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2013)
发布时间:2024-11-08
发布时间:2024-11-08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教学和讨论,在明确社会 主义改革和开放的根由、性质和作用 的基础上,使学生深刻理解“改革
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 决策,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征”,并增强投身改革开放事业的自觉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和方向 2、社会主义改革的理论依据 3、“三个有利于”标准 4、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
改革开放新成就……
第一节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 命运的关键抉择
案例1: 改革是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关键 1、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历史进程的三个阶段 1)1848年—1920年前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
的主要任务是建党、夺权; 2)1921年前后—1949年前后,主要任务是在 孤立的苏联一国建设社会主义; 3)1950年至今,在此期间出现苏东剧变,世 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而中国的社 会主义改革却取得了辉煌成就。
2、20世纪50年代初以来,面对高度集
中的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国家的三种不 同选择 1)社会主义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共同 性。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苏联社会 主义体制被模式化,要求当代社会主义 国家既要改革落后的生产力,又要改革 超越的生产关系。
2)不同选择: A、拒绝改革,固守僵化的苏联模式,最终大
多数国家发生剧变。 做出这一选择的国家是民主德国、阿尔巴尼亚、 保加利亚、柬埔寨、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等。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这些国家已陷 入重重危机,柬埔寨由于大搞阶级斗争,急于 向共产主义过渡,首先亡党。此后其他国家虽 然依靠强大的国家机器维持了一段时间,但在 政治经济的封闭状态被打破以后,实行苏联模 式所产生的巨大差距明显地摆在国人面前,到 1989年,大多数国家发生了历史性逆转。
B、选择了改革道路,但未能坚持社会主
义改革路线,最终仍然发生了剧变。 这一类国家主要有苏联、南斯拉夫、波 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国。这些 国家大多数从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改革, 如南斯拉夫的社会主义自治改革、苏联 的赫鲁晓夫十年改革、匈牙利的“静悄 悄的改革”、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格 之春”等,但由于这些国家的改革目标 一直不明,改革时断时续,无法持久深 入。
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 始,这些国家掀起了 新的一轮改革热潮。 在经济体制改革难以 为继的情况下,这些 国家转而优先进行政 治体制改革,它们逐 渐抛弃了马列主义指 导思想,放弃了共产 党的领导,选择“人 道的民主的社会主 义”,实行西方议会
民主制和多党制。
由于作为执政党的共产党 长期实行苏联模式,经济 没有搞好,又犯过许多历 史错误,在轻装上阵,没 有任何历史包袱的反对党 的攻击下,毫无还手之力, 只能步步退却,而已被搞 乱了思想的广大群众在 “民主选举”中自然倾向 于反对党。至80年代末、 90年代初,这些国家的共 产党纷纷下台也就在所难 免。
国际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广泛利用第
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大力发展生产力, 我国与它们的差距拉大了。面对国内国 际的重大挑战,当时有两条道路可供选 择。一条是继续坚持“左”的指导思想, 遵循“两个凡是”,狠抓阶级斗争,把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另一条 是恢复我们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改 革高度集权的苏联模式,大力发展社会 生产力。
3、社会主义改革不同结果 1)两种结果:15个国家,10个失败,5个成功。 2)两种改革观: A、对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态度:全盘私 有化—以公有制为主体。
B、对多党制的态度:支持—反对。C、对多元化的态度:拥护—反对。
D、对开放的态度:全盘西化、全面开 放—扬我之长,西学为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