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复习提纲小结素材新人教版课

发布时间:2024-11-08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P20-P25)

一、夏朝:(前2070年-前1600年)

1、建立时间: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21世纪),建立者:禹,

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标志着奴隶社会的产生,原始社会的结束。

2、启继位,标志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公天下”变为“家天下”。

3、灭亡:最后一个国王暴君—桀(P21图、可恨太阳,把人当坐骑)

二、商朝:(前1600年-前1046年)

1、建立者:汤,因政治动乱和水患,盘庚迁殷(在今河南安阳,此后商朝稳定,成为当时世界大国),历史上又称为殷朝。

2、灭亡:商朝最后一个国王暴君—纣(暴政:施用炮烙之刑等)

三、西周(前1046年-前771年)

1、前1046年,牧野之战,商朝灭亡,周武王建立西周,都城在镐京。

2、分封制:西周实行分封制(P23地图、P24等级示意图),等级制、奴隶制、世袭制。

目的:加强统治,巩固政权

内容: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义务: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主要诸侯国:鲁,齐,燕,晋,宋。

作用:开发了国家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3、暴君周厉王:道路以目国人暴动:(国人是指平民),

4、灭亡: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千金一笑),前771年

四、兴亡教训:要勤政爱民;重视人才,发展生产;成由勤俭败由奢等

三、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

代表作:司母戊鼎(世界现存的最大青铜器)(书P19、P26图片)

四羊方尊(精品)。(书P19、P26图片)

四、与商周同期,成都平原出现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三星堆文化”有青铜面具、大型青铜立人像(P27图)、青铜神树(结构精妙,造型奇异,风格独特;纹饰上具有丰富的线条,优美的图案,具有无穷的艺术魅力,使人得到艺术享受)

五、我国是世界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商朝:青瓷)

六、农业畜牧业:

1、商周时期:五谷齐;有少量的青铜农具;选种、施肥、治虫害。

1

2、商代:已有主要家畜品种。

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P30-P35)

一、东周:(前770年—前221年)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建立时间:公元前770年建立者:周平王都城:洛邑(今洛阳)

二、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1、齐桓公:(第一个霸主)称霸方式:葵丘会盟

首先称霸原因:(1)齐国是富庶的东方大国,盛产渔盐;

(2)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增强国力;

(3)以“尊王攘夷”为号召,取得政治优势,扩弃疆界。

2、晋文公:(1)改革:整顿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

(2)城濮大战(晋楚争霸,以少胜多)——“退避三舍”

3、楚庄王—问鼎中原;越王勾践—卧薪尝胆

4、春秋争霸的影响:给人们带来了灾难,但社会也出现了统一的趋势。

三、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1、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上中下)

2、主要战役:桂陵之战:(魏—赵齐)(围魏救赵——孙膑)

马陵之战:(魏齐)——(减灶计—孙膑)长平之战:(赵秦)—纸上谈兵(赵括)

3、注:春秋战国两幅形势图(P31、P33)要会对比判断。

四、春秋与战国战争不同:春秋—争霸,规模小;战国—兼并,规模大,走向统一。

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P36-P39)

一、牛耕和铁农具的使用(P36图—表明战国铁农具使用范围气势扩大)

时间:春秋——开始使用,战国——推广

作用: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农用动力一次革命。

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

二、都江堰:(P37都江堰示意图)

主持者:李冰(战国时的秦国)地点:成都岷江作用: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

(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赞扬李冰的)

材料:都江堰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大片农田,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

三、商鞅变法:前356年(战国时期秦孝公)

1、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2、目的: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为了称霸。

秦孝公为改变诸侯看不起泰国的现状,决心变法图强。(P38商鞅舌战守旧群臣)

3、变法内容:作用

①承认土地私有,准许自由买卖—有利于秦朝封建制度的确立

②奖励耕战:——————————富国强兵

耕: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2

战:根据军功大小授以田宅和爵位,废除旧贵族的特权

③推行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加强中央集权

4、变法作用:①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诸侯国;②为秦的统一六国奠定基础。

③旧的制度被废除,封建制度建立,秦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5、变法成功根本原因: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理解P39“商鞅身死”说明变法成功还是失败)

四、战国时期,各国经过变法,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

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P41-P45)

一、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的甲骨文开始,这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商朝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金文或铭文。西周晚期,出现了大篆(P42马字演变图)

二、书写材料:龟甲、兽骨(商)—青铜器等—竹木简或丝帛(战国),用毛笔蘸墨。

三、天文:1、公元前613年,鲁国有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最早的确切记录。

2、夏朝有历法称夏历;商朝完备(十二个月,闰年加一个月)

3、战国,人们测定出一年24个节气,目的是为便于安排农业生产。

四、医学:扁鹊—“四诊法”(望、闻、问、切)书43页注解(2)

五、屈原(P44图)—《离骚》—楚辞体,端午节(爱国爱民)

六、音乐:战国钟鼓之乐盛行。(湖北随州出土的战国时期的全套编钟P18上面插图)

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P46-P51)

一、孔子,春秋人(P46图),地位(评价):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贡献:A、提倡“仁”的学说(孔子的核心思想)和礼、“为政以德”,

B、在教育方面:①兴办私学,广收门徒;

②积累不少教育方法和经验,直到今天仍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③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习方法:温故而知新

④教育方法:因材施教

C、在文化方面:②编写《春秋》;③其言行被弟子编成《论语》。

影响:儒家学说成为我国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影响极大。

二、老子,春秋晚期,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记录在《道德经》(《老子》)

主张:A. 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双方能够互相转化。(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B. 以柔克刚。

3

4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复习提纲小结素材新人教版课.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