲望,对地
位、声望、荣誉、支配、公认、注意、重要性、高贵或赞赏等的欲望。③ [美]亚伯拉罕·马斯洛 著 许金生 等译:《动机与人格》,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6页
[美]戈布尔 著 吕明 等译:《第三思潮:马斯洛心理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57页
③ [美]亚伯拉罕·马斯洛 著 许金生 等译:《动机与人格》,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8页 ①②
宗教信仰心理的需要层次理论阐释
自尊的需要一旦得到了满足,就会使人产生一种自信的感情,觉得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是有价值和有用处的,并且对于周围事物来说自己的存在是必不可少的。而当这些需要没有被满足,人就会产生自卑、弱小以及无能的感觉,丧失最基本的信心。自尊的需要经常会被人们忽视,但事实上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宗教信仰是否有助于满足人的自尊需要?这是个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在我看来,宗教是旨在升华人的价值而不贬抑人的自尊,它可以解脱人类心灵而不会桎梏人的精神。宗教徒通过信仰宗教可使人更能自尊自重,更能认清自己、自我肯定、自我实现,使人过着更合乎规则的生活,也就更加满足了个人自尊的需要。但也有人会担心信仰宗教后也许宗教徒会感到在万能的主或者神圣面前自己会显得微不足道甚至不值得一提,并由此产生自卑心理,使自尊需要更加得不到满足。但我并不同意这样的看法,真正的宗教徒应该“甘于”渺小,特别是在自己所信仰的神圣面前,宗教徒不介意自己的这种状态,因为他们所信仰的神圣是万能的,而此时自己理应渺小,或者会因这种所谓的渺小而感到自豪,因为相当一部分人不曾拥有对神圣的崇拜,也就不能理解这种甘于渺小的情绪。所以说,宗教徒不但不会因为这种想法而变得自卑,反而应该为自己拥有这样一种信仰而感到更加自信,更有助于自尊需要的达成。
5、自我实现的需要及其与宗教信仰心理的关系
学者普遍认为马斯洛需求理论的核心是“自我实现”的概念。其心理学理论核心是人通过“自我实现”,满足多层次的需要系统,达到“高峰体验”,重新找回被技术排斥的人的价值,实现完美人格。“自我实现”这一术语是戈尔茨坦首创的(Goldstein,1939),它指的是人对于自我发挥和自我完成(self-fulfillment)的欲望,也就是一种使人的潜力得以实现的倾向。马斯洛对自我实现的定义是:“对天赋、能力、智力等等的充分开拓和利用。这样的人能够实现自己的愿望,对他们力不所能及的事总是尽力去完成。”①自我实现的需要不同于前面的四个基本需要,它是需要层次理论中的“发展需要”,处于最高层次。关于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还指出: ① [美]戈布尔 著 吕明 等译:《第三思潮:马斯洛心理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24页
宗教信仰心理的需要层次理论阐释
所有这些需要都得到了满足,我们仍然可以(如果并非总是)预期:新的不满足和不安往往又将迅速地发展起来,除非个人正在从事着自己所适合干的事情。
……
一个人能够成为什么,他就必须成为什么,他必须忠实于他自己的本性。①
自我实现的需要可以理解为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物的需要。而帮助人达到自我实现的最重要的方法是了解自己,懂得自己根本的需要和动机。正如马斯洛所讲的,一个人越来越渴望成为他企图成为的那个人,或者说是一个人能成为什么,他就必须成为什么。②这种思想上的倾向很难改变,也就是说在自我实现的过程中,前方出现阻隔和障碍往往会变得不堪一击,甚至有时候一些被人们认为是理所当然的惯例性的东西也要为自我实现让路。那么,如何满足这一种需求呢?可以采取的方式是因人而异的,在这一层次上,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很明显。但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它们明显的出现时,通常要依赖于前面所说的生理、安全、爱和自尊需要的满足。③所以说,在满足这些需要的基础上,自我实现的需求才会被人清楚的察觉,而一旦被察觉之后,正如前面所讲,这种满足自我实现的前进脚步将很难被打断。
