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初级经济师工商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自习笔记
时间:2025-04-02
时间:2025-04-02
1
2
3
4
5
6
第四章
1.生产过程组织概述:
(1)生产组织:生产组织是工业企业生产活动中组织工作的通称(狭义仅限生产相关,广义指一切
组织活动)。
(2)生产过程:生产过程即生产系统的运行过程(最基本的活动;狭义从准备到产品制造,广义指
全部生产活动协商配合的运行过程)。
生产过程一般包括劳动过程和自然过程。
生产过程构成:①生产技术准备过程(前提)、
②基本生产过程(核心;由工艺过程和非工艺过程组成)、
③辅助生产过程(服务于基本生产过程;由工艺过程和非工艺过程组成)
④生产服务过程等组成(服务于基本生产过程)。
工艺过程和非工艺过程都是生产过程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每一个生产阶段,又可划分为更细小的单位,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工序。
(3)生产过程组织:从空间和时间两方面对生产系统内所有要素在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合理的
安排和设计。包括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和时间组织。
客观要求:连续性、比例性、节奏性(均衡性)、准时性(按后续阶段和工序的需要生产)、柔
性(适应性;灵活性、可变性和可调节性))。
目标:使作业行程最短、时间最省、耗费最小,又能按客户的需要,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2.生产类型:
(1)按连续程度可划分为:①连续型生产(化学的;如化肥、药品)
②离散型生产(单个项目;如机床、汽车)
(2)按产品品种和产品产量不同,又可将离散型生产进一步划分为:
①大量生产:生产条件稳定,专业化较高,采用高效率的专用设备和专用工艺装备;流水生产
及生产线;
②成批生产:产量较少,品种较多,专业化较低;自动化和半自动化;分为大批生产、中批生
产和小批生产;
③单件生产:品种繁多,标准化程度相当低。
3.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指厂房、车间和设备的布局,包括工厂总平面布置和车间布置。
4.厂址选择的主要因素:(1)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
(2)接近客户,交通便利,通讯方便;
(3)资源的充分获取和利用,以获得最佳经济效益;
(4)气候、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及环境保护;
(5)长远发展的余地。
厂址选择的主要步骤:(1)确定选址目标(三种情况:新建、改扩建、搬迁);
(2)收集数据、分析因素,拟定初步候选方案;
(3)评价候选方案;4.选定最终厂址方案。
厂址选择的方法:①因素评分法(非定量的因素十分有效)
②重心法(考虑生产中的运输成本,可使主要原材料或货物总运量距离最小)
③其他:投资费用比较法、积点法、位置度量法、盈亏平衡点法、线性规划法、
分支界限法、引力模型法、直接推断法等方法。
5.生产过程空间组织的原则:
(1)有利于企业内各项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提高经济效益;
7
8
④计算流水线所需工人人数;
⑤确定运输方式,选择运输装置;
⑥流水生产线的平面布置(直线形、直角形、U形、山字形、环形、S形等)。
9.自动线组织:由自动化机器设备实现产品工艺加工的一种生产组织形式。
特征:较一般流水线效率高;高度的连续性和节奏性;产品质量稳定;能进行特殊工作;降低成本;完全自动。
分类:按零件是否通过机床上的装夹器具,可分为通过式自动线和非通过式自动线;
按零件运输方式,可分为直接运输自动线、间接运输自动线、悬挂运输自动线和工件升起
运输自动线;
按加工设备的连接方式,可分为刚性连接自动线和柔性连接自动线;
按设备排列方式,可分为顺序排列的自动线、平行排列的自动线和顺序平行混合排列的自
动线;
按布局形式,可分为直线式自动线、折线和封闭式自动线。
10.安全生产含义:为了使劳动过程在符合安全要求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伤亡事故、设备事故及各种灾害的发生,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生产、劳动过程的正常进行,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从事的一切活动。它既包括对劳动者的保护,也包括对生产、财物、环境的保护。
安全生产特点:预防性、长期性、科学性、群众性。基本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安全生产管理的内容: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安全生产策划、安全培训教育、安全生产档案等。
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职责: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者。
(1)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2)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3)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人的有效实施;
(4)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5)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6)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11.清洁生产的含义: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 …… 此处隐藏:2940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