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学考试内容
发布时间:2024-11-08
发布时间:2024-11-08
质量管理学考试内容,大纲,重点
考试命题的原则
1.命题标准
“质量管理(一)”课程是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独立本科段)开设的一门专业必考课程,命题标准参照一般全日制普通高校同专业、同课程的本科结业水平,并体现自学考试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特点,在题量上保证中等水平的考生能够在规定的考核时间内完成全部试题,并有适当的时间对答案进行检查。
2.考试依据和范围
以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2004年9月颁布的《质量管理学自学考试大纲》为依据,以《质量管理学》(焦叔斌、陈运涛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教材为命题范围。试题的参考答案按所指定教材中的有关提法来编制。
3.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学好质量管理学,需要具备一些相关的知识,如管理学、数理统计、企业管理学等。学习质量管理学要注意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将识记、理解和领会联系起来,把基本知识、理论和技能转化为分析和应用能力。命题中,要体现既测试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又测试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原则。
4.重点与覆盖面的关系
试卷覆盖到章,重点章节的权重比例大一些,次重点章节的权重比例小一些,一般章节的分数适中。单章考核分数不超过20%.
四、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考试形式
“质量管理(一)”课程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评分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线。
2.试卷内容结构
试卷内容以第1、2、6、7、9、10、11、13章为重点考核内容,其分值比例大于60%;第3、5、12章为次重点考核内容,其分值比例约为30%;其它章节均为一般考核内容,其分值比例不超过10%.
3.试卷能力结构
能力考核分为“识记”、“理解”、“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四个层次,考核不同能力层次的试题在试卷中的分数比例为:“识记”占20%左右、“理解”占30%左右、“简单应用”占30%左右、“综合应用”占20%左右。
质量管理学考试内容,大纲,重点
4.试卷的难度结构
试题的难度分为“容易”、“中等偏易”、“中等偏难”和“难”四个层次,不同难度的试题在试卷中的分数比例约为:“容易”占20%左右,“中等偏易”占35%左右,“中等偏难”占30%左右,“难”占15%左右。
5.试卷的题型结构
本课程考试采用的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和计算题六种。
1、为什么质量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1)质量是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产品及服务是企业竞争力的载体(2)质量是企业经济效益的基础(3)质量是企业经营素质的体现
2、我国的质量状况可概括为五方面:①质量问题令人担忧②假冒伪劣屡禁不止③质量管理严重滑坡④优难胜、劣不汰现象十分突出⑤监督乏力,有效手段不足[考试\大收集]
3、《质量振兴纲要》提出了现阶段我国质量振兴的主要目标:经过5至15年的努力,从根本上提高我国主要产业的整体素质和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使我国的产品质量、工程质量和服务质量跃上一个新台阶。这一总体目标包括提高主要产业的整体素质、提高重点产品实质质量、提高工程质量、提高服务质量等四方面的具体目标。
4、缺陷与不合格的区别:ISO9000:2000将“缺陷”定义为“未满足与预期或规定用途有关的要求”,并指出与不合格具有关联关系。缺陷的定义强调与“用途有关的要求”,显然,只有在使用过程中才能更好地发现缺陷,并且会涉及到缺陷的责任问题。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未满足,那是不合格,不是缺陷。如未满足安全法规要求、环保法规要求等,也是不合格。要求来自顾客、来自适用法规、来自组织规定,而用途来自产品本身并经由实现产品者提出用途指南。
5、体系和过程的关系:体系是由过程构成的,体系的目标是通过过程结果的积累和调整而实现的。过程是由活动组成的,过程的目标是通过活动结果的积累和调整而实现的。体系、过程和活动三者的关系既有区别,又具有共同之处(如三者都有输入和输出)。有的只是为使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具有一种秩序,而把所研究的事物视为体系(系统)或过程或活动。如:我们研究一个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把产品实现看作一个过程,把设计和开发看作一项活动等。
6、质量管理体系基础:(1)原理1-质量管理体系的理论说明(2)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与产品要求(3)质量管理体系方法(4)过程方法(5)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6)最高管理者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作用(7)文件(8)质量管理体系评价(9)持续改进(10)统计技术的作用(11)质量管理体系与其他管理体系的关注点(12)质量管理体系与优秀模式之间的关系
