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GDW 571-2010 大截面导线压接工艺导则

发布时间:2024-11-10

Q/GDW571—2010

ICS29.240

Q/GDW

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

Q/GDW571—2010

大截面导线压接工艺导则

Crimpingtechnologyguideforlargecross-sectionconductor

2010-12-29发布2010-12-29实施

国家电网公司发布

Q/GDW571—2010

目次

前言···································································································································································II1范围·····························································································································································12引用标准······················································································································································13定义·····························································································································································14一般规定······················································································································································15液压前的准备··············································································································································26液压操作······················································································································································57质量检查······················································································································································7编制说明···························································································································································9

I

Q/GDW571—2010

前言

本标准是根据《关于下达2010年度国家电网公司技术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家电网科〔2010〕320)的要求编写。

国家电网公司于2009年1月委托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承担宁东—山东±660kV直流关键技术的重

。课题的研究内容包括导线大科技创新专项任务中的“1000mm2大截面导线研制及工程应用技术研究”

的压接工艺研究,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根据压接试验方案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据此编制了本标准。

本标准为首次制定的企业标准。本标准借鉴了现有的施工经验,以现行有效的国际标准、行业标准及规范作参考进行编写。本标准与SDJ226《架空送电线路导线及避雷线液压施工工艺规程》的不同之处在于,规定了耐张线夹铝管的压接顺序采用倒压方式,当导线的铝钢比较大时对接续管铝管的压接顺序采用顺压方式。

接续管的压接工艺,本标准主要规范了压接设备与模针对与1000mm2大截面导线配套的耐张线夹、

具的选择原则,穿管和压接方法,质量检查方法与判据。本标准未尽事以及在实施过程中与本标准相冲突时,应遵循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通过试验及技术论证的原则解决。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基建部提出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建设部。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北京送变电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万建成、丁燕生、孙涛、郑怀清、郎福堂、刘臻、贾聪彬、朱任翔、牛海军、刘玉杰、叶爱民、周立宪、杨军宁、向孟奇。

II

Q/GDW571—2010

大截面导线压接工艺导则

1范围

1.1本标准规定了架空送电线路用大截面导线的压接工艺。

1.2本标准适用于架空送电线路所采用的四层铝股结构的圆线同心绞钢芯铝绞线。大跨越导线和其它导线的压接可参照执行。

2引用标准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50233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T2317.1电力金具机械试验方法

SDJ226架空送电线路导线及避雷线液压施工工艺规程(试行)

3定义

下列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大截面导线

由多根硬铝线和镀锌钢线组成,以多根镀锌钢线为芯,外部同心螺旋绞四层硬铝线,铝导体标称截面不小于800mm2。

顺压

第一段从直线接续管铝管的管口开始连续施压至压接定位印记;第二段从压接定位印记开始连续施压至另一侧管口。

3.3

3.4

3.5

3.6倒压从耐张线夹铝管的拔梢端开始压接。导线设计计算拉断力导线的设计计算拉断力等同于设计使用拉断力,为导线额定拉断力(RTS)的95%。铝钢比铝部分总截面积与镀锌钢绞线截面积之比乘以100。3.2预偏

预偏是指在倒压和顺压前分别按试验得出的经验值将铝管向施压顺序的反方向移动某个长度,此举是补偿因铝管压接后产生的伸长量的方式。

4一般规定

在操作前,应编制压接作业指导书,作业指导书中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a)导线的具体规格及有关参数;

b)所采用的液压管的外形与尺寸(包括公差);

c)各种压接管压前在导线“定位印记”的量尺尺寸;

d)耐张线夹钢锚拉环与铝管引流板及引流线夹相对位置的要求;

e)压接机型号及压接模具规格;

