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重点记忆综合题选编
发布时间:2024-11-08
发布时间:2024-11-08
人文地理重点记忆综合题选编
1.20世纪80年代下半期周围地区大量人口迁往广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1)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出现;
(2)户籍制度的改革;
(3)城乡差异尤其是区域间收入差距的存在。
2.2005年2月2日《新京报》报道:“ 2005年广东民工短缺数量预计超过100万人,且仍有上升趋势 ”请分析为何过去的民工流入地——珠江三角洲现在却出现了“民工荒”?它对珠江三角经济的发展有何影响?
答:原因⑴从珠江三角洲对民工“拉力”变化的角度看,随着我国大力发展制造业时期的到来,
就业条件和工资水平好的地区越来越多,分散了到该区务工的民工数
⑵从民工的务工条件看,他们不仅仅追求较高的收入,而且越来越关注保险、医疗、养老等社会福利待遇,他们可能流向工作、生活条件更好的地区。
影响 利:促进珠江三角洲产业的转移升级和优化,实现经济的再一次腾飞。
弊:给需要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制造业带来损失
3.进来,“民工荒”的惊呼声占据了媒体的大幅版面。就广东劳动力市场而言,仍然是供大于求,就业难与个别企业招工难并存,“有人没事干”“有事没人干”同在,而且表示,广东省的确缺少一些高级管理人员和高级技工,但从来不缺少普通民工。因此,许多民工在城里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纷纷返乡。问:造成民工“回流”的原因是什么?你认为采取怎样的措施才能改变由“只是断裂”而导致的“民工荒”?
答:原因:社会的发展导致产业升级,技术的发展对劳动者综合素质的要求提高,而民工综
合素质较低。
措施:对民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的科技文化水平和技能
4
5答:资源丰富程度、科技水平、消费水平(负相关)、经济发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区域开放程度
⑵其特性主要是? 答: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6.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和迁入地的影响?)
答:⑴对迁入地的影响
有利方面:①合理人口移动,为迁入地提供了大量劳动力,弥补了劳动力不足
②促进了落后边远地区资源开发、社会经济条件提高以及综合环境的改善
③利于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社会文化信息促进经济发展与科技文化进步
④大量农村人口涌向城市,积极推动了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
不利方面:①不合理的人口移动,在一定程度上会引起或加剧迁入地的生态环境问题
②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也会给城市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加剧各种城市环境问
题的程度
③给迁入地的各种基础设施及社会治安带来压力
⑵对迁出地的影响
有利方面:①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思想和文化的联系,利于社会经济的发
展
②对人口压力大的农村,人口迁出缓解了当地人地矛盾,可以更加合理的开发和利
用农业土地资源,更好地保户农村自然环境
③迁出人口从地区外获得就业机会,增加了家庭收入,利于提高家庭的生活水平,
利于家乡建设
不利影响: 迁出的人口,大多是身体素质或文化素质相对较好的年轻人,这对迁出地而言
无疑是一种损失。一方面,这种人口的外流一产生人才的流失;另一方面,基础教
育投入多,回报少,影响迁出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7.美国人口向东北部地区集聚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主要受社会经济因素影响。尽管这里面积只占全美的1/4,但工业发达,大城市集中,有较多的就业机会和较好的工作条件,吸引了大量人口向此聚集。
8.美国退休老人向阳光地带迁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主要受自然环境影响。东北部由于纬度较高,又易受来自北美大陆内部的冷空气影响,冬季气候比较寒冷。所以美国的很多退休老年人,迁向佛罗里达、德克萨斯或加利福尼亚这些南方的“阳光地带”去安度晚年。
(南方“阳光地带”气候宜人,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完善;新兴产业的发展)
9.我国特殊的人口流动——民工流,有什么重要的影响?
10.答:城市迁往农村;人口稠密区迁往人口稀疏区,以中青年为主。
原因是: 答:支援边疆建设(建设兵团、知青下乡);开发内地。
11.四川省人口大量外迁对本地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答:缓解了人地矛盾的压力;加强了与外界的联系;增加了收入;促进了经济发展。 12.20世纪80年代新疆吸引人口大量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答:资源开发;边境贸易发展。
13.针对人均耕地较少,人地矛盾突出的现状,采取的科学的合理的对策?