7、质量职能和质量职责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质量职能是针对全过程控制需要提出来的质量活动属性与功能,是质量形成客观规律的反映,具有和相对稳定;而质量职能则是为了实现质量职能,对部门、岗位与个人提出的具体质量工作分工,其任务通过责、权、利予以落实,因而具有人为规定。可以说,质量职能是制定质量职责的依据,质量职责是落实质量职责的方式或手段。 质量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把散布在各个质量职能部门中的质量职能通过质量职责有机地联结起来,协同一致实现组织的质量目标。
8、为了表述产品质量形成的这种规律性,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朱兰曾经提出了一个质量螺旋模型。就是表述影响质量的相互作用活动的概念模式,是一条螺旋式上升的曲线,该曲线把全过程中各质量职能按逻辑顺序串联起来,用以表征产品质量形成的整个过程及其规律
质量管理学考试内容,大纲,重点
性,通常称之为“朱兰质量螺旋”,它反映了产品质量形成的客观规律,是质量管理的理论基础。
9、“朱兰质量螺旋”,可以看到:(1)产品质量形成过程包括13个环节(质量职能):市场研究、产品计划、设计、制定产品规格、制定工艺、采购、仪器仪表配置、生产、工序控制、检验、测试、销售、售后服务。(2)产品质量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循环渐进的过程
(3)产品质量系统目标的实现取决于每个环节质量职能的落实和各环节之间的协调(4)质量系统是一个开放系统,和外部环境有密切联系(5)产品质量形成全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均需依靠人员的参与和完成,人的质量及对人的管理是过程质量及工作质量的基本保证。它有异曲同工的常见表述还有质量循环图和质量杯。考试 大 整理
10、质量管理的发展历程:(1)质量检验阶段。这种有人专职制定标准、有人负责实施标准、有人按标准对产品质量检验的“三权分立”的质量管理是质量检验阶段的开始,是一种历史的进步,现代意义上的质量管理便从此诞生。但这一阶段的质量管理仍属“事后把关”性质,查出了废次品,既成事实的损失已无法挽回,而且采取全数检验的办法把关,量大面广,耗费资源,增加成本,不利于生产率的提高;最后,某些产品检验属破坏性检验,如炮弹的射程检验、胶片的感光度检验等,检验一个就损坏一个,全数检验是根本行不通的(2)统计质量管理阶段。1926年美贝尔电话研究室工程师休哈特提出了“事先控制,预防废品”的质量管理新思路,并应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理论,发明了具有可操作性的“质量控制图”,解决了质量检验事后把关的不足。它把“事后把关”变成事先控制、预防为主、防检结合,并开创了把数理方法应用于质量管理的新局面(3)全面质量管理阶段。人们认识到只有将影响质量的所有因素统统纳入质量管理的轨道,并保持系统、协调的动作,才能确保产品的质量。1960年代初,费根堡姆和朱兰提出了全面质量管理的科学概念及理论。
11、全面质量管理其基本特点是:(1)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管理途径,既不是某种狭隘的概念或简单的方法,也不是某种模式或框架(2)全面质量管理强调组织必须以质量为中心来,其他管理职能不可能取代质量管理的中心地位(3)全面质量管理必须以全员参与为基础(4)全面质量管理强调组织的长期成功,而不是短期的效益或哗众取宠的市场效应
(5)强调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成员及社会受益不是受损
12、为什么说ISO9000族国际标准的产生与发展正是当代科学、技术、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①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为ISO9000族标准的产生创造了客观条件②各国推行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活动的成功经验,为ISO9000族标准的产生奠定了实践基础③质量管理学的发展为ISO9000族标准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④国际贸易的激烈竞争,是产生ISO9000族标准的现实要求|考 试大收集
13、ISO成立于1947年,现已是由约150个国家级标准化团体组成的世界性的联合会,是世界上最大的具有民间性质的标准化机构,是联合国经社理事会和贸发理事会的最高一级咨询组织。ISO的宗旨是:在世界范围内促进标准化工作的发展,以便于国际物资交流和互助,并扩大在文化、科学、技术和经济方面的合作。它的主要活动是制定ISO标准,协调世界范围内的标准化工作,报道国际标准化的交流情况,以及同其他国际性组织进行合作,共同研究有关标准化问题。
14、建立、实施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的作用:①有助于实现组织的生产经营目标②实现对产品或服务提供过程的系统管理③提供对产品或服务技术规范的补充和保证④证实质量保证能力并为质量保证的有效性提供证据⑤保护组织和顾客双方利益的重要手段
15、实施ISO9001:2000标准的积极影响:①突出领导的作用1领导的作用2领导技能3领导方式4领导的观念②以顾客为关注焦点1标准中的要求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3以顾客为关注焦点,促进流程重组和优化4对顾客满意的监视和测量③过程方法的引入④
质量管理学考试内容,大纲,重点
