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公共行政学论述和简答题

发布时间:2024-11-08

1.试析政府失效的主要表现?

1、政府成本过高。政府的行政成本很难量化,很难计算。因为政府的大多数的行政目标是模糊不清,只能定性而不能定量。这样使政府的成本和效益都很难计算。而且政府活动的涉及面广,行政目标的变量多,比较复杂,需要的成本具有很大的弹性。政府往往希望多办事情,扩张权力,扩大管理范围,这样就追求扩大财政预算,而效益却无法确定。正因为成本与效益分离,往往会出现行政成本过高的现象,造成浪费。 2、政府的低效率。根据帕金森定律,政府机构庞大,人员过多,成本高,效率低是一种必然趋势。由于政府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制定出低质量的公共政策。同时,政府部门人员素质不高,公共政策执行部门执行不力等,都是造成政府低效率的主要原因。

3、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在资源配置领域,因为信息不完全,政府的配置效率比市场低。一般来讲资源配置由市场完成,而不是由政府进行低效率的配置。但在发展中国家由于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政府在一定领域仍然承担资源配置的作用,随着市场体制的不断完善,政府将逐步减少资源配置的作用。 4、寻租。在政府干预经济的条件下,企业即寻租者为了从政府那里得到某些资源或某领域经营的特许权或开发权,甚至垄断权。寻租活动不是经营活动,是寻租者花费大量的金钱、时间和精力进行寻租,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寻租者在政府的庇护下获取高额利润,消费者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政府付出了政治成本,社会付出了道德成本。

5、造成另一种不公平。市场经济只能造成社会贫富不均,财富分配不平等。只能依靠政府进行再分配,以便使社会财富相对公平。但是,政府通过强制力进行再分配也可能出现另一种不公平,就是政府利用强制力将富人的财富转移到穷人的手中,或者将穷人的财富集中在强势集团的手中。 2. 试述公共组织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政府是国家各种公共事务的组织者与管理者。政府的重要责任之一就是组织与管理国家的各种公共事务。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国防、外交、公共设施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公共事务,由政府组织与管理。社区建设、扶贫救困、减灾救灾、环境保护、医疗保健、食品和药品的安全、社会保险等,没有政府的组织和管理也是不行的。

2、政府是人民生命财产的保护者,是社会秩序的维护者。政府为公众提供的另一种公共物品是保护人民的生命与财产的安全和维护社会秩序。这是政府最基本的作用。政府执行有关法律,制定公共政策,打击那些以各种手段非法威胁或剥夺人的生命和私有财产的不法行为,使最基本的人权得到保障。因此,政府必须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以便使人民在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中生活。

3、政府是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捍卫者。尽管政治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发展很快,但是,具有主权的国家依然存在。政府作为国家主权和领土捍卫者的角色丝毫没有减弱。政府必须加强国防建设,做好反侵略战争的准备。

4、政府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政策制定者与协调者。政府是国民经济的发动机,它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制定目标,进行规划,制定政策予以规范和引导,进行宏观调控。政府也可以进行必要资源配置,以弥补市场的不足。同时,政府也是国家经济活动的协调者和仲裁者,维护市场的正常的经济秩序,为公平的自由竞争提供保障。

5、政府是社会公平的提供者。市场经济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和新技术与高效率。这样必然使财富集中在那些有头脑、有技术的人的手中。而有一些缺乏技能的人,处于不利地位。为了保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失业者或不能靠劳动维持生活,或丧失劳动能力群体的生活,政府对他们进行必要的补助,帮助他们维持基本的生活条件。为社会提供公平是政府的重要责任。 3.什么是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试述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的关系。

公共组织结构层级化和分部化的基本问题是处理好以效率为中心的层级隶属的程度与部门设置的限度,也就是处理好管理层次与管理层级之间的关系的问题。这是公共组织结构的关键问题。

管理层次是指公共组织内部划分管理层级的数额。任何国家的政府组织都是按层级化原则设计的。不仅政府必须按层级制原则设置,而且任何大组织,包括政党、军队、教会、企业、工厂和学校等社会组织也不例外。管理层次的划分必须适当,必须以提高行政效率为准则,不宜过多,也不宜过少。管理层次过少,则会造成分工不明确,职责和权力不清,管理过于僵化,权力过于集中,不利于调动下属的积极性,不利于提高行政效率。管理层次过多则会造成信息流通不畅,程序复杂,公文旅行,政策执行力不足,难以监督和控制,滋生官僚主义等弊端。更有甚者,会出现各自为政的现象。