答:(1)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2)开展多种经营;
(3)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单产;
(4)在城市交通,工业发展中尽量节约用地,少占耕地,积极发展宜农荒地。
14.我国到2050年每4个人之中就有1个老年人,说明了什么问题?带来的影响将有哪些?结合我国实际如何应对该问题?
答: 问题:人口严重老龄化。
影响:⑴劳动力不足;
⑵社会上用于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和赡养费用增加,负担加重,一定程度上影响
社会的发展。
应对:⑴完善养老保障体系;
⑵关心照顾老人,弘扬尊老爱幼的传统习惯;
⑶提高老年人退休年龄。
15.我国人口性别比失调的原因?
答:生育政策、传统观念的影响、人工性别选择的影响。
16.我国人口性别比偏高带来的问题主要有哪些?
答:⑴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破坏正常的性别平衡,势必造成将来部分男性婚姻困难
⑵危害社会秩序和稳定
⑶并对就业和社会经济结构造成破坏。
17.为了平衡性别比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答:⑴健全社会养老保险体系;
⑵消除男女不平等现象;
⑶加强文化教育,提高人口素质,改变生育观念;
⑷加强医德建设,禁止非医学需要的性别鉴定。
18.不同性质国家的人口问题有哪些?带来的影响?主要对策?
答:发展中国家
问题:人口出生率高、自然增长快,0~14岁的少儿人口比重过大
影响:⑴人口增长过快,会加大对经济、就业、资源和环境等方面的压力,导致积累少、
经济发展速度降低、人们生活水平上升缓慢甚至下降,是尚未解决温饱的穷国更
加贫困,同时也不利于提高人口质量。
⑵青少年儿童比重过大,造成巨大的人口增长惯性,不利于人口、经济、教育、
就业、环境等问题的解决。
措施:实行计划生育,以降低过高的人口自然增长率。
发达国家
问题:人口增长缓慢和人口老龄化
影响:劳动力不足、青壮年负担过重、国防兵力不足
对策:鼓励生育,接纳海外移民。
19.人口合理容量与环境人口容量的关系。
20.人口增长模式、特点及其对应的国家举例。
答:增长模式“高高低”(原始型) 如非洲东部的坦桑尼亚、肯尼亚
“高低高”(传统型) 如中国
“低低低”(现代型) 如德国、英国和法国等欧洲发达国家
1.城市化的三个主要表现?
答:城市人口不断上升、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重要标志) 当今城市化的特点:
答:⑴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
⑵大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大城市带出现
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差异加大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产生资源生态问题、产生环境污染问题、产生社会问题等,详见
2.近年来一些城市泛起了“绿色泡沫”,实现了“当年栽树,当年乘凉”的愿望,针对这种做法,你有何见解?
答:这种做法不尊重客观规律:
一是森林生态城市要求乔、灌、草结合;
二是大树移植易死亡;
三是生态城市不能够靠金钱堆积;
四是城市变绿,却破坏了其他地方生态环境。
3.2008·山东卷 原题再现:在西部地带城市化的进程中,有人提出了应优先发展大城市的观点,你认为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
答:一合理。 理由:大城市的服务范围广,功能强;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辐射和带
动作用强。
二不合理。 理由:西部地区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生态环境较为脆弱;人口分散,交通
不便,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4.2008·江苏卷【城乡规划】原题再现:卫星城建设对城市发展的意义或者目的?
答:分散城市职能;缓解城市土地、交通压力;利于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促进城市合理
化发展。
5.城市形成的区位因素(要全方位把握:自然、社会)?
答:自然(河流、气候、地形地质条件、矿产资源)
社会经济(交通、政治、军事、宗教、旅游、科技、产业基础如:农业或工业基础好) 例题:2006·全国文综卷考查城市区位
根据相关资料回答问题。
在中国,近代铁路和公路出现之前,河流的交通运输功能
往往决定了城市的区位。途中所示通商口岸的选择与它们方便
的水陆交通条件密切相关。
(1) 比较图中A、E两城市在河流交通运输中的区位特点?