14.1

Q/GDW571—2010

f)

g)

h)

i)压接管压后尺寸等要求;压接每次合模时的压强参考值;施工流程和工艺设计;其它特殊要求。

4.2液压施工的操作人员应经过培训和技术交底并考试合格,持有操作许可证方能进行操作。操作时应有质量检查人员在场进行监督。

4.3导线的受压部分压接前应圆整完好,距管口15m范围内不存在必须处理的缺陷。

4.4导线端部在切割前应校直,并采取防止散股的措施。切割时应与轴线垂直,切断铝股时不应伤及钢芯。4.5量尺画印的定位印记在画好后应立即复查,确保准确无误。

4.6在架线施工前应按要求制作导线压接试件,经对试件进行工艺性评定合格后方可进行握力试验。工艺性评定内容包括导线外观无明显的松股、背股,压接管弯曲符合相关标准要求。握力值达到相应标准的要求。

5液压前的准备

5.1器材及液压设备的准备

5.1.1液压机的选用

根据导线接续管、耐张线夹、引流线夹及钢锚的外形尺寸,选择与之相匹配的铝模、钢模及液压机的类型。

5.1.2钢模尺寸

a)对边距:考虑压后金属的弹性变形及尽量减少压后飞边的出现,且最大尺寸不能超过导则的最

大允许值,对边距按下式设计:

0S 0.86D 0.1~ 0.2(1)

b)压口长Lm值(mm)按下式计算:

Lm

P——液压机出力,N;

;k——液压机使用系数(1000kN液压机:k=0.9;2000、2500、3000kN液压机:k=0.8)

HB——压接管材料的布氏硬度,N/mm2;

D——压接管外径,mm。

5.2器材及液压设备检验

5.2.1对所用导线的结构及规格应进行检查,应与工程设计相符。

5.2.2测量各种接续管、耐张线夹和引流线夹的内外直径时,应使用精度不低于0.02mm的游标卡尺,测量长度时可采用钢尺。金具外观、尺寸、公差应符合国家标准GB/T2314的要求。

5.2.3在使用液压设备之前,应检查其完好程度,油压表必须处于有效检定期内;应检查模具的使用状况和模具的尺寸。

5.3清洗

5.3.1接续管、耐张线夹和引流线夹在使用前应清洗管内壁的油垢,并清除影响穿管的锌疤与焊渣。清洗后短期内不使用时,应将管口临时封堵,并以包装物加以封装。

5.3.2对去除铝线后裸露的钢芯部分应清除残留的油垢,清除后应进行检查,确认不存在任何残留物后方可以进行下一步的穿管工序。穿管前应清除导线外表面的油垢,先穿管一侧的绞线表层的清除长度应不短于铝管套入长度,直线搭接的另一侧的清除长度应不短于压接长度的1.2倍。

5.4涂电力脂

应在即将施压部位的导线表面涂电力脂,且应涂抹均匀。

2kPHBD(2)

Q/GDW571—2010

5.5穿管

5.5.1导线接续管的穿管过程如图1、图2、图3所示。

5.5.1.1剥铝线如图1所示:

a)用钢尺测量接续管钢管的实长L1及接续管铝管的实长L2;

b)用钢尺自导线端头O向线内量L1+ΔL1+L2+60并标定为P点,在P点用绑线扎牢(ΔL1约为

L1的11%);

c)将接续管铝管套入,铝管穿入时顺铝线绞制方向,向内旋转推入直至露出铝线端头;

d)自导线端头O向线内量L1+ΔL1+25mm处标记为N;

e)在N处向线内量20mm标记为P1,在P1处用绑线扎牢;

f)在N

处切断铝线,注意不要伤及钢芯。

1—导线

图1接续管穿管前剥铝线图

5.5.1.2钢管穿管如图2所示:

a)将已剥露的钢芯表面残留物全部清擦干净后,使钢芯呈散股扁圆形;

b)自钢管口一端下侧向钢管内穿入后,另一端钢芯也呈散股扁圆形自钢管另一端上侧向钢管内穿

入,注意是相对搭接穿入不是插接,直穿至两端钢芯在钢管管口露出12mm

为止。

1—导线;2—接续钢管;3—接续铝管;P、P1—绑线

图2接续管钢管穿管图

5.5.1.3铝管穿管及压接位置确定如3所示:

a)当接续管钢管压好后,用钢尺量NN=L3,记录L3的长度;

