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煤矿井上下安全用电
时间:2025-04-19
时间:2025-04-19
加强煤矿井上下安全用电
姓名:梁伟伟
班级:
学号:
目录
一、井下供电系统中发生漏电的原因
1.1电缆或电气设备本身的原因 2
1.2因施工安装不当引起漏电 2
1.3因管理不当引起漏电 3
1.4因维修操作不当引起漏电 3
1.5因意外事故引起漏电 4
二、煤矿井下电网可能造成的危害
2.1触电对人身的危害 4
2.2引起沼泽气及煤尘爆炸 5
2.3电网触电及其危险性 5
2.4短路与过载及其危害 6
2.5严重影响生产 6
三、预防漏电触电的措施
3.1井下变压器中性点禁止直接接地 6
3.2预防漏电触电的措施 7
3.2.1优化矿井供电网络 7
3.2.2加强矿井设备的更新 7
3.2.3对提升系统加强管理 8
3.2.4加大安全投入 8
3.2.5加强标准化管理 9
四、小结 10
[摘要] 煤矿井下电气设备的工作环境恶劣,所处的工作场所狭窄、空气潮湿、有滴水和淋水现象。由于落矸和片帮,电气设备还经常受砸和受压,极易发生漏电与人身触电:有引起火灾和沼气、煤尘爆炸的危险;长期漏电可能发展为短路故障;有时漏电流还会引起雷管超前引爆。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预防这类电气事故的发生。该文从井下供电系统中发生漏电的原因,分析了漏电的危害,提出了预防漏电、触电的措施。
[关键词] 井下 供电系统 安全用电
引言
随着煤炭工业的发展,矿井深度不断增加,瓦斯、地温及矿压等灾害因素增多,加上管理不善等因素,煤矿重大事故时有发生。重、供特大事故多为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我们知道造成爆炸的因素有三种:瓦斯浓度5%~16%;高温火源650~750℃;空气中含氧量≥12%,三者缺一不可。据有关资料不完全统计,1983年一1989年所发生的96次特大瓦斯事故中,由电火花引爆的次数占46.9%。某省将1980年~2002年全省内发生的3人以上瓦斯事故统计:因煤矿停电、停风造成事故占49.6%。因此,杜绝电气故障,对于防止重大事故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常见的几种井下电事故作了分析并提出防治措施。
煤矿用电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管理不当,电缆被埋压或脱落浸泡于水沟中。电缆被埋压后其热量不易散发,时间一久将使绝缘老化而漏电:电缆浸泡于水中,由于受井下水的酸性侵蚀及渗透作用,
也会使绝缘因受潮而漏电。电气设备长期过负荷运行造成绝缘老化损坏而漏电。电动机因长期被煤石堵塞风道,造成通风不良而发热使绝缘老化受损而漏电。对已受潮或遭水淹的电气设备,未经严格的干燥处理和对地绝缘电阻、耐压试验,又投入运行,极有可能发生漏电或其它电气故障。
一、井下供电系统中发生漏电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1、电缆或电气设备本身的原因
1.1.1敷设在井下巷道内的电缆,由于井下环境潮湿,且运行多年,其绝缘老化或潮气入侵,引起绝缘电阻下降,使正常运行时系统对地的绝缘阻抗偏低或发生漏电。在这种供电系统中,还会因偶然的过电压冲击,使绝缘水平较低处发生击穿,产生集中性漏电。
1.1.2开关设备长期使用,接线板潮湿可能造成漏电:其内部元件(主要使控制变压器、接触器、继电器、线圈等)或导线,因某种原因使绝缘恶化、导线头碰壳也会造成漏电;自动馈电开关中的过流继电器,当调整螺杆拧得过低时也会因相对地放电而造成漏电。
1.2因施工安装不当引起漏电
1.2.1电缆施工接线错误,如误将相线与地线相接,通电后就会发生漏电;橡套电缆接头违反施工工艺要求,如不用电缆线盒的连接和明接头等,这些接法都破坏了橡套的绝缘,在井下潮气的侵蚀下易发生漏电,此外,这些接法的机械强度都较低,容易被拉断而造成漏电。
1.2.2电缆与设备连接时,由于芯线接头不牢固,封堵不严、压板不紧,运行或移动时造成接头脱落或接头松动,使相线于金属外壳直接
搭接而漏电,或者是因接头发热过度使绝缘损坏而漏电。
1.2.3橡套电缆悬挂方法违反规定,采用铁丝或铜丝悬挂,时间一长,就可能发生漏电。
1.2.4开关或其它电气设备的内部接线错误,或接线头送脱碰壳,当合闸通电时便发生漏电。
1.3因管理不当引起漏电
1.3.1由于管理不当,电缆被埋压或脱落浸泡于水沟中。电缆被埋压后其热量不易散发,时间一久将使绝缘老化而漏电:电缆浸泡于水中,由于受井下水的酸性侵蚀及渗透作用,也会使绝缘因受潮而漏电。
1.3.2电气设备长期过负荷运行造成绝缘老化损坏而漏电。
1.3.3电动机因长期被煤石堵塞风道,造成通风不良而发热使绝缘老化受损而漏电。
1.3.4对已受潮或遭水淹的电气设备,未经严格的干燥处理和对地绝缘电阻、耐压试验,又投入运行,极有可能发生漏电或其它电气故障。
1.4因维修操作不当引起漏电。
1.4.1工人工作时劳动工具(锹、镐、钎等)易将电缆割伤或碰伤,造成漏 …… 此处隐藏:3921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上一篇:陶然居装修预算清单
下一篇:课题文献资料的搜索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