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时间:2025-02-21
时间:2025-02-21
考试
一 名词解释
宗法制:宗法制度是由氏族社会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的,是王族贵族放按血缘关系分配国家权力,以便建立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其特点是宗族组织和国家组织合而为一,宗法等级和政治等级完全一致。
四库全书:是乾隆皇帝在“文字狱”的背景下亲自组织的中国历史上一部规模最大的丛书。1772年开始,经十年编成。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据文津阁藏本,该书共收录古籍3503种、79337卷、装订成三万六千余册,保存了丰富的文献资料,但编纂过程毁书则更多。“四库”之名,是初唐官方藏书分为经史子集四个书库,号称“四部库书”,或“四库之书”。经史子集四分法是古代图书分类的主要方法,它基本上囊括了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清代乾隆初年,学者周永年提出“儒藏说”,主张把儒家著作集中在一起,供人借阅。
考试
古文运动:唐宋古文运动是指唐代中叶及北宋时期以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特点的文体改革运动。因同时涉及文学的思想内容,所以兼有思想运动和社会运动的性质。 “古文”这一概念由韩愈最先提出。他把六朝以来讲求声律及辞藻、 排偶的骈文视为俗下文字,认为自己的散文继承了先秦两汉文章的传统,所以称“古文”。韩愈提倡古文,目的在于恢复古代的儒学道统,将改革文风与复兴儒学变为相辅相成的运动。在提倡古文时,进一步强调要以文明道。除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外,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等人也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
察举制:察举制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它的确立是从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开始的。察举制不同于以前先秦时期的世袭制和从隋唐时建立的科举制,它的主要特征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科举制: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
二 列举题
1中国古代主要史学题材和代表作
纪传体:《史记》 《汉书》
编年体:《春秋》《左传》《资治通鉴》
纪事本末体《通鉴纪事本末》
政书:《通典》《文献通考》
史评:史学评论代表作-《史通》
史事评论代表作--《读通鉴论》
2几部类书
《永乐大典》、《太平广记》、《皇览》、《古今图书集成》 3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历程:诗歌、散文
诗歌:诗经〃楚辞〃乐府民歌〃建安七子〃唐诗〃宋词〃元曲 散文:尚书〃历史散文〃诸子散文〃史记〃汉赋〃骈文〃古文运动 4唐宋八大家
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 5元曲四大家及代表作+王实甫 《西厢记》
关汉卿 《窦娥冤》、白朴《墙头马上》、马致远《汉宫秋》、郑光祖《倩女离魂》
6明清小说
红楼梦 曹雪芹 、西游记 吴承恩、三国演义 罗贯中、水浒传施耐庵、《儒林外史》吴敬梓 《聊斋志异》蒲松龄
7天文学数学医学成就
天文学 天象记录,天体测量:测天仪器、《甘石星经》、子午线长度测定,历法
考试
数学 祖冲之与圆周率、十进制、计算与《九章算术》、宋元算学与开方数和方程论
医学
1理论
《皇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传统医学著作 ,为我国传统医学理论体系奠定了基础。中医学五大理论体系—阴阳五行学说、脏象学说、经络学说、形神学说、天人学说,均起始于《皇帝内经》 。
秦汉时期,我国第一部系统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问世。
隋唐时期出现了世界上由国家颁行的最早一部药典苏敬的《新修本草》。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迄今世界上最完备的中医药典。
2、临床治疗技术
人工呼吸的最早应用:东汉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记载了人工呼吸法的应用。而国外的人工呼吸术的应用,比我国至少晚一千六百年。 全身麻醉外科手术:东汉末年的神医华佗,在医学史上最早应用了全身麻醉法实施外科手术。
免疫法的先驱:晋代道士葛洪著有《肘后备急方》一书,书中记载了“疗狂犬咬人方。这是世界史上最早的免疫法。
人痘接种法的发明:早在16世纪,我国就发明了预防天花的人痘接种法。1688年,俄国医生来北京学习此法,此法后从俄国传统至法国和欧洲各地。
独具一格的针灸疗法
8诸子百家几大流派及代表人物
儒家:孔孟、道家:老庄、法家:韩非子、墨家:墨子、
9汉字六书
象形 、指示、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10汉字形态演变过程
图画文字,甲骨文,金文(钟鼎文),篆(大小),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11古代书籍形态
简策 (版牍),金刻,石刻( 石鼓文、西安碑林),帛书,纸张
三 简答题
1 史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首先,中国史学构成了传统文化的主干和基本内容之一。
其次,我国古代史著数量相当可观,是对中国历史文化系统而完整的记载 。
上一篇:VF程序题(含结果)
下一篇:第8章 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