1b)用钢尺自切割印记N分别向导线两侧量取NA (L2 L3)处画铝管定位印记A;2

c)将铝管沿外层铝线绞制方向松开绑线P1,向另一端旋转推入后,松开另一端绑线P1,继续推入

直至铝管两管口与铝线上两端定位印记A重合为止;

d)穿管后旋转铝管使铝股复位、紧密;

e)在牵引机侧导线上从A点向牵引侧量L4标记为A1,将铝管管口从A点调整对齐到A1,在另一侧

管口导线上作标记A2。

注:此步骤的目的是为顺压接续管预留伸长余量,压接时必须从A1侧开始压接。

1f)画压接印记,在接续管铝管上从A1向管内量取A1B1 (L2 L3)处画铝管压接印记B1,从A2向2

1管内量取A2B2 (L2 L3)处画另一个铝管压接印记B2。2

3

Q/GDW571—2010

1—导线;2—接续钢管;3—接续铝管;P、P1—绑线

图3接续管铝管穿管图

5.5.2导线耐张线夹的穿管过程如图4、图5、图6所示。

5.5.2.1剥铝线如图4所示:

a)用钢尺测量耐张线夹钢锚的压接部位长度L5,耐张线夹铝管长度L6;

b)用钢尺自导线线端头O向线内量L5+ΔL5+L6+60mm处以绑线扎牢并标记为P(ΔL5约为耐

张线夹钢锚的压接部位实长L5的18%);

c)将耐张线夹铝管套入,将铝管顺铝线绞制方向,向内旋转推入直至露出铝线端头;

d)自导线端头O向线内量L5+ΔL5+25mm处标记为N;

e)在N处向线内量20mm标记为P1,在P1处用绑线扎牢;

f)在标记N

处切断铝线,注意不要伤及钢芯。

1—导线;P、P1—绑线

图4耐张线夹穿管前剥铝线图

5.5.2.2穿耐张线夹钢锚如图5所示:

将钢芯向耐张线夹钢锚管口穿入,穿入时应顺绞线绞制方向旋转推入,直至钢芯穿至管底。若剥露的钢芯已不呈原绞制状态,应先恢复其至原绞制状态。

5.5.2.3穿耐张线夹铝管及压接位置确定如图6(a)、6(b)所示:

a)当钢锚压好后,在铝管所能穿到钢锚极限位置处画一定位印记B;

b)在耐张线夹钢锚压接末端处标记C,测量BC长度为L7,测量B到铝线端头的距离BN长度为L8;c)画压接印记,在耐张铝管上从钢锚侧管口向内量L7并标记为C,从钢锚侧管口向内量L8并标记

为E;

4

Q/GDW571—2010

1—导线;2—耐张线夹钢锚;3—耐张线夹铝管;P、P1—绑线

图5耐张线夹钢锚穿管图

d)将铝管顺铝绞线绞制方向,向耐张线夹钢锚端旋转推入至绑线,松开绑线P,继续推入直至耐

张线夹铝管耐张侧管口与B重合为止,在导线侧管口处导线上作标记D。;

e)从D点向导线量L9标记为D1,将铝管管口从D点调整对齐到D1,在耐张钢锚侧耐张铝管管口

处导线上作标记B1;

注:此步骤的目的是为倒压耐张线夹预留伸长余量。

f)

穿管后旋转铝管使铝股复位、紧密。

1—导线;2—耐张线夹钢锚;3—耐张线夹铝管

图6耐张线夹铝管穿管图

5.5.2.6耐张线夹钢锚环与铝管引流板的相对方位确定:

a)液压操作人员根据该工程的施工手册,确定耐张线夹钢锚挂环与铝管引流板的方向,在耐张线

夹钢锚与铝管穿位完成后,分别转动耐张线夹钢锚和铝管至规定的方向;

b)耐张线夹钢锚环定位:用标记笔自耐张铝管至钢锚画一直线,压接时保持耐张铝管与钢锚的标

记线在一条直线上。

6液压操作

6.1一般规定

6.1.1液压时所使用的压模应与压接管相配套。凡上模与下模有固定方向时,则钢模应有明显标记,不应放错。液压机的缸体应垂直地面,并放置平稳。

6.1.2液压管放入下压模时,位置应正确。检查定位印记是否处于指定位置,双手把住管、线后合上模。此时应使导线与压接管保持水平状态,并与液压机轴心相一致,以减少管受压后产生弯曲,然后开