管理幅度是指领导机关或领导者直接领导下属的部门或人员的数额。管理幅度的划分是行政目标的分解,是行政管理职能的扩大,也是一种行政分权。它的目的是管理专业化和规范化,扩大管理职能,使管理更加有效率。管理幅度过宽,部门或人员过多,管不过来,则会造成难以应付的局面,甚至会出现本位主义。管理幅度过窄,则会造成上级对下属干涉过多,事无巨细都要过问,下属则无法自主地进行工作。

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必须适当。一般来说,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成反比,管理幅度越大,则管理层次越少;相反,管理幅度越小,则管理层次越多。但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之间的关系是很复杂的,是由许多相关因素决定的。如还要看工作性质、人员素质、领导能力和技术手段等因素来决定。一般来说,公共组织的层级化应控制管理层次,应尽量减少信息传递的中间环节,各级政府和各级领导应当明白,管理层次过多则会增加信息的流失率和政策的执行力,会造成弄虚作假,阳奉阴违,暗权行动。领导层和执行层缩短行政距离,便于领导和沟通,便于监督和考察。

4. 试分析行政决策在行政管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1、行政决策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处于核心地位。行政管理有领导、决策、指挥、执行、协调和监督等环节,但是,在所有这些环节中,行政决策是最重要的,是关系到行政管理成败的关键因素。整个行政管理活动都是围绕着行政决策开展的,都是为了落实行政决策的目标和标准进行的。但是,在强调决策的重要时,并不意味着“管理就是决策”。 2、行政决策主导着公共行政的全过程。行政决策不仅是行政管理活动的先导,而且贯穿于行政管理的全过程,从而也主导和左右着行政管理的全过程。行政决策渗透在各种行政功能的动作中,但其他的行政管理功能并没有消失,依然具有其独立性。

3、行政决策是行政管理的成功与失败的决定因素。一定程度上说,行政决策确实是关系到国家成败和行政管理成败的关键。行政决策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行政管理的目标能否实现,行政决策水平如何,会影响到行政管理工作是否有生机和活力,行政决策质量的高低决定着行政管理成效的高低。所以,高明的行政领导者就是要将主要精力用于决策,并及时根据情况的变化,调整决策或形成新的决策,保证行政管理的一切工作正常运转,提高行政效率。

4、行政决策是贯彻执行国家意志和加强政府合法性的必要途径。国家的任何政治决策都必须通过政府予以贯彻执行。政府必须把国家的政治决策转换为行政决策才能真正得到落实。

5. 行政指挥在行政执行过程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1、行政指挥是保证行政执行活动协调一致的重要手段。现代行政执行活动涉及领域广泛,参与机关和人员众多,分工精细,事务性强,各项任务和工作联系密切,需要有各部门、各地区和各工作人员之间的有机配合和协调一致。但是,冲突和矛盾总是难免的,并且会给执行工作带来阻力。因此,协调各部门、各地区和各工作人员之间的关系,整合其工作目标,避免和化解各种冲突和矛盾,保证行政执行的一致性,就必须有高度统一的行政指挥。

2、行政指挥是高效地贯彻执行行政决策的根本保证。行政指挥在执行系统中起着导向的核心作用。行政指挥必须利用自身地位和资源的优势,采取各种方法和手段,把各个组织部门和各种执行人员行为引导指向决策目标,从而以决策标准为准则,高效率地完成任务。

3、行政指挥是高质量地达成行政决策目标的根本保证。行政指挥必须了解实施行政决策的客观环境和工作环境,充分认识执行决策的限制条件,要结合实际情况,在坚持决策标准的前提下,灵活地贯彻执行决策目标,不能以任何借口降低决策标准,更不能修改和篡改行政目标。

4、行政指挥是保证各种行政资源得以充分利用的必要条件。行政指挥可以极大地统一部属的思想和意志,激发部属的士气,增强其责任感,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掘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行政执行工作增添活力和动力。 5、行政指挥是衡量行政领导者的政策水平和组织与领导能力的重要标准。政策制定之后,负责执行的行政领导者是决定因素。行政执行的过程就是把行政决策具体化的过程,这就要求行政领导者必须有比较高的政策水平。要把行政决策变为现实,行政领导者要进行大量的组织和领导工作才能做到。因此,行政指挥是衡量行政领导者政策水平和组织与领导能力的重要标准。