(2) 影响A、B、C、D、E城市的区位,出交通因素外,还有
哪些共同的地理因素?
答:(1)A位于(长江与汉江)交汇处(具有三个方向上的
水运优势)。E位于河口(长江口,是河运的起点
或终点)。
(2)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形平坦;气候温暖
湿润(亚热带季风气候);经济发达(农业发达,可
为城市发展提供充足的农副产品);(长江或河流)
供水。
2007·全国Ⅰ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说明燕京选址的有利自然条件
(2)说明燕京在区际联系中地理的重要性
答:(1)地形:位于山前冲积扇平原上,地形平坦。
农业:土地肥沃,有利于农耕,可生产城市必须的
农副产品。
河流水源:有河流经过,提供城市、农业用水,可
能的水(漕)运通道。
气候:西、北背靠群山,东南面向华北平原(海洋),
可有效增加夏季(东南)风带来的降水,减弱
冬季(西北风)侵袭。
(2)①位于几条古大道的交叉点,对外联系方便
②东北部可通东北平原;北可接内蒙古高原;西可
联系黄土高原并进而联系大西北;南经华北平原可通东部平原地区
③东南临海较近
以武汉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因素有哪些?。(人类活动地域联系主要方式专题训练10题第4问)]
答:自然条件:①地形平坦 ②靠近河流水源充足 ③气候适宜
社会经济条件:①交通:位于河流的干支流交汇处,水运便利,路上交通便利
②工农业基础好
6.中心地理论中中心地的等级、规模、功能、数量多少、服务范围大小、距离远近等的关系。在市场原则下,高一级中心地的服务范围是低一级别的3倍。
7.城市空间结构(集中紧凑式、分散疏松式)和城市地域结构(集中式——团块状、条带状、放射式;分散式——组团式、星座状、散点式)的区别。城市空间结构模式及各自的特点。(了解)
8.城市功能分区的成因尤其是经济和社会因素。
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距离市中心的远近、交通通达度。
1.
答:
农业区位因素的合理选择
答: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很多,在进行区位选择时应抓住主导区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一般来说分两个步骤:
答:限制因素:降水少、多风沙、土地盐碱化
治理措施:引黄灌溉、营造防护林、科学排灌
3.对比两地农业生产方式的差异应该从哪些角度?
答:规模化、机械化、专业化程度等
4.分析一个地区农业发展的方向应该从哪几个方面?
答:产业结构调整、产品目标方向、生产手段、经营方式等
5.我国的“玉米带”可借鉴美国的“玉米带”的经验,那么今后发展的策略应该是什么?
答:提高生产技术,加大科技投入,改良品种;扩大生产规模,提高机械化水平等
6.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有效途径主要有哪些?
答:⑴提高机械化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
⑵科技兴农,加大科技投入;
⑶改造和改造中低产田,增加粮食单产量;
⑷控制人口增长。
⑸继续加强商品粮基地建设
7.农业结构调整的内容和意义。
答:内容:⑴确保一定的粮食播种面积,保证粮食安全
⑵积极发展经济作物种植,开展多种经营
⑶大力发展林、牧、渔业
意义:使农业生产结构多元化;有利于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增加农民收入。
8.发展循环经济的目的?
答:⑴提高资源节约利用、综合利用
⑵减少资源、能源消耗和污染物、废弃物的产业,达到工业废弃物的重复利用
⑶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9.概括一个地区发展生态农业的主要措施。
答:⑴调整产业结构、适应市场需求、发展多种经营
⑵实现综合循环利用
⑶开发利用沼气、太阳能等新能源
10.西欧乳畜业以及美国的五大湖区乳畜业发达的区位因素分别主要是什么?
