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民法基础知识
时间:2025-07-11
时间:2025-07-11
《经济法律概论》
第二章 民法基础知识
《经济法律概论》
第一节 民法概述一、概念 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 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 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二、基本原则
《经济法律概论》
第二节 民事法律关系一、概念、特征及分类 下列关系中,不属于民事法律关系的是 ( )。 A.继承关系 B.合同关系 C.物权关系 D.税收关系
《经济法律概论》
下列关系中,属于民事法律关系的有 ( )。 A.基于法人的名称而发生的名称权关系 B.自然人交纳所得税关系 C.工商局对违法经营企业的罚款 D.企业因不履行合同依约定向对方支付违 约金
《经济法律概论》
二、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一)主体 1、自然人 民事权利能力:是自然人依法参加民事法律关系, 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民事行为能力:是自然人通过自己的行为,取得 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民事权利能力是民事行为能力的前提。 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 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自然 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与年龄和精神状况有关。
《经济法律概论》
出生——死亡(如:继 一般权利能力 出生——死亡(如:继 承) 民事权利能 力 特殊权利能力 如:婚姻 10周岁,或完全不能 民事行为能 无民事行为能 ≤ 10周岁,或完全不能 力 力 辨认自己行为的 10周岁~18周岁,或不 限制民事行为 10周岁~18周岁,或不 能力 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 18周岁,或16周岁 完全民事行为 ≥ 18周岁,或16周岁 ~18周岁自食其力的 ~18周岁自食其力的 能力
《经济法律概论》
2、法人 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 组织。 法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1)依法成立; (1)依法成立; (2)有必要的财产或者经费; (2)有必要的财产或者经费; (3)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 (3)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 (4)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4)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经济法律概论》
(二)内容 1、民事权利与民事义务 2、权利种类 3、义务种类 (三)客体 1、物 2、行为 3、智力成果 4、人身利益
《经济法律概论》
下列各项中,能够成为法律关系主体的有 ( )(2007年考题)。 )(2007年考题)。 A.公民 B.企业 C.物 D.非物质财富 A.公民 B.企业 C.物 D.非物质财富 下列各项中可以作为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 有( )(2006年考题)。 )(2006年考题)。 A.土地使用权 B.发明 C.劳务 D.产品 A.土地使用权 B.发明 C.劳务 D.产品
《经济法律概论》
第三节 民事法律行为一、概念 法律行为的特征: 1.以意思表示为要素。 1.以意思表示为要素。 2.以设立、变更或终止权利义务为目的。 2.以设立、变更或终止权利义务为目的。 3.合法行为。 3.合法行为。 二、分类 三、
形式
《经济法律概论》
四、有效条件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只能进行与其能力 相当” “相当”的法律行为,因此限制民事行为 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民事行为属于 无效的民事行为。
《经济法律概论》
(2)意思表示真实; ①如果行为人故意 ①如果行为人故意作出不真实的意思表示,则该 故意作出不真实的意思表示,则该 行为人无权主张行为无效,而“善意相对人” 行为人无权主张行为无效,而“善意相对人”可 根据情况主张行为无效。 ②如果行为人基于某种错误认识而导致意思表示 与内在意志不一致,则只有在存在“重大误解” 与内在意志不一致,则只有在存在“重大误解” 的情况下,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关予以 变更或者撤销。 (3)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其形式要件为行为人的意思表示的形式必须符合 法律的规定。 一般而言,特殊书面形式优于一般书面形式, 一般而言,特殊书面形式优于一般书面形式,书 面形式优于口头形式。 面形式优于口头形式。
《经济法律概论》
五、无效和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无效民事行为的列举性规定: ①无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行为; ②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民事 行为; ③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 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为的民事行为; ④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 民事行为; ⑤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民事行为; ⑥违反国家指令性计划的民事行为; ⑦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民事行为。 无效民事行为从行为开始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 其后果有恢复原状、赔偿损失、收归国家或集体 所有或返还第三人、其他制裁。
《经济法律概论》
可撤销民事行为 ①行为人对行为内容有重大误解的民事行为; ②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 可撤销民事行为的特征: ①行为在被撤销之前有效; ②该行为的效力消灭以撤销为条件; ③这个行为的撤销是由有撤销权的人提出实施的, 其他人不能主张这个权利; ④具有撤销权的人可以选择撤销,也可以选择不 撤销或者选择变更; ⑤可撤销行为一旦被撤销,其法律后果和无效民 事行为是一样的,自始无效。
上一篇:什么是信息高速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