6.试述行政执行的作用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行政执行作为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经常性、现实性的管理活动,在公共行政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行政执行所产生的效果对于整个公共行政过程乃至整个社会的影响都是最直接和最现实的。行政执行的作用具体体现为:

1、行政执行决定着决策方案能否实现及实现的程度。行政决策是针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重大问题作出的,及时正确地将决策付诸实施,行政决策才具有实际意义,政府的工作目标任务才能真正完成。行政执行是实现行政决策目标的有效途径,而且执行人员的创造性活动可以弥补规划、决策的不足,提高决策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行政执行效果是检验、修正和完善行政决策的途径。在行政管理过程中,行政决策正确与否最终必须由行政执行来检验。通过行政执行就能够发现原决策本身的错误和不足,为修正和完善行政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是修正和完善行政决策的重要途径。

3、行政执行是实现行政职能的必要形式。行政职能是政府管理国家政务和社会公共事务的活动内容的总概括,是公共行政活动的实质和方向的集中反映,因而也是行政管理活动的依据和前提。它主要包括政治职能、经济职能、文化职能、社会职能等。这些职能无不需要通过指挥、沟通、协调、控制等行政执行的诸多环节来加以实际运作和落实。因此,行政执行不仅仅是行政职能的具体表现,更是行政职能得以实现的必要形式。

4、行政执行是衡量公共组织及其运行状况的重要标准。行政执行不仅仅是行政机关的任务,也是行政领导者的主要职责。因此,行政执行的情况和效果能够检验和衡量行政组织的设置是否合理、行政领导者与一般工作人员的配备是否得当、具体的工作制度是否健全、信息系统和监督系统的工作是否得力、各有关单位的权责划分是否明确适当等。同时,行政执行的效率和效果也直接影响公共行政的效率和效果。 7. 试分析行政监督的原则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1、行政监督机关依法行使职权,不受其他部门、社会团体和个人干涉的原则。这一原则有三点基本含义:(1)依法监督;(2)自主行使监督权;(3)监督机关依法行使职权不受其他部门、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2、实事求是,重证据、重调查研究的原则。贯彻实施这一项原则,对于搞好各项监督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一原则的基本内容有三点:(1)坚持实事求是;(2)重证据;(3)重调查研究。

3、在适用法律和行政纪律上人人平等的原则。在适用法律和行政纪律上人人平等的原则,是指行政监督机关在查处违法违纪案件等工作中,在适用法律和行政纪律上,对任何监督对象都要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法规和行政纪律的特权。

4、教育与惩处相结合的原则。这一原则是行政监督机关在查处违法违纪案件等工作中必须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行政监督机关是维护法律的专门机构,通过严肃惩处违法违纪者,可以给监督对象以正确的导向,让他们认识到法律是必须遵守的,违反了就要受到惩处,从而增强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并遏制和防范腐败行为的发生。通过惩处,教育那些违反违法违纪的人员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做好工作,将功补过;同时,通过案件的解剖,分析产生错误的客观环境和主观原因,总结教训,来对广大的监督对象进行法制和纪律教育,促使他们增强法制观念、纪律观念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为搞好廉政、勤政建设提供思想保证。

5、监督检查与改进工作相结合的原则。这一原则要求行政监督机关必须把履行职责同要达到的目的统一起来。行政监督机关通过监督检查,在发现、揭露存在的缺点和错误,对违法违纪者给予应得的惩罚的同时,要通过发现问题、执行法律,去分析产生错误的客观环境和主观原因,研究纠正错误、改进工作的对策和措施,以改善公共行政管理。

6、监督工作依靠群众的原则。这一原则体现了党的群众路线的精神和要求,是做好新时期行政监督工作的基本保证。 8. 试述行政监督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行政监督能有效地强化和改善公共行政,提高行政效能,促进行政机关廉政建设。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我国的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都是为人民服务的,他们依法行使行政权,管理国家的各项行政事务。公共行政关系到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切身利益,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只有依法、廉洁、高效地开展工作,才能维护被管理者的合法权益。行政监督正是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进行有力地监督和制约的有效途径。