强调“变化”1由于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和社会分工的细化,环境变化越发加速,愈发难以识别、预测和把握,而且任何组织都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有赖于环境2标准中的要求3环境分析与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⑤目标管理理论⑥数据分析(7)强调沟通(8)人力资源
16、质量审核的三个核心原则:(1)独立性。指执行审核的机构和审核人员具有独立性,依据审核准则进行客观的评定,得出客观的结论,而不应该掺杂任何主观意愿、主观臆想的东西,更不能根据主观想象来得出结论(2)客观性。审核是一个形成文件的过程,包括审核计划、检查表、现场审核记录、符合报告、审核报告、首末次会议记录等(3)系统方法。审核包括文件审核和现场审核两个方面,在文件审核符合的情况下,才能进行现场审核。审核包括符合性、有效性和达标性三个层次。符合性是指质量活动及其有关结果是否符合审核准则;有效性是指审核准则是否被有效实施;达标性是指审核准则实施的结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17、产品质量审核的目的:①通过抽取已经经过验收的产品,分析产品质量的发展趋势②产品审核的结果,及时发现质量管理体系存在的薄弱环节③分析产品质量变化的原因,以便采取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④通过定量或定性的检查,以确定产品实际质量水平⑤通过分析和评价,尽早发现质量的不符合的原因,改进产品的实现过程⑥预测服务工作质量(7)研究产品质量水平与质量成本之间的关系,寻求适宜的质量水平,从而改进组织的业绩。
18、质量改进的重要性:(1)质量改进是永葆名牌的秘诀(2)质量改进是新产品开发的坚实基础(3)质量改进是提高效率的根本途径(4)质量改进是降低成本的生财之道
(5)质量改进是挖掘潜力的无穷源泉
19、质量监督的作用:①坚持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向偏离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倾向作斗争的有力手段②是保证实现国民经济计划质量目标的重要措施③是发展进出口贸易,提高我国产品的竞争能力,保障我国经济权益的重要手段④是维护消费者利益、保障人民权益的需要⑤贯彻质量法律和技术标准,是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秩序的重要保证⑥是促进企业提高素质、健全质量体系的重要条件(7)是获得经济信息和质量信息的重要渠道。
20、质量仲裁的原则:(1)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2)坚持公平和平等的原则(3)先行调解原则(4)自愿的原则
21、质量仲裁的作用:①产品质量关系到人民的物质利益和人身财产安全,通过对产品质量纠纷正确、及时的裁决,保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增强消费者保护自我的意识,并起到对社会宣传和教育作用②通过质量仲裁,同样保护生产者、销售者的正不利益,制裁侵害行为,严肃了社会主义法制,同时促进企业的产品质量管理工作,保证和提高产品的质量③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发展,国内外有越来越多的产品打入国际市场,产品存在的质量问题及由于产品引起的纠纷的裁决也将影响到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信誉
22、产品质量立法的意义:(1)产品质量立法是提高我国产品质量的需要(2)产品质量立法是规范社会经济秩序的需要(3)产品质量立法是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需要(4)产品质量立法是建立和完善我国产品质量法制的需要| 考 试 大 收集
23、《产品质量法》的基本原则:①统一立法,区别管理②标本兼治,突出重点③扶优治劣,建立机制。产品质量法设计的国家管理产品质量的机制是:1)多数产品放开,靠市场调节,优胜劣汰。2)少数产品管住、管好、管严。3)引导企业生产优质产品。4)国家对产品质量实行监督检查制度④立足国情,借鉴国外
24、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1)质量教育培训工作(2)质量责任制,优点:是组织建立经济责任制的首要环节,有利于实现质量与数量的统一、速度与效益的统一,有利于促进企业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的转变,由偏重产量、产值向产量与质量并重、速度与效益并举的转变(3)标准化工作(4)计量管理工作。特点:一致性、准确性、可溯源性、
质量管理学考试内容,大纲,重点
法制性(5)质量信息管理工作。主要任务:①为质量决策提供确切可靠、适时有效的信息②保证质量信息流畅无阻,以确保质量管理工作正常、有序地运行③为内部考核和外部质量保证提供依据④建立质量档案
25、产品设计和开发的任务与意义:(1)通过市场研究,把握顾客对产品适用性的需求,并将其转化为产品构思,形成产品的概念质量,也即将顾客需求转化为产品要求,确保产品的功能与性能参数(2)通过产品设计把概念质量转化为规范质量。(3)完成产品样机和小批试制(4)通过产品样机和小批试制,以及顾客对产品的确认,完善设计,并实现产品的设计定型
26、加强生产过程质量管理的思路:①质、量、期三位一体②按质量职能办事③点、线、面相结合④预防和把关相结合,以预防为主