讨论自我实现的需求与宗教信仰的关系,在我看来无疑是十分困难的,因为这个需要最复杂、最高层、是处在需求层次塔尖的。但通过研究和思考,我发现实际上自我实现与宗教之间是最为不可分割的,甚至可以说,自我实现以及相关理论完美的回答了许多西方宗教中的一直不被人理解的问题。
首先从信仰的角度入手,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是影响十分广泛的理论,他告诉我们:“那些生活在自我实现水平上的人们,实际上也是博爱的,并且人性发展是最充分的人们。”④如果说自我实现理论也能够提供信仰的话,那么这种信仰还是一种不完全的信仰,它必须与宗教结合起来,才能够为人生提供充足的成长营养。 [美]亚伯拉罕·马斯洛 著 许金生 等译:《动机与人格》,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9页
[美]戈布尔 著 吕明 等译:《第三思潮:马斯洛心理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45页
③ [美]亚伯拉罕·马斯洛 著 许金生 等译:《动机与人格》,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9页 ④ [美]亚伯拉罕·马斯洛 著 刘烨 编译:《马斯洛的智慧——马斯洛人本哲学解读》,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第4页 ①②
宗教信仰心理的需要层次理论阐释
我们这里要引入一个新的概念,“类本能”。马斯洛认为,人的精神性,人对存在性价值、精神性、超越性价值的追求等等,它们都是一种“类本能”。但是,它们到底是从何而来呢?人为什么会追求这些美好的东西呢?马斯洛对此并没有彻底的回答。所以我这里可以把人的“类本能”理解为是上帝赋予的。基督教有一个很经典的问题,上帝为什么要造人?我想我们可以用自我实现理论的语言来表达,上帝之所以让人诞生在世界上,就是让人自我实现,即让人过上丰富多彩的生活,甚至可以说自我实现是上帝赋予每一个人的神圣的权利,自我实现的过程就是做一个合格的“人”的过程。这就是说,上帝给人 “做人的权利”,给人以自由,让他去发挥自己的潜能。或者说,做一个合格的“人”就是要自我实现。那么从某种意义上讲,人在自我实现的时候,也就是接近上帝的时候,因为他作为上帝所创造的人,充分发挥了自己,也就是实现了上帝的目的。当人们自我实现的时候,他既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同时更是以上帝为中心的,那么可以说,此时他离上帝已经不远了。还有一个问题,上帝既然创造了人,那上帝为什么不杀死魔鬼,使人可以更加轻松地活着?这个问题也可以从自我实现理论的角度来回答,那就是上帝给了人自由意志,让人在自由意志的支配下去生存并且克服困难,人只有克服困难,才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完成自我实现。人在克服的困难中不断挖掘自己的潜力,正如自
①我实现的概念所说的,“自我实现是一种使人的潜力得以实现的倾向。”但是我们不
能忽视的是,宗教信仰虽然可以和自我实现理论相互结合起来,但它毕竟是一种精神信仰而并非科学理论,宗教徒的个人信仰不能和他的自我实现心理等同起来。
四、结语
本文是在宗教心理学的范畴内,将宗教心理问题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联系起来进行研究,这是一个崭新的理论角度,在目前学术界是不多见的。当然,仅仅从需要层次理论的角度对宗教信仰的相关心理问题进行分析是不全面的,但以需要层次理论作为工具,可以使对宗教信仰的心理研究更加详尽和明确。这就证明,这里我还想提出一个话题,即关于宗教与科学的并存性问题。我认为自我实现理论处于宗教与科学的中间地区,甚至可以说自我实现是连接宗教与科学的一种桥梁。自我实现理论一方面必须从宗教中找到自己的依据来更好的证明自己,因为它总有无法证明的某种前提,而如果它要超越自身价值也需要有产生超越源泉。而另一方面,自我实现理论在某种程度上又可以实证,这使它与科学产生了一定的联系,这种联系使它便于为更多的人理解,从而能产生更大的影响。在我看来,宗教不仅是一种思想信仰体系,也是一种文化体系,宗教与科学并不矛盾,因为宗教不是一种孤独的思想幽魂,在空中飘来飘去,它也需要附着在某种实体上,通过一定的文化系列在社会生活中发生实际的作用。所以说,在理性和信仰中进行自我实现,才是宗教徒的最高境界。正如一句话所讲的,“科学是人的智慧力的延伸,而智慧力是上帝赋予的”,这恰好可以表达出我对宗教与科学之关系的态度。 ①
宗教信仰心理的需要层次理论阐释