5

Q/GDW571—2010

动液压机。

6.1.3液压机的操作必须使每模合模,且多模压接应连续完成。

6.1.4施压时相邻两模重叠应不小于5mm。

6.1.5各种压接管在第一模压好后应检查压后对边距尺寸,符合标准后再继续液压操作。

6.1.6对压模应进行定期检查,如发现有变形或磨损现象时应予以更换。

6.1.7当压接管压完后有飞边时,应将飞边锉掉,铝管应锉为圆弧状,同时用细砂纸将锉过处磨光。管子压完后因飞边过大而使对边距尺寸超过规定值时,应将飞边锉掉后重新施压。

6.1.8钢管压后凡有锌皮脱落现象,不论是否裸露于外,应涂富锌漆以防生锈。

6.2操作工艺

6.2.1导线接续管的液压部位及操作顺序

6.2.1.1导线钢芯搭接式钢管的液压部位及操作顺序如图7所示。

1-导线;2-接续管铝管;3-接续管钢管;(〕)-施压序号

图7导线钢芯搭接式钢管的施压顺序

a)首先检查接续管钢管内钢芯是否符合穿接续管钢管的要求;

b)第一模压模中心应与接续管钢管中心相重合,然后分别依次向管口端连续施压。一侧压至管口

后再压另一侧。

6.2.1.2当导线的铝钢比较大时,导线接续管铝管宜采用顺压方式。导线接续管铝管的顺压液压部位及操作顺序如图8所示。

1—导线;2—接续管钢管;3—接续管铝管;(〕)—施压序号

图8导线接续管铝管顺压的施压顺序图

a)首先检查导线接续管铝管的两端口与定位印记A1及A2是否重合;

b)内有接续管钢管部分(N到N处)的接续管铝管为不压区,第一模压在直线接续管铝管的管口

A1压接至压接位置B1,然后另一侧从压接定位印记B2处开始施压,连续压至管口A2。

6.2.2导线耐张线夹的液压部位及操作顺序

6.2.2.1导线耐张线夹钢锚的液压部位及操作顺序如图9所示。

a)首先检查耐张线夹钢锚压接部位与导线上的定位印记A是否重合;

b)第一模自耐张线夹钢锚长圆环侧开始,依次向管口端连续施压。

6

Q/GDW571—2010

1—导线;2—耐张线夹钢锚;3—耐张铝管;(〕)—施压序号

图9

6.2.2.2导线耐张线夹钢锚的施压顺序图导线耐张线夹铝管的液压部位及操作顺序如图10所示。

1—导线;2—耐张线夹钢锚;3—耐张线夹铝管;(〕)—施压序号

图10导线耐张线夹铝管倒压的施压顺序图

a)首先检查耐张线夹铝管与导线及耐张线夹钢锚上的定位印记B1是否重合;

b)检查耐张线夹铝管上的不压区定位印记C、E是否标注;

c)施压前应调整引流板与钢锚环的夹角,压接时保持耐张铝管与钢锚的标记线在一条直线上,使

之符合设计要求;

d)第一模压在耐张线夹铝管拔梢端的铝管出口处,从D1压接到E,然后压接C到B1。(在此位置

施压一模长度不够,可以施压两模。凹槽处压接完成后,必须用钢锚比对等方法校核钢锚的凹槽部位是否全部被铝管压住)。

7质量检查

检验性试件检查

a)架线工程开工前应针对该工程实际使用的导线相应的液压管和配套的液压机及压接钢模,按本

标准规定的操作工艺制作检验性试件。每种形式的试件不得少于3根(允许接续管与耐张线夹做成一根试件)。依据GB/T2317.1的要求开展握力试验。GB50233—2005中规定,线路中试件的握着力均不应小于导线设计计算拉断力的95%。