2、行政监督是健全社会主义法治,进一步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有效制度。行政监督作为法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和任务就是促进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维护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和决定、命令在公共行政领域中的正确实施。监督机关通过受理个人或单位对国家行政机关的国家公务员以及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的违法违纪的控告、检举,以及受理不服行政处分的申诉,查处和纠正违法违纪及不当行为,有利于进一步保障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包括国家公务员和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的合法权益。 3、行政监督是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顺利发展的重要保障。监督机关通过惩治腐败,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加强廉正建设,维护政治稳定,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顺利发展提供政治保证和监督。同时可以密切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提高政府威信,从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顺利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9.试述行政效率在公共行政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提高行政效率是公共行政的宗旨。行政效率是公共行政活动的起点,也是落脚点。政府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各个方面的公共事务,都必须讲投入产出和成本效益,都必须讲效率。行政效率在公共行政活动一开始,就作为重要的因素来指导公共行政活动。高效率就是低成本,高产出,是实现公共利益的重要方面。

2、行政效率是检查和衡量公共组织和公共行政管理活动的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标准。公共行政的高效化,是公共行政现代化的重要方面。通过行政效率,可以检查和衡量公共行政的各个要素、各个环节、各种管理制度和各种手段是否现代化、科学化和法制化;也可以检验和衡量国家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的队伍素质是否较高,能力是否较强,工作态度是否积极,人际关系是否协调;还可以检验和衡量行政体制是否科学合理,公共组织的机构设置,权责划分是否合理,分工是否明确,层次是否得当,幅度是否适宜;还可以检验和衡量行政运行的每个环节是否科学合理,行政程序是否精简实用,这些都是影响行政效率的重要因素。最后,通过行政效率可以检验和衡量行政制度的合理性和行政方法的有效性。

3、行政效率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只有大幅度地提高行政效率,才能够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够大幅度地提高我国的生产力,加快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步伐。高效的公共行政是国家和社会全面发展的必要保证,直接影响到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直接影响到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制约整个社会的发展速度,关系到国计民生。 10.试述行政改革的阻力主要来自哪些方面?

1、历史的局限性决定了行政改革的成败。行政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而不是强加给政府的,它是脚踏实地的实践行动。行政改革必须认清历史给它提供了什么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与限制条件。行政改革不能超越历史发展阶段进行,它必须符合历史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理想主义的改革计划固然好,但是行政区域却难以实行。改革计划要符合实际,实事求是,切实可行。历史的局限性决定了行政改革的性质、方向、任务和方法,同时也决定了行政改革的艰巨性。超越历史局限性的行政改革必然失败。

2、政治因素对行政改革的限制与制约。行政改革不仅仅是对行政系统单一的改革,它受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政治因素起着决定作用。行政体制是政治体制的组成部分,从属于政治体制。政治体制给予行政体制多大的改革空间,决定了行政体制的改革程度。政治体制决定限制和制约行政改革。

政治官僚集团对行政改革也起着决定性的影响。政治官僚集团在国家政治生活中起决定作用,他们的赞成和反对往往能够决定成败。政治官僚在这里没有贬义,只是用它来说明一种政治现象。行政改革必须得到政治官僚集团的支持才能顺利地进行。

3、在行政系统内部行政官僚集团的反对。行政改革是对行政系统进行改革,是政府对自己进行革命,当然在行政系统内部会遇到强大的阻力。行政改革是权力再调整,也是利益再分配。一般行政工作人员不会对行政改革有很大的影响。但是,行政官僚集团一旦利益受损,就会形成强大的阻力,从而使改革政策变形或迟迟不予执行。他们一般不会公开反对行政改革,往往去争取政治支持,在政治上使行政改革无法进行或流于形式。

4、传统的保守程度决定了行政改革的艰难程度。传统没有什么好坏,但历史传统确实有保守性的一面,各国传统的保守性有程度的不同,这决定了具有不同历史传统的国家进行行政改革的难易程度。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宝贵财富,是民族价值观的体现,是民族赖以生存繁衍的精神支柱,是民族整合统一的纽带。传统文化具有十分强大的力量,是任何强权无法摧垮、无法消灭的。当行政改革不为传统文化的这种保守性所接受时,它将遇到非常大的阻力。我国行政改革的阻力不是来自人民群众的传统意识,而是从政为官的传统文化。我国传统文化把从政为官放在高于一切之上的地位,这对行政改革造成了巨大的阻力。

5、用人惟亲和家长制对行政改革的负面影响。讲人情而不讲规则,用人惟亲和家长制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人际关系规则、用人规则和领导规则。用人惟亲和家长制对行政改革有抵制作用和破坏作用。

11.试述行政改革的动力主要有哪些?