27、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的主要环节包括:(1)加强工艺管理,执行工艺规程或作业指导书(2)加强预防,严格质量把关,获得并使用监视和测量装置,实施监视和测量,强化过程检验(3)坚持文明生产和均衡生产(4)应用统计技术,掌握质量动态,开展潜 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减轻已识别的风险(5)加强不合格品的控制(6)当过程的输出不能由后续的监视和测量加以验证时,对这样的过程实施确认及建立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过程并加强管理,验证状态的控制(7)综合运用质量控制方法,建立健全过程质量控制点(8)识别、验证、保护和维护供其使用或构成产品的一部分的顾客财产,规定并实施产品防护(9)对生产过程质量成本的数据进行的分析
28、检验包括四个基本要素:①质量:采用试验、测量、化验、分析与感官检查等方法测定产品的质量特性②比较:将测定结果同质量标准进行比较③判断:根据比较结果,对检验项目或产品作出合格性的判定④处理:对单件受检产品,决定合格放行还是不合格返工、返修或报废。对受检批量产品,决定接收还是拒收。对拒收的不合格批产品,还要进一步作出是否重新进行全检或筛选甚至报废的结论|考试|大收集
29、质量检验有五项基本任务:(1)鉴定产品(或零部件、外购物料等)的质量水平,确定其符合程度或能否接收(2)判断工序质量状态,为工序能力控制提供依据(3)了解产品质量等级或缺陷的严重程度(4)改善检测手段,提高检测作业发现质量缺陷的能力和有效性(5)反馈质量信息,报告质量状况与趋势,提供质量改进建议
30、质量成本分析内容:①质量成本总额分析②质量成本构成分析③质量成本与企业经济指标的比较分析④故障成本分析
31、质量成本预测的三个目的:(1)为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质量成本指明方向(2)为企业制定质量成本计划提供依据(3)为企业内各部门指出降低质量成本的方向和途径
32、质量成本计划的内容:(1)数据部分计划内容:①企业质量成本总额和质量成本构成项目的计划。它们是企业在计划期内要努力达到的目标②主要产品的质量成本计划③质量成本结构比例计划④各职能部门的质量成本计划(2)文字部分计划内容①各职能部门在计划期所承担的质量成本控制的责任和工作任务②各职能部门质量成本控制的重点③开展质量成本分析,实施质量成本改进计划的工作程序等说明。考试大整理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
2、ISO8402:1994标准关于“质量”的定义是:反映实体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的能力的特性总和。ISO9000:2000标准给出“质量”的定义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3、质量职能,是指在质量形成全过程中,为实现质量目标所必须发挥的质量管理功能及其相应的质量活动。
4、1961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总裁费根堡姆在他的著作《全面质量管理》就提出了
质量管理学考试内容,大纲,重点
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全面质量管理是为了能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并考虑到充分满足用户要求的条件下进行市场研究、设计、生产和服务,把企业内部各部门的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的活动,构成了一种有效的体系”。
5、关于全面质量管理(TQM),国际ISO8402:1994的定义是“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6、等同采用(IDT)是指国际标准在技术内容上与国际标准完全相同,在编方法上完全相应于国际标准。
7、等效采用(EQV)是指在技术内容上相同,但在编写上不完全对应于国际标准。
8、不等同采用,(NEQ)是指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在技术内容上有重大差异。考试大整理
9、质量审核是支持质量管理方针和控制手段的一个高效可靠的工具,为组织实施、改进其业绩提供信息。
10、过程在ISO9000:2000标准中被定义为:“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
11、能力(capability)是“组织、体系或过程实现产品并使其满足要求的本领”。过程的能力是指过程满足要求的本领。
12、质量改进在ISO9000:2000标准中定义:“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
13、质量认证:“第三方依据程序对产品、过程或服务符合规定的要求给予书面保证(合格证书)。
14、质量监督(quality surveillance)在国际标准ISO8402-1994的定义是:为确保满足规定的要求,对实体的状况进行连续的监视和验证并对记录进行分析。
15、仲裁型质量监督是指质量监督机构通过对有争议的产品进行仲裁检验和质量裁定,以便能公正处理质量争议,维护标准的严肃性。
16、产品质量责任是指生产者、销售者违反国家法律、法规以及规范性文件的要求,对其应当依法承担的法律后果。
17、产品质量的行政责任是指侵害了受法律保护的产品质量行政关系而尚未赞成犯罪的,应当承担行政,受到国家有关行政部门的行政制裁。
18、产品质量刑事责任是指生产、销售了刑法以及有关产品质量法律、法规禁止生产、销售的产品,依照刑法规定应当承担的刑罚的法律后果。
19、市场调查是企业运用科学的方法,有目的、有系统地对市场进行信息收集、记录、分析并提供利用的活动。
20、检验计划是企业对产品质量检验工作进行系统筹划与安排的重要质量文件,它规定了检验工作的措施、资源和活动。
21、自检就是操作者对自己加工的产品,根据工序质量控制的技术标准自行检验。
22、三检制就是操作者自检、工人之间互检和专职检验人员专检相结合的一种检验制度。
23、合格质量水平也称为可接收质量水平,是供需双方共同认为可以接收的连续交验批的过程平均不合格率的上限值 .