b)如果发现有一根试件的握力值未达到要求,应查明原因,改进后做加倍的试件再试,直至全部

合格。

7

7.1

Q/GDW571—2010

c)同一工程中,不同的施工标段所使用的导线接续管、耐张线夹、引流线夹、液压设备、钢模及

施工单位如果不同,应以施工标段为单位,进行上述项目的试验。

7.2液压管压后尺寸检查

a)各种液压管压后对边距尺寸S(mm)的最大允许值为:

S=0.86D+0.2

式中:

D——压接管实际外径(mm);

但三个对边距只允许有一个达到最大值,超过此规定时应更换钢模重压。

b)钢管压接后钢芯应露出钢管端部3-5mm。

7.3其它质量检查

a)液压后铝管不应有明显弯曲,如有弯曲弯曲度不得大于2%,超过2%应割断重新压接;

b)各液压管施压后应认真检查压接尺寸并记录,液压操作人员自检合格并经监理人员验证后双方

在铝管的指定部位打上钢印。(3)

8

Q/GDW571—2010

《大截面导线压接工艺导则》

编制说明

9

Q/GDW571—2010

目次

一、编制背景···················································································································································11

二、编制主要原则及思路·······························································································································11

三、与其他标准文件的关系···························································································································11

四、主要工作过程···········································································································································11

五、标准结构及内容······································································································································12

六、条文说明··················································································································································1210

Q/GDW571—2010

一、编制背景

1.编制目的

(1)国内以往用到的最大导线截面为720mm2,铝股为三层结构;1000mm2大截面导线的研制成功并进入工程运用将开创我国使用四层铝线的大截面导线作为架空导线的先河。

(2)按照SDJ226《架空送电线路导线及避雷线液压施工工艺规程》工艺进行1000mm2大截面导线压接时,容易出现较为严重的松股现象。所以在现行的导地线液压施工工艺规程不能适应四层铝线的液压施工的情况下,为了1000mm2大截面导线的工程应用必须开展压接工艺方面的科研工作。

(3)将1000mm2大截面导线的压接工艺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形成压接工艺指导性文件,对宁东-山东±660kV直流输电示范工程的参建单位进行培训,通过十四个施工单位在全线1300多公里线路上压接实践和总结,将压接工艺指导性文件上升为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

2.任务来源

根据公司2010年度标准制修订计划——《关于下达2010年度国家电网公司技术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家电网科〔2010〕320),国家电网公司委托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北京送变电公司等单位承担《大截面导线压接工艺导则》的编制工作。

二、编制主要原则及思路

(1)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纵向课题合同的要求,广泛调研和认真总结了我国导地线液压施工工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试验验证。通过多次调整压接方式,在综合考察各种方式带来的操作性、安全性、可靠性的前提下,以握力值为判据,在总结了合格试件的操作经验的基础上编制了本导则。

(2)本标准体现了创新性和传承性的统一,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3)在“一般规定”章节中,规定了液压施工的技术要求。

(4)在“压接前准备”章节中,规定了压接机、器材、清洗和穿管。

(5)在“液压操作”章节中,规定了压接要求,根据科研、设计的相关研究成果规定了压接次序等内容。

(6)在“质量检验”章节中,规定了压接后的质量检验。

三、与其他标准文件的关系

(1)与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和政策一致。

(2)引用了《架空送电线路导线及避雷线液压施工工艺规程》SDJ226中的相关规定。

(3)引用了GB50233《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中关于试压接握力判据。

四、主要工作过程

(1)2009年1-3月,确立编研工作总体目标,确定起草单位及其人员,开展课题前期研究工作。全面开展调研、收资;设计1000mm2大截面导线用耐张线夹、接续管。

(2)3月10日专家组评审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编制的机具和耐张、接续金具的研制方案,耐张、接续金具的图纸经修改后进入试制。2009年4月开始耐张、接续金具的握力试验。