1、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权威的推动。行政体制是政治体制的组成部分,政治体制决定行政体制,行政体制从属于政治体制。政治体制进行改革,行政体制就必须进行改革。政治体制改革不仅是行政体制改革的推动力量,而且是它的决定力量。有什么样的政治体制就有什么样的行政体制。

政治权威是行政改革的推动力。一般政府会进行自我调节,但很少能够自动地进行改革。行政改革一般都是政治推动,尤其必须有政治权威的推动。在发展中国家,政治权威对改革包括行政改革的作用是巨大的。政治权威不仅是改革的推动者,而且是改革顺利进行和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所以,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权威是行政改革的推动力。

2、经济基础变革的要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政府,必须适应最活跃的经济基础的这种变化。如果行政体制不适应经济基础,公共行政不仅不能够有效地管理经济,反而阻碍经济发展。经济体制改革是行政改革的强大推动力。我国行政改革就是在经济体制改革的有力推动下进行的。

3、社会演变的要求。社会演变是渐进式的社会变迁,社会每时每刻都在演变,政治、经济、文化、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都在悄悄地发生变化,当社会演变到一定程度时,政府必须进行改革以适应这种静悄悄的社会变革。政府的稳定性和行政体制的法制性决定了政府不能随着社会演变而随时进行自我调整,必须等待社会演变到一定地步才能进行行政改革,但政府不是消极地适应社会演变,而是为了更有效地进行管理。

4、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新科学、新技术的发展也是推动行政改革的重要力量。历史上,每次科学技术革命都给公共行政带来革命性的变革。现在知识经济方兴未艾,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已席卷全球。以科学技术为中心的行政改革正在世界各国蓬勃开展。由于新科学、新技术在行政系统的广泛应用,政府无论从形式到内容都必须发生变化,都必须进行一系列的深刻改革。随着行政改革的进行,公共行政也面目一新。

5、新思想、新价值的推动。新思想、新价值不仅是推动社会发展与创新的动力,也是行政改革的动力。行政改革只不过是把一种新思想、新价值变为现实。没有指导思想、没有价值支持的行政改革是没有目标、没有方向的改革,是必然失败的。效率、公平、民主是进行行政改革的核心思想和主要价值。我国进行的行政改革就是以效率、公平、民主作为指导思想和价值去向。

12.你认为行政改革必须遵循的原则有哪些?(当简答题) 1、行政改革必须进行科学而严密地论证和规划,慎重开展。行政改革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进行行政改革必须从系统的高度认真地看待和研究每个步骤及其各项措施。在进行行政改革之前,要进行调查研究,要切实找到行政系统问题之所在,进行全面深入的行政诊断。然后就行政改革的性质、

方向、目的、目标、方法、突破点、动力与阻力,以及改革所产生的正负作用进行科学论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科学规划。进行改革则必须十分慎重,从比较容易获得成功并容易看到改革效果的环节先进行改革。

2、行政改革必须以保持社会稳定为前提。行政改革不仅仅打破行政系统的自身平衡,而且必然因此造成社会的不平衡。政府是社会的稳定机制,是社会秩序的维护者和管理者,是社会的最主要平衡工具和稳定工具。行政改革必须打破政府自身的稳定性,这就容易造成社会不稳定。所以,行政改革在打破行政系统的内部平衡之时,所造成的社会不平衡以保持社会相对稳定为限度,也就是说不能使社会发生大的动荡。行政改革在打破平衡时还要保持对社会控制的能力,而不能使社会解体。

3、行政改革要以改变观念为先导,以体制创新为核心,以高效、公平、廉洁为目标。行政改革必须首先改变改革者的观念,应该以民主、公平、效率、服务等观念为先导,才能进行卓有成效的改革。在新观念的指导下,才能进行体制创新。体制创新是行政改革的核心,不进行体制创新,就不可能建立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体制。体制创新要围绕着高效、公平、廉洁这个目标来进行。

4、行政改革必须有政治保障和法律保障。行政改革不是人为地制造运动,而是形势的需要和社会推动的必然结果。但如果没有权威的政治支持,行政改革就无法进行,政治是行政改革的保障。行政改革是政治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改革可以促进政治改革,政治改革可以为行政改革拓宽道路。所以行政改革是一种政治行为。行政改革仅有政治保障是不够的,因为政治不能保证行政改革一定依法改革,因此,行政改革必须有法律保障,依法进行改革。改革必须用重典,必须在社会主义法制的规范之下进行。

5、行政改革以理顺关系、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行政改革就是对政府与社会各种关系的再调整,也就是重新确定政府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因此,进行行政改革就要理顺和摆正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组织和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关系。要理顺这些关系,就要转变政府职能,政府应该将那些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事情,交由社会去解决,分权于社会。同时,要认识到政府能力的有限性,它不可能解决所有的社会问题,而应该让社会担负一些责任。

简答

1. 简述公共行政的特点? 1、公共行政之首要特点是它的公共性;2、公共行政的政治性;3、公共行政具有严格的法制性;4、公共行政的民主性;5、公共行政的公平性;6、公共行政的高效性。

2. 里格斯公共行政的三种模式及其主要特点有哪些?

