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节肢动物门08

时间:2025-04-05

一.概述

第七章: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1.数量众多,门类庞大 2. 身体两侧对称,分节,头部发达 3. 每个体节具有一对分节的附肢 4. 体被以几丁质外骨骼(甲壳) 5. 呼吸器官复杂多样:或鳃或肺 6. 各器官发育完全 7. 水生或陆生 8. 地史分布:∈—Rec

二.分类

1. 现代节肢动物分类依据: 1)呼吸器官的性质及位置, 2)身体分节的特点, 3)附肢的数目及构造 2. 节肢动物化石分类依据: 1)身体分节的特点, 2)附肢的数目及构造

9个超纲: 三叶虫形超纲 多足超纲 有螯肢超纲 六足超纲 蛛形纲 昆虫纲 坚角蛛超纲 有爪超纲 甲壳超纲 慢步超纲 五口超纲

三叶虫纲最为重要

三.三叶虫纲(Trilobita)1.特点1)已绝灭(∈-P),海洋生活 2)身体扁平,背有甲壳、腹有腹膜和附肢, 3)背甲为两条背沟纵向分为一个轴叶和两个肋叶 4)横向分为头部(头甲)、胸部(胸甲)和尾部(尾甲) 5)节肢动物门化石最多的一个纲

2. 三叶虫的构造

1)背甲成分:以碳酸钙和磷酸钙为主、质地坚硬 2)头甲:构造复杂,分类和种属划分的主要依据 中间有隆起的头鞍和颈环 ,其余称颊部 颊部中央常是眼和眼叶 头盖(固定颊) 、活动颊 、面线、头鞍 、 头鞍沟(鞍沟)、鞍叶 、中瘤 、颈环 、颈瘤 、 颈刺 、前边缘 、颊角 、颊刺 3)胸甲:若干互相衔接并可活动的胸节组成 轴叶、肋叶、间肋沟、肋沟、肋刺 4)尾甲:多呈半圆形,由若干体节融合而成 尾刺、前肋刺、倒刺、末刺和次生刺 根据尾甲和头甲的大小比例可分为: 小尾型、异尾型、等尾型和大尾型

外边缘 边缘沟

前边缘头鞍 活 动 颊

面线头鞍沟 颈沟 颊角 肋 部

头 甲 胸

活 内边缘 动 颊

头盖(固定颊)后边缘

轴 肋 部 部

颈环颊刺

尾 甲

眼脊 眼 眼叶 颊刺 颈瘤 轴节 肋节 间肋沟 肋沟

附肢 关节半环 关节沟 背沟

侧尾刺 次生刺

尾缘后尾刺

3.分类

哈林顿(H.Y.Harrington 1959)将其分为7个目: 球节虫目 Agnostida 莱德利基虫目 Redlichiida 箕棒头虫目 Corynexochida 褶颊虫目 Ptychonpariida 镜眼虫目 Phacopida 裂肋虫目 Lichida 齿肋虫目 Odontoplearida

4. 生态 海生 浅海底栖爬行:身体扁平、眼在上 挖掘泥沙:头甲坚硬,前缘似扁铲, 肋剌发育,尾刺发达 游泳:个体小,身体流线形,眼在头侧方或腹方 漂游:个体小,或多刺,球状,无眼5. 地史分布 分布时限:寒武纪至二叠纪 最繁盛期:寒武纪,占统治地位 退居次要:奥陶纪,不占统治地位 急剧衰退:志留纪至二叠纪,只留少数类别 灭绝:二叠纪末

6. 三叶虫一般演化趋势: 1)头鞍:由前尖后宽——大体相同——两端 近相同,中间凹陷

,椭圆形——半圆形 2)眼:开始呈新月形,距头鞍近,之后眼睛 消失(退化现象),个别眼睛很大 3)头尾比例:最初头大尾小分节多,之后头 尾等大,最后头小尾大。

云南澄江动物群中的节肢动物化石

第七章-节肢动物门08.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