(3)在广泛调研收资和技术交流的基础上,拟定了压接试验研究方案,2009年5月8日专家组肯定了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和北京送变电公司提出的压接试验方案。随后开展第一次集中压接试验研究,并对第一批次的压接试验研究结果并进行了总结。

(4)2009年6月,开展第二次集中压接试验研究。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的基础上,拟定了压接试验研究方案,进行第二批次的压接试验研究并进行了总结。

(5)2009年7月10日,开展第一次集中编研。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召开宁东—山东宁东—山东±660kV直流输电示范工程科研课题中间检查及后续工作安排专题会会纪要,完成了标准文本的初稿及其条文说明。

(6)2009年8月14日,开展第二次集中编研。对标准文本的章、节、条、款内容进行了全面深化、修改、完善,完成了征求意见稿。

11

Q/GDW571—2010

(7)2009年9月10日,召开会议征求施工单位的意见。

(8)2009年9月14日-15日,国家电网公司建设部组织召开了《大截面导线压接工艺导则》(征求意见稿)评审会,专家提出了评审意见。

(9)2009年10月,根据专家评审意见,对标准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完成了标准文本的送审稿。

(10)2009年11月15日,国家电网公司建设部组织召开了《大截面导线压接工艺导则》(送审稿)评审会,形成了审查会议纪要。编写组据此对标准进行了修改后上报基建部。

(11)2009年11月30日,国家电网公司基建部组织召开了本标准送审稿的评审会,随后编写组根据评审意见,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完成了标准文本的报批稿。

(12)2010年4月,为慎重做好标准推广应用工作,国家电网公司将报批稿以指导性技术文件予以印发,作为工程建设、验收及评定依据。

(13)2010年10月-11月,标准起草单位根据工程实践及反馈意见,对报批稿进行了进一步修改完善,形成了报批稿,具备报批条件。

五、标准结构及内容

本标准依据《电力企业标准编制规则》DL/T800—2001的编写要求进行了编制。标准结构按照导线压接流程进行编制,标准正文共设6章:范围、引用标准、定义、一般规定、液压前的准备、液压操作、质量检查,图文并茂,详细介绍了大截面导线压接工艺的各个步骤及质量要求等。

六、条文说明

(1)本标准规定了架空送电线路用大截面导线的耐张线夹及接续管的液压施工工艺,并以1000mm2大截面导线为例进行说明。

(2)对于架空送电线路所用的大截面钢芯铝绞线,以送电线路专用液压机具、采用相应模具对大截面导线的配套金具进行液压施工。接续管、耐张线夹、引流线夹和钢锚的施压部分在压接前为圆形,在压接后呈正六边形状。

(3)本标准定义了导线的设计计算拉断力等同于设计使用拉断力,为导线额定拉断力(RTS)的95%。

(4)本标准引用GB50233《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中关于试压接握力判据——试件的握着力均不应小于导线设计计算拉断力的95%。

(5)根据大量是试验研究结果,本标准规定了耐张线夹铝管为倒压,当导线铝钢比大时对接续管铝管采用顺压的压接工艺。

(6)耐张线夹铝管倒压时需要预估铝管压接伸长量,并按照此长度进行预偏。铝管压接伸长量与铝管长度、压接模具宽度(与压接机吨位直接相关)、相邻两模重叠量等参数有直接关系。预偏量推荐值需要通过试验得出,并注明推荐值对应的铝管长度、压接模具宽度、相邻两模重叠量等参数。

(7)接续管铝管顺压时同样需要预估铝管压接伸长量,并进行预偏。预偏量确定原则与耐张线夹预偏量确定原则一致,需要注意的是接续管铝管的伸长量仅计算铝管先压一端的伸长量,约为接续管总伸长量的一半。推荐顺压接续管时向牵引机侧偏移。铝管向哪边偏移必须先压那一侧的铝管。12

QGDW 571-2010 大截面导线压接工艺导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