答:美国乳畜业:⑴气候温凉,生长期短,夏季气温较低,不利于谷物生长,适宜种植牧草和
青贮饲料
⑵这里大城市多,乳肉产品需求量大,市场广阔
西欧乳畜业:⑴饲料因素:
①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广布,气候温凉、潮湿,多雨雾,日照少,这种气候
条件随不利于粮食作物的生长,但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
②西欧的地形以平原为主,草原广布。西欧的气候、地形条件适合乳畜业的
大规模发展
⑵市场因素:随着经济发展,西欧的城市化水平提高,西欧人以肉、奶等高
脂肪、高热量食品为主的饮食习惯等,使乳肉产品的消费市场扩大。
11.我国农业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采取的对策主要是?
答:问题:⑴科技水平、农业产业化水平低
⑵自然灾害频繁,综合生产能力低,抗灾能力差,水土流失严重
⑶农业结构不合理,发展不平衡(即种植业比重大)
⑷农业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⑸人口增多,耕地面积减少
对策:⑴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结构,开展多种经营
⑵加快现代化进程,走农业产业化道路
⑶科技兴农,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单位产量,改造中低产田
⑷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13.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典型的土壤类型是?其特点是什么?
答:类型:红壤
特点:酸、黏、瘦
14.2008·海南卷 22题:兰州为了克服自然条
件对种植白兰瓜的不利影响,在原有土地上增铺
沙砾层,使白兰瓜的产量和质量显著提高。说明
沙砾层对白兰瓜的生长自然条件的改善作用?
答:⑴沙砾层减少了水分蒸发
⑵增大了土壤日温差,有利于瓜果糖分积累
⑶有效减少风沙等造成的土壤养分流失
15.亚洲水稻种植业的主要区位条件有哪些?
答:自然因素:丰富的降水充足的热量,雨热同期;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
社会经济因素: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当地居民具有传统的饮食文化;种
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以美国为例谈谈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区位条件?
答:区位条件⑴自然条件:气候温和多雨;地势平坦开阔;土壤深厚肥沃;灌溉水源充足
⑵社会经济条件: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发达的工业提
供了机械设备、电力、农药、化肥;先进的科研和推广服务系统
生产特点:⑴机械化程度高,并向大型、宽幅、高速、联合作业方面发展;
⑵农业生产区域化、专门化、供销加工一体化。
16.以阿根廷为例谈谈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
答:温和的亚热带气候;草类生长繁多茂盛;地广人稀地价低;距海港近交通便利。 阿根廷人为了促进当地经济发展采取的措施?
答:种植饲料开辟水源;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先进的冷藏保鲜技术;培育优良牛种;商品
率高规模大。
我国牧区畜牧业如何借鉴阿根廷的畜牧业来实现发展?
答: a人工草场建设 b牧区交通条件和加工体系的发展 c开辟水源培育良种
17.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优点?
答:形成良性的生态农业系统;农耕交错合理安排农时;收入稳定市场适应强
我国南方地区农业如何借鉴澳大利亚混合农业来实现可持续发展?(以上三题参考学案P115重难疑点点拨2)
答:a生态农业体系,南方山区应建设良性的山地和农田生态系统以防止水土流失
b多样化经营,南方丘陵山区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优势发展林草田塘多种经营
c市场灵活性,以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变化调节而有侧重地发展山区的特色经济
18.2008·广东卷32题第(4)、(5)题原题再现:
(4)从自然条件分析中部经济地带农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答:有利因素:该地区亚热带和暖温带,光照充足,雨热同期或者概括为气候资源丰富;
耕地资源丰富,土壤肥沃。
不利因素:降水季节变化大,多洪涝干旱灾害;初春冬季多寒潮;水土流失严重
(5)我国中部经济地带粮食生产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意义?