将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应用于宗教心理的研究,具有独到的、创造性的理论价值和意义。
有一点应该注意,马斯洛划分的五种需要,虽然都可以和宗教信仰的动机产生联系,这我已经在前面详细的谈过了,但是它与宗教心理也存在很多不吻合之处,甚至在一些方面出现了矛盾。宗教神学理论中,或多或少会强调上帝与人类的差别。绝大多数宗教徒也认为既然是上帝创造了人类,上帝从始至终是高于人类的,这种神圣性不可侵犯,人类的智慧是不可能和上帝相提并论的,因为人类的智慧本身就是来源于上帝的恩赐。由此人类在上帝的面前是渺小而卑微的。而马斯洛作为“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他恰恰强调了人的价值。正如乔治·伦纳德对马斯洛的评价所说:在改变我们对人性和人类可能性的看法方面,亚伯拉罕·马斯洛所做的,比过去50年中其他任何一位美国心理学家所做的都要多。①也就是说,和宗教神学贬低人的价值和强调万能上帝正好相反,马斯洛是让人类重新认识人类本身,重拾对人性的乐观态度,这一点在他的需要层次理论上就可以看出。在四种基本需要中,不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以及自尊的需要都是在关注如何使人更加健康的活着,当然这里的健康既包含生理健康也包含心理健康,但也是人的健康,针对的还是人类自身。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与宗教心理之间的最明显的矛盾还是表现在他的关于自我实现的需要理论上。因为自我实现的需求是最能体现马斯洛的旨在使人成为全知全能的人的这一理论特点的,人的自我实现是把人本身提高到一个空前的高度,自我实现正是一种人性的爆发,帮助人类实现“自我发挥”和“自我完成”,“成为他能够成为的一切”。在这里人类是这一理论的唯一核心,而根本没有考虑上帝的存在,也不必担心人类是否超越了上帝,正如我前面说的,马斯洛关注的只是人类自身。所以说,宗教信仰与需要层次理论中对人类地位的描述本就不同,所关注的对象也相差甚远,两者完全不可以画等号。宗教信仰毕竟不是科学理论,它在自我实现的过程中必然会具有某种理论上的局限性,这是不可避免的。②
[美]亚伯拉罕·马斯洛 著 许金生 等译:《动机与人格》,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页 通过本篇论文的写作,我既对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有了进一步了解,又得到了很多关于宗教心理学的相关知识,由这二者建立起来的关系和联系则是我最大的收获。当然,我目前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还很肤浅很有限,对二者的内在关系的也未作深度分析,有待未来更深入地发掘和探讨。 ①②
宗教信仰心理的需要层次理论阐释
参考文献:
1、梁丽萍:《中国人的宗教心理——宗教认同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2、李德安 著 若水 译:《超个人心理学:心理学的新典范》,台湾桂冠图书公司,1992年
3、戴康生 彭耀:《宗教社会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4、吕大吉:《宗教学通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
5、[美]亚伯拉罕·马斯洛 著 许金生 等译:《动机与人格》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6、[美]亚伯拉罕·马斯洛 著 刘烨 编译:《马斯洛的智慧——马斯洛人本哲学解读》,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
7、[苏]德·莫·乌格里诺维奇 著 沈翼鹏 译:《宗教心理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年
8、[英]基尔茨:《作为文化体系的宗教》,塔卫斯多克出版社,1965年
9、[英]彼得·格尔 著 高诗宁 译:《神圣的帷幕——宗教社会学理论之要素》,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10、[美]戈布尔 著 吕明 等译:《第三思潮:马斯洛心理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