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学5678章
时间:2025-04-05
时间:2025-04-05
高等教育学 华东师范大学版本 大学教师资格证绝密笔记!!!
第五章高等教育管理体制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指与高等教育管理活动有关的组织制度体系,它主要包括高等教育组织机构的设置、组织机构间的隶属关系,以及相互间的职责、权限的划分等。
第一节高等教育的宏观管理体制
一、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模式
(一)中央集权型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
指高等教育由国家举办,高等教育管理的权利主要集中在中央政府,由政府通过一定得计划、法律、行政命令、拨款和监督等手段来直接调节高等教育活动的管理体制。政府和高校是一种上下级关系。
代表:法国
(二)权力分散型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
指高等教育的决策权主要集中在地方政府,由地方政府来独立行使高等教育的决策、立法、财政拨款等职能的管理体制。
美国是典型的权力分散管理体制
(三)集权与分权结合型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
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或政府与高等教育部门共同承担高等教育管理职能的管理体制。
代表:德国、日本、英国
二、我国高等教育的宏观管理体制
(一)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的历史沿革
1950——1958年为中央集中管理时期;
1958——1963年为地方管理时期
1963——1966年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1966——1979年为文革混乱时期
1978——1995年确立了集中领导分级管理的体制
1
高等教育学 华东师范大学版本 大学教师资格证绝密笔记!!!
1995年7月,国务院转发国家教委《关于深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确立:“两级管理,以省级统筹为主”的体制。
(二)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改革
1、高等教育管理权利下放,扩大省级部分对当地高校的统筹权。
2、建立一个广泛的社会参与的高等教育管理运行机制,推动我国高等
教育的合理、健康发展。
3、扩大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增强学校的活力,提高学校主动适应社会
的能力。
《高教法》的颁布,使我国高校的办学自主权自建立以来第一次得到了
法律的保障。
第二节高等学校的管理体制
一、高等学校管理模式
包括:学术管理和行政管理
(一)欧洲大陆模式
一种以学术权利为主,高校内部权利重心倾向于基层教学和研究单位,体现学术权威影响的高校管理模式。教授和教授群体处理权力的中心,行政部门几乎没什么权利。
代表:法国、意大利、德国
(二)美国模式
行政权利相对较大,强调规范,实行相对严格的等级制度,下级对上级负责的高校管理模式。董事会和院校行政官员权利地位比较显赫。
(三)英国模式
权力和学术相对平衡,两者相互制约的高校管理模式。校务委员会是形式上最高的权力机构。
二、我国高等学校的管理体制
(一)我国高等学校的领导体制
1、历史沿革
2、我国现行高校领导体制特点
2
高等教育学 华东师范大学版本 大学教师资格证绝密笔记!!!
1984年以来,我国高校基本确立了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的领导体制。(1)实行党委领导,体现民主集中制;
(2)校长作为高校行政长官,全权负责行政事务;
(3)实行党政分开,各行其职。
3、我国高校领导体制的改革趋势
强调行政管理,提高办学效益,注重学术管理和行政管理分离,提高学术委员会机构的地位,加强学术决策职能,目的在于促进党委、行政、学术三方面的相互制约。
(二)我国高等学校行政管理系统
校、学院和系
(三)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中的问题和改革方向
1、权力中心下移,扩大学院及系的自主权。
2、精简机构、人员、提高办事效率。
3、推动职称评定与职务聘任、分配制度和人员的聘用及考核等人事制度改革。
4、高校后勤集团社会化:转变行政部门的行政管理职能,实行后勤服务部门的企业化、产业化、市场化,使之成为独立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实体。
第六章高等教育结构
第一节高等教育结构理论
高等教育结构:高等教育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方式和比例关系,它是一个多维、多层次的复杂的综合结构。
分类:宏观结构:层次/形式 /能级/地域 /管理体制结构等。
微观结构:学科专业/ 课程/ 教材/队伍结构等。
第二节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状况和特点分析
3
高等教育学 华东师范大学版本 大学教师资格证绝密笔记!!!
一、层次结构
层次结构又称水平结构,高等教育内部由于教育程度和水平的高低不同而划分的层次及其相互关系。如高等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
二、种类、专业结构
我国高等教育授予12个学科门类学位: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高等教育的科类专业应与一定的经济结构及相应的各类专门人才需求相适应。
三、形式结构
经费来源、管理体制划分为:公立与私立;
办学及授课时间不同划分为:全日制大学、函授大学、夜大学、广播电视大学等。 …… 此处隐藏:3506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上一篇:合同工程量计量管理办法.doc
下一篇:产柠檬酸黑曲霉菌种的分离及初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