里格斯将公共行政分为三种模式:一是融合型公共行政模式,是农业社会的公共行政模式,它的主要特点是公共行政是建立在自给自足经济基础上的家长制,任人惟亲,实行等级森严的世卿世禄制度;二是衍射型公共行政模式,是工业社会的公共行政模式,它的主要特点是建立在大工业生产方式基础上的民主行政,官员依法任命,依法行政;三是棱柱型公共行政模式,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的公共行政模式,它既有农业社会的公共行政的某些特点,也有工业社会公共行政的某些特点,是两者混合体。

3. 市场失效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外部性问题;2、市场垄断和专制价格;3、公共物品的提供;4、无知和非理性;5、不平等问题。 4.政府干预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1、政府和市场两者的功能有很大的区别,它们不能互相代替;2、政府干预经济仅界定在弥补和防止市场失效的范围;3、政

府干预也必须讲究成本收益;4、发展中国家政府一般对市场的干预比发达国家广泛得多,这是十分正常的现象。

5.我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有哪些? 1、规范和稳定市场秩序,确保自由竞争的职能;2、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确保国民经济平衡发展的职能;3、直接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弥补市场的不足的职能;4、管理国有资产的职能。

6.简述政府文化职能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1、意识形态职能;2、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职能;3、发展文学艺术和体育卫生职能;4、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职能;5、清除那些不仅没有社会价值而且有害的文化产品的职能。 7.行政区划体制应遵循哪些原则?(或选择)

1、政治原则。2、尊重历史传统的原则。3、有利于发展的原则。4、有效管理的原则。5、民族自治原则。8. 简述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1、补助;2、减免税收;3、委托公共事务;4、法律管制;5、辅导监督。

9. 简述行政领导责任的主要内容?

1,负责贯彻执行法律、法规以及权力机关、上级行政机关的决定;2、主持制定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计划;3、负责制定行政决策,决定公共行政工作中的重大问题;4、正确地选拔、使用人才;5、负责对本部门和下级行政机关的工作实行监督、检查;6、做好协调工作。 10.简述人事行政的特点?

1、法治化;2、专业化;3、职业化;4、现代化。 11. 简述人事行政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主要有哪些?

1、德才兼备原则;2、知人善任原则;3、公平竞争原则;4、功绩原则;5、依法管理原则。 12. 简述行政决策的特点是:

1、行政决策主体的特殊性;2、行政决策客体的广泛性;3、行政决策目的的非营利性;4、行政决策的合法性;5、行政决策地域效力的普遍性;6、行政决策执行的强制性。 13. 理解行政执行的含义,应把握哪些要点?

1、行政执行的主体是行政机关及行政人员;2、行政执行是一种具有目标导向的活动;3、行政执行是一种实施性质很强的活动,是务实性的、付诸于实际的行动,它需要通过一定的具体步骤或实际行动来落实政策;4、行政执行是一种行政法律行为;5、行政执行活动还具有强制性。

14.依监督的主体划分,行政监督有哪几种类型?

1、执政党的监督;2、权力机关的监督;3、行政机关的监督;4、司法机关的监督;5、社会监督。 15.法制监督具有的特征有:

1、法制监督是权力分配的均衡;2、监督的对象是行使行政权力的主体;3、监督的范围具有广泛性;4、监督方式和手段具有多样性;5、以权力制约权力。 16. 简述法治行政的特点是什么?

1、 职权法定;2、法律保留;3、法律优先;4、依据法律;5、

职权与职责统一。

15.简述行政立法应遵循的原则是:

1、以人民权力和公民的权利为重的原则;2、依法立法原则;3、民主立法原则;4、科学立法原则。

18.我国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必须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1、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2、平等原则。3、公平分配的原则。4、机会均等、能者优先的原则。 19.简述行政改革的取向有哪些?

1、以适应社会环境为取向。2、以精简机构为取向。3、以调整组织结构为取向。4,以调整权力关系为取向。5、以人事制度改革为取向。

电大公共行政学论述和简答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