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报关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精选(17)(9)
时间:2025-04-15
时间:2025-04-15
报关员
(1)按照海关关于进口货物“申报期限”的规定,进口货物应“自装载货物的运输工具申报进境之日起14日内向海关申报,未按规定期限向海关申报产生滞报的,由海关按规定征收滞报金”。本题A选项所作表述符合该规定。
(2)按照海关关于进口货物“申报形式”的规定,进口货物应采用“先电子数据报关单申报,后提交纸质报关单,或者仅以电子数据报关单形式向海关申报”,本题B选项所作“可自主选择电子数据报关单或纸质报关单的申报方式”的表述,显然不符合该规定。
(3)按照海关关于进口货物“修改/撤销申报”的规定,进口货物收货人申报后确有正当理由要求修改申报的,应填写“进出口货物修改/撤销报关单申请书”,并在修改后重新向海关申报;若为海关发现报关单需要修改的,海关通知收货人,由其填写“进出口货物修改/撤销报关单确认书”,确认修改内容。并在修改后重新向海关发送。本题案例所述情形及C选项所作表述,与上述海关通知收货人修改的规定相符。
(4)按照海关关于进口货物“申报日期”的规定,海关已接受申报的报关单电子数据,经海关人工审核后需要修改的,收货人应按海关规定进行修改并重新发送,申报日期仍为海关原接受申报的日期。本题D选项所作表述,与本题案例所述情形及上述规定不符。 据此,本题A、C两选项应为正确答案。
4.下列有关海关对该企业予以行政处罚,并调整其管理类别的表述,正确的是:
A.该企业商品归类“申报不实”系违反海关监管规定的行为
B.海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前,应告知该企业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
C.该企业的海关管理类别应调整为“B”
D.该企业的海关管理类别调整后,仍可适用通关便利措施
【答案】 A B C
【解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与海关行政处罚和海关对报关单位的分类管理相关。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行政处罚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海关行政处罚实包条例》)的规定,“进出口货物的品名、税则号列、数量、规格、价格、贸易方式、原产地、起运地、运抵地、最终目的地或者其他应当申报的项目未申报或者申报不实的”为违反海关监管规定的行为;同时又规定,“海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前,应当告知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并且告知当事人“应当在收到行政处罚告知单的3个工作日内提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