答:粮食产量占全国的比重30%以上;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1.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著有哪些?简述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情况。
答:土地、水源:是工业区位选择经常必要的条件;
劳动力:对数量和体力的需要下降,劳动力素质成为重要因素;
原料、市场:是早期工业最重要的区位因素,目前原料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 交通运输:对工业区位的影响越来越显著;
环境标准:成为不可忽视的工业区位因素;
环境政策、文化环境:对工业区位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动力因素
答:(1)从环境方面看:城市工业布局 要符
合布局的原则。如:用地 规模
小、无污染的工业可以有组织的摆
放在城区;用地规模大对大气有轻
度污染的工业可以布臵在城市边缘
或近郊区;有严重污染一时又难以
治理的大型企业,易布臵在远离城
市的郊区(具体地说,应布臵在由
于城市“热岛效应”造成的“城市
风”范围以外即:城市风的下沉距离之
外),并考虑到盛行风向的影响。
(2)从经济方面看:应布局在成本最低、利
润最高的地区
答:(1)市场广阔;
(2)绕过贸易壁垒;
(3)投资环境好(地租低、劳动力丰富、基础设施、产业协作好)
4.辽中南工业区产业结构调整模式的优点?(详见《阅卷老师谈地理综合题的答题技巧》例题)
答:(1)避免煤炭资源枯竭带来的经济衰退;
(2)优化产业结构;
(3)提高经济效益;
(4)增加就业机会;
(5)保护生态环境
5.鲁尔区钢铁工业和武汉钢铁工业建立和发展的共同的优势区位条件。
答:(1)接近消费市场
(2)内河航运便利
(3)区内矿产和水资源丰富(鲁尔区煤丰富,华中区铁矿丰富)
(4)劳动力丰富
6.印度乔塔那格浦尔工业区与沪宁杭工业区相比,工业区位条件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下4题来自于期中试卷)
答:相同点:(1)有发达的铁路系统和海港条件,交通运输十分便利
(2)地势平坦,水源充足,自然条件优越
(3)人口密集,市场广阔
不同点:(1)乔塔纳格浦尔工业区有丰富的煤炭、铁矿等资源
(2)沪宁杭工业区矿产资源和能源短缺
7.针对沪宁杭工业区在发展中的主要制约因素,近年来采取了那些解决措施?
答:(1)建设西气东输工程、西电东送、扩建秦山核电站
(2)从国外大量进口铁矿等资源
(3)调整产业结构(通过大量发展技术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的高新技术产业等)
(4)提高能源利用率
8.乔塔那格浦尔工业区为了避免出现德国鲁尔区曾经出现的衰落现象,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答:(1)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2)调整工业布局,保证各行业平衡发展
(3)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4)发展科技,繁荣经济
(5)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9.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是世界上工业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从资源和交通两方面具体分析其最初得以发展的有利条件。
答:煤铁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
10.美国硅谷工业不断向亚洲特别是东南亚地区转移,主要是为了利用这些地区哪些优势条件?
答:土地租金低、劳动力廉价
11.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答:(1)劳动力 (2)内部交易成本
(3)市场 (4)国际经济形式的变化
(5)国家政策的调整
(6)原生产地用地紧张、地价昂贵、化境污染等
12.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是什么?
答:(1)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2)促进区域产业分工合作
(3)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
(4)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13.以日本为例,谈产业转移对经济的不利影响。
答:
14.试述亚洲“硅谷”即印度“硅谷”、美国“硅谷”、日本“硅岛”等高技术产业区的区位条件?
亚洲“硅谷”即印度“硅谷”
答:自然:气候宜人,环境优美
社会经济:(1)技术力量雄厚,可与世界各地进行较为快捷的信息交流
(2)政策优惠
(3)社会治安和劳资关系良好
(4)居民热情好客,有一流的信息技术专家云集,研究氛围宽松
美国“硅谷”
答:(1)地理位臵优越,环境优美。“硅谷”位于旧金山东南部,背靠太平洋海岸山脉,面
对旧金山湾
(2)气候宜人。这里属于地中海气候,温暖湿润
(3)有高等院校。斯坦福大学在“硅谷”崛起的早期起了关键性作用,并提供了“硅谷”
第一个科研工业区的地盘。现在,斯坦福大学在基础研究中,对“硅谷“的贡献仍
然是十分重要的。
15.工业集聚的意义?工业扩散的条件?