24、质量成本是指“为了确保和保证满意的质量而发生的费用以及没有达到满意的质量所造成的损失”。考试 大收集整理
25、预防成本:预防产生故障和不合格品的费用
26、鉴定成本:为评定是否符合质量要求而进行的试验、检验和检查的费用
质量管理学考试内容,大纲,重点
27、内部故障成本:交货前因产品未能满足质量要求所造成的损失
28、外部故障成本:交货后因产品未能满足质量要求所发生的费用
29、质量成本优化是指在保证产品质量满足用户的前提下,寻求质量成本总额最小 考试重点 第一章介绍质量和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及质量管理发展的过程。重点是质量与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质量成本的分类和计算方法。
第二章介绍质量管理的核心理念及现代质量管理的框架。重点是戴明等质量管理大师的主要思想和理念,三大质量奖及其所体现的卓越绩效模式,ISO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构成和作用,质量管理八项原则及其之间的逻辑关系。
第三章介绍以顾客为中心的理念,寻求顾客满意的途径和方法。重点是顾客满意和顾客忠诚的概念,企业实现顾客满意的途径,客户关系管理的主要环节。
第四章介绍领导与战略计划的主要内容和活动过程。重点是组织使命、核心价值观、愿景的概念,战略计划活动的过程,标高分析的概念、作用及其步骤。
第五章介绍TQM环境下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内容。重点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员工培训的计划和实施,绩效考核的含义和功能,高效团队的特征。
第六章介绍过程管理和系统管理的概念及主要做法。重点是过程与过程管理的含义,过程的类型,过程管理的要求,ISO9000中的系统管理模式,质量机能展开的方法和过程,过程改进的步骤和方法。
第七章介绍质量改进及其组织实施过程和质量改进的方法。重点是质量改进的概念和特征,质量改进的工作流程,六西格码管理的过程,戴明环。
第八章介绍绩效测量与信息管理的概念和主要做法。重点是测量与信息管理的含义,绩效测量的内容,绩效测量的步骤。
第九章介绍供应商关系管理的概念和做法。重点是供应商关系管理的概念,传统采购与现代采购的区别,供应商关系管理的原则,供应策略模型,供应商关系的控制,供应商关系改进的内容。
第十章介绍统计的基础知识与常用的统计技术和方法。重点是数据的类型,常用统计参数,变异的来源和类型,统计推断使用的技术,抽样检验的特点和类型,过程能力研究的内容,过程能力指数的计算,控制图的原理、类型及应用程序。
第十一章介绍常用的质量管理工具和方法。重点是因果图的用途和应用时注意的问题,排列图的原理和用途,直方图的观察与分析,散布图的种类,矢线图的构成及其步骤。 第十二章介绍可靠性及其相关的概念和可靠性管理的内容。重点是可靠性的概念、可靠性的度量、可靠性设计、可靠性管理的内容。
质量管理学考试内容,大纲,重点
第十三章介绍标准化、质量认证和质量监督的相关概念、基本活动及其实施要求。重点是我国的标准体系和国际标准体系,采用国际标准的方法,标准化的形式,认证制度的含义,认证的分类,政府质量监督工作的主要形式。
来源:考试大-自考站
上一篇:2014年太阳能光伏行业分析报告
下一篇:电厂年度先进个人事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