答:集聚的意义:
(1)加强信息交流和技术合作
(2)降低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
(3)充分利用基础设施
(4)节约生产建设投资,最终达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取得规模效
益
扩散的条件:(1)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及现代化的通信技术和手段
(2)超高压远距离输电系统的建立
16.简述工业分散的两大种类型。
答:(1)传统工业的分散。一个地区工业集聚到一定程度,就会呈现“饱和状态”,如
果再建设新的工业部门,就会出现争地、争水、争动力、争公
共设施、加剧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有些老工业中心不得不
向外扩散,在环境及条件适宜,或是发现新资源的地区布局生
产,这种分散不是工业联系的结果
(2)新兴工业的分散。即有生产联系的工业企业至今的分散。这种分散现象的产生
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原料(或零部件)及产品的运
输量较小,甚至可以空运;第二,可以充分利用各地优势条
件,减少市场上的交易费用,这种分散的结果,就形成了跨
国公司。
17.简述发展循环经济的目的。
答:(1)提高能源利用率
(2)清洁生产(工业废气物的综合利用,减少资源能源消耗和污染物废弃物的产生)
(3)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8.我国的三大工业带是什么?具体的工业中心、工业部门有哪些?
19.我国的四大工业基地是哪些?主要的工业部门、区位条件(有利、不利)、发展方向、特点? 答:上图
20.下图“为我国华北地区某乡驻地及周边部分辖区示意图”,经勘探发现图示地区有储量丰富的大煤田。结合图示,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随着对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采利用,图示区域发生了巨大变化。请推测一下会有哪些变化?
答:①乡驻地逐渐发展成为新兴的工矿城市
②经济结构会由种植业和林果业为主发展为
以工矿业为主
③居民数量迅速增加,多从事工矿业和服务
业
④交通状况会有明显的改善,内外联系会更
加便捷
⑤生态环境有可能恶化,植被减少,水源被
污染,空气质量下降
(2) 经过几十年的开采,图中区域煤炭资源几近枯竭。为了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该区域正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请你就这一课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提示:产业结构调整从以下方面叙述:改造传统的产业;降低高耗能产业的比重;
调整轻重工业比重;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
建议:①优化能源基地工业结构,延长产业链②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
21.目前,我国一些主力矿山资源日趋枯竭,2/3的国有骨干矿山进入中老年期。面对这种现实,为保证我国资源性工业持续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
答:①提高回采率,尽可能延长矿山寿命
②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资源利用率
③节约资源,加强资源的综合利用
④加强国际合作,利用国外资源等
22.中西部地区应采取哪些措施吸引外资?
答:①优化投资化境
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③改善生态环境
④加大教育投入,培养人才
⑤调整产业结构,引导投资方向
⑥扩大税收等优惠政策
交通与商业专题1.青藏地区发展航空运输的有利和不利自然条件有哪些?
答:有利:(1)空气洁净,能见度好
(2)对地面生态环境影响相对较小
不利:(1)地势高,地形复杂,对流运动强,气流不稳定
(2)气候寒冷,天气多变
2.中缅石油管道与泛亚铁路、克拉地峡运河航线、马六甲航线等石油进口路线相比,具有哪些优势?
答:优势:(1)管道运输运量较大,连续性好、损耗少、效益高
(2)比其他线路短
(3)有利于我国石油进口摆脱“马六甲困局”,有利于我国石油进口安全
3.第二亚欧大陆桥建设的战略意义?发展的必要性?建设的优越性?
答:战略意义:(1)有利于促进沿桥国家经济贸易合作联系
(2)有利于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的平衡协调发展
(3)有利于开拓中亚市场
(4)有利于提高我国大陆沿海港口体系的国际地位
(5)有利于我国深化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
必要性:(1)交通工具的现代化和高速化对其建设起推动作用
(2)国际贸易的迅速增长
(3)集装箱运输的普及
(4)大陆桥运输的潜力大
建设的优越性:(1)地理位臵和气候条件优越
(2)运输距离大大缩短
(3)辐射范围较广(辐射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辐射面积5071万平
方千米,辐射区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75%)
(4)对亚太